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综武大明:开局解锁八奇技 > 第989章 卞学道的忧愁与天降神像

第989章 卞学道的忧愁与天降神像


“唉,这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高丽王朝,南原使道府,现任使道卞学道,正一脸愁容地在厅中徘徊。

严格意义上来讲,如今这个国家,已经是李氏王朝,高丽已经成为了过去,不过因中原之地,称高丽已成习惯,因此,李氏王朝即是推翻了前朝,也依旧在上书之中,自称高丽。

而使道,是这个国家特有的官职名称。

地方官,大概相当于中原的太守,虽然只是从四品的官职,却权势滔天,负责治理民政、财政、司法、军事等多方面事务,并拥有自行任免部分属官的权力。

而说起卞学道,莫说是在中原,便是高丽王朝当中,知道并了解他的人,也仅限于南原一地。

不过他有个弟弟,最近几个月很是出名。

名叫卞禧。

对,就是那个曾任高丽王宫棋待诏,后与奕剑大师傅采林下棋,以神之一手战而胜之,气得堂堂奕剑大师怒砸棋盘的那位。

当初,为了帮弟弟洗脱骂名重新做人,卞学道可以说是出了大力气,这才将对方送进了使团,若是不出意外,也就成了。

可时至今日,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卞学道却有种四面楚歌、无能为力的感觉。

这件事,还要从几个月前说起,当时,卞学道刚收到弟弟的噩耗,心情很是不好,就出去消遣。

路上遇到一个姑娘,长得娇俏可人,便想要收个外室。

简单打听过后,得知这就是个艺伎之女,卑贱的很,便直接派人去通知。

在他看来,自己能收对方为外室,完全是帮助帮助对方实现阶级跃升。

可不曾想,对方非但不领情,还严厉拒绝了他。

再然后......对方就被她那得到消息的母亲药晕了,连夜送到了使道府上。

卞学道的品行,比起他弟弟还要不堪,对于这送到嘴边的美肉,自然是来者不拒。

结果办完事,卞学道才被告知坏事了。

这名为成春香的艺妓之女,母亲是前前任南原使道成大人的妻子。

这也没什么,成使道早就离职且病死了。

关键在于,成春香与李梦龙私下结为了夫妇,且感情极好。

李梦龙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可他爹在高丽官场上可了不得,乃是士林派权臣赵光祖的左膀右臂。

当然了,若是平常时候,自己纳了成春香,即便是李翰林(李梦龙之父)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成春香出身下贱,士林派虽然自诩清流,可却也最重视名声。

儿子娶一个艺妓之女,在李翰林眼中,就是一粒无法被容忍的沙子。

若是有人主动帮他拆散两人,李翰林固然面上不会多么欢喜,但却会在心里鼓掌叫好。

唯一的前提,这个人不能是勋旧派的人。

如今高丽的朝堂上,结党营私已经摆在了明面,主要党派有两个,一派由当初扶持高丽王登基而获利的从龙之臣组成,名为勋旧派,一派则是高丽王登基之后,不甘心被权臣把控朝政,自己扶持起来的士林派。

按发展时间和组成人员来看,毫无疑问是勋旧派发展的时间更长,官员的职位更高。

但眼下的情况却是,勋旧派的三大元老接连病死,剩下的一些人,又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在内斗。

反倒是高丽王亲手扶持起来的士林派,夹缝中求生存,一路发展至今,在朝堂上占据了主动权。

且年初的时候,士林派以赵光祖为首的一众臣子,再次向高丽王上书力图推行理想的‘道学政治’。

政治诉求如下:

一,革罢道教斋醮机构昭格署;

二,设立贤良科,从而便于更多士林派进入朝廷;

三,郑梦周和金宏弼等士林先辈从祀文庙;

这三条诉求,先后被高丽王答应下来。

昭格署三个月前便被革除,贤良科就在不久之前召开,至于士林先辈从祀文庙的问题,这在一切从实际利益出发的勋旧派眼中看来,反倒是最无足轻重的,比前两项更早通过并结束。

可以说,士林派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卞学道实在不想去招惹,也知道一旦招惹到对方,尚且在内斗的勋旧派,多半不会保他。

再说回李翰林的态度,若卞学道不是勋旧派,没有获封三等靖国功臣,那么区区一个艺妓之女,送也就送了。

就当是效仿中原官员。

可对方如果是勋旧派,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要知道,如今士林派声势正盛,正是大力发展自身的时候。

但问题在于,朝堂的蛋糕归了包堆就那么大。

你要壮大,就需要别人割肉。

而如今朝堂上只有勋旧、士林两派,割谁的肉,自然不用多说。

“大人,大人!”

就在卞学道发愁的时候,就听门外传来了喊声,且有以武将打扮的青年跑了进来,在见到卞学道后,像模像样行了一礼。

“可是有消息了?”卞学道连忙问道。

对方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能力虽然差了点,但胜在忠心,在得知不妙后,便被卞学道派了出去,打探消息。

至于什么消息......

“大人,属下已经探查清楚,贤良科发榜了,李梦龙,榜上有名!”这青年显然带来了一个坏消息。

却也没有出乎卞学道的意料,只是让他的心情更复杂了。

李梦龙会参加这次贤良科,在派人去打听之前,他就有所预料。

毕竟李梦龙广有才名,民间都在流传,说他诗词不输李太白、书法不逊王右军。

又是士林派权臣李翰林的儿子。

贤良科本来就是士林派一力促成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也好,自己人鼎力助拳也罢。

总归要有一些士林派的后辈参加。

李梦龙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上给安排了什么职位?”卞学道追问道。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李翰林会不会为了成春香来对付他还是五五之数。

但是对成春香用情至深的李梦龙,和他绝对是势不两立。

对方既然高中,以后便不再是平民百姓,而是与他站在同一阶层上的对手。

还需早做些准备。

那青年将领听到上司的询问,却面露难色,吐出了四个字:“还不知道。”

“怎会不知?!”卞学道声音都高了几分。

高丽王朝的科考制度,本是效法中原,发展至今,分类为文科、武科以及杂科。

文科举为主流,考察四书五经、历史古籍及唐宋诗词,录取者任文官,社会地位最高。

武科测试武艺、兵法。杂科含医科、译科。

贤良科便是文科。

按照往年的习惯,发榜之后,官员要么留在中央,要么外放地方。

无论哪一种,清楚公开,昭告百姓,绝不会出现‘还不知道’的情况。

除非......

卞学道心中想到了一个可能,心情更加复杂了几分。

青年将领也想到了,走上前,试探问道:“大人,您说会不会是......暗行御史?”

所谓暗行御史,乃是高丽朝廷为了暗中了解、调查地方官员为政情况而设立的职位。

具体怎么说呢。

死亡率很高!

毕竟高丽不同于大明,高手没那么多,很难成立类似于锦衣卫的特务组织。

也正因如此,御史前面才会冠以‘暗行’二字。

这么说吧,换做大明,钦差大臣持尚方宝剑巡查地方,遇到贪官污吏,有先斩后奏之权。

可轮到暗行御史,就变成了‘你给我等着,等我回了王都,没你好果子吃!’

甚至这种话都只能在心里想想。

否则地方官员也会笑着回你一句:“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让你回去?”

明着动手或许不会,可这山高路远,路有那么三五百个毛贼也很正常吧?

据不完全统计,自这个职位设立之初,至今,只有三成的暗行御史活着回到了王都。

至于高丽王追责什么的......这事儿不怪我啊!

我又不知道他是暗行御史,而且,他也没死在我的直辖地区,而是死在了两道之间的交界处。

至于闹了毛贼劫匪,虽然不关我的事,但我作为王上您最忠心的臣子,一定不会视之不理。

象征性的剿匪,交几十个脑袋上去,朝廷还要论功行赏呢!

可以说,那七成的暗行御史,有一多半,都被地方官员当成刷功绩的门票了。

但问题是,今时不同往日啊!

卞学道要是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去杀士林派的暗行御史,且这个人还是李翰林的儿子。

那他事发之后,别说是有人来保他,就算是和他有亲戚关系的洪景舟洪大人,都会弃他如敝履,然后给自己的小女儿再挑一个老实本分的上门女婿。

“要真是暗行御史,那可就糟了!”

卞学道在大厅中徘徊,就在他游移不定的时候,再次有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大人!好消息啊大人!大人好消息!”

卞学道正是烦躁的时候,听到这话,就更加烦躁了。

他现在脑袋都要离家出走了,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那青年将领则是直接呵斥来人:“什么事情,大吵大嚷的!?”

“见过使道大人,见过尹将军,回禀将军,是大喜事,大喜事啊!”来人表情癫狂,却能看出喜色不似作假。

卞学道这才有了些许耐心,抬头看他:“什么事,你快快说来!”

“回使道大人的话,就在昨日,有天星坠落在南原道内,被下田耕种的农夫发现!”

“天星......可是玄铁降世!?”卞学道也端正了态度。

高丽的铁矿还说不上稀缺,可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现过陨铁的存在,这也就导致如今高丽的护国宗师,有着奕剑大师之美誉的傅采林,始终没有一件叫得出名号的神兵利器。

若真是陨铁,他将其当做礼物,孝敬给奕剑大师,就冲着这份情谊,即便是士林派的头子赵光祖,也不敢轻易动他!

那下属却摇了摇头,脸上的惊喜之色不减反增:“不是玄铁,但是比玄铁还要珍贵!”

卞学道听到前半句,就兴致缺缺了。

至于后半句......陨铁不说是普天之下最贵重的存在,却已经是古籍记载当中,天星中蕴含的最珍贵的物质了。

“是一尊神像啊大人!”

“胡说!天星当中怎会有神像!”几乎是听到回答的同一时刻,卞学道就呵斥了起来。

神像?

什么神像从天上掉下来还能保存完整?

更何况还是被包裹在天星之中,简直不要太扯淡。

可很快,他脸色又是一变,追问道:“你确定是一尊神像?什么神像?在昭格署中可有供奉?”

卞学道想到了一件事,就在几个月前昭格署在士林派的主张下被革除。

这本没什么,或许高丽王比较迷信,所以推托再三,可勋旧派却从来都当回事儿。

因为这并不会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

所以,最终这件事还是让士林派给办成了。

可若是真有一尊神像,坠落在南原道,那情况可就截然不同了。

这是老天爷在告诫啊!

就高丽王那个迷信的性子,多半不会选择忽视。

下属回道:“属下十分确定,就是一尊神像,只是应该没有在昭格署享受供奉。”

“神像如今所在何处?”

“回大人的话,献上神像的农户,如今就在使道府外候着。”

“快把他带进来!”

卞学道一声令下,不多时,一个农户打扮的老汉就颤颤巍巍地走了进来。

在他怀中,还抱着一个用麻布包裹。

“就是你有神像要献给本官?”卞学道打量着这老汉,询问了一句。

老汉虽然害怕,可还是颤颤巍巍地回了话,并且将包裹递了上去。

尹将军接过包裹,打开一看,确认没有危险后,转交给了卞学道。

卞学道伸手接过,蒲扇大小的神像,似浑然天成,不见半点打磨雕琢的痕迹,材质也极为古怪,似玉非玉、似铁非铁,在炎炎夏日被麻布层层包裹,又抱在怀中,却没有半点燥热,反而触感冰凉。

卞学道啧啧称奇,询问那老汉:“你是如何发现这神像的?”

老汉一五一十说了,内容与刚才下属说的几乎无二,只是口齿不怎么清晰。

他一边说着,卞学道一边翻来覆去地观摩神像,最终在神像的底部发现了两个造型古朴的字。

依稀辨认下,应是‘普贤’。


  (https://www.2kshu.com/shu/30554/128363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