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还我正义 > 第二百零八章 扑朔迷离

第二百零八章 扑朔迷离


翌日上午,丁思成父子坐一辆车,汪昆仑和黄辉坐一辆车,于九点钟开馆前就来到了南吴博物馆门前。

汪昆仑原来劝黄辉不必来,因为他教学和带研究生的时间本来就紧,又兼着《华夏物语》的绪论工作,对古玩也不在行。

谁知黄辉却执意要参加,他的理由是:不仅要开开眼界,而且因为白宇华的所谓捐献,他心中疑云阵阵,认定这是个欺世盗名的骗局。

前来观看的人并不太多,其中大部分是收藏爱好者,还有少数党政官员。

汪昆仑自告奋勇地在前面开道,因为他与南吴博物馆的领导和许多馆员很熟悉,这可能也是沾了点夏中华的光。

不知出于何因,国家文物局和南吴博物馆都没有对白宇华的捐献搞隆重的仪式,只是新辟了一个小馆:白宇华捐献文物展示厅。

一进展示厅,就见到以国家文物局和南吴博物馆联合署名的展示简介。

其中说明三层意思:一是白宇华同志出于清正廉洁和对文物事业的支持,将祖传和自已长期的藏品捐献给国家,这种**亮节堪称世人的楷模。

二是这些藏品的总件数、分类原则和专家团的鉴定意见。

三是要求参观者必须严格遵守馆内的规定,不允许随意触摸和移动展品。

汪昆仑一看这个“简介”,心就凉了半截,他本欲与丁思成用他们的方式重新鉴定这批大梁佛像,按此规定就根本不可能了。

但他不甘放弃,找到了负责展览的副馆长徐然。

徐然是馆内陶瓷方面的专家,与夏中华关系密切,且头脑活络,也收过汪昆仑的“咨询费”,所以关系不是一般。

也正因为如此,汪昆仑向徐然提出了一个要求:其他物品严格遵守馆内的规定,但那批南朝佛像必须从橱窗中拿出来,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观看。

徐然说:“你违反规定,这不是为难我吗?”

汪昆仑说:“我今天是陪丁老先生和黄教授来的,请您方便一下,友情后补。”

徐然知道汪昆仑出手大方,便说:“我就帮你一下,看你如何‘后补’了。”

汪昆仑说了声“有数了”,便走到丁思成面前说:“丁先生,徐馆长允许我们将佛像移到有阳光直射的窗边长条桌上观看。”

丁思成说:“看来你面子不小,一般人根本做不到。”

丁士国笑道:“汪先生可不是一般人呀。

汪昆仑、丁士国和两个馆员将16尊南朝佛像很快搬到长条桌上。

丁思成拿出放大镜,在阳光下仔细地察看着。

汪昆仑也施展了他的独门功夫。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特殊鉴定,丁思成和汪昆仑会意地点了点头。

丁士国对汪昆仑说:“你的任务好像已经完成了,应该回去了吧?”

汪昆仑说:“既然来了,就全部看一看,丁先生,您身体吃得消吗?”

丁思成说:“行,我脚力没问题,就是其他物品放在橱窗里眼睛看不清楚,亏得士国想得周到,带来了德国进口的小型高倍望远镜,这可派上用派了。”

又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终于把全部展品看完,汪昆仑向丁思成说:“是否还是上您家聊聊,这里不太方便。”

丁士国插话道:“省得你们来回奔波,再说我父亲也该休息一下。

这样吧,我在博物馆旁边有一座办公大楼,里面有我的办公室,办公室内茶和水果都有,也没有人打扰。

还有一个小食堂,你们聊完后就在食堂就餐,保证不比五星级宾馆差。”

丁思成说:“这样也好,我们就跟士国走吧。”

丁士国的办公室真够气派,大约有四百平方米左右。

室内装潢豪华,尤其醒目的是那幅大尺寸的中堂书法,是清代王文治的真迹,金陵画派的人格外推崇。

王文治有“淡墨探花”之誉,其人风流倜傥,又笃信佛教,品行高洁。

他的书法用笔淡而有味,脱尘去俗,充满佛家清虚超脱红意趣,如其自评“字字皆禅理”。

这幅作品用笔规矩而洒脱,结构紧密而内敛,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真情。

一行人在八件套沙发上坐下。

丁思成居中,黄辉和汪昆仑分坐在他左右。

丁士国亲自为大家沏上茶,端水果盘,然后挨着汪昆仑坐下。

丁思成先开口:

“说来也怪,这16尊佛像也只有一大一小两尊是真品,大的是西方三圣,小的就是小汪先生上次带到我处的观音立像,其余的都是仿品。”

汪昆仑说:“用我的土办法测试的结果也是如此。”

丁思成说:“细细想来,也许是仿制者精心设计的,他在每套仿品中掺进两尊真品,仿制的技术又很高超,铜质用的古铜熔化而成,技法用的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失蜡法。

真品与假品混在一起,又大大增加了鉴定的难度,很容易让人一叶障目。

如此看来,郭子敬修复的南朝佛像一定不止16尊,全真的那套八成在郭子敬自己手中。

以前只知道他脾气不好,品行并不错,想不到他会干出这种阴损的事情,真是对他看走眼了。”

汪昆仑说:“我刚才上楼时打了郭子敬的手机,发现他停机了。”

丁士国轻描淡写地插了一句:“你们别找他了,他不久前失踪了。”

“失踪?是逃跑了还是被公安局秘密拘捕了?”汪昆仑问。

丁士国仍然轻描淡写地说:“不知道,反正他从人间突然蒸发了。”

丁思成盯着儿子问道:“士国,你是怎么知道他失踪的?”

“听朋友说的。”丁士国小声回答。

“朋友?什么样的朋友?”

“哎呀,爸,我又不是小孩子,您就别管得太宽了。”

丁士国嘀咕道。

“不是我管得太宽了,而是我不放心你。

听我的朋友说,你现在与白宇华打得火热,好象有什么利益交易?”

丁士国回道:“我与白宇华没什么特别的关系,干我们这行的,认识几个当官的很正常,要不然怎么在社会上混呢?”

丁思成声音严厉起来:“我宁愿你当个普通老百姓,也不要你与那些贪官混在一起,联想到昨天你带到家里的成化斗彩瓷器,是不是也与白宇华有关?刚才你的敏感消息,大概也与白宇华有关吧?”

丁士国见父亲动了气,没有直接回答父亲的问题,而是笑嘻嘻地说:“爸,您老人家千万不要生气,一定要保重身体,快开饭了,我看大家先上食堂,边吃边聊。”

丁思成哼了一声,道:“你这里的饭,我们不吃了,太脏,吃不下!

黄先生,小汪先生,你们还是跟我回家,我家里的饭菜虽然比不上他的食堂,但是清爽、舒心。”

汪昆仑见这父子俩争吵起来,有些过意不去,出来打圆场道:

“丁先生,我看士国兄不见得是您说的这种人,您俩可能有误会,回家解释清楚就没事了。

如果丁先生不在这里吃饭,我跟黄老师正好有些私事,也就请士国兄原谅了。”

丁士国见状,抱歉地说:“既是二位有事,我就不好意思耽误你们了。

父亲执意要回家,就由我来开车送他吧。”

黄辉和汪昆仑与丁思成和丁士国道别,匆匆走出了丁士国的办公室。


  (https://www.2kshu.com/shu/37374/4943422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