爱看书屋 > 丹娘 > 第938章换一条路,或许人生都不一样了

第938章换一条路,或许人生都不一样了


老太太忙摆摆手:“抚安王府里现下没个男主人在,你去了于礼不合。”

这理由听着很有道理,但母子俩都清楚,这不过是摆在明面上搪塞旁人的,都是亲家,真要见一面问个安什么的,让老太太一旁作陪即可,哪有什么不合礼数的道理。

宋恪松在官场摸爬滚打久了,眼明心亮。

母亲这话一出,他就明白了,立马拱手作揖,再无不应了。

母子二人又欢欢喜喜说了会子话,丹娘就过来了。

丹娘刚刚料理好外院的事情。

家塾内外的账也要理顺,入冬后的采办更是忙得停不下来。

可别小看这些教书先生与学子的每日开销,银钱倒是另一回事了,往往细枝末节格外当心。

还有原先开设的书院,也要细致打点,再添置一二。

虽说明年没有特设的春闱,但众学子忙活着读书上进却是一刻不能停的。

门外的丫鬟打起门帘子,丹娘匆匆进门,对着宋恪松行了个大礼:“见过父亲。”

见着这个女儿,宋恪松心里是欢喜大过复杂。

如今在同僚之中,谁不羡慕他有这样能干的闺女?

不但嫁得好,自身又有能耐,夫妻二人都颇得圣眷。

这是旁人想都想不来的。

“好好,你如今身子可养好了?之前那么远的路程下来,也是辛苦了。”宋恪松关怀道。

“多谢父亲关心,女儿这几日都养胖了不少呢。”

丹娘立马坐在老太太身边,像块牛皮糖似的黏在老太太左右。

老太太似乎也习惯了被孙女这样依偎着,半点不觉得腻歪。

倒是宋恪松头一回瞧见这样,一时半会适应不了,说话时眼睛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祖孙三人说起话来,宋恪松难免聊到自己的几个儿子。

说到宋竹砷在任上做得不错,又要升个半级时,丹娘打心眼里替六哥两口子高兴:“这么说来,六嫂嫂当真红星高照,是有福气之人呢!瞧瞧六哥他们小日子过得多红火呀!”

宋恪松笑了。

笑容也就维持了堪堪一会儿,又变得苦涩。

庶子过得好,他当然开心。

可若是嫡子这头过得一般般,他又会觉得很不是滋味。

这个嫡子指的就是宋竹砾。

却说宋竹砾不是去了京郊附近的州县外任,这个结果让全家满意,却唯独没能让当事人顺心。

宋竹砾的不快活是写在脸上的。

他本就恃才傲物,眼高于顶。

虽说确实有真本事在身上,可总是这样的性子行走官场了又有几人能与他相处得来?

在任上做了没多少日子,宋恪松就收到了好友的来信。

对方在信中写得很委婉,大约说是宋竹砾很有才华,提出的见解也很新鲜独到,但就是不容他人,与其他同僚相处起来经常有摩擦。

一开始,宋恪松还以为儿子需要时间适应。

但又过了一些时日,人家的书信来得越来越频繁。

信里的措辞也越来越直白。

这会宋恪松总算明白了,就是自家儿子心有不甘,与其他人相处不来,常常意见不合,以至于闹到上峰跟前。

要不是因为他是故人之子,有好友的一份情分在,怕是宋竹砾早就被孤立了。

为此,宋恪松甚至特地跑了一趟。

到了儿子跟前,却被对方引经论典、据理力争了一通,说的他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应对。

他跟儿子说官场人情世故,儿子跟他说事情具体的操作办法,还拿出了更多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

没法子,说不到一块去……

横竖这是圣上的指派,就算上峰与其他同僚看不惯宋竹砾,但只要他没有犯事儿,还得继续在任上做着。

宋恪松看看一旁小日子过得红火的庶子一家,再看看那边夫妻关系紧绷、整日与上峰同僚斗智斗勇的嫡子,除了一声长叹,好像也别无他法。

心情憋闷久了,他当着老太太的面难免流露一二。

丹娘才听他说了个开头,就明白自己这便宜老爹到底在愁什么了。

听完老太太的话后,她笑眯眯地来了句:“父亲有没有想过,或许……三哥并不适合朝堂,更不适合做官。”

宋恪松猛地一听,丢下脸来:“你胡说什么,你三哥这般好的学问才华,不为国贡献可能吗?”

“我就这么一说,父亲也就这么一听。诚然三哥才高八斗,是圣京城里难得一见的才子,可……一来二去都这些年了,就是比他平庸了不知多少的二哥如今也混得有模有样,为何偏偏他不成?”

丹娘并不生气,弯起眉眼继续说道,“女儿先前护卫商队,也算有了一番见识,途经肃州时也见到了四姐姐与四姐夫。原先四姐姐是什么样的,父亲比我了解,咱们待字闺中时,四姐姐就多番任性骄纵,向来不服太太管教;后来成婚了,也与四姐夫闹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还险些被休……”

听到这儿,宋恪松的脸更黑了。

他很想呵斥女儿,让她不要说了。

可看看一旁的母亲听得兴致勃勃,显然是对丹娘接下来的话很感兴趣。

宋恪松只好忍了忍,耐着性子听下去。

只听丹娘话锋一转,道:“可这回子女儿在肃州见到了四姐姐,却大不一样!他们不但夫妻和睦,有商有量,且四姐姐还在当地学了不少,肃州官话连四姐夫说的都不如她呢!她能与那些个工匠民众打成一片,这般鲁直简单的性子对内宅而言自然不受欢迎,可偏偏在肃州……怕是我去了,都比不上四姐姐能耐。”

闻言,宋恪松眼底的微光闪了闪:“你这话是……”

“女儿的意思是父亲悉心教养兄长与姐姐们多年,三哥哥又这般能耐,自然不会差。说不定就像四姐姐一样,他不过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万一哪一日找着了,他指不定比四姐姐改变得还要快呢!”

丹娘挽着老太太的胳膊轻轻晃了晃,“对吧,祖母?”

“你这脑瓜子转的,小嘴叭叭地说,都快把你父亲绕晕了。儿郎考取功名,不为光耀门楣、为官拜相,还能为什么?”老太太笑了。

“难道只能在朝堂之上光耀门楣么?”

丹娘却有不同想法,“就说孙女我吧,我可是连朝堂的大门都进不去,还不是照样能得封赏?后头的这个封号也算是我自己挣来的!”

宋恪松心中震撼不已。

小女儿的话仿若在他心底留下了一颗火种。

是啊,宋竹砾那样高的才学,那样天赋异禀,怎么就能埋没在这官场之上?

或许,换一条路也指不定能成呢……

他眼前腾地一下亮了。

傍晚时分,又是一日忙碌结束的时候。

金氏张罗着奴仆们备好了晚饭。

丈夫宋竹砾早早回来,一头扎进书房忙活着,到现在还未出来。

这段时日,他总喜欢这样。

金氏瞧了又是安心,又是忐忑。

安心的是丈夫不爱那些个脂粉娇娃,忐忑的是不知他又在捣鼓什么……

捧着食案,金氏敲响了书房的门。


  (https://www.2kshu.com/shu/15834/128369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