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252章 功过评说,自有后人断定

第252章 功过评说,自有后人断定


嗯?

        张伟搜索到这条相关词条后,眼中浮现出一丝疑惑。

        怎么回事?

        推恩令不是董仲舒提出来的。

        怎么突然安在了自己头上?

        还是实施和开创者。

        这是怎么回事?

        张伟继续看向下方的相关词条。

        【刘彻年少继位,根基不稳,尚书张旺川,以一己之力扶持刘彻站稳脚跟,重建大汉,功盖千秋!】

        【张旺川,张家主脉家主,刘彻时期对大汉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为大汉第一尚书。】

        【生???亡???,张旺川乃是张家第四代,自小聪明好学,为人老持稳重,且爱护族中子弟,兄友弟恭,为人宽和,武帝即位后,张旺川疲于奔波,北击匈奴,南抗蛮夷,为大汉立下不世之功业,终积劳成疾,最后药石无救,病逝于家中。】

        【张家到张旺川这一脉,依然达到顶峰,族中更是出了一位宰相,甚至还有一尚书,军中也已有了基础人脉,为张家后世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词条,武帝变革】

        调整了一下情绪。

        否则,他也不会将推恩令的功劳安插在自己身上。

        【相关影视:大汉第一纯臣。】

        还大有来头。

        张伟看着手机上的两万块零花钱,嘴角微微一抽,不知不觉,他已经成了一个隐形的富二代。

        【……】

        这些东西是在他们祠堂角落里搜刮出来的。

        他们一脸震惊的看着张旺景。

        他老爸将此物卖了之后,又给自己打了2万块的生活费,说是剩下的钱给自己攒着娶媳妇儿。

        张旺景却在朝堂之上提出辞呈,说要辞官隐退。

        他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自家老爸在他们的祠堂之中,又偶然获得了一样宝贝。

        张伟看着上面的相关词条,给自家老爸打了一个电话。

        看来,刘彻对他是真的还有愧疚之心。

        可因为对方的突然死亡,刘彻应该是把这个功劳安排在了自己身上,好让自己能死后得享尊容。

        但凡有人看不过眼,对张旺景动手的人,基本上都被陛下责罚,甚至罢官免职,已经算是给了张家体面。

        推恩令本来是董仲舒主张的。

        【后人点评:有勇有谋,文武双全,且为君为国,精忠与君。张家主脉在张旺川的手中依然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为后世的张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张家后代得享荣耀!】

        张伟拿着手机,出门买了一些东西。

        张伟的丧事做完之后。

        ……

        刘彻为了表彰自己的仁爱之心,给了张家大量的赏赐。

        可张旺景这样做,不是在打陛下的脸吗?

        众人一脸茫然的看着张旺景。

        张旺景是张家现在的掌舵者。

        不过,这些赏赐并没有让张旺景和张家其他人感恩戴德。

        当然。

        屏幕里的时间和外面的时间是一致的。

        张旺川去世之后,张旺景已然成了陛下的心尖尖,别人说都说不得。

        这一消息把朝堂之上的人都给惊到了。

        且他现在还是一国宰相。

        至于刘彻有没有后悔,张伟不得而知。

        和之前一样。

        可谓位高权重,风头无量。

        张伟看着网络上对自己的评价。

        据说和他们张家先祖有关。

        他忙碌的这段时间,张家已经将丧事给办妥了。

        回来之后,又把意识沉浸在屏幕之中,直接操控张兴国。

        看着不怎么显眼。

        可被他老爸拿去鉴定后,才发现是古老的文物。

        他们只不过做了一些表面功夫,并没有表现的太过于突然和惊喜。

        这家伙之前不是做的很好吗?

        怎么现在突然有了这么大的转变?

        还敢和陛下硬刚。

        是活腻歪了吧?

        就在众人以为刘彻会发落张旺景的时候。

        刘彻却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点了点头。

        竟然同意了张旺川的罢官请求。

        “多谢陛下。”

        张旺景冲着陛下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转身离开了朝堂,身姿之萧洒,让后面的人都望尘莫及。

        张旺景这是想清楚了?

        还是觉得朝堂之上没有他的立足之地。

        所以才想罢官隐退。

        当然,这件事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本来就是他们想看到的结局。

        他们之前就想将张家的人赶下去,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无论是张旺川还是张旺景,他们做事都十分小心谨慎,且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他们想动手都找不到机会。

        没想到。

        张旺川去世之后,张旺景竟然直接淡出朝堂。

        这的确是他们没料到的。

        更让他们十分震惊。

        因为这也太儿戏了。

        堂堂一国宰相,竟然因为自家兄长去世,就要罢官请辞。

        这也太戏剧化了吧。

        偏偏陛下还同意了。

        他们能说什么?

        ……

        未央宫。

        下朝之后,刘彻坐在未央宫内。

        望着空旷的大殿,刘彻心中很不是滋味。

        他现在又成了孤家寡人。

        张伟之前侍奉在侧的时候,他还觉得,有一个能说真话的人。

        如今,张伟不在之后留下的全部都是阿谀奉承之人。

        没有一个人敢对他说实话。

        张伟去世之后,他让人去查了南方的事情。

        董仲舒和龙卫军的死确实和张伟无关。

        的确是人周边的山匪所问。

        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对不起张伟。

        也对不起张家。

        可他是大汉天子,他总不能向朝臣低头吧?

        没办法,他只能给张家一些象征性的补偿,让张家的人在军中扎稳脚跟,也算是告慰张伟。

        至于张旺景。

        这人一直活在自家兄长的光环之下。

        要是没有张伟,张旺景根本不可能成为宰相。

        这人虽然没有多少才能,但却中规中矩,并没有做出背叛大汉的事情。

        张伟离开京都之后,此人更是力挽狂澜,将京都之事打理的井井有条,也算是不可多得的治理之才。

        可这人的心现在已经不在朝堂之上,他也不会将人强留,只能放手,让他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幸好张伟还留了子嗣。

        他如果知道张伟如此短命,他之前就不会给张伟下那种药。

        希望张伟的这两个儿子能争气一点,等他们长成之后,能够报效大汉。

        ……

        时光匆匆而过。

        十年之后。

        京都郊外。

        两个少年站在一座庄园之前。

        他们看着京城的方向,眼中都露出一丝别样的色彩。

        身体壮硕一点的人,神色懒散,眼中并没有太多复杂的情绪。

        这自然是被张伟操纵的张兴国。

        <div  class="contentadv">        张兴国的智商比不上张兴民,但五力值很强,是难得的武将人选。

        这些年,他们两兄弟各自求学,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待他们长成之时,张旺景已经垂垂老矣。

        如今。

        两人安排完张旺景的后世,此刻正在庄园前,商量他们日后的出路。

        “兄长打算去军营?”张兴民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大哥,开口询问。

        大哥和他不在一个书院。

        他大哥的课程他也不是特别明白。

        他们两人走的路不一样。

        大哥现在既然已经从书院出来,理应去军营之中。

        毕竟,这是父亲大人为他们安排好的路。

        从小就已经确定了。

        “我想先去南方瞧瞧。”张伟开口说道。

        10年过去。

        他想瞧瞧张家商行发展的怎么样了。

        这些年,他们也没闲着。

        军营之中的事情,他已经了解了七七八八。

        张旺川去世之后,张家都已经沉寂下来。

        有不少人都开始淡出别人的视野。

        就连张家商行也开始沉默寡言。

        除了每年该给的份额以外,他们并未做其他事情。

        大家都相安无事。

        张家在大汉虽然还有地位,但已经从第一世家的名头上滑落。

        当然,张家在朝堂之上的威严依旧存在。

        有刘彻在,张家终究不会受到别人的责难。

        张旺景在去世之前,给他们两兄弟一人订了一门亲,等及冠之年,便可将人迎娶入门。

        他们都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

        自然得提前筹谋。

        武学已读得持之以恒。

        有些东西不是脑中的知识就能战胜一切。

        既然想去军中,一身无力必不可少。

        且他操纵的这具身体本就武学天赋惊人。

        或许是因为年轻的缘故,他的心性也恢复的和正常年轻人一样。

        显得十分的活泼。

        看着面前的张兴民,张伟忍不住笑了笑,道:“你怎么老是板着一张脸?”

        “我听说,你好像已经被举荐入朝了,准备什么时候去京都?”

        张伟把皮球踢了回去。

        张兴民看着张伟,神色幽深。

        “张家沉寂这么多年,也是时候该把咱们社失去的拿回来了。”

        “我们不在的这些年,大汉的变化还真是挺大。”

        “咱们两兄弟也是时候该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了,总不能让张家一直沉寂下去吧,销声匿迹也对张家并不是好事。”

        他说的都是实话。

        张家如果沉寂下去,无论是对张家商行,还是对张家的其他人,都不是特别好。

        他们现在都希望有人能带领他们。

        张家现在缺少一个龙头人物。

        张兴民看着自己的兄长。

        他这位兄长小的时候挺顽皮,可随着父亲去世,这人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时常深居简出,没人知道他在干嘛。

        可他又没有耽误学业,无论是学识还是在武学方面,都更胜自己一筹,在他心目中,张伟绝对是家族的不二人选。

        不过……

        想到自家大哥的话,张兴民沉默了一会儿。

        然后说道:“大哥先去南方吧,等你回来,小弟一定能将京都收拾妥贴,也能成为您的靠山。”

        张兴民发誓一样的说道。

        张伟看着小大人一样的张兴民,不由自主的笑了笑,然后一巴掌拍在他的脑门上。

        “放心去吧,大汉现在风调雨顺,歌舞升平,正需要你这样的治世之能,你去朝堂之上,定然会有一番作为。”

        “千万别给咱们张家丢人。”

        张伟说完后,冲着张兴民摆了摆手,潇洒的翻身上马,然后消失在张兴民的视野之中。

        张兴民见张伟消失后,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然后喃喃自语:“您放心吧,我定然不会让张家的名声埋没。”

        ……

        皇城之中。

        未央宫之中。

        刘彻正坐在最前方的位置。

        再为几十年,他也进入迟暮之年。

        不过。

        未央宫已经不是他最常来的地方。

        自从张伟去世之后,这个地方已经被他空闲下来,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不会在这边召见大臣。

        这些年。

        除了已经习惯上面没有张伟的日子。

        只是时常还会感慨。

        而且还会关注张伟的两个儿子。

        如今。

        张伟得知张伟的两个儿子即将进入朝堂,最高兴的便是刘彻。

        他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一边,对着旁边的侍从说道:“午膳弄一些南方的甜品,听说这是旺川生前最喜欢吃的东西,朕突然有点想尝尝!”

        “喏!”

        旁边的侍从点点头。

        赶紧离开了未央宫。

        这些年,他已经习惯刘彻的神神叨叨。

        自从张伟离开之后,刘彻无事之时,都会来未央宫坐坐,然后盯着桌面之上的棋盘发呆。

        自从张大人离开之后,陛下就再也没有下过棋,甚至没有和其他朝臣有亲近之意。

        这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

        所有人都不敢提陛下的禁忌之事。

        大部分人都选择装聋作哑。

        虽然很辛苦,但可以保命。

        随着侍从离开,刘彻把手放在棋盘之上,轻轻的摸索着盒子里面的棋子。

        “旺川,你可真是个没福气的,要是你还在世,看着大汉如此歌舞升平,会不会觉得欣慰?”

        “要是你再多活几年,一定能看到大汉的盛世。”

        “这其中有你的功劳,朕此生不忘!”

        “听说你两个儿子即将入朝为官,放心,朕在一日,便会护他们二人无恙,定不让你有后顾之忧。”

        刘彻喃喃自语。

        像是说给自己听的。

        当初之事,确实是他对不起张家,也是他对不起张伟。

        张伟的突然离世,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大汉也沉寂了好几年。

        然后才开始慢慢的起复。

        但这也是因为张伟打下的根基特别良好。

        在张伟去世之后,刘彻才知道,董仲舒的推恩令其实也有张伟的手笔。

        张伟之前拿给自己的董仲舒遗书,其实就是张伟的手笔。

        只是他当时在气头上,并没有认真钻研,这才错判了此事。

        发现之后,他立刻给张伟正名,让张伟成为名流青史的存在,而董仲舒这个人,直接被他给划掉了。

        之前按照张伟的提议,出使西域的张骞已经安然返回。

        甚至为大汉打通了一条通商之路。

        让大汉有了坚实的经济支柱。

        这才有了大汉的繁盛发展时期。


  (https://www.2kshu.com/shu/39614/11876252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