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知否:我是徐家子 > 第730章 学会了拐弯抹角【拜谢!再拜!欠更

第730章 学会了拐弯抹角【拜谢!再拜!欠更


“驾!”

    “哈!”

    鞭马声传来,

    徐载靖等人表情还算轻松的从营地中驭马而出。

    沿着运河走了一会儿,便看到不远处有一座横跨运河的大桥。

    “过河!”

    最前面的赵枋,指着大桥喊道。

    众人纷纷点头,驭马跟上。

    片刻后,

    来到桥边,

    “吁!”

    赵枋放缓了马速。

    “嗒嗒嗒嗒。”

    众人驭马慢慢的走了上去。

    随后,

    徐载靖等人驻马在大桥最高处,看着大桥左右宽阔的河道。

    此时河道中满是忙碌的人影,湿透的淤泥随处可见。

    不知何时刮起的微微北风,让人马呼出的白气乱飘,很快便消散在空中。

    河道两边有成排的房屋,

    屋顶有青烟从烟囱中冒出,

    河边还有不少落光叶子的老树,

    街道上,有稀疏的行人和一排拉货的马车经过。

    虽然这些风景是在京城之中,但却是赵枋第一次看到。

    徐载靖等人驻马在大桥上,自然也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

    在路人好奇的目光下,众人看了一会儿风景,

    “走吧!”

    赵枋说道。

    众人驭马缓缓的朝桥边走去。

    下了桥,继续朝东南奔去的时候,徐载靖又侧头看了眼漂亮的大桥。

    其实徐载靖不知道的是,

    方才他们驻马所在的大虹桥,名叫上土桥。

    后世有一幅非常有名的画卷《清明上河图》,就是以这座上土桥为中心画的。

    众人沿着汴河朝东南的一部分路程,也在这幅画卷中。

    不过,

    那幅画卷描绘的是清明节前后的风景。

    今日此时乃是冬季,是运河的枯水期,运河又要清淤,这段运河没有各色客货船,景色自然是大不相同。

    随着众人朝东南奔去,

    左侧的景色开始出现变化,河道中开始出现一片片的积水。

    不少民夫和厢军没有挖掘淤泥,而是在想方设法的将河水清理掉。

    靠近东水门时,

    跟来的曹议指着城墙道:“嚯,这等景色可不多见!”

    一行人纷纷点头。

    徐载靖视野里,城墙下的东水门,有一扇厚重的金属门被放了下来。

    金属门下还堆着很多的沙袋。

    穿过一侧的陆路城门,众人出了城。

    再次来到运河河边,这才发现,城外护龙河以及码头附近,居然还有一片片不是很厚的冰面。

    东水门关上闸门,就是为了阻挡这边的水流进去阻碍清淤。

    数不清的客船、货船、小舟停在河边,

    可能是为了清淤,从城内撤到此处的。

    其实,

    这边徐载靖不是第一次来,之前去扬州的时候,便是在此启程。

    看了一会儿,

    赵枋挥了挥手里的马鞭,道:“走吧,咱们走新曹门回去!”

    “呃殿下!”曹议欲言又止。

    “怎么了?”赵枋蹙眉看去。

    “回殿下,没什么!”曹议摇了下头。

    徐载靖看到此景,轻声道:“殿下,今日阴天还有些北风,瞧着像是要下雪!”

    “走新曹门,是要顶着北风过去的,北风凛冽,您看.”

    徐载靖说话时,曹议不停点头。

    赵枋感受着有些冷的脸颊,看了曹议一眼,点头道:“也好!那咱们走宣化门。”

    来的时候,要看沿途的工棚军营。

    回宫的时候却是不需要的。

    所以,

    在禁军开路的情况下,

    赵枋带着众人很快便从保康门进了内城。

    进内城的时候,

    天空开始飘起了雪粒子。

    去宫城的路上,雪越下越大,抵达宫城南门宣德门的时候,徐载靖等人身上已经有了一层雪花。

    看到归来的一行人,站在门口的禁军赶忙上前。

    “殿下,陛下传旨四处宫门,说您回宫了,便赶紧去见他。”

    “嗯。”

    赵枋点了下头,驭马缓步朝宫内走去。

    徐载靖等人则下马跟上。

    皇宫,

    后廷,

    大殿内,

    一处房间里,光线有些昏暗,明黄的蜡烛已经点了起来。

    “陛下,殿下和徐家五郎回来了。”

    大内官迈步进来禀告道。

    “让他们进来吧。”御案后,看着奏折的皇帝道。

    “是。”

    很快,

    都换了衣服鞋靴的赵枋、徐载靖两人,一前一后,带着一身的寒气迈步走了进来。

    “父皇。儿臣回来了。”

    “臣,见过陛下。”

    抬头看了眼说话的两人,皇帝点头后摆了下手:“坐吧。”

    随后,有两个小内官,一前一后端着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是驱寒的热汤。

    赵枋和徐载靖先后端了一盏热汤,给皇帝道谢后啜饮了起来。

    放下手里的御笔,抬起头的皇帝看着徐载靖,道:“今日你小子居然没出手,是朕没有想到的。”

    坐在赵枋下手的徐载靖微微躬身,道:“回陛下,也没什么需要小臣出手的场合。”

    皇帝微微一笑。

    赵枋道:“父皇,马家和甘家的那两个人,您是怎么处置的?”

    皇帝笑容稍稍收敛,道:“枋儿,你要怎么处置?”

    赵枋抿了下嘴,恨恨道:“两人乃是厢军正副指挥使,贪墨军资,自然是执行军法,以儆效尤!”

    皇帝点点头道:“枋儿,你说的有理!但.甘滴的亲兄长,如今在北边执掌广捷军,此时你处死他的亲弟弟,合适么?”

    在暖和的殿内待了一会儿,又喝了驱寒的热汤。

    徐载靖感觉身上的寒气正在消散,听到皇帝和太子的对话,他赶忙低下头,装作没有听到。

    赵枋坐直了身子,蹙眉道:“父皇,甘老将军入军多年,自然应该明白军法无情!是他亲弟弟犯了错,又有什么不合适的!”

    皇帝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看着低头的徐载靖,道:“徐家五郎,你和枋儿说一说。”

    “啊?”徐载靖抬起头,看了眼赵枋,又看了下皇帝,站起身道:“陛下,臣,这.这有些不合适吧?”

    皇帝摇头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枋儿他没有在军中待过,你却在西北军中待过些日子。”

    “想到什么说什么就是了!”

    说着还朝着徐载靖摆了摆手,道:“坐下说。”

    侧头看着徐载靖的赵枋,神情中有些疑惑,说道:“靖哥儿,你说就是了。”

    看了眼房间中的众人,徐载靖重新落座,沉吟片刻道:“殿下,如您所说,甘老将军从军多年!这些年必然是奉献良多!”

    “便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此时直接执行军法,处死老将军的亲弟弟,传到北边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知道事情原委的,明白是老将军的亲弟弟咎由自取,不清楚此事原委的,说不定会误会些什么,有碍老将军执掌一军呀!”

    赵枋听完,看着徐载靖的表情,迟疑的说道:“靖哥,孤怎么听着你这话里有话呢.”

    “哼!”御案后的皇帝笑着哼了一声,道:“枋儿,五郎这孩子就话里有话!和你那学究,别的没学会,这拐弯抹角倒是学了不少。”

    “小臣不敢。”徐载靖起身拱手道。

    “坐吧。”皇帝摆手道。

    赵枋看着皇帝:“父皇,靖哥是说,要是直接处死了甘老将军的亲弟弟,恐引起些其他的事情?”

    “要是甘老将军想岔了,会带着不明真相的将士,做些什么错事儿?”

    皇帝微微闭眼,点了下头。

    “那,不能因为是他亲弟弟,就这样放过了吧?”赵枋蹙眉问道。

    “自然不能。”皇帝淡淡道。

    赵枋略有些不理解,看着徐载靖想要寻找些帮助。

    重新落座的徐载靖微微躬身,道:“殿下,此事小臣爱莫能助。”

    赵枋点点头。

    他明白这是在处置朝中臣子,徐载靖他实在不好多言。

    殿内安静了下来。

    皇帝则依靠在龙椅上,一边惬意的喝着茶汤,一边看着一脸思考的赵枋。

    过了一会儿,

    赵枋看着皇帝,道:“父皇,儿臣有个不成熟的想法。”

    “说就是了。”皇帝笑道。

    “如今甘滴还拘在军营中,甘老将军此时可能还不知道此事!”

    “那就等上两日.不,三日!”

    “待甘家凑齐了银钱,弥补了亏空,再将甘滴放回家。”

    皇帝好奇的问道:“哦?枋儿,你为何将他放回家中啊?”

    赵枋道:“如父皇所言,甘老将军这等年纪还在为国效力,劳苦功高!而且,这么多年其在军中的势力,也是盘根错节。”

    “将甘滴放回家中,便只要看甘老将军如何处置就行了。”

    “若他是个治家如治军,守正严明的,这甘滴八成是活不了的!”

    “若是甘滴此事,最后不了了之!那甘老将军,便也别怪自己以后没有机会升迁了。”

    皇帝看了徐载靖一眼,道:“五郎,你是有什么话要说?”

    徐载靖起身点头,拱手抿了下嘴,说道:“陛下,殿下,小臣就是想到了些别的事儿。”

    皇帝一笑:“说。”

    和赵枋对视了一眼,徐载靖道:“殿下,你可曾想过,要是甘滴回家后.逃跑了怎么办?”

    “逃.逃跑?”赵枋蹙眉问道:“怎么会.”

    徐载靖道:“殿下,难道没有这种可能么?一句下人看管不力.”

    御案后的皇帝听到此话,看着徐载靖笑着点头,眼中还有不少赞许的神色。

    “孤这.是有这种可能!”赵枋并不笨,举一反三之下说道:“到时,说不准甘家还会大张旗鼓的寻找!”

    “靖哥,你提醒孤了!”赵枋继续道:“甘滴那厮,放回去的时候.哼!”

    不打断腿,那也得挑断脚筋。

    看到儿子自己找到了方法,皇帝靠着椅背,享受的喝了口热汤。

    “外面的雪还下么?”皇帝微微闭眼问道。

    大内官赶忙朝外走去。

    几句询问后,大内官又走了回来,道:“陛下,还下着呢!”

    “嗯!派人去皇后那儿说一声,等会儿朕带着他们俩去用膳。”

    “是,陛下!”

    一刻钟后,

    宫内游廊中,

    两名宫人在前面挑着明亮的灯笼,

    穿着严实的皇帝,背着手朝着皇后所在宫殿走去。

    在皇帝身后跟着的赵枋,侧头看了眼落后他一个身位的徐载靖。

    看着徐载靖的目光,赵枋一脸笑容的说道:“靖哥,父皇戴着的护耳,就是孤送的。”

    徐载靖一脸恍然的笑着点头。

    听到对话的皇帝回过头,笑着看了眼赵枋,道:“这小玩意儿的确好用,戴和脱都方便。”

    “听说,这小玩意儿的买卖一直是梁家在做?”

    “回陛下,梁家做的最大!”徐载靖道。

    皇帝点点头。

    走了几步,

    皇帝忽然在游廊边站定了身子,视线看着灯笼光下密集落下的大雪。

    “这雪可真大呀!”皇帝叹道。

    赵枋连连点头:“父皇说的是!”

    说完,赵枋给了徐载靖一个眼神,意思是‘靖哥,你也说几句。’

    徐载靖微微点头,躬身道:“陛下,小臣府上有一位农家子弟,看到这般大雪,定然要感叹一句‘瑞雪兆丰年’!”

    “哈哈哈哈!”

    背着手的皇帝笑了起来,回头看着徐载靖点了下头:“你这孩子.说的很对!”

    说完,皇帝迈步带着众人继续朝前走着。

    路上,赵枋笑着低声说道:“靖哥,以后有这种好听的话儿,让孤来说!”

    “下次一定。”徐载靖点头,语气肯定的回道。

    后面一路无言。

    一行人很快便来到了皇后宫殿。

    众人进殿后,

    正忙着摘护耳、解披风和斗篷的时候,

    一个女孩儿的声音传来:“父皇!皇兄!”

    徐载靖转头看去,却是一个穿着宫装,梳着双丫髻,年纪约七八岁的姑娘,从殿内走了过来。

    看到有些愣住的徐载靖,这姑娘笑着点头:“徐家五公子好!”

    徐载靖赶忙躬身拱手:“见过公主殿下。”

    赵枋亲妹笑了笑。

    这时,高滔滔也走了过来。

    “啧!免礼免礼!皇后她怎么把你也叫来了!?”皇帝蹙眉道。

    高滔滔还是笑着一礼,看着皇帝道:“父皇,儿臣早晨来了母后这儿,今天就没回去!哪有叫儿臣过来!”

    皇帝眉头舒展,说道:“哦!原来如此!”

    徐载靖趁着话隙,再次行礼:“见过太子妃殿下。”

    太子妃微微一笑:“靖哥儿,母后听说你来,可是高兴呢!”

    “走吧,进去吧!”皇帝笑道。

    徐载靖和赵枋在众人最后面,进到了房间内。

    暗暗白了皇帝一眼后,皇后朝着赵枋笑了笑,道:“枋儿,出去一天,感觉如何?”

    赵枋笑了笑。

    随后,皇后又看向了赵枋侧后的徐载靖。

    上下打量了徐载靖一番后,皇后笑着点头:“这身衣服鞋靴,靖哥儿穿着可合身?”

    徐载靖点头,拱手道:“回娘娘,很合身!”

    “那就好!”皇后笑了笑。

    徐载靖不是第一次在宫中同帝后等人用餐,坐在自己的桌子后面,言行并不拘谨,该吃吃,该喝喝。

    虽然徐载靖吃的斯文,但速度并不慢,只见桌子上筷子翻飞,盘子里菜肴飞速消失,直让不远处第一次见徐载靖吃东西的高滔滔和公主有些发愣。

    徐载靖吃饭时,

    积英巷,

    盛家,

    寿安堂,

    明黄的烛光下,坐在桌边小口喝着菜汤的明兰,眼睛在自家祖母和刚进门的青草身上转来转去。

    看着青草裙下鞋上沾着的积雪,明兰挑了下眉。

    “青草丫头,有什么事儿,你家公子让你冒着大雪来说呀?”老夫人和蔼的问道。

    房、崔两位妈妈也面带好奇和笑容。

    青草福了一礼,道:“老太太,我家公子派奴婢过来,是因为.”

    话说了半句,青草看了眼明兰。

    这一眼让明兰有些意外,心情还稍微激动了那么一下,没等她乱想,青草继续道:“是因为今日下午,咱家的亲戚卫家,在在外城运河边施粥”

    “公子他陪着太子殿下,正好路过见到了公子也告诉了太子殿下,卫姨妈是何身份了。”

    听着青草的叙述,明兰眼睛瞪得大大的,眼中满是惊讶和不解。

    房崔两位妈妈更是惊讶的对视了一眼。

    “你家公子此时可回家了?”老夫人问道。

    “奴婢来的时候,还没回府!回家的青云哥说,内官传话,公子他留在宫里用膳了。”青草说道。

    “好好好!我知道了!”老夫人连连点头。

    青草福了一礼,道:“那,老太太,奴婢就告辞了。”

    “素琴,送送!”

    待房妈妈和青草离开,沉吟着的老夫人又道:“茹安,叫主君和大娘子来我这儿。”

    “小桃,你去找卫小娘来!”

    “祖母,孙女去吧!”明兰起身道。

    “也好,你俩一起去。”老夫人道。

    林栖阁

    正屋侧间,

    烛光下,盛紘喝了一口温酒,一脸享受的闭上了眼睛。

    挽着袖子的林噙霜,用筷子夹着一块肉,笑着说道:“紘郎,今日下雪,你尝尝这块鹿肉如何。”

    盛紘睁开眼,笑着点头,正要说话的时候。

    “崔妈妈来了!”有女使通传道。

    “崔妈妈,这个时候,您怎么过来了?”

    外间周雪娘的声音也跟着传来。

    盛紘猛地睁开眼,和林噙霜对视一眼后,转头朝着外间看去。

    赶忙整理了一下衣衫,没等盛紘还没趿拉上棉拖鞋,崔妈妈便跟着周雪娘走了进来。

    “崔妈妈,您这是?”林噙霜笑着问道。

    崔妈妈福了一礼,看着盛紘道:“主君,老夫人说有要事,请您过去。”

    “要,要事?”盛紘惊讶道。

    崔妈妈点头。

    “好,我马上过去。”

    说着盛紘赶忙找自己的靴子。

    今安斋,

    正在和长槙一起吃饭的卫恕意,惊讶的看着明兰,道:“明儿,你说什么?”

    明兰道:“小娘,外祖母她和姨妈姨夫,在运河边碰到太子殿下了!祖母让你赶紧过去。”

    看着自家小娘不理解的样子,明兰继续道:“真的小娘!徐家靖表哥就陪在太子殿下身边,特意派青草来说的!”

    卫恕意站起身,眼中满是思索的神色,略有些惊慌的说道:“这我不会惹祸了吧!”

    一旁的长槙赶忙起身,摇头安抚道:“小娘,不会的!要是您惹祸了,祖母不会派姐姐来找您的。”

    卫恕意一愣,笑了笑后说道:“槙儿,你说的对!你先自己吃吧!我去老夫人那儿一趟。”

    寿安堂院儿外,

    彩环在前面打一把伞,手里挑着灯笼,迈步走着。

    后面是撑着伞的刘妈妈,和在伞下的王若弗。

    “这下雪天,大晚上的徐家还派人来,你说是不是华儿她又有了?”王若弗略有些激动的说道。

    刘妈妈想了想,摇头道:“大娘子,奴婢觉得不是!真要是大姐儿又有喜了,肯定是陪嫁过去的,翠蝉她们回来!”

    “不会是青草那丫头!”

    “啧!也是!”王若弗语气十分可惜,随后蹙眉道:“那老太太叫咱们过去,是有什么别的事儿?”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4/128388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