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绝对正义者 > 第17章 大变天

第17章 大变天


  艾尔勒那如同神谕又似雷霆的宣告,连同那近半数师生被瞬间放逐至异次元地狱的恐怖景象,如同两颗重磅炸弹,将整个校园乃至整个认知体系炸得粉碎。操场上的死寂,在艾尔勒身影消失后许久才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压抑的、带着劫后余生般战栗的嗡鸣。

                  震撼,已不足以形容幸存者们的心情。那是灵魂深处的剧震,三观的彻底崩塌与重塑。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那异次元入口弥散出的、令人骨髓发冷的虚无与绝望气息。阳光依旧洒落,却再也无法带来往日的温暖,反而像探照灯般,无情地照亮了操场上骤然空出的近一半位置——那些曾经熟悉的座位、站立的区域,此刻只剩下令人心悸的空白,如同被橡皮擦粗暴抹去的人生轨迹。这份视觉上的巨大空洞,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冲击力,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超越凡俗理解的残酷“净化”。

                  学校的日常秩序,在这一天被彻底碾碎。上课?考试?课程表?一切都成了无关紧要的背景噪音。校方管理层,从校长到最基层的教务员,都处于一种巨大的茫然与恐慌之中。将近一半的学生和部分教职工凭空消失!这绝非普通的退学或离职,而是被一个拥有神魔般力量的存在,亲手投入了比传说更恐怖的地狱!如何向家长解释?如何向教育部门报告?如何……维持这所学校的存在本身?

                  “调整……”校长办公室里,同样有着超能力的中年校长看着窗外的操场,看着那些惊魂未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语的学生,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整。”但这调整谈何容易?它涉及班级的拆分重组、师资的重新分配、课程的全面暂停、乃至整个学校运作模式的根本性颠覆。这不仅仅是行政事务,更是一次在灵魂余震中艰难进行的、关于“存在”本身的重新锚定。时间,成了此刻最奢侈的东西。

                  身处风暴中心的艾尔勒,把这一切尽收眼底。事实上惩罚恶人并不开心,毕竟下地狱的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但是他必须为此彰显公义。在他那至高的视角中,留下的师生,其灵魂的底色已被他清晰洞悉:他们的心灵,能够接收并理解他所传递的“爱的福音”——那并非世俗的温情,而是关于自由选择、终极责任、光明与黑暗分界的冷酷真理,以及那伴随着毁灭深渊的天国奥秘。

                  当广播里终于传来“师生解散,暂时回班”的通知时,那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幸存者们如同提线木偶,拖着沉重的步伐,沉默地走向各自的教室。每一步,都踏在同伴消失后留下的无形空洞上,踏在自身世界观崩塌的废墟之上。

                  教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与窃窃私语。每个人都低着头,或茫然地盯着桌面,或惊恐地扫视着身边空出的座位——那些位置的主人,不久前还可能是同桌、好友,此刻却已堕入永恒的绝望深渊。巨大的后怕和深刻的反思,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感触颇深”——这个词已显得太过轻描淡写。幸存者们在灵魂的惊涛骇浪中,分化出不同的流向:

                  坚定的认同者:一部分师生,灵魂深处本就与艾尔勒揭示的绝对公义产生强烈共鸣。他们目睹了那些被放逐者平日里的自私自利、固守立场罔顾是非、甚至可能存在的欺凌与冷漠。在他们看来,艾尔勒的雷霆手段,并非残忍,而是符合更高人性法则的必然清算。“这才是真正的公正!”一个平时嫉恶如仇的男生低声对同桌说,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光芒,“巴诺雷的恶是看得见的,那些人心里的恶,才是腐烂的根!不清除他们,光明永无宁日!”  他们认为艾尔勒是混乱时代的秩序化身,是涤荡污秽的绝对正义。

                  恐惧的幸存者:更大一部分人,则是艾尔勒眼中“刚刚达到标准线”或“尚有悔改可能”的存在。他们幸免于难,并非灵魂多么纯洁高尚,而仅仅是心中的“恶”尚未突破艾尔勒设定的那条冷酷的底线,或者艾尔勒看到了他们未来通过“悔改”获得救赎的微弱可能性。然而,这份“幸存”带来的并非庆幸,而是深入骨髓的恐惧与挥之不去的忧虑。他们如同在悬崖边缘行走,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审判……大审判……”一个女生脸色惨白,双手紧紧绞在一起,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今天放逐了一半人……那审判日……我……我能过关吗?”  艾尔勒描绘的地狱景象如同噩梦缠绕着他们,生怕自己过去或未来某个微小的自私念头、一次立场优先的选择,都会在最终的审判中被无限放大,成为坠入深渊的罪证。这份恐惧,成了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当校方在混乱中艰难地宣布“重新上课”时,所有人都意识到,这“课”的内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剧变。旧的课本、旧的知识体系、旧的认知框架,在艾尔勒掀起的这场灵魂风暴面前,脆弱得如同沙堡。

                  教师们站在讲台上,神情复杂,许多人的世界观同样在崩塌与重建之中。他们拿起熟悉的教材,却感觉无比陌生和沉重。

                  在历史与社会课上,那些曾经被奉为圭臬、歌颂巴诺雷“伟业”、宣扬其统治秩序“必然性”和“优越性”的理论,此刻显得无比荒谬可笑,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洗脑气息。教师沉默片刻,合上了那本印有巴诺雷头像的教科书,声音沙哑:“这本书……从今天起,作废。我们之前学到的关于‘新秩序’的一切,是谎言,是枷锁。”  他开始讲述被掩盖的真相碎片,学生们听着,眼神中充满了被欺骗的愤怒和对真实历史的渴望。

                  在自然科学课上,那些建立在人类有限观测和逻辑推演上的理论——无论是物理学的经典模型,还是生物学的某些进化假说——在艾尔勒展现的降维打击、粒子操控、时空扭曲等神迹面前,显得如此片面和幼稚。一位物理老师,之前听过秦老师讲艾尔勒在数学课上展示维度奥秘,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经典的三维坐标轴,凝视片刻,突然用力将其擦掉!“同学们,”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敬畏与探索欲,“我们过去学的,只是宇宙这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艾尔勒……他向我们展示了冰山之下那浩瀚无垠、颠覆想象的真相。科学没有错,但我们的认知,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让我们抛弃旧有的桎梏,以敬畏之心,重新认识这个新宇宙吧!”  他不再讲授公式,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艾尔勒展现的现象背后蕴含的、超越人类想象的宇宙法则。

                  甚至在语文课上,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带上了全新的视角。那些歌颂牺牲、赞美勇气的篇章,被赋予了对抗巴诺雷黑暗的现实意义;而那些描写人性复杂、探讨善恶边界的作品,则引发了关于艾尔勒审判标准的深刻讨论和自省。

                  艾尔勒的存在,如同一个无处不在的、活生生的“上帝”启示录。他彻底改变了幸存师生们的“三观”。世界不再是教科书描绘的、被巴诺雷阴影笼罩的既定轨道,而是一个充满未知危险与终极审判的、宏大而残酷的宇宙剧场。价值判断的核心,从世俗的成功、立场、利益,被强行拔高到“正义/邪恶”、“良善/自私”的绝对二元对立,其后果关乎永恒的天堂与地狱。人生的意义,也从追求个人幸福或社会认同,骤然转变为在即将到来的宇宙风暴和最终审判中,如何确保自己的灵魂能归属光明,获得救赎。

                  知识,不再是冰冷的公式或洗脑的工具,而成为了理解艾尔勒、理解自身处境、理解宇宙真相、乃至为未来可能的抗争(无论是现实对抗巴诺雷,还是灵魂层面对抗自我之“恶”)做准备的工具。对“知识”的认识,从“学习掌握”变成了“生存必需”和“信仰武器”。

                  校园里,空置的桌椅无言地诉说着昨日的剧变,幸存者们行走其间,每一步都带着沉重与警醒。恐惧与希望交织,迷茫与探索并存。艾尔勒掀起的这场“大变天”,不仅清空了近一半的校园人口,更在幸存者的灵魂深处,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并彻底重构了他们对世界、对生命、对未来的所有认知。旧时代的知识与秩序轰然倒塌,一个在神威与审判阴影下艰难求索、努力理解“天国奥秘”与“地狱警示”的新时代,在这片被彻底颠覆的校园废墟上,悄然拉开了序幕。


  (https://www.2kshu.com/shu/40510/4943057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