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6章 支柱
见爸爸不搭理自己,子瑜更委屈了。
呜呜哭着,觉得自己是个没人疼没人爱的小宝宝。
哭了大概有一分钟,子衡听不下去了,猛的停下脚步,回身看着爸爸质问:
“爸爸,宝宝都哭这么久了,你为什么不哄她?”
李青峰闻言只觉得好笑。
干脆将怀抱中的子瑜往地上一放,随即大步流星往前走去:
“又不是我弄哭他的,我干嘛要哄她?”
子瑜急得哇哇大叫。
子衡气得跺脚。
兄妹俩一个哭,一个喊,却愣是没能将爸爸喊回来。
不过好在这会儿他们所处的这个位置十分平坦,地上没什么石头,只有青翠的草地。
还有一些细小的野花儿。
子衡气呼呼的看着爸爸远去的背影,又回头看向哭个不停地妹妹。
跺跺脚,双手叉腰,用命令的口吻朝妹妹喊道:
“李子瑜,你不许哭了,知道吗?”
子瑜不知道啊。
哪有小宝宝哭到一半被人喝止不许哭就可以不哭的?
越是这么喝止,就越是要哭!
子瑜的哭声非但没有因此减小,反倒还大了几个分贝。
子衡头疼,见宝宝哭哭啼啼,只好四下张望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能逗宝宝开心。
实际上是没有的。
因为山里无非就是花啊草的。
刚才他为什么跟宝宝起争执来着?
不就是因为不让宝宝摘花嘛。
既然这样,那他现在肯定不能摘花来哄宝宝了,不然不就等于是打了自己的脸嘛。
不过,小家伙聪明,就算不摘花也可以找到替代物。
只见他蹲下身子,从地上捡起几片大小差不多相等的落叶。
把落叶一片叠一片的卷在一起,然后用一根小藤蔓捆住落叶的底部,便做成了一朵重瓣的‘小花’。
他将手中的落叶花递给妹妹,哄道:
“宝宝你看,这是哥哥做的花。”
“你想要吗?”
其实子瑜在他蹲下身子捡落叶做花的时候就已经停止了哭声。
小孩子嘛,只要分散注意力,她很快就会忘记自己刚才是为了什么而哭泣。
更何况这会儿哥哥还递上了自己亲手制作的小花,便只见原本哭哭啼啼的子瑜破涕为笑,一脸欣喜的接过落叶花,嘴里开心的说着要。
子衡将花小心翼翼的递给她,又教会她要怎么抓才能抓稳这些叶子,不让它们散落。
子瑜抓得很用力,把小花都抓得有些变形了。
子衡本想说她两句,但一想到她的哭嚎声,就还是生生忍住了。
心想,唉,自己果然是这个家的支柱!
要是没有他,就凭爸爸那点儿耐性,肯定是哄不好宝宝的。
这个家想要更和谐,更美好,果然还是要靠他!
哄好妹妹的子衡赶紧拉着妹妹的手去追爸爸。
他追人也不用跑,遁地就行。
此时,李青峰已经走出很远,见两个孩子忽然出现在身前,这才停下脚步。
这会儿子瑜不哭了,子衡也不叫了。
挺好!
孩子果然是不能太惯着。
只要自己不搭理他们,他们就能自己解决矛盾。
父子三人又一起往前走去。
李青峰这一路进山之所以没有用最快的速度往前跑动闪现,就是为了用脚踏出一条路来。
此时回头去看,可以看到在他身后已经走出了一条蜿蜒却略显平整的小路。
只可惜村子附近确实是没有什么野味,只有一些鸟雀跟蛙类。
这些都不是最佳烤肉选择,因此还得继续往更远的山林走去。
随着时间推移,日头逐渐热辣。
且因为他们行走的山脉是石头山,山中并无高大树木遮阳的缘故,因而便觉得日光格外刺目。
李青峰汗流浃背。
子衡的头发也湿漉漉的了。
只有子瑜还是一身清爽,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李青峰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水,又去给子衡擦。
心想,自己跟子衡这样特殊的人都会在这样的日光下汗如雨下,那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蓝家村的村民白天在山里干活时挥汗如雨,回到家里还要为了家中田地里的作物操心。
不是操心地里没水,就是操心家中的水井不够水。
日子确实挺难的。
要是这些山头物产丰富倒也还能减缓一些生活带来的压力。
可偏偏这样的石头山能产出的物资有限,蓝家村的村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像绿水村的村民们那样靠山吃山。
这里不仅野味相对稀缺,一路走来,就连能入口的野菜都要比绿水村少很多。
面对这些,李青峰也是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叹息一声。
毕竟大自然就是这样的环境,他没办法改变。
他可以通过购买泥土的方式来改变小石头山,但真的没办法改变这一整个地区的地貌环境。
不过,当他们往前翻过几座山头后,眼前的事物却开始有了变化。
李青峰意外发现,脚下的山地有些不一样了。
随着他们行进的路程越来越长,距离村子也越来越远后,脚下山地所含泥土的比例竟然越来越高。
等他们再次翻过一个山头时,终于看到了熟悉的泥土山!
虽然不是绿水村那种真正的泥土山,但眼前的这一座山跟身后的那些石头山比起来,确实称得上是石头山了。
前方的山脉虽然仍有巨石,但却不多,主要还是以泥土为主。
因此,山中的植物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开始有参天大树了。
也有茂密的原始林子了。
子衡最是开心,挣开爸爸的手就往林子里跑。
子瑜想追却追不上,只能在林子边缘哥哥哥哥的喊。
李青峰观察了一下周围地形,发现再往前的山头会有更多泥土,自然也有更多林子跟大树。
还有其他许多可以供人们食用的野菜野果跟野味之类的东西。
同时,水资源也极为丰富。
这样的地方显然更适合人们居住生存。
只不过,这里距离其他村落太过遥远。
目前距离最近的就是蓝家村。
而这所谓的最近距离,其实需要寻常人走七八个小时甚至更久。
打量着四下的环境,李青峰不免有些惋惜。
当初蓝家村的先人要是在这个地方建村的话,村民们的日子肯定会好过一些。
至少种地的事情不用太愁。
不过,这路程也确实太远。
村民们要是真生活在这里的话,跟外界联系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更不必说赶集、看病什么的。
估计当初建村的先人们也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所以才没有选择这个地方。
(https://www.2kshu.com/shu/20340/128238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