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 第79章、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第79章、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天工院实际也是乾清宫的配殿,进殿就是大会议室,左右值房各五。

中书值房在右,刘一燝和张介宾的值房在左,还有三间空着,一间是小会议室,一间储存资料,一间是侍卫太监宫女们合用的杂物间。

不过刘阁老可能是心理上不想跟张介宾并列,他霸占了大会议室,也不管皇帝是不是也要在大会议室办公接见别人。

好在后殿早已经完工,朱慈炅还有地方,就让他了。

前殿在天启时代,是一个大木工房,左右都是一些工具,成品,或者助手的房间。后殿实际是木料堆放的地方,清理出来也挺宽敞,除了给朱慈炅用作御书房的后殿,还大有空间。

工匠们打通御花园,在这里布置了两个楼台花榭。

房袖平时就喜欢呆在这里,不过煞风景的是,她还在旁边建了个小厨房,直接生火做饭。

不过,昨天下雨,这地方进水了,她的柴火打湿了,所以今早生火有些困难。

是的,自从朱慈炅提过一嘴用炭太贵后,房尚仪少有的听进去了,大感正确,所以她用的柴火。

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捡的木料,反正朱慈炅看到后会更生气,这些料子比炭还贵。

她的烟火对天机院中书们太不友好,意见反应给刘阁老。刘一燝知道小姑娘背景啊,也不能把她怎么样,让人给她弄个烟囱呗。

今天烟囱还没开工,天机院来客人了。谭进将李福娘七人带到花榭处,七个人紧张得无处安放。

但房袖穿得再华丽也改变不了她农家女的本质,听说皇帝让给煮面,很热情的招呼,让大伙稍坐,又开始生火。

女人们帮忙,男人们也不能无所事事,帮劈柴吧。于是房袖一直弄不开的比壮汉大腿还粗的那截巨型梨花木遭殃了,反正是柴火,谁知道呢?

倪元璐实在受不了了,从窗户探出头。

“房姑娘,你不是刚煮过吗?又煮啥?去御厨拿吧,我们要做事啊。咳,咳……”

房袖也呛得慌,“你怪小庞公公吧,他没把我的柴火遮好。没事,奶奶说了,湿柴怕猛火,我都点燃了,一会就好。你先忍一下,咳……咳,皇上让给客人煮面,很快的。”

倪元璐一阵无语,赶紧将门窗全关好,可今天的晨风就往他那边吹,他气得连忙往外跑,惹不起,躲得起。

不久,朱慈炅下朝回来了。中书们要马上把他的旨意制成圣旨,都是翰林出身,提笔就来,没有难度。

唯有刘一燝闻着满屋未散尽的烟味,眉头紧皱,“怎么不开窗?”

中书们赶紧纷纷动手。

朱慈炅不理他们,牵着方正化的手向后面走去。

顺天府尹刘宇亮难得进次宫,作为潜邸官员,不能和皇帝太疏远了。所以紧跟在皇帝身后,准备抽时间汇报下工作,顺便把那几个草民带走。

英国公张维贤感觉自己有满肚子的委屈要跟皇帝摊牌,也跟在后面。可是这些话不能当着文官的面说啊,这个刘大尹怎么还不滚,人家阁老都走了,你有啥屁事。

朱慈炅再见到李福娘她们时,她们正蹲在地上吃面。

“皇上平时就吃这个啊?宝源有卖的,三十文一斤,我看他们几颗鸡蛋要做好多。”穿着吉庆制服的男子蹲在地上,一边大口吸食一边吐槽。

“老刘不是在宝源吗?他能拿到内部价不?”断袖男子关心还能不能更便宜。

“以前行,最近不行了。咱们包食宿,你关心这个做啥?”

“这次砸了福德,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去,回不去不就只能去码头扛包?到时就只能吃自己了。”

“皇上不是说我们都签了红契,不能辞的吗?”

“皇上才那么大一点,那些当官的要骗他还不是轻轻松松。难不成你以为你还能再告御状,状子都没人写。”

女人们也紧张了,停著看向断袖男子,不过旁边赤脚男子开口了,“福德不知道,吉庆应该不会不要我们,会骑天启车的人不好找。”

“这倒是,这次咱们也有十多个兄弟受伤,陈组长也折了,王主管估计又要骂娘。本来说今天去天津的,给你们放半天假,结果出了这么大的事。”

“不是说咱们天启车帮也要和槽帮一样吗?怎么能眼看着陈组长家受欺负,你怂了?越怂越受欺负,大家都是插过香磕过头的兄弟。”

朱慈炅听不下去了,好家伙,吉庆的运输工居然这么短的时间就自发的组建了啥“天启车帮”,怪不得能打退京营。这帮家伙也不纯粹啊,朱慈炅有种好心喂了狗的既视感。黑帮组织干翻了自己的士兵,自己还同情这帮黑帮份子,这世道真操蛋。

这完全是朱慈炅自己催生的天启车帮居然想和槽帮一样,槽帮内部就有很多帮派,在后世又发展成了青帮,历史地位可不低。十万槽工,可是鞑清至死也没摆脱的痼疾,也是自己计划发展海运将要面对的难题。现在好了,还没面对槽帮,先面对自己的“天启车帮”了。

朱慈炅从楼台转角处出现,一帮人连忙放下碗筷磕头。

“继续吃吧,吃完朕再和你们聊聊。”朱慈炅面不改色,依然一副天真和蔼的模样。

皇帝无所谓,可是方公公很紧张,谭进不知道去哪了,身后英国公一老朽,刘宇亮看着壮实,可文官有多大战力?

自己虽然没有带家伙,一打三应该问题不大,这死谭进,怎么能这么大意呢?

可方公公也不敢抚了皇帝的面子,冲刘宇亮狂使眼色。

刘宇亮还是懂了,在民工吃完面的时间,就召集了八个皇骁卫高手护卫在皇帝身边。

看到皇骁卫高手毫不掩饰的敌意,七个人都怕了,很有礼貌的又跪倒在地。

朱慈炅眉头微皱,但也不再任性,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还是很有道理的。

“朕想知道你们都是哪里人?怎么进的皇店?”

“我和福娘、秀娘都是蓟州的同乡,当初我们三家人一起逃荒的。福德招流民,我们就进了。”圆脸大婶对小皇帝很亲近,也不避讳。

“我家在京中是佃户,给太康伯家种地,后来地收了,福德招工,我就进了。我男人也在宝源做工。”另一个妇人算是京城土著。

“我们是码头的力工,学会骑车,所以进了吉庆。”

“在皇店做工辛苦吗?收入怎么样?”

“不辛苦,工价比外面低,但包吃住,算起来就比外面高多了,都抢着想来呢。不过最近伙食有点差了,肉腥没了,饭还难吃。大伙说,换了贪官了。皇上你可要查查。”

“吉庆工价高,就是天启车容易坏,新车还行,用上一个月就不行了。最近主管说一人包一车,坏了要自己买下来,这可不行,我们都买不起。皇上你要管管。”

“还有,以前福德的药最多熬五次,现在要熬十次,我们都觉得后面怕是没多少药效了,会坏了名声。皇上这事可紧要。”

……

这是朱慈炅第一次接触大明黎庶,听到很多东西,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望着民工们依依不舍的背影,朱慈炅也很不舍。他在花榭间站了很久,身后的英国公和顺天府尹一直在狂流汗,小皇帝知道了很多大明历代皇帝都不知道的事,祸福难料。


  (https://www.2kshu.com/shu/39810/4962682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