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武皇万岁! > 第35章 课业

第35章 课业


第35章  课业

        晋王这才醒过了神,说:

        “正好前段时间,父皇让我做的课业是有关吐谷浑的,回头整理一下,让人给你送去。”

        “那谢谢殿下了。”武柔笑着说,“那我回去等着。”

        若是往常,晋王此时肯定会轻轻地“嗯”一声,算是默许,可是奇怪的是他这次没出声。

        武柔正在奇怪,晋王又看了武柔一眼,微微低下了头,用眼尾瞧着她,像是不好意思似地说:

        “先别走,再聊一会儿吧。”

        这是武柔第一次见到晋王这样,少年清爽的嗓音带了一点儿温软,像是撒娇一样。

        一直像是一个大人一样的他,沉静端庄、克己复礼。除了初见时,趴在地上够猫的样子,再也没有见过他像个孩子。

        而且因为身量小,所以看人的时候经常微微抬着下巴,更像是孤傲不可攀一般,带着贵气和仙童般的疏离感。

        此时他突然一这样,武柔顿时觉得心都快化了……下意识地就将他跟小小的晋阳公主联系到了一起。

        短暂的惊讶之后,武柔见心里头的喜欢溢于言表,笑得跟个小太阳似的,说:

        “好啊……殿下想聊什么?”

        红晕顺着脸颊烧到了耳根子,晋王不自在地抿了抿唇。

        他早已经不习惯撒娇了,母后过世之后,他就成了年幼妹妹依恋的大人,当意识到自己刚刚,像是跟大人撒娇一样说了那些话,他就羞耻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也……也没什么想聊的。”他轻微吐了一口气,想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半懊悔地说:“就是不想现在进去,但是一个人站在外头,又显得傻气。”

        武柔“噗嗤”一下笑出了声,连忙抬手用袖子遮住了嘴。

        晋王脸色更红了,甚至眼睛里头又露出了些许惊慌的模样。他看着武柔问:

        “你笑什么?”

        “我一直以为殿下身体里头住着个大人的灵魂,现在看还有些不适应了……”武柔虽然这样说,但是笑眯眯地眼睛里头冒着亮光,全是喜欢的颜色。

        晋王的窘迫稍微缓解了些,将目光移开了。

        武柔便主动找了话题,说:

        “殿下是不是不喜欢魏王殿下,你们相处的不好吗?”

        晋王李善眸光转了一下,用眼尾觑着她,说:

        “知道为什么晋阳说你胆子大么?若是别人,万不敢这么问,打听位尊者的隐私,还得罪人。”

        武柔故作骄傲的扬了下巴,神态活泼地说:

        “那我还有更大胆的话呢。我也不喜欢魏王。”

        晋王见她那个模样,好似天不怕地不怕似的骄傲,鲜活的耀人眼睛,于是问:

        “你就不怕我将你的话告诉别人?”

        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笑了,笑得很轻松。

        武柔观察着他的表情,笃定似地问:

        “殿下会吗?”

        晋王摇了摇头,像是否认,又像是无奈,他抬手扶了一下身旁的树干,看着远处的风景沉默了一会儿,说:

        “我是不太喜欢他……相比他,我跟太子哥哥更亲近一些。”

        “那殿下为何不表现出来?反而处处的替他说话?你是做弟弟的,你有适当任性的权利,想来陛下也不会因为这个怪你。”

        “你不知道……他其实也不容易,我听母后讲,当年叔父李元霸十六岁战死,没有子嗣。

        父皇跟他关系很好,于是悲痛之下,主动提议将自己的孩子过继一个给他继承香火。

        当时他们的考虑,是孩子年幼不记得事情,就不会太伤心,于是就将当时五岁的四哥给过了过去。

        虽然四哥一过去,就继承了叔父李元霸的越王之位,多少眼睛看着也没有人敢苛待他,可谁知他记得清楚,只觉得耶娘不要他了,整日哭泣闹着要回家,后来直接就哭病了,差点就死了过去。

        祖父一看,实在是不行。不能刚折了一个儿子,又要折个孙子,于是下旨又将四哥要了回来,改西凉王的一个孩子过继。”

        晋王顿了顿,似乎有些心酸地说:

        “从那以后,他就总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战战兢兢地,动不动就问父皇和母后,是不是他做错了,又不要他了。”

        武柔不由地被晋王的语气所感染,似乎自己真的看见了一个小孩子,抬着一双战战兢兢的眼睛,这么问自己的父母。

        恐怕没有哪个正常的父母,会无动于衷吧。

        晋王微微歪了一下头,脑后束发的飘带随着他的动作随到了肩上,说:

        “其实他那些争宠的心思,我们都知道,父皇知道,太子哥哥也知道,正是因为知道,才会不忍心苛责他什么,更别说我了。”

        武柔听到此处,诧异地问:

        “为什么更别说你了?殿下怎么了?……陛下和太子比他年长,是父兄,你比他小那么多,还要顾着他一个大人的心情?

        我承认,他小时候的事情的确很可怜,可是现在这么大的人了,却还要做弟弟的让着他,真是没有长进!”

        她想到刚刚魏王用龌龊的心思揣测他们的样子,越想越气。

        侮辱她她倒是没有什么感觉,眼见着晋王李善被侮辱了,真是跟炸了锅似的难受。

        果然晋王也觉得奇怪,诧异地问:

        “……你怎么比我还生气?”

        武柔喘平了几口气,想了想说道:

        <div  class="contentadv">        “哎……我感觉你就像是我弟弟。做长姐习惯了,见不得小的被欺负!”

        “哈哈哈哈哈……”晋王笑出了声来,是真正的笑出了声来。

        武柔觉得晋王的笑点很奇怪,但是见他开心,心里头也高兴,不禁也跟着笑了起来,问:

        “你笑什么?”

        “没事,就是觉得你跟我长姐长乐公主真的很像。”他说着还勾起手指擦了一下眼泪,又一本正经地补充道:

        “我好久没见她了……不过我得提醒你,差了辈了。按照凡间规矩的话,你算是我的姨娘,以后这种话不要说了。”

        武柔脸皮子紧了一下,不自在地努嘴道:

        “我这也就私下里跟殿下说说,殿下又不会害我……别处我也不敢。”

        两人又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会儿话,眼见着魏王从正殿大门出来了,才分开。

        ……

        ……

        武柔回到了西凉阁还没有多久,晋王的随侍就将吐谷浑的资料送过来了。

        她听晋王说是皇帝布置给他的课业,想着顶多也就两页纸。

        谁知当那宦官直接抱着一个小臂粗的卷筒,还有一摞书籍。

        武柔直接就傻眼了。

        那小内侍见武柔是这样的反应,于是解释说道:

        “这卷筒里头放的是晋王殿下写的课业,还有一张大唐邦国舆图,这些书籍殿下说了,如果看课业总结有什么不清楚的,都可以在书里找到细节,课业后头那张纸上有出处明细。”

        “啊,好好,辛苦内侍了。”武柔接过了那卷筒,其余的都让彩衣给接了过来。

        她抱着沉重的卷筒,晃过神之后,连忙说:

        “阿瑟斯,去取我的体己,拿张兑票给内侍。”

        那小内侍一听,连忙笑着摆手,往后退了好几步,说道:

        “可不敢可不敢,让晋王殿下知道了我就不能跟着他了,才人还是收着吧,都是奴婢应该做的。”

        说着他就躬身朝着武柔行了个礼,转身逃也似地跑了。

        三春四秋见状,赶紧将武柔摆在案几上的书法字帖都收了起来,腾了地方给她放东西。

        书籍放好了,她才抱着卷筒坐在了案几后头,将盖子打开一看,果然里头塞的满满当当。

        她将那些纸掏出来,往桌上一放,还是震惊了。

        晋王天天写课业的纸张原来都不是按照书页纸算的,而是按半幅纸算的。听说只有科举考试的时候,才会用这么大的一张纸。

        而这么长的纸,晋王写了一沓,数一数得有二十多张,怪不得卷起来这么沉呢!

        武柔不由地伸手摸了摸上头那整齐、漂亮的小楷字体,由衷地感叹了一声,说:

        “我的乖乖……原来做王爷课业这么重的吗?”

        旁边围观的阿瑟斯也跟着感叹了一声,说:

        “这字真好看,比才人练得字好看。”

        她不识字,只是觉得这规整的小字,白纸黑字的排了那么大一片,整整齐齐地甚是养眼。

        武柔白了她一眼,说:

        “你不懂,楷书是好看,可是写起来太费劲,行书洒脱些,也省劲,主要是陛下喜欢……不过我怀疑陛下就是嫌批奏章太麻烦,所以才喜欢行书的。”

        这个时候三春端了茶水来,武柔赶紧赶她:

        “不喝不喝,拿远一点儿,万一弄脏了晋王的字就不好了。都不要打扰我,我要看书了……”

        她说着,就挨着第一行字看了过去。

        仔细看了之后才发现,这些课业可能不是一天完成的,而是分了好几个课题。

        其中包括吐谷浑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的作用,历史渊源、生活习性,人口数量和兵力部署,还有所出物产,国内王权现状,甚至还包括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等等。

        总之十分的全面。

        武柔看第一遍的时候,许多都看不明白,只记得吐谷浑王族姓慕容,也是鲜卑人,是北魏时期迁出去的,算是跟大唐同宗。

        那地方盛产一种强壮的马匹,叫青海骢。而且他们还善长制造武器。

        最令武柔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最后一个课题,题目是如何彻底稳定吐谷浑乱象时,晋王做了一堆反面论述,其中包括突厥又包括吐蕃的……具体写得那些她也不是很懂。

        只记得最后一行字:建议直接纳入大唐国土,设置都护府,派唐军驻扎。

        武柔看见的时候都愣了一瞬。

        ……他原来不支持和亲吗?

        这样冷硬又具有侵略感,平淡的写着灭人国的话,跟晋王那温和又沉静的气质,实在是相差甚远。

        他?……我还以为他是老好人的类型呢。

        武柔在心里嘀咕。


  (https://www.2kshu.com/shu/39236/11719771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