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 第484章 他就是个老手

第484章 他就是个老手


戴厂长:“不如请首长们移步到会议室,我们坐下来慢慢聊,还能重机枪拆开,方便看。”

接着来了一辆面包车,把人拉到了会议室。

西瓜汽水茶什么的也摆上来,比程时去过的其他军工厂都要阔绰。

程时从早上起到现在连口水都没喝,这会儿又热又渴。

他特地坐在角落里,连灌下去两瓶汽水才觉得没那么渴了。

放下瓶子,却发现将军们都看着他。

苏总工忙解释:“程时同志早上就去94研究所,都没来得及休息就被我拉来了这里。”

华北军区首长说:“看不出来,小伙子懂得挺多的,有没有兴趣来我们陆军当技术军官。”

苏总工忙说:“程时同志现在是军工系统重要专家,要专注研发数控机床。”

意思就是:你叫他去修汽车搞火炮,其不是太浪费人才了。

再说,要是他愿意来军工厂,早就入职八百回了,也等不到现在。

那位首长笑了笑:“好好考虑一下我的提议,我能给的待遇、级别和荣誉绝对比你现在要高。”

苏总工想提醒首长,其实程时现在的身家已经很吓人了。而且程时自己这样干,绝对比给任何企业打工都要来钱快。

但是他很快就打消了自己这个念头:树大招风。多说多错。

他不要给程时惹麻烦了。

反正只要程时不肯,首长也没有办法。

戴厂长:“程时同志讲讲重机枪的问题吧。”

程时:“我对重机枪是真不懂。”

戴厂长也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只能说:“那我介绍一下吧。我们的85式机枪的设计理念是高射为主、平射为辅。虽然在减重方面卓有成效,可是重量依旧接近42公斤,仍然不能完全满足伴随步兵冲击的要求。”

“几年前,我们得到了一份情报,大鹅的摩托车步兵营配备的NSV12.7毫米机枪,总重才25公斤。对我军的反坦克火器构成威胁,避免固定火力点被压制,让步兵们能扛着机枪上战场,打完能扛着就跑的目标,我们发誓要研发一种重量接近25公斤的12.7mm口径重型机枪。今天展示的这一款重机枪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89年立项。今年年初做出了第一款样枪。”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采用了多种轻量化设计,比如采用弹性三脚架设计。现在将重量压缩到了35公斤。”

虽然相比85式的重量只减轻了5,6公斤,却已经让北机绞尽脑汁。

“这款重机枪,以平射为主,对空仅保留应急时高射的能力,而且可以适应多种子弹,包括89式穿甲***,在  1500  米距离可穿透  15mm  钢板,单发命中即可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当使用老式的***穿甲***时,R50散布......”

他本来想直接说“很好”,可是刚才已经被打脸了,只能临时改了措辞:“较好。”

他们之前在固定平台上测试,得到的数据确实还行。

但是到了实战中,绝大多数都是像刚才一样直接找个地方趴下就要干,精度就大大降低。

如果射击精度不行,只会浪费子弹,削弱战斗能力。

有首长问:“缺点呢?”

戴厂长说:“从刚才来看,应该有连发射击精度不高,精度随着射击次数下降。”

首长说:“这一把而已。说不定刚好就拿了一把次品过来呢。多拿几把过来试试。”

另外一个首长也说:“对啊,去射击场用固定平台再试试。”

这些首长好久都没有摸过枪,这会儿都被勾起了瘾,手痒得不行。

戴厂长骑虎难下,只能应了。

一群人又“呼啦啦”去了射击场。

一排重机枪摆在平台上。然后一声令下,一起开枪。

那声音好像十几串鞭炮同时炸。

程时捂着耳朵,心里骂骂咧咧:这帮土匪,动静真大。

要知道听力损坏是不可逆的。

十二架机枪,这才打了多久,就有一架卡壳了。

有一台压根停不下来,中了邪一样。

这是常说的“滑机故障”,松开扳机后,机枪仍会继续射击,直到弹链上的子弹全部打完。

还有一台射击后弹壳未能从弹膛中正常退出,就是不退壳故障。

等射击停止,有人嘀咕:“新枪,这个故障率有点高啊。”

戴厂长说:“主要是火力太猛。”

华北军区首长就不买账了:“这个火力还能有炮弹猛。这样的故障率可不行。”

戴厂长有些尴尬:“想了很多办法,还是不行。”

有人把刚才首长们打的靶纸拿来看。

R50,也就是100  米外百分之50子弹散布半径竟然超过了30cm。

首长们皱眉:这个也太差了。说“较好”都有点太不要脸了。

难怪刚才程时会那样说。

华北军区首长拉长了脸:“打不中敌人,还总卡壳。这样的枪不是让我们的战士去送死吗?”

戴厂长:“所以今天才把程时同志请来,让他帮帮忙。”

华北军区首长现在看程时的眼神比刚开始慈爱多了,说:“来,小伙子,你给诊断诊断。”

程时指着一架机枪说:“先说射击精度不高的问题。为了减轻枪支的重量,之前采用了弹性枪架,这个思路本来是没有错。可是弹性枪架有个问题,就是受力会变形。射击时,第一发子弹的反作用力,使枪身轴线产生转角,因为是连发,所以第二枚子弹发射的时间跟第一枚间隔时间很短。枪身未完全恢复到发射时的射角,而枪身的射角就是保障精度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第一枚子弹以后的所有子弹精度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如果摆放机枪的地方硬度较小,还不平整,比如在刚才的荒地上,枪口就会产生更大的上下位移。这也是在固定平台上检测,精度会高很多的原因。”

戴厂长:“诶,这个我们倒是真没想到。”

程时三下五除二把旁边一架没有参与射击的机枪拆开放在一张桌子上。

首长们交换了若有所思的眼神:还说他不懂。动作这么熟练!!

而且他还知道刚射击完的机枪烫手,明显就是个老手。


  (https://www.2kshu.com/shu/37316/4940029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