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番薯


  傅东琰走后,白卿宁便令人将各地的书院办学情况呈上来给她,看完后她缓缓舒出一口气。

是时候了。

朝会之上,她先是讲了明年童生试的事情:“眼下朝堂尚未满员,急待新鲜的血液来补充,各位都要认真督促并指导……”

等各人都发表了意见,她便提出明年所有的官学都要开办开蒙班,辖区内三岁至七岁的适龄儿童不论出身财富通通免费免试入学。

还要开办女子学堂、成人扫盲班以及老年大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更有治国策,等到我们大虞人人都认字识字,便人人都能为大虞出力,到时候我这个女帝会十分乐于做一个摆设,做一些闲云野鹤的日子!”

从开蒙班到成人扫盲班再到老年大学,大家自动代入的全是男子的福利,那么在这么多针对他们的福利之外多一个女子学堂一点也不违和。

更何况家里有几个余钱的人家,家里的姑娘也是能读书识字的,如今只不过是从请女夫子回家教,变成到一个统一的地方跟许多人一起学而已。

人多,自家女儿就能找到朋友,这些朋友日后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助力呢。

“教育治国、教育兴国”的宗旨与办学的圣旨隔天就发往全国各地。

白卿宁先前在给每个审批改造旧城的项目时都额外批注了留了一块地方,还画出了屋子的样式,初时大家看不太明白,一直都在猜测这些屋子的用处,现在这政令一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别看“教育治国、教育兴国”的办学宗旨是现在才提出来的,但白卿宁早在几年前就有所规划了!

这个世上,有的人走一步算一步,有的人走一步往九十九岁,而有的人在开始走路之前,就已经把余下的一万步全给规划好了。

白卿宁就是这最后一种人。

武能出兵平来敌,文能运筹帷幄治天下,这样的文武全才,竟然就是他们大虞的皇帝!

有这样的皇帝,大虞怎能不兴旺发达?

春耕开始时,童生试也开始了。

白卿宁算了算日子,朱锏出海也快三年了,如果他没在海上出意外,那她交办的事,理应也有眉目了。

夜里,她做了个梦,梦到朱锏站在船上朝她笑。

隔天起来,白卿宁想,昨夜梦到朱锏,想必今天会有朱锏的消息,而且定是好消息。

果然刚刚上朝,就有侍卫匆匆进来通报,说是有从东海来的信使晕在了东华门外,白卿宁便知定是朱锏有消息了。

果然将信使抬进来弄醒,信使便激动地跪下了:“陛下,卑职是朱大人身边的副将,朱大人不负圣望,寻到了陛下所说的番薯,卑职将它带回来了!”

信使姓余,是朱锏的副将,同是也是大虞从四品的武将。

余将军揭开身旁背蒌,小心翼翼地又拿出一个篮子。

篮子里安安静静地躺着一把绿色的藤蔓,根部用湿泥小心地包着,饶是如此,那些叶子还是有些焉了。

余将军心疼得眼眶都红了。

他们在海上几度迷航,还遇到了海盗,一度以为会死在海外,他们几经艰难,历尽屈辱,才终于找到了番薯,若是这些藤苗不能存活,那他们死去的兄弟就白牺牲了!

余将军泪意汹涌地说:“各位,它叫番薯,生长在海外一个很远的小岛,它的叶子可以做菜,果实长在地下,它可以当主食,藤蔓可以剁碎了煮了喂猪喂鸡鸭……陛下,请您过目。”

白卿宁走下台阶,郑重接过那篮子藤蔓。

只一眼她便确认,这确实就是番薯。

“就是它。”白卿宁轻轻抚摸上头的叶子,“有了它,大虞就不会再挨饿了。”

呈完番薯藤,余将军又呈上一样东西:“陛下,这是朱大人亲自描绘的航海图。”

“有了番薯,大虞百姓不会再挨饿,有了航海图,我大虞便能与海上其他国家进行自由贸易,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白卿宁抚掌。

“两样都是好东西!朱将军此番立下巨功,官升两品,余将军也官升一品,其他将士通通升半品……牺牲的将士追封为烈士,给家属发放阵亡抚恤金及家属安置费,烈士的家属享有社会优待权!若烈士后代无人照料,便由国家照料!所有人均不得诋毁烈士及霸凌烈士家属尤其是烈士遗孤!一经发现,斩立决!”

“所有烈士待遇规制参照今日朕所颁布的标准执行,稍后朕会颁布烈士认定的方法并会制成文件下发到各级!”

“各位,我等今天的安乐生活,都是各式各样的烈士用性命换来的,朕要感恩,尔等也要感恩,子孙后代亦要感恩!”

“一个国家,若是连为国为民牺牲的烈士都不愿意善待,那便离亡国不远了!”

“想要大虞长治久安,那便从尊重每一个烈士开始!”

白卿宁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余将军的眼泪汹涌而出:“陛下万岁!”

朝会之后,白卿宁便将番薯藤交给农桑官去培育,将培育与种植番薯的方法告知农桑官,白卿宁从中抽出两条藤蔓,顺手便在金銮殿外的花圃栽下。

“不必日日浇水,不必精心护理,就把它当野草一般,朕看看它能长成什么样子。”

之后,她把余将军叫偏殿,问了好些细节,末了她拍拍余将军的肩。

“余将军,你们辛苦了。”

余将军的眼泪又忍不住了:“陛下,卑职不苦,卑职只是,只是……”

只是想家,只是担忧自己死在海上,没能见自己家小一面,更担忧自己死后,家里老小会没有人照料,抚恤费用完后会被饿死。

如今白卿宁的烈士优待方案,让他顿时没有了后顾之忧。

他们只管一往无前,只管乘风破浪,不管是生是死,只要他们是真的为国为民,他们家小都不会被亏待。

余将军还带回了许多海上的特产,海带、海参、紫菜等,还带回来一大筐的海鱼干。

白卿宁自留了一些,便让余将军将东西带回去:“各家都分一些吧,人没能回去,吃着这些东西聊当慰藉。”

“谢陛下!”

棉花得了,番薯得了,粮食也增产了,均田制也推行了,全民教育也开始实施了,白卿宁想,下一步的计划也该提上日程了。


  (https://www.2kshu.com/shu/40834/4960980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