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909章 新的金矿(第一更,求订阅)

第1909章 新的金矿(第一更,求订阅)


虽然不是雨季,可是,清晨时分,又下起了雨。

    一场大雨让整个云顶高原都处于烟雨之中,大雨,雾气,让云顶高原宛如仙境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汽车是要小心一点的,相比往常,今天路上的汽车都开的很慢。

    收音机里的新闻播报断断续续地传来,王英杰单手扶着方向盘,指尖随着广播的节奏轻轻敲打。

    “.月球任务组已完成隔离,将于明日正式与公众见面”

    月球12任务小组,几天前完成了在前哨1号月球基地长达半年的部署返回了地球。

    尽管多次月球任务早就确定了月球不存在微生物或其他生命形式,但是仍然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可能的“月球病原体”污染地球。

    宇航员返回地球后,立即穿上生物隔离服,并被转移到移动隔离设施中。

-

    他们在“友谊号”航空母舰上的隔离拖车内度过一周,随后被运送到万户角的月球接收实验室继续隔离两周,总计21天。

    现在他们终于结束了漫长的隔离。

    “真快啊,都21天了……”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驾驶着汽车前行。很快汽车就驶入了南洋大学,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之一。而王英杰正在这所大学读博士。

    很快他将车驶入实验大楼的地下停车场。电梯上升的几十秒里,他的思绪已经飞向了实验室里那块来自月球的蓝色晶体。

    那块蓝紫色的晶体静静地躺在惰性气体保护舱中。即便在明亮的实验室灯光下,它似乎还散发着独特的幽光,这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晶体,它的重量很轻,虽然和硅类似,但是重量却很轻。

    “硅……”

    心里想着它的一些特性,王英杰忍不住冒出了另一个念头。

    “要是以硅作为对照,进行相应的测试呢。”

    当一个念头冒出来的时候,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进入实验室之后,王英杰就和以往一样,开始是对这块晶体进行各种测试,只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他现在是有针对性的对这种晶体进行各种测试。

    虽然任务小组在隔离之中,但是对他们带回来的矿物,已经开始进行研究了。

    而南洋大学实验室,也是月球任务合作伙伴之一,他们不仅参与了月球火箭以及月球基地的研制,而且每一次月球任务完成之后,他们都会获得一些月球样本。

    “电子迁移率测试结果出来了。”

    王英杰盯着屏幕上的曲线,声音有些发紧。

    马尔斯立刻凑了过来,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微微睁大:

    “这……比硅晶体高了不止一个量级。”

    “不止如此。”

    王英杰调出另一组数据,说道:

    “耐高温性能也远超预期。普通硅基半导体在200度就开始失效,而这个……它简直就是为极端环境量身定制的,过去我们采用的硅晶体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耐高温,而他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晶体。”

    半导体的工作温度,直接影响到了他的性能。就像锗晶体管被淘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工作温度低:锗晶体管的工作温度一般在-55℃到70℃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导致性能下降或损坏。这限制了锗晶体管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也增加了散热的难度和成本。

    而硅之所以取代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工作温度高:硅晶体管的工作温度一般在-55℃到150℃之间,甚至可以达到200℃以上。

    这使得硅晶体管可以在更广泛和更苛刻的环境下工作,也减少了散热的需求和开销。

    可虽然如此,因为工作温度不高,所以使用仍然受到了限制,毕竟,晶体管还需要在有很多恶劣的环境下使用。

    而现在,这种晶体耐高温性能大大提高,如果可以应用在半导体上,那自然会取得新的突破。

    “它的高温性能如此优良,要是在半导体上得到应用的话,那么,肯定会克服硅晶体的不少缺点。”

    马尔斯接话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

    “如果能实现工业化制备,或许我们会获得一种新的半导体材料,而且还是性能更加优越的半导体材料”

    “问题是我们手上只有0.5克样本。”王英杰叹了口气,指向密封柜,“连基础测试都不够用,更别说进一步研究了。”

    马尔斯突然直起身,说道:

    “那就继续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要呗!”

    “你是说……”

    王英杰眼前一亮。

    “我们可以申请专项研究计划。”马尔斯快速的拿出调出申报表格,说道:

    “我们可能是第一个发现他这种特性的,如果可以对他进行充分的测试,或许,我们真的发现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

    王英杰点点头,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我这就起草报告。需要强调它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前景……”

    “还有集成电路领域。”

    马尔斯补充道,

    “这种电子迁移率,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集成电路性能,这个非常关键。”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决心。这块来自月球的蓝色晶体,或许将改变人类科技的未来——但首先,他们需要说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他们带回更多的样本。

    只有拥有更多的样本,他们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而在编写报告之前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实验室的玻璃窗外,雨已经停了,而实验室里他们仍然在忙碌着,利用用那0.5g晶体,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测试。

    两天后,在官邸的书房之中,李毅安翻看着这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报告。

    他的眉头紧锁,神情严肃。

    尽管一直以来他都渴望着通过对月球的深度勘探,在那里获得新的突破,但是却没有想到,新的突破居然是——晶体。

    一种新型的晶体矿物。

    “这么说这种晶体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半导体材料了。”

    “是的,就目前的测试来看,是一种很有有潜力的半导体材料。”

    袁家骝想了一下,然后解释道:

    “现在几家实验室正在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测试研究,他们普遍认为它的发展潜力很大。

    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研究,能够取得突破的话,或许,将会获得一种新型的且性能极其优越的半导体材料,它没有可能会取得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

    袁家骝之所以会如此的保守,是因为,这种晶体是月球所独有的。在地球上并不存在,这也意味着它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听袁家骝这么说,李毅安想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那么数量呢?在数量上可以得到满足吗?我的意思知道是在月球上这种晶体矿物的储量足够吗?”

    李毅安放下手中的报告,看着袁家骝问道。

    “如果储量不够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出于一种直觉,李毅安下意识的认识到,或许这种晶体就是“新边疆”的金矿。

    它将会最大程度上改变人类对太空探索的脚步——探索太空是花钱的,过去,这是一个“亏本”生意,哪怕是它的带来的技术,可以催生出大量的民用技术,助推科学发展,但是实际上,对于投资者——官方来说是亏损的。

    虽然在美国,与航天有关的企业与研究机构,还可以利用间接回报等一系列的数据去汇报国会拨款,将上百亿美元燃烧在太空竞赛之中。

    可即便是如此,在美国反对太空竞赛,反对探索太空的声音一直很响亮,甚至有了“在污染其他世界之前,我们应该致力于解决地球上的问题。”这一说法。

    至于俄国,那就更直接了,俄国对太空的兴趣一是因为国家荣誉,二则是因为可以推动导弹技术发展,但是当太空探索变成竞赛,开始吞噬军费的时候,原本支持航天的军方的态度就变得暧昧起来,如果不是因为担心美国在太空中部署武器,估计太空探索早就被军方打入冷宫了。

    钱,是所有一切的根本。

    没有资金支持,所有的科学探索都是纸上谈兵。

    而为了获得支持,NASA开始将新兴科技应用到民生领域,通过放开保密,来获得民众的支持——我NASA虽然花了大钱,但我们的发明是服务全人类的。

    不过哪怕如此NASA时任局长托马斯·佩恩也不得不站在正治正确的角度上说——比起人间疾苦,美国在太空探索中取得的成就根本微不足道。

    而在苏联,苏联的太空事业自开始之初就与军事难分纠葛,在严格的军事保密制度下,为太空探索进行的发明研究,都被加以保密,不予外界知晓——因为加加林在太空中尿急,为了解决宇航员的急需,苏联研究机构花费十年的时间,研制出一种高分子吸收体。这种在6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高分子吸收体,一直被苏联严加保密。

    十几年后,美国带有高分子吸收体的婴儿纸尿裤投入市场——其高分子吸收体,航天科技的衍生物,这种新型纸尿裤横扫全世界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苏联一直在用一万卢布一个纸尿裤的代价,为他们的宇航员生产同类纸尿裤。

    从社会效益上来说——苏联浪费的不仅仅只是十几年的时间,还浪费大量的资金,浪费了将技术变现,从而获得支持的机会。

    当然了,以苏军方的理解,他们恐怕也理解不了这种复杂的事情,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就是保密。

    所以,当军方无法继续提供资金用于太空探索,或者说苏联的太空探索与军费发生冲突的时候,苏联的太空探索也就走到了尽头。

    至于美国,当托马斯·佩恩站在正治正确诋毁他们取得的成就时,美国的太空探索也走到了尽头。

    究其原因,美国和苏联太空事业的殊途同归,本质上就是因为,太空没有变成奶牛,不能够给予人们最直观的回报,什么发明创新带来的间接社会效益。没有人会注意。

    人们在使用婴儿纸尿裤的时候,不会理会它是NASA花费上千万美元研制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他们只会记得——NASA花费上千万美元,给宇航员研制纸尿裤。

    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地球呢?

    还是让我们专注于去解决地球上的问题吧!

    这就是赤果果的人性。

    人们不会看到他们的移动电话,他们电子计算机,他们的光纤通信,不会看到改变他们生活的一切,在发展过程中,因太空计划的需要,而被加速发展,后来大众从中受益。

    他们只会看到——你花钱了!

    而且你花钱了,还没有创造价值!

    这才是太空探索走到尽头的原因,因为大众看不到它的价值。

    可如果,它能够带回直接的回报——就像西班牙的大帆船带回一船船的黄金呢?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3488/128272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