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抓虫
江远绕着橡胶园走了一大圈。
胶园内部是非常舒适的,橡胶树高大遮阴且驱蚊,地面都是工人们用油锯之类的东西反复清扫过的,非雨天的日子里,漫步在橡胶园里,跟在公园里溜达的感觉差不多。
特别是风吹过的时候,仅有的燥热也被驱散,仿佛能体会到荷兰人当年的心情。
有一具尸体是出现在橡胶园本园里的,剩下两具尸体,是被藏进了橡胶园边缘的树丛中。
如果说第二具尸体还有一定的隐蔽性的话,第一具尸体基本就是敞开的状态———不仅被发现的时候是敞开的状态,可以想见,作案的时候其实也是敞开的状态。
若是以连环杀手的标准来看,这名杀手的水平并不算高,差不多也就是中下的水平。因为它的进阶太弱了,虽然说第二具尸体被他藏进了橡胶园边缘的树丛,但那时距离第一次凶杀案并不久,死的还都是橡胶园里的人,可以说,在当时紧张的气氛下,死者失联才半天时间,大家就开始寻找并报警了。
同样不出意外的,警察也积极的介入了进来,以至于第二具尸体也很快被发现。不得不说,到了这个阶段才采用藏尸的手法,显然是有点落后了,被很快的找到也不令人意外。
至于第三具尸体,只是藏尸的地点发生了变化,也更显得巧妙了,可本质并没有变化——种植园里又少了一个人,谁能不慌,谁敢不报警,哪个警局敢不来!
就凶手选择的目标和藏尸方式来说,甚至可以说,这位距离连环杀手还有一段距离。
连环杀手可不会这么的因地制宜。
连环杀手更多的应该是出于本心,而不是出于利益———可着橡胶园的员工来杀人,这就显得目标过于功利
了,没有连环杀手的洒脱,也就失去了连环杀手难以调查的特性。
不过,江远走了一遍犯罪现场,再在橡胶园里看了一遍后,也有点明白凶手的选择了。橡胶园的地面偏硬,地面下有草根有树根的盘绕,刨坑很难———这可以说是热带埋尸的普遍困境,别看地挺软的,可哪哪都长着植物,越往下面挖,盘根错节的植物根系就产生越大的阻挠,想挖一个能埋人的坑,比在温带开荒半亩地都累。
相应的,寒带固然有冻土层,一样挖坑困难,可寒带的野外有雪和落叶,食腐动物也少,就随便找个雪窝子把尸体丢下,效果比热带挖坑埋的还好。
另一方面,何氏胶园建立的时间也长了,胶园内日常清扫各类植物,显得颇为清爽,可园子外面的树林,就全都是百年往上的年岁了。
这些在一起生活了上百年的植物,就像是一起生活了上百年的街坊一样,那叫一个老树盘根,积怨已久,辈分混乱,入目所见就是枝叶拽着根须,树干骑在别树的脖子上,树冠捅在别树的腋窝里……
想在这种树林里藏尸体,其实也是不容易的,能往里走几步,再找个合适的地方把人塞进去,就算是比较好的了。
事实上,凶手也是努力了的,第三具尸体被发现的时候,旁边就有明显的油锯切割的痕迹……
大马警方甚至还顺着油锯的线索查了一遍。但是,油锯都是可以换链锯的,所以,除了增加了胶园内人员的嫌疑度,并没有进一步的进展。“抓虫子吧。”江远站定在第三起凶杀案的犯罪现场,指挥申耀伟等人干活。
“是。”申耀伟干苦活的多了,一声不吭,卷起袖子就是干。
热带地区的环境不像是温带,他才往里面走了两步,就见蚊子和甲虫环绕于身。
申耀伟苦着脸不吭声,只是默默挥动手里的捕蝇网。
“继续。”江远挥挥手,像是一名冷酷的中世纪骑士似的,送手下的士兵去消耗敌人。
卫师衎这次选择了数学,在心里。
卫师衎默默靠近江远,低声道:“犯罪现场的照片好像有了,之前的法医好像也抓了好多虫子,咱们还需要抓吗?是他们抓的不合适吗?”最早来现场的法医确实捕捉了大量的昆虫和卵,特别是第二起和第三起案件中的法医,本身就是警方的专家,又是面对重大案件,取证颇为全面。
但江远只是摇摇头,道:“之前的法医抓的虫子,只能算是例行公事。新鲜的尸体,他们本身也不靠昆虫来判断死亡时间。”
“您准备用昆虫来判断死亡时间?”
“辅助吧。主要是得了解一下本地的昆虫的品种和形态。”江远略作解释。
热带地区的昆虫与温带的昆虫还是有差异的,迭代的特别快。果做一个比较的话,温带地区的昆虫就像是西班牙的制造业,热带地区的昆虫就像是义乌的制造业。
如果要以天为单位的话,根据书本上的昆虫指南来分析就是了,但你想分析的更准确,那用典型范例肯定是不够的。
举例来说,人到生育的时候,有的会32周生,有的30,还有的38,还有习惯性流产的,或者超时不出生以至于剖腹产的。昆虫难道没有?有的昆虫在尸体里繁衍的时候,几天就是一轮,它们早产的时候可没保育箱,超时的时候可没剖腹产。
同一个早产家族持续性的繁殖下来,时间上的差异就难以忽视了。
另一方面,写在书里的昆虫指南,它跟医学上的指
南的级别差的远了。但是,人类研究人类,在样本充分的情况下,写在书里的典型案例依旧是一种经常看不到的“典型”,甚至会出现每种情况都有,唯独书里的典型都没有的情况。
这既可以解释为书本上的知识更新迭代不够,或者人的变化较大,也有可能写书的作者是4+4的医学博士出身,但不管怎么说,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脱节的现实是存在的。
人书会脱节,昆虫书自然也会脱节。
所以,真到用的时候,医院里的医生会凭经验,法医要么是扩大范围来考虑,要么就要自己做实验。毕竟,写书的人可以胡说八道,做事的人是真的要用知识的。
江远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命令手下人这么做的。
申耀伟等人就这么挖了一天一夜的昆虫。
之所以是一天一夜,是因为白天有白天的昆虫,晚上有晚上的昆虫。而那几具尸体被发现的时候,基本都过夜了。
第二天,江远选了几种典型且重要的昆虫,就开始忙忙碌碌的孵化起来。
这时候,柳景辉也完成了第一轮的笔录阅读,回过头来看江远养昆虫的样子,不禁笑道:“这都是大半年前的案子了,你现在培养这些昆虫,是不是有点刻舟求剑了。”
“流动性大的昆虫更有共性,反而是异化程度比较高的昆虫,本地化程度更大,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江远抬头看一眼柳景辉,给了一句很有逻辑的话。柳景辉听的眼前一亮:“有点东西啊。”
“尸体上常见的蝇类,它们飞来飞去的,繁殖频率和时间都很清晰,我们也很熟悉了,反而是本地的一些竞争性的品种是我们在山南比较少见到的,得着重考虑。”
“竞争性品种?”
“你比如蚂蚁,织叶蚁这种,它们会把蝇卵运走,也可能攻击和吃掉蛆虫,造成的结果就可能是我们熟悉的丽蝇的产卵时间,变态的频率都可能发生变化。还有像是胡蜂,各种甲虫,螳螂,蜻蜓,它们都会捕食食尸类的蝇类,特别是蛆虫阶段的蝇,防御能力很差。这里面就要区分首次到达者和后续入侵者……”
江远一边做事,一边介绍起来。
柳景辉听的眉头紧皱,有点担心的道:“你以前也没搞这么复杂,对了,是到了陌生地区,技术都不太合适了吗?”
“我是想把时间做的细一点,这样的话,你根据笔录做个时间轴,不就容易发现凶手了?”江远给出了直指目标的解决方案。
柳景辉不禁一愣,转瞬又觉得有点感动,再看看跟前伸着脖子看的申耀伟等人,眉头紧皱道:“江远都这么说了,你们赶紧再去抓些虫子来啊!”
(https://www.2kshu.com/shu/31712/83907770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