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寻找门路
推荐阅读:摆烂继父,养女越强我越躺! 渣男要退亲?我种田暴富他悔疯了 美人棺,娶尸妻,镇阴阳 我凭一把刀,砍出了万古长青 仙隐龙尊 官道:窝囊废火速提拔,官场震动! 舔你时你出轨,我闪婚你哭什么 不装舔狗后,她踹了渣男嫁亿万总裁 快穿之颠倒众生 妖娆千金之逆袭
如今的格物苑在皇城之中,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仅剩下寥寥几名学员。
索性,朱雄英直接让这些学员们,也来皇家学院任教。
老师初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招生,整个学院之中,不可能只招收那些勋贵子弟、藩王子嗣。
很快,皇家学院招生的告示就张贴了出来。
其实,皇家学院招生的告示根本就不用贴,整个大明境内,很多人都在关注皇家学院的修建情况,时刻等待开学的那一天。
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子嗣送入皇家学院,即便是无法进入学院深造,哪怕是走后门,多花些银子。
只要能够在学院中挂个名,能够为自己镀上一个金边都行。
当所有人得知整个学院的师资力量后,所有人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觉得自己走后门,让自家娃娃镀金边,那就是一个笑话!
皇家学院公布出去的教师信息,就他娘的没有一个是自己熟悉的,全都是陌生的名字。
而朝廷之中派遣到学院中的助教老师,那可就厉害了。
单单是杨士奇、李明浩等人的名字,就差点直接亮瞎一众百姓们的狗眼。
不要看这二位大人年纪不大,却早已经在大明声名显赫。
或许百姓们当面不认识这二位,但对这两个名字,绝对是如雷贯耳。
杨士奇三下江南,开设税务院与监察院,厘定商税,为大明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其次,推行一条鞭法,丈量天下土地,让天下间没有土地的百姓们,无须纳税。
更加不会让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们,被迫去地主家卖身做佃农,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另寻谋生之路。
如此一来,整个大明境内的百姓们,都得到了实打实的好处。
而这样的结果,则是带动了整个大明的经济发展。
至于李明浩这个刚入朝堂不久的年轻官员,本事更加了不得。
凭借一己之力,竟然灭掉了一个国家,如今更是名列凌烟阁。
那是天下间多少人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地方?
而李明浩还只是一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可是他的本事却甩自己十万八千里。
不知不觉中,也成为整个大明境内所有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时常幻想着,自己日后是否也能够像李明浩一般,位列凌烟阁,流芳百世!
格物苑中走出来的学员们,名字虽然没有听说过。
但谁都不敢小瞧他们,毕竟这几年中,格物苑中流传出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每一样物品都对大明有着极强的影响力,百姓们更是用的得心应手。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皇孙殿下筛选出来的,本事自然不用怀疑。
如今的皇孙朱雄英,在百姓们的眼中,那就是神。
只要殿下觉得是对的,那就一定错不了。
皇孙朱雄英一人的决定,那就是等于是天下间所有人的决定。
所以,皇城学院张贴告示开始招生。
整个大明境内的人们,便开始纷纷动用自己的关系,一心要将自家孩子送入皇家学院。
朱雄英对招生的要求更是简单。
要么你才华出众!
要么你对兵法感兴趣!
要么你喜欢策论!
要么你在格物致知方面有一定的建树!
以上四点,只要有一点满足,便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学习。
当然,要是不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话,也可以进入皇家学院学习。
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需要缴纳高额的入学费用。
毕竟,皇家学院可是包吃住的。
同时,还要加上那些老师们的薪酬。
一年下来,开销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即便这些开销相较如今的大明来说,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但朱雄英依旧希望学院能够自给自足。
即便是格物课程中需要的科研费用,也要包含在其中。
如今大明富裕了,百姓们的日子好了,那些富商们就更加不用说了。
不客气的说,这些富商们,现在穷的就剩下银子了。
所以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将自己加的子嗣,送入皇家学院。
不就是银子吗?
这玩意现在不缺。
于是乎,皇家银行内再次涌入大量的人群,没有办理其他业务的。
全部都是过来支取自家孩子进入皇家学院的入学费用。
好在皇家学院招生的消息提前公布了。
不然的话,皇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保不齐还会认为,这些商人准备再次上演挤兑风波呢!
有些商人们自认与朝中的一些大佬关系不错,所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前往学院办理入学手续。
在他们的印象中,皇孙殿下开办皇家学院,必然需要得到朝中大佬们的支持才行。
只要有了这样一层关系,这些朝廷的大佬们,必然会有些许的话语权。
所以,一些商人们的脑子便活络了起来。
美其名曰探望这些达官显贵,实则目的确实希望让这些朝堂大佬们帮助自家子嗣办理入学资格。
只要大佬们肯帮忙,自己不但能够与大佬们拉近关系的同时,也不耽误孩子步入学院。
当一众大佬们得知这些商人拜访自己的目的时,鼻子差点没有气歪了。
这是把皇家学院当成什么地方了?
这又是把自己当做什么人了?
毫不客气的拒绝道:“尔等以为皇家学院是个什么地方?
那可是论才之地,本官能力有限,实在是不敢干涉皇孙殿下的抉择!
倘若尔等寻找本官帮助你们购买京西煤矿的股份,本官厚着脸皮还能与皇孙殿下商量商量!
皇家学院的事情,本官实在是无能为力,即便是本官的后辈,想要入学,也要走正规手续!”
不少商人在大佬们的府邸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结果。
失望的同时,只能不断向大佬们道歉。
本以为两全其美的事情,谁能够想到差点将多年培养的关系闹掰了。
命管家将商人送走后,官员直接对管家下令道:“再有人前来拜访,直接问明来意,别什么人都带到本官面前!”
说完后,官员拂袖而去!
这些商人们寻找关系的同时,也在苦口婆心的劝说自家的子嗣,前往皇家学院学习。
平日之中,这些富商们的少爷、公子们、在家中都跟祖宗一样贡着。
哪里过过这种受约束的日子,一个个脑袋摇的根拨浪鼓一般,死活就是不去!
(https://www.2kshu.com/shu/39694/4935670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