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四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好坏

第四百六十六章 皇帝的好坏


  黄易哑然失笑:“你说的是大明!站在中原的角度来看,以现在的实力,效仿故元成吉思汗,打到大陆另一端来说,不是难事。倘若天下一统,再无地盘可扩了呢?”

额……那他们聚在一起会商量什么?

整肃吏治?不对!既然大家铁板一块,说明都是自己人,哪有什么吏治需要整理?

“应该是商量怎么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的富足程度!”朱高炽给了一个自己会做的答案。

黄易唏嘘道:“如果天下官员都像你一样,有一颗菩萨心肠,那该多好?”

“可惜啊,人性更多是自私和阴暗的,简直不忍直视。”

“倘若朝堂上没了争斗,那他们聚在一起就开始算计百姓了,算计着如何把百姓家里的一切掏出来,以为国之名义,收拢上来,最后装进了个人的腰包。”

“这种事,你理政多年,应该见过吧?”

朱高炽点了点头,“当然,而且十分常见。明明朝廷定下的一条鞭法,不然多收任何苛捐杂税,但地方官府,特别是县令一级的,甚至再下一级到村子里,都有以权谋私欺压百姓的。假借朝廷征税的名义搜刮百姓,此风屡杀不止。”

“百姓咒骂朝廷不公,甚至官逼民反。可朝廷也为之头疼,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终究处理不过来。”

“因此才有了皇权不下县的说法。”

黄易点头赞道:“不错,正是此理,无论是共有的中原,还是皇权私有的大明,都有着同样的问题。”

“解决方法也是一样,我这里让他们分派斗争相互约束,从而避免他们去祸害百姓。”

“而大明也一样,区别就是,你爹让手下分派争斗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安稳,不是为了百姓。甚至某些皇帝为了皇位的安稳,皇帝可以假装看不到官员祸害百姓。”

啊?不会吧?

朱高炽辩解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帝本就是依靠百姓才做了皇帝,从利弊角度来讲,皇帝跟百姓是同一利弊的,岂能不管百姓死活呢?”

“姨夫,您说的不会是我爹吧?”

黄易忍不住笑了,“当然不是,放心,也不是你爷爷洪武大帝。”

“高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说的是皇权!所为君权天授,这个天并非天神,乃是上天。可上天是我们头顶这片日夜吗?不,天心即民心,民心就是天心!所以君权本为民授予。”

朱高炽点了点头,这句话他是可以理解的。

只见黄易接着说道:“你应该把皇权和皇帝分开来看,皇权就是那个位子、那顶王冠!但坐在上面的皇帝,本质上还是某一个人。既然是人,就有人性,有人性就有私心。”

“明君昏君如何界定?明君就是在其位谋其政,昏君就是在其位谋其私!举国之力奉养自己一身,只等自己身死道消寿终正寝之后,皇权交替,让后人去平账吧。”

“若是后人争相效仿,不出三代,朝廷必亡,皇权也就顺理成章的完成了更迭,改朝换代就是如此。”

朱高炽沉默了,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前隋大业帝杨广,可大业帝毕竟是做过一些好事的,能称之为暴君,却不能说完全是昏君,他开科举、开运河、三征高句丽都不是私心……

“姨夫,有这样的混账皇帝吗?”

黄易笑了,意味深长的看着朱高炽,“有,当然有!”

随即他以虚构的身份,讲述了嘉靖皇帝的故事,听得朱高炽破口大骂,“真是该死!视百姓为蝼蚁、百官为牛马、三省六部为鹰犬爪牙……举国之力奉养一人!”

“杀人不凭善恶对错,全看有没有挡了自己的财路?岂有此理,这样的皇帝、这样的皇朝,若是不亡,天理难容!”

“姨夫,是哪朝哪代?高炽也算读过不少史书,为何想不起来呢?”

黄易老脸一红,“史书浩如烟海,你哪里本本都读过?”

“再说了,成王败寇,历朝历代的史书,能留存下来的,多是篡改过的粉饰太平。这位昏君死后,本该朝廷倒台的,奈何上天眷顾,降一位能臣,革除弊政,与民休息,得以给王朝续命百年,否则二世必亡!”

“试想一下,后面百年时间,几代人都是他的后世子孙,岂会留下有恶言的史书呢?”

朱高炽啐骂道:“天地何其不公?这样的人,害国殃民,该遗臭万年才对!”

黄易差点笑出声来。

历史上嘉靖皇帝为了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下令把明仁宗朱高炽移出了太庙,因为大明太庙祭祀皇帝的位置是有限的,嘉靖是接手了堂兄朱厚照(正德皇帝)的位置,嘉靖的亲爹只是一个宗室王爵,被追封为皇帝,所以才有了这一隔空恩怨。

没想到,冥冥之中似乎早有纠葛,二人理念天差地别,所以互相的评价都是这么直接。

传闻说嘉靖皇帝本想把成祖永乐皇帝朱棣移出太庙,给自己老爹腾位置,但被群臣劝住了,成祖朱棣功劳甚大,谁敢非议?足见嘉靖是个多么自私的不肖子孙?

当然他也是有自己借口的,信仰不合!

永乐皇帝朱棣任用黑衣宰相姚广孝,信奉佛家,而嘉靖修道的,自然是抵触信佛的朱棣,隔了好几代的老祖,我又不熟,谁在乎呢?

言归正传。

听到这里,朱高炽依然坚持相信,“姨夫,这么说皇帝是一巨大的亡国隐患,还是共有制好。”

黄易再次否定,“也不能这么说,皇帝的存在也有好处。其实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来讲,没有绝对好的制度,只有一代代的人。”

“皇帝做好了,如汉文帝、宋仁宗,还有将来的你小子,都是利国利民的。”

“中原的宰相如果做不好,跟昏君也没什么两样,照样会害国殃民,区别就是会被人当场赶下来,换个人或许就不一样了。”

“若是皇帝昏庸,却不能被赶下来,只能寄希望于他的子孙后代出个贤明之人。”

“唉……归根到底,人才是根本!”

朱高炽呆立当场,嘴里喃喃道:“我明白了,有人举国之力为了百姓过上好日子,如姨夫您这样。可有人却举国之力为己谋私……比如、比如皇爷爷,他未必是为自己谋私,却是为朱家子孙万年谋私,实则于国无益。”

咦?

黄易惊咦一声,原以为这小子是在商业互捧,没想到啊,竟然敢直言祖上之弊,了不起!


  (https://www.2kshu.com/shu/38250/4942628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