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梦里自知身是客 > 109. 一顿火锅

109. 一顿火锅


十月刚过,凛冽的北风便席卷了通江口,冬天来得迅疾而猛烈。

这天清晨,蒋梦言裹着厚实的棉袄,呵着白气刚迈进校门,就被杨少华和费钦一左一右堵在了学校门口。

“梦言!”杨少华咧嘴一笑,直奔主题,“咱仨可好久没聚了,今天放学后,聚聚?”

“行啊,”蒋梦言爽快应道,“老地方,人民饭店,肉丝汤配葱油饼子!我请!”

“不不不!”费钦那颗“猴脑袋”摇得像拨浪鼓,脸上堆起谄媚又狡黠的笑,“梦言,你听我说……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内心深处其实特别想请我们吃冬天的第一顿火锅,但碍于兄弟情面,不好意思开口?兄弟我告诉你,大可不必!以咱仨这过命的交情,你只要稍微那么一试,”他搓着手指,做出“勇敢点”的姿势,“我保准让你心想事成!”

“对对对!整就整个大的,火锅!必须是火锅!”杨少华立刻像找到了主心骨,眼睛放光地附和。

蒋梦言看着眼前这两张写满“馋虫”的脸,哑然失笑。原来在这儿等着他呢!去年冬天那锅用后世底料煮的香飘十里的牛杂火锅,成了这俩货魂牵梦绕的执念。

他略一沉吟。空间里物资早已清空,想吃,只能凭真本事硬烧。“成!”蒋梦言拍板,“时间就定这周六下午,地点,我家。先说好,我奶奶、五姐,还有我楠琴姐都在。请客名单:咱仨,再加宋芳梅和周慧兰。你俩负责通知女生,务必提前跟家里打好招呼!吃完,你俩负责把她俩安全送回家。”

“得令!包在兄弟身上!”费钦拍着胸脯,答应得无比响亮。

“哎,梦言,楠琴姐是谁?我们咋没见过?”杨少华好奇地问。

“她是我在展览馆认的姐姐,人民医院的护士。这次正好介绍你们认识。”蒋梦言解释道。

放学回到家,蒋梦言把周六请客吃火锅的计划告诉了许奶奶。老太太一听孙子要招待同学,还是吃火锅这种热闹事,脸上笑开了花。蒋梦言要拿钱给奶奶采买:“奶奶,周六上午辛苦您去回民街,买四斤新鲜牛杂、两斤牛血,再看着买点豆腐、粉丝、冬瓜、土豆,葱姜蒜也不能少。”

“好,好!奶奶晓得,保管新鲜齐全!”许奶奶笑着挡开蒋梦言递来的钱,“少恶心我,奶奶我还掏不起这顿火锅钱?正好,也叫上楠琴那丫头,她上回送来的点心可好吃了。”

“我明天就去通知楠琴姐,她爱吃萝卜,再买个白萝卜吧。”

转眼到了周六。下午最后一节课铃声刚响,蒋梦言婉拒了所有周末活动,急匆匆往家赶。时间紧任务重,那锅凝聚着“馋虫”期望的牛杂火锅,全靠他这双手了。

推开家门,暖意融融。许奶奶早将煤球炉烧得旺旺的,炉上水壶热气腾腾。蒋梦言系上围裙,立刻忙活起来。他用兑好的热水仔细清洗许奶奶买回的牛杂:牛肚、牛心、牛肠、牛肺……下水处理最是费工夫。牛心破开洗净血水,牛肚牛肠用盐和醋反复搓洗去除粘液异味,再用清水彻底冲净。接着改刀:牛肚切薄片,牛肠切段,牛肺切块。

焯水去腥:冷水下锅,加姜片、葱段、一勺黄酒。蒋梦言专注地盯着锅里。水沸,灰白浮沫翻滚。他小心撇净浮沫,直至汤色清亮,才用筲箕捞出牛杂沥干。

高压卤制:焯好的牛杂放入家里那只宝贝——干爸勘探队退役的进口高压锅。加入草果、桂皮、陈皮、白芷、辣椒、花椒等家里存着的几样香料,兑上足量水。盖上阀,炉火催动下,压力球很快“噗噗”喷出白气,浓郁的香料混合着肉香迅速弥漫开来。

炒制增香:三十分钟后,移开高压锅泄压。炒锅上火,舀入一小块珍贵的猪油化开,下姜粒、蒜瓣爆香,再放少许桂皮、八角煸出香味。倒入卤好的牛杂,大火翻炒至微微焦黄。烹入白酒去腥增香,调入柱侯酱、盐、酱油,翻炒均匀。

回锅炖煮:将炒香的牛杂倒回高压锅,注入之前撇净浮油渣滓的醇厚卤汤,再加入切好的厚冬瓜片和为楠琴姐准备的白萝卜块。大火烧开转中小火,让滋味在咕嘟声中缓缓交融渗透。

准备蘸料:趁着炖煮,蒋梦言着手准备蘸料:蒜蓉、葱花、香菜碎、花生酱、辣椒酱,一一摆在小碟里。

正当厨房香气四溢时,五姐蒋雨竹放学回来了。“哇!真在做火锅啊?好香!”她眼睛一亮,放下书包就卷起袖子,“我来帮忙!”

姐弟俩默契配合。蒋雨竹手脚麻利地清洗大白菜,豆腐切块,粉丝泡软。蒋梦言则小心翼翼地将牛血块切成薄片——这可是费钦和杨少华点名要的“宝贝”。

冬天天黑得早,刚过五点,天色已暗沉。门外先是传来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和熟悉的脚步声。

“梦言!奶奶!雨竹!我没来晚吧?”蒋楠琴清脆的声音带着笑意传来。她显然是刚下班,脱了护士服,穿着一件素雅的棉袄,脸颊被冷风吹得微红,手里提着一小包麻花。“医院有点事耽搁了,还好赶上了!喏,给孩子们当零嘴。”

“楠琴姐!”蒋梦言放下手里的活,惊喜地迎上去。

许奶奶也笑得合不拢嘴:“不晚不晚,正好!楠琴,快进来暖和暖和!”蒋雨竹亲热地叫着姐姐。

蒋楠琴刚进门,费钦、杨少华带着宋芳梅、周慧兰也到了!门口顿时响起叽叽喳喳的说笑声。

“好香啊!”费钦一进门就夸张地抽着鼻子,眼睛直往厨房瞟。蒋梦言嗔怪道:“馋虫!奶奶、姐姐们也不晓得叫,光知道吃!”  被提醒,费钦和杨少华赶紧向许奶奶、蒋雨竹和蒋楠琴问好。宋芳梅和周慧兰也礼貌地进屋来打招呼。

小小的堂屋顿时热闹非凡。许奶奶那张用了多年的小方桌被蒋楠琴和蒋雨竹抬到中央。桌上,擦得锃亮的铜质柴炭火锅正冒着热气,炉膛里炭火通红,锅里的浓汤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除了火锅,桌上还摆着许奶奶提前做好的炒花生仁和龙骨莲藕汤。

大家围桌而坐。蒋楠琴将炖煮入味的牛杂连汤带料舀进火锅,蒋雨竹则端上牛血片、冬瓜、白菜、豆腐、粉丝等配菜。

费钦早已按捺不住,率先夹起一片颤巍巍的牛血滑入翻滚的汤中,念念有词:“先来块‘液体肉’暖暖胃!”

“猴子,你不能只顾着自己!”蒋梦言笑着站起身,端起牛血碟,用筷子拨了一大半下到锅里。

热气蒸腾,欢声笑语随之升腾。蒋楠琴的到来让气氛更加融洽。她自然地坐在许奶奶身边,帮着招呼两个腼腆的女生。大家七手八脚下菜,边吃边聊。杨少华讲体育课糗事,费钦惟妙惟肖模仿童老师讲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宋芳梅和周慧兰小声分享班级趣闻。许奶奶脸上满是慈爱,一边和蒋楠琴低声说话,一边忙着给她添汤夹菜。

“奶奶这儿还有自酿的甜米酒(醪糟),孩子们,要不要尝尝?”许奶奶忽然想起。

“奶奶您亲自酿的美酒,那必须尝一口啊!不然,梦言该说我们不给奶奶面子了!”费钦嘴快。

蒋楠琴笑着帮大家倒上温热的醪糟:“奶奶的手艺最好了,大家尝尝,暖暖身子。”

炭火暖融,铜锅沸腾。牛杂软糯香浓,牛血滑嫩爽口,吸饱汤汁的冬瓜、萝卜、白菜、豆腐鲜美无比。大家吃得额头冒汗,脸颊飞红。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暖意融融,食物的香气、炭火的暖意与满屋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宋芳梅同学,酒酣耳热,你不该给大家来一段?答谢奶奶盛情!”费钦眼珠一转提议道。

“当然可以。不过,你和杨少华也别想跑!我提议,我扮阿庆嫂,杨少华扮胡司令,你费钦扮刁德一,咱仨来段《智斗》怎么样?”宋芳梅落落大方地应战。

众人齐声叫好。蒋梦言笑着取出手风琴伴奏。三人走到堂屋稍宽敞处,在琴声伴奏下,唱起了***《沙家浜》的经典选段。

杨少华(胡传魁):“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

宋芳梅(阿庆嫂):“胡司令,这么点儿小事儿……”

费钦(刁德一):“这个女人(哪),不寻常……”

......

看着孩子们投入的表演,许奶奶眼中满是笑意与感慨。蒋楠琴也看得津津有味,轻声说:“奶奶,梦言交的朋友多才多艺,都挺有意思。”  许奶奶拍拍她的手背,满脸欣慰:“是啊,人以群分嘛!都是好孩子呀!”

一顿火锅吃了近两小时,直到盘干碗净,个个肚儿滚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红光。时间不早,费钦和杨少华拍胸脯保证护送两位女同学安全到家。四个小伙伴向许奶奶、蒋楠琴和蒋家姐弟道别,带着一身暖意与饱足,嘻嘻哈哈地融入冬夜的街道。

送走同学,蒋楠琴也起身告辞:“奶奶,雨竹,梦言,我也得回去了,明天还早班。”  许奶奶拉着她的手:“楠琴啊,有空常来,就当自己家一样。”  蒋梦言送她到门口,蒋楠琴替他拢了拢棉袄领子:“快进去吧,外面冷。火锅做得真不错,姐姐今天很开心。在学校好好的,有事就来找我。”  看着蒋楠琴骑车消失在夜色里,车铃叮当渐远,蒋梦言心里暖暖的。

屋内,蒋梦言和蒋雨竹收拾着杯盘碗筷。看着空空的锅底,听着奶奶还在念叨“这帮孩子,真能吃”的感叹,蒋梦言心里暖洋洋的。这顿凭“真功夫”熬煮的火锅,因亲手准备的用心、家人朋友的围炉相伴,以及这份独属于这个年代、这个冬夜的质朴热闹,而显得格外温暖珍贵。

屋外北风依旧凛冽,但屋内,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已将亲情、友情煨得更加醇厚,也为这寒冷冬日添上了一抹生动鲜活的亮色。冬去春来的故事,仿佛也在这温暖的烟火气中,悄然埋下了伏笔。


  (https://www.2kshu.com/shu/39666/4939602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