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山海御兽,我站在华夏巨人的肩上 > 第703章 接受禹皇传承

第703章 接受禹皇传承


若非是那地书——山海经的存在,

器灵也不会允许这个人族后辈同时修炼两种人皇之法。

况且,古来三皇五帝,皆是有着独属于他们的人皇之法。

人祖伏羲创八卦,通天命,启人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不修气运之“力”,而修气运之“理”与“序”。

以《先天八卦衍世道》,

铸先天道源人皇圣体。

地皇神农尝百草,植五谷,疗疾伤,兴农耕,修“生”之气运,塑万灵生生不灭体,是为掌控生命之人皇。

颛顼绝地天通,定人神分界,塑秩序律令法身,为秩序之人皇。

帝喾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为感通万物之人皇。

尧、舜二帝,一脉相承,修《天下为公德运道》,皆为至德圣王体,至此万法不侵,诸邪避退,为德行化身之人皇。

而它之先主——禹皇,治理洪水,划定九州,铸九鼎,定祖夏,以身载道,社稷为躯。

今所遇人族后辈,身具地书山海,足能够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而它又为气运至宝之灵,对上古气运之力的理解,远非外人所比。

甚至,就连那道境的准圣,对气运之力的理解也远不如它。

由它辅佐新主,又如何不能尝试一番?

而林炎,听这九州山河鼎器灵一套一套的说辞,竟也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仿佛那山海人皇体近在眼前一般。

“不过,如今《禹步九鼎镇世功》的第一重,倒也无需用到地书山海的蛮荒之力,其功法理念在第一重也并无冲突。”

九州山河鼎器灵说道:

“只有在修炼第二重之时,需要借助地书——山海经的蛮荒之力,从中调和才行。”

林炎了然,

旋即拱手恭敬说道:

“多谢前辈告知,那晚辈便走一走那山海人皇体之路!”

虽然,其难度肯定会比只修炼一种人皇之法要多得多。

但其上限却高了很多。

况且,他也要为自己的未来考虑。

精神海之中,还有着天地至宝地书——山海经。

如若今后有幸达到圣境之上的境界,接触到那些强大的神明,恐怕自己精神海中地书——山海经的秘密也很难隐藏。

若没有强大的实力,

恐难保自身周全。

况且,在先前北海寒渊之下,听独角乌烟兽前辈所说。

数千年之前,殷商帝辛也成就了人皇体,虽不如三皇五帝那般强大,但也拥有了人皇格位。

上古时期。

人族三皇——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皆达到了圣人之境。

其下五帝也是准圣巅峰之境。

禹皇虽有成圣之道,功德气运也足够。

但其为了彻底镇压人族气运,确保九州永固,将大多上古气运用于炼制气运圣器——九鼎,而非用于冲击圣位。

而每一尊鼎都对应一州,拥有镇压该州地脉气运的无上威能。

九鼎合一,则可镇压整个人族气运,威力堪比山河社稷图、十二品功德金莲、乾坤鼎等极品先天灵宝。

不过,还要比盘古幡、东皇钟等先天至宝要弱上不少。

只可惜大禹九鼎早已失传,或如早已融入山川地脉之中,永镇人间了。

或许,待到禹皇之法大成,便可感应九鼎,使之重现世间。

而这云梦泽之中,众帝之台上的九州山河鼎,倒是与这九鼎并无关系,不过其威力也比得上九州鼎中任意一鼎了。

不过,再往后。

在“家天下”开启后,也就是大禹传位给儿子启,开启了夏朝,禅让制结束。

人皇的位格自此开始不断跌落。

大禹作为最后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至尊人皇”,他的时代结束了。

而他的“死”也象征着一个旧时代的终结,

从此以后,人族君主再也无法拥有三皇五帝那般能与天道抗衡的位格和气运。

到了人皇帝辛,虽也拥有了人皇格位,实力已然是历代人皇之中的末流。

但其实力,也仍在神境。

加之人皇格位,受天道规则制约,就算神境之上的准圣、圣人也不敢直接对人皇出手。

尽管如此,

人皇帝辛仍在神明的谋划之下,

与殷商王朝一同陨落......

而他林炎又拥有地书——山海经这种天地至宝,难保天庭与地府不会盯上他。

甚至就连神境之上的道境强者,都有可能觊觎山海经。

若没有强大的实力,则小命忧矣。

而那九州山河鼎之灵听罢,

也没有犹豫,旋即开始引动空中的金色文字,宛如一道道金色细流一般,朝着林炎的意识体,也就是灵魂之本涌来。

“人族后辈,好好体会。”

话落。

无数细流钻入了林炎的意识体之中。

一瞬间,

林炎只感觉脑海中忽然多出来许多信息。

就连意识体之外,也被金色光晕包裹,隐隐透着一种厚重之感。

“第一重,禹步丈量·炼皮肉为山川......”

他喃喃自语,按着脑海中的信息念叨了出来。

再次感受这片天地之时。

只见一个脸庞棱角分明,颧骨高耸的中年男人行走在这片天地的山川之间。

他的身材并不魁梧臃肿,而是精悍而结实,如同被水流冲刷亿万年仍岿然不动的礁石。

皮肤是常年暴露在日晒雨淋下的古铜色,粗糙且布满风霜的痕迹。

他行走时步伐沉稳而迅捷,仿佛总是在丈量土地、追赶水势。

静立时,则如山岳般沉稳,给人一种无可动摇的可靠感和威严感。

此时,九州山河鼎器灵之音响起:

“此乃第一重,此境仿禹皇跋山涉水,丈量九州。”

“修行此法,并非静坐,而是于大地之上行走,一步一印,故曰‘禹步’。”

“每行一步,便以双脚感应并引导地脉之气、水脉之气入体。”

“地脉之气锤炼皮肉,使其致密如息壤,可自行生长修复,承重如山。”

“水脉之气冲刷血脉,使其绵长如江河水网,耐力无穷,力大势沉。”

“汝需仔细体悟,借此方天地禹皇感悟其中之道,禹皇所留此地的地脉、水脉二气,便可传承与汝,助汝完成第一重修炼。”

“也算是,禹皇为后世子孙所留的助力。”


  (https://www.2kshu.com/shu/33848/128392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