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四合院之苏木逢春 > 第125章 三班,深山孤独的哨所

第125章 三班,深山孤独的哨所


第125章  三班,深山孤独的哨所

        雅安别称雨城,属四川盆地西缘山地,邛崃山东麓,跨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两大地形区,是“川西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苏木在重庆经过师部警卫连连番‘培养’之后,下放的连队驻地,就在雅安。

        雅安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过渡地带,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结合的过渡地带,还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

        所以雅安也是进入西藏的“门户”。

        上一世苏木自驾游川藏线,途径四川的最后一站,就是雅安。

        所以苏木对几十年后的雅安还是挺熟的。

        跟随警卫连长吴彬,苏木称呼他吴哥,来到雅安,对于这座城市并没有熟悉的感觉,但看向远处的大山,却总有种似曾相识的触动。

        这些山脉,承载了历史的厚重,还有未来苏木的身影。

        吴彬是师部警卫连连长。

        他亲自送过来的兵,那牌面是相当的足。

        雅安这边很难不重视。

        甚至还特意问了问苏木的个人意愿。

        没说的,哪里艰苦就奔哪里去。

        在所有战士看来,深山里的哨所是最艰苦的。

        后勤供应难度比较大,需要战士们自己就地解决一部分。

        堪称缺衣少食的典范。

        “报告,我想去3班哨所。”

        众人无不动容。

        “这……吴连长,你看这个……”

        指导员有些为难的看向吴彬。

        吴彬看向地图,找到了第三班的所在地,又瞅了瞅一脸坦然的坚韧的苏木。

        “好,那就辛苦张指导员,给苏木安排到最艰苦的第3班吧。”

        强调一下最艰苦,不是特意点醒,却也算有意为之。

        这在未来的评语上,都是优秀的考察因素。

        既然初步达成认同,恰好3班班副正赖在这里呢。

        就是为了要人手。

        这不就趁机给补充了嘛。

        两全其美的事儿,让张指导员都感到古怪了。

        好像冥冥中就这么安排似的。

        作为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张指导员觉得,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就是你啊,小伙子看着精神,嚯,身体还挺壮实。”

        3班班副叫刘超,是四川当地人。

        说的普通话很川普,但苏木听得懂。

        上一世他每年都会自驾游川藏进青藏出,或者滇藏进川藏出,跟四川人打交道多了去。

        而且听着特亲切。

        刘超很开心。

        自己的坚持还是有用的,这样自己也就能给老谢交代了。

        总算没有辜负大家伙的信任。

        3班缺人,6个人刚刚过编制的一半。

        面对宽阔的驻地和两个山头的范围,实在难以维持。

        迫不得已才在6人中选拔出了最优秀的一位来找指导员要人。

        至于是哪方面优秀。

        嗯,主要看脸。

        脸皮越厚的,越优秀。

        班副从没长青春痘,而且可以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能嬉皮笑脸的帮政委、指导员端茶递水。

        这是人才。

        得重用。

        所以就被班长给派来了。

        刘超看着以军姿站立的苏木,围着转圈,这里捏捏,那里摸摸,嘴里一个劲儿夸赞着,这是自己班里的兵。

        以后一起种庄稼呢……

        嗯,部队主营是防守,属于二线阵地。

        一线阵地是在雪区的原18军。

        所以苏木他们所在的部队,其后勤保障是重中之重。

        拿起锄头种地,一种就是一个山头那种……

        苏木的3班不负责种地,要巡视两个山头的范围。

        但哨所的物资不够,3班自己也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垦了不少的地方,进行种植。

        达到部分物资的自我供给。

        其实雅安特色很多。

        特别是在深山里。

        这也是苏木选择山区哨所的原因之一。

        至于第二个嘛……

        先保个密,后面再说。

        班副刘超兴冲冲的带着苏木回到了驻地哨所。

        一个半山腰的平台,连着后崖壁有个山洞,洞口就像是裂开的大嘴,看似又宽又矮,而实际上,最矮的地方也有2.6米左右。

        最高处几乎达到了4米。

        经过改造后,还蛮适合当驻地的。

        这里地处深山密林,苏木来到这里,感觉就跟狼入羊群似的。

        不像是来遭罪的,倒像是来进货的。

        苏木有得天独厚的金手指,逮着机会岂能不丰富自己的‘库存’呢。

        班长去巡山了,隔一天才能回来,班副刘超主持分配任务。

        其实任务无非就是三样。

        站岗放哨,巡山,以及留在驻地。

        苏木初来乍到被分配跟班副他们一组,加上苏木是三个人。

        他们的任务是站岗值哨。

        哨所一明一暗,交叠呼应。

        “你小子枪法咋样?”

        “班副放心,400米射程内,指哪打哪。”

        “不要吹牛,实话实说。”

        刘超不置可否,又重申了一遍。

        苏木挠了挠后脑勺。

        “报告,实际打靶成绩:40秒350米内,快速精准射击,平均成绩42人形靶。”

        话音落地,就有人倒吸凉气了。

        现在战士们都配备的56半。

        这是一款仿造苏联的SKS半自动步枪,是我们第一款半自动步枪,使用了7.62X39毫米M43型中间威力弹,实用射程为400米。

        这款半自动步枪的子弹跟班副手里的冲锋枪是同一型号。

        按正常配比,在一个标准的9人班组中,正副班长使用56式冲锋枪,其他士兵配备56半步枪。

        苏木入伍后练的就是56半。

        准头让警卫连一众前辈们啧舌。

        有人天生就是当兵的料。

        譬如说苏木。

        固定科目有五公里拉练。

        别人是真的拉练,苏木还要加30公斤负重,还早晚各一次,跟吃饭喝水一样轻松。

        枪械这块,苏木一开始确实不懂。

        后来盲眼组装枪械都练的如火纯青,在他的手里,枪械的拆卸组装就像是一种艺术行为。

        赏心悦目。

        打靶就更一言难尽。

        前两天,苏木是以上靶为目的的。

        中间两天,苏木已经有意识的在拼速度了,因为枪枪上靶。

        最后两天,开始玩起了花活。

        就好比冲刺的过程中来个跪地滑行,然后侧翻举枪射击、翻滚射击、换弹射击和更换手枪射击……

        玩花活的同时,不仅枪枪不落空,精准度还会肉眼可见的提升。

        这就相当的恐怖。

        这也是苏木仅仅被培训了一周多,就被送来此地的原因。

        训练他就跟遭罪似的。

        警卫连的人实在不想再面对这个变态了。

        搞人心态。

        “真实成绩?”

        “报告,班副,是你让我如实说的。”

        班副刘超:“……”

        最终,苏木作为第三人,被刘超安排跟随自己作为暗哨。

        <div  class="contentadv">        暗哨要求耐性和枪法准度。

        耐性方面,刘超自负可以提点他,教给他一点技巧。

        人枪法如果真如他所说,当暗哨才会体现最强的能力。

        苏木来三班之前,三班一共只有六个人。

        三班倒的顺序。

        按照苏木内心的设想,巡山就跟露营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他是新人,一开始没法自己单独行动。

        还需要循序渐进的跟随小组一起。

        等以后熟悉了,再单独行动也不迟。

        反正山里的植物跑不了。

        动物嘛,也遍地都是。

        值班站岗一天,第二天巡山,第三天休整。

        如此反复。

        对于苏木而言,相当于工作一天,休息两天的意思。

        雅安的山区可是有很多特产的。

        上一世苏木自驾游往返经过雅安,对这里的很多特产都了如指掌。

        这里有能抑制高原反应的高原人参,这人参可是宝贝,有抗缺氧、抗疲劳、抗高山不适和平息气喘的功效。

        还有在历史上很早就被视为名贵山珍,其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胞外多糖为历朝历代宫廷喜爱的贡品之一的黑虎掌菌。

        黑虎掌菌的学名叫枣翘鳞肉齿菌,是一种菌帽肉质肥厚、香气浓郁,新鲜时为灰白色或灰褐色,干后变成暗灰白或灰褐色,形如虎爪,下表面长满一层纤细的灰白色刺状茸毛,菌柄粗壮多中空,长的有点偏的东西。

        只在咱们西南地区生长,其营养丰富还不易腐烂。

        苏木是一定会移植这玩意儿的。

        毕竟以后还涉及出口赚外汇呢。

        还有雅江松茸、鹿茸、有野生菌类,川贝母……

        最让苏木心心念的,自然非雅江鱼和雅安鱼莫属了。

        这两样,以后机会大把呢。

        在山上虽然够不着,但却也不急在一时。

        站岗放哨是形式大于实际意义。

        但能起到的效果,更多的却都作用在自身。

        严于律己,不懈怠、不放松。

        认真对待每一天和每一份交到自己手上的责任。

        这是后世大多数人不具备的。

        而在现在这个时代,却是绝大多数人都习以为常的。

        “班副,我出去一下。”

        “去吧,别走远,晚上林里也挺危险的。就在附近逛逛吧。”

        刘超叮嘱道。

        经过一天的配合,刘超算是知道这个新兵蛋子的本事了。

        自己运气真好,捡了个宝。

        驻地在这里好多年了,哨所附近的野生动物因为感知到了火药和人气,早就迁徙了。

        剩下的,也大多没什么危险。

        这也是头一天过来,班副刘超就同意苏木出去溜达一番的原因。

        而他不知道的,苏木可没打算就在附近转悠一下。

        他出了哨所就立刻腿部用劲儿。

        刚才来的时候他发现了道路不远处有个小悬崖,那里有好东西……

        自己得去收了。

        免得被路过的动物给霍霍了。

        传说中的高原人参,就这么突兀的被苏木找到了。

        开门红。

        ……

        清晨。

        谢班长吹响了起床号。

        苏木睁眼,快速的从上铺跳下来,整理着装,再上去收拾床铺。

        军容军姿哪怕没有监督,大家也都很自觉地遵守着。

        洗漱之后,苏木有点雀跃。

        今天,将会是他头一次独自展开巡山行动。

        班副刘超又下山了,继续施展厚脸皮大.法,去再薅几个人过来。

        起码也得再补充2个。

        现在都凑不够一个完整的战斗序列小组。

        三三编队,还单着一个呢。

        多好的理由呀。

        他们是真的在该健忘的时候一点都没记性。

        之前只是强调人少。

        现在给了一个,就说最基础的三三编队也倒不开……

        不利于日常训练和哨所工作的开展。

        后者倒是实情。

        但前者嘛。

        种地为主的日常生活,战略物资都不够,何况弹药了。

        能省则省的原则下,苏木很想说,其实训练是可以日常执行的。

        但他不敢张嘴。

        免得被集火,被同仇敌忾。

        大山是雅安本地人,当兵7年了。

        是小组另一个搭档。

        他媳妇来到了山脚下,他被允许下山两天。

        貌似这是常态了。

        大山家里一脉单传,可惜媳妇总是怀不上。

        所以也就隔三差五就来折腾一回。

        好在哨所任务不多,重要程度也还勉强过得去。

        所以大家伙都通融。

        着急要孩子的另一个体现,实际就是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从这方面讲,大山是值得被所有人钦佩的。

        但无论怎样,苏木,总归是落单了。

        虽然看似平静,实则内心难掩欢呼雀跃。

        还以为起码要一两个月才能逮着机会呢,没想到啊没想到。

        一周多,就让咱赶上单飞了。

        临出发前,班长特意给苏木多准备了两枚信号弹。

        这是为了防止身处险境或者濒临死亡之前,还能为集体和团队做贡献所准备的。

        林深茂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果被人打黑枪,但凡留一口气撑个三五秒,就能拉响信号弹。

        也让后面哨所有所准备,或者出动去帮助。

        苏木扛着56半出了哨所。

        仿佛这一刻开始,空气里的自由和轻松的味道都明显了许多。

        遇到好的东西就采摘,遇到人参的频率自然不高。

        但苏木并不在意。

        刚来的第一个下午,结束了执勤后,苏木原路返回,中途在一个崖璧边挖到了一颗人参。

        并且意外激活了空间的另一块专属位置。

        就是那片植树的林子。

        竟然是野山参专属的养殖地似的。

        高原人参一进入空间,就被激活并自动摘种了下去。

        苏木能察觉到自己对于高原反应的抵抗力变大了一些。

        身轻了一筹。

        呼吸之间也感觉更加的清晰。

        实际是每一口的氧气含量提升所导致的。

        这也是高原人参的功能特性。

        没想到种植之后,就自带了这样的功能附着身上了。

        那么,如果人参数量再多一些呢?

        会怎样?

        苏木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

        所以,今天的目标,就是再遇到三颗人参,好不好……?


  (https://www.2kshu.com/shu/39462/11697640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