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重回锦绣 > 第143章 半张报纸

第143章 半张报纸


  邢毅的耳边响起一阵嗡嗡声,近似于湾河上游洪峰奔涌发出的轰鸣,小河湾村的那一夜,注定成为终身记忆,那尹天顺家的新房建设如何,始终放不下。

步伐随着心思前行,来到小河湾村,村子现在十分宁静,河水缓缓地流淌,颜色不再那么浑浊,有鸟儿翅膀平抬,从水面轻轻掠过。

听村民指点,他来到村里划给尹天顺的宅基地上,眼前堆了不少砂石,木料以及砖块,却没见人动工。

尹天顺一家人还暂住在村委会腾出来的库房里。

田组长被人从后山上叫来,与他见了面。

邢毅问:“尹天顺家房子怎么还不动呢?都过去这么多时间了。”

田组长说:“要等秋粮进家,小季种下过后就动工。”

农村讲究季节,等活路基本没了,大家都闲下来,那才是建房修屋的时候。

邢毅在厂里参加过建房,常言道,石头怕上房,看上去建筑材料一大堆,但一到往上垒的时候,根本就不够。

田组长看出来他的担心,扳起指头算账,上面的补助款加上大家的资助,量体裁衣,能修多大就修多大,不要勉强。

“上面补助了多少?”

“三万。”

这要放到往后十多年,可能上面出的钱就会更多,现在情况还不太好,这也算是差不多了。还得要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尹天顺也从山上下来了,交谈一下,得知新房的设计还没有搞。就说;“这个,我给你负责就是了。”

老谷也来了,笑眯眯与邢毅握手,说:“进城去了两次,都想去找,又不知道你住在哪里。”

“我就住在光明旅社。”

“我知道那个地方,下次去了就有方向了。”

又聚来了几个人,其中有人认出来这就是救了尹天顺全家性命的人,传开后,一个个都赞叹起来。

“尹天顺真的是遇到贵人了。”

“好人有好报。”

“天顺哥,救命恩人来了,傻呆呆站着干啥,还不赶快去逮红公鸡来宰呀。”

尹天顺说:“红公鸡是有的,我老早就想好了,是等在这边先说几句话,再去逮来宰了。”

说着就要动身。

邢毅忙阻挡了说:“你不用准备,我还有事,这就要走的,饭就不吃了,大红公鸡先留着,等房子动工那天再宰来用。”

邢毅观看周边环境,脚步走动进行测距,掏出随身的纸和笔,蹲在地上10多分钟把房子的草图画了出来。

三间正房,一间厢房,牲畜饲养圈,一个院子,还标了几棵树,菜园子,一条路,直达河边。

不知什么时候,老谷也来了,看了草图忍不住说:“哇,好像个别墅。”指着厢房问,“这半边也是房子吗?”

邢毅和老谷见了面,说:“他们一家四口,集中住正房,这半边厢房,搞一个农家乐,你觉得如何呀?”

老谷不明白:“农,家落?”

田组长看了问:“干啥用?”

邢毅给他们解释:“也就是说,外面有人来了,湾河边游览观光,然后就要吃饭,休息,娱乐。”

老谷说:“哦,我懂了,吃完饭一起欢乐,唱歌,跳舞。”

“就有这个意思,小河湾风景这么好,肯定有人会被吸引,他们来了,河边钓鱼,河岸观景,沙滩上运动,河里放几条小船……一人来了,感觉舒服,带动更多的人再来,一个人一天花销多少?少说十块,多有二三十块。”

田组长怀疑:“原来还有个把人来,大桥垮了以后,车子也不来了,那马路上都长草了。”

邢毅说:“那大桥很快就要动工的。”

老谷说:“你太会宽慰我们乡下人了。”

“真的,报纸上已经登出启事来了,开始征集设计方案了呢。”

田组长问:“设计开始了,那动工还会有多久呢?”

他道:“三个月左右。”

“啊,桥修好了,那进出就方便了。”

“大桥建好了,来往的人就多了,一定会有人过来观光游览的。”

“借你的吉言,我们就慢慢等待那一天到来吧。”

邢毅把草图交给尹天顺,要他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合意。

尹天顺不懂,转给田组长和老谷看,田组长点头竖起拇指,老谷则指点尹天顺:“我觉得这草图很好,将来讲好了,就按邢师傅说的,正房你一家人住,厢房接待游客。”

尹天顺说:“不,游客来了留他们住正房,我们住厢房就够了。”

邢毅看着尹天顺的面容,心里一阵感慨,这就是朴实纯善的表现了。

“草图只是参考,没有意见,我就帮你搞正规设计图,到时候再按图施工。”把草图折叠揣好,“我争取三五天就拿出来。”

老谷说:“好事帮到底。天顺呀,你真的遇到大贵人了。还不快下跪磕头。”

眼见尹天顺弯曲双膝,真要下跪,邢毅刚忙伸手拉住,说:“不行不行,快别这样,这样要折我的寿命呢。”

离开村子,尹天顺送他到路口,尹天顺的小儿子也跟在后面,手里一根线,拴了半张报纸,当风筝牵着跑。

跑过邢毅跟前时线头脱了,那半张报纸突然旋转着,朝邢毅头顶扑下来,他偏脑袋躲过,伸手抓住了,以为是老石桥旧址边看到的那半张,仔细看了不是,不过却有一个标题,吸住他的眼球。

那标题是:大开发来了,我们怎么办?

内容说的是国家产业结调整,展开中西部大开发,文字占了大半个版面。

进村时看到半张报纸,上面有湾河大桥设计方案征集启事,出村来看到半张报纸,写的是大开发的机遇,这两组词好像没什么关联,可是要硬性连起来想,不得不思考一下,是不是一种巧合呢?

20天时间,邢毅调查任务完成,形成10万字的书面材料,稿子交给文启义,请他安排办公室的人打印装订上报。

文启义因为从银行取出来的钱被拿走部分,不足数了,还没想出弥补的办法,在办公室里正急得团团转。

昨天去银行把钱取了装在公文包里,拎着就去了五里香,下午三点到达饭点,谭志达早已经在大堂等着他,给她介绍了住房部经理邱艳。

小口径步枪的卖家就是她联系的,她说,卖家带着枪还在路上,先去我那里喝饮品闲聊等着她,人齐了到包房就餐。

她的经理室就是一个套间改装而成,三人在客厅沙发上坐下,一边观看球赛一边谈话,饮品不少,

邱艳手里有小口径步枪的照片和说明书,先给他们欣赏。一边给他们灌输了最新规定。

小口径步枪已受限制,枪可以通过非正常渠道买到,子弹也保证供应,家里有枪不可以轻易亮相,决不能人那个未成年人和老人触碰,不能在城镇附近,公园地带使用,这几点做不到,她宁可伤感情也不再与他们结交。

通过握手接触,目光对视,寒暄两句,文启义就体会到是个很有韵味,善于周旋于各方人士之间的女能人,钦羡度和亲近渴望值就呈直线上升。

文启义信誓旦旦做了保证。谭志达则早有计划,绝不给邱艳添乱,拿到枪之后,白天不作为,黄昏以后行动,为了稳妥,可以先去伍家墓庐尝试。

邱艳就问伍家墓庐的情况,听他们叙述一番后,颔首表示许可。


  (https://www.2kshu.com/shu/39742/4634315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