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947章 挥师西征,凉州动乱(合章)

第947章 挥师西征,凉州动乱(合章)


洛阳,某胡商宅。

    一位行色匆匆的粟特商人见到此间主人后当即大喊:

    “哎呦!我的安大掌柜,您怎么还在这优哉游哉呢?”

    “难道您没听说吗?”

    “三天后南宫门外有誓师大会——唐王要西征了呀!”

    “慌什么。”

    安慕明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

    “此去西域万里之遥,汉人军队再是善战,也不可能轻易征服整个西域。况且,咱们粟特商人遍布丝路各地,无论谁统治,都需要我们来做生意。”

    粟特人是东伊朗语族的一支,他们没有自己的祖国,主要居住在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到我国新疆西北部地区的康居与疏勒国境内。

    由于此地连接东方与中亚的优越地理位置,粟特人世代以经商为业,东至大汉,西到安息,他们为无数国家与政权服务,赚取财富。

    因而,对于大汉想要重回西域的事情,他们是无所吊谓。

    反正不管是当地那些小国的国王,还是外来的大汉、匈奴,或者是近来崛起的鲜卑人,都要重用他们。

    “倒是这个西域开发公司的股票有点意思,没想到汉人竟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挣钱法子.”

    “不一样,这次不一样啊!”

    报信的商人急得直跺脚,打断安慕明的话,从怀中掏出一卷手抄的绢布:

    “您看看这新发布的《西域开发公司招股说明》——唐王要的可不再是简单的统治,重开西域长史府,而且还要垄断整个商路啊!”

    安慕明展开绢布,只见上面赫然写着:

    【西域开发公司经营范围】:

    经营中原对西域往来的进出口贸易。

    经营沿线驿站、货栈及武装护卫业务。

    开采西域境内所有金银铜盐铁等矿藏与种植经济作物。

    “西域开发公司拥有享有朝廷授予之专营权:凡中外商队,经营丝绸、瓷器、茶叶、珠宝等大宗商品贸易,皆需经本公司渠道,在指定商栈贸易,不得私下交易;沿线商站、驿站、关税等,均由本公司统一管理”

    安慕明读着读着眼神就逐渐发愣,然后一拍大腿:

    “好哇!这,这是要断我们粟特人的生路啊!”

    打破脑袋他都没想到,这些一向只会土里刨食,傻乎乎的汉人,竟然有一天会搞出如此狠辣的东西出来。

    垄断西域商路那是他们粟特人的特权!

    一旦交易只能通过这些西域开发公司的汉商进行,他们的利润还能剩下多少?

    “更关键的是这些汉人要的还不止这些!”

    那报信商人接着又拿出一份手抄,上面写着:

    “凡归附之地,皆设汉官监理,内地有自愿迁往西域屯田者,免赋税五年;商队雇佣汉民,可享关税优惠;胡汉通婚者,子女可入汉籍”

    安慕明看完,脸色瞬间煞白。

    “好大的野心!”

    “他这是要要彻底吞并西域啊!”安慕明声音发颤,“不是简单的朝贡册封,而是要断我根基!”

    粟特人并非是简单的蛮夷,他们身处丝路中心,既见识过中亚的波斯文明,也了解东方的大汉。

    虽然他们没有自己的国家,但在夹缝中生存的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却有着更浓的骄傲。

    “不行,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安慕明在厅中来回踱步,突然停下:

    “快,派人去通知西域诸国和康居、疏勒的族人,让他们做好准备,务必放下成见联合起来,绝不能让汉人的野心得逞!”

    报信商人面露难色:“这,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康居王这两年一直在与乌孙王争夺牧场,疏勒和莎车、龟兹之间一直以来也是矛盾和龌龊不断”

    “蠢货!”

    安慕明一声暴喝:

    “若再各自为战,西域所有人都将再无未来!”

    说着,安慕名将一件信物交给这商人:

    “你去告诉西域的大王们,就说汉人要在西域建立‘商站长城’,每百里设一要塞,驻军屯田。若不想成为汉人的奴隶,就联合起来,抢先出手,在沙漠与绿洲间埋伏汉人的军队与补给——”

    他的声音突然压低,带着份狠厉:“至少,也要让汉人知道,这西域的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就在这些西域胡商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四处乱窜的时候。

    洛阳周边大军调动,数万大军齐聚城外。

    如此大军动静,给了市场强力的支撑。

    即便有着二次增发的传闻,西域开发公司的股价也没有暴跌,只是高位横盘。

    很多原始股东和早期购入者在交易所结账,落袋为安,也有大量的新来者涌入,怀揣着暴富的美梦,投身入金融的浪潮。

    每天交易所内的成交额都在翻着跟头上涨,光朝廷收取的交易费用一项都让那吏部官员们咋舌。

    他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纯粹的金钱往来?

    所有人都没想到。

    女帝登基不过短短三年时间,大汉帝国就从昔日财政崩溃,即将分崩离析的灾厄走出,朝廷收入节节攀升,经济贸易繁荣活跃。

    “这唐王殿下,莫不是真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嘶——我这股票好像卖早了呀。”

    众人议论纷纷中,时间飞快流逝,很快就到了誓师大会的日子。

    开元三年,七月立秋日。

    南宫门外,秋风猎猎,旌旗蔽空。

    在天下一统后即扩编至十六卫的中央禁军八万余人与之前归降苏曜,暂驻洛阳周边的凉州诸卫近两万人一同列阵于广场。

    那十万大军是刀枪如林,甲胄生辉,他们在无数百姓的围观目光下一个个是昂首挺胸,脊梁笔直。

    高台之上,苏曜一身戎装,腰挂长刀,身后猩红披风在风中烈烈作响。

    “将士们!”

    “如今西域开发公司成功募股,我等所得军资已数以亿万。”

    “然则西域遥远,黄沙漫漫,此去开疆只有最精锐,最勇敢的一万人可以随我一起。”

    “若有那不畏艰辛,不惧困难的勇士,就且在之后站上前来,于校前比武获胜后随师出征!”

    “凡是赢得名额的勇士,不但可以赢得出战的荣誉,更能得到西域开发公司二期发售股份的认购名额,以及在中国钱行无息贷款的支持!”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苏曜的话,顿时让整个现场沸腾起来。

    关于这次出征选拔,他们三日前就已收到通知。

    老实说,当时有不少人还是有畏难情绪的。

    西域实在太远了。

    如今天下刚刚太平,他们身为中央禁军,在洛阳周边基本都已是有地有房,成家立业。

    现在,唐王说又要抽调一万禁军远征西域,这无疑让许多已经安顿下来的将士心生犹豫。

    然而,当苏曜宣布“军功授股”和“无息贷款”的政策后,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西域开发公司的股票如今已是洛阳城中最炙手可热的财富象征,若能获得认购资格,哪怕只是少量股份,未来也极有可能翻倍增值。

    尤其是二期认购的公告已经发布,每股五贯申购价格,可以说认购当场财富就能翻倍。

    而且,唐王殿下竟然还贴心的想到了,他们这些刚刚成家立业的兵士们未必付得起逐渐昂贵的认购费用,让钱行推出了无息贷款的支持。

    这是什么?

    白嫖啊白嫖!

    往西域走上一遭,等回来了,可能这辈子的荣华富贵都有了。

    一时间,校场上群情激昂,无数将士争先恐后地喊着报名,各级将官也纷纷请战。

    “末将愿往!”

    “末将也愿往!”

    “唐王殿下,末将愿为先锋!”

    “很好!”

    苏曜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宣布选拔规则:

    “三日后,洛阳城外设擂,凡报名者皆可参与比武,胜者入选!”

    “此外,若有擅长骑射、通晓西域语言、熟悉商路者,亦可额外加分!”

    此言一出,军中那些原本因武艺稍逊而犹豫的将士也纷纷振奋起来。

    毕竟,西域之行不仅需要勇猛的战士,也需要通晓当地情况的向导、翻译、斥候甚至是商队的护卫。

    ……

    三日后,洛阳城外。

    比武选拔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苏曜亲自坐镇,挑选精锐。

    最终,一万名最优秀的将士脱颖而出,其中包括:

    ——三千名精锐禁军骑兵,由禁军将领赵云担任骑兵统帅;

    ——三千名精锐弓弩手,由荆州旧将黄忠担任射手统领;

    ——三千名披甲步兵,由高顺和徐晃等悍将指挥;

    ——最后一千名精通各路胡语,眼疾手快的老练斥候,由最早追随苏曜的胡将金方言带队。

    与此同时,还有如曹操、刘备、郭嘉、贾诩等朝中文武以及周瑜鲁肃等唐王府属官陪同。

    这支大军,将成为大汉帝国西征的先锋核心!

    而为了支撑这样这样一支精锐的远征军。

    朝廷更征发驻京西凉诸卫万余兵助阵,以及沿途各地的卫所辅兵和民夫、工匠、医官和商人等共计十万人。

    没错,这就是古代战争动辄几十万的真相。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越是精锐的部队,人吃马嚼,消耗的就越是猛烈。

    就拿苏曜这一万精兵来说,那可不是简单的一万人加四千马。

    这些精锐禁军苏曜是直接给按一人两到三马的标准配置,几乎把洛阳禁军的可用战马直接全部带走,让三年积蓄为之一空。

    毕竟除骑兵外,步兵们也是要骑马赶路,保证换乘和装备携带的。

    故而,即便是最近的短途作战的情况下,每万战兵也至少需要2万辅助人员,包括辅兵和民夫。那些人员主要负责粮草短途运输、营地搭建及器械维护等。

    当距离逐渐跨省,在道路交通良好的中原地区行军作战,辅兵与战兵比例就逐渐上升到了1:5的比例。

    而距离更加遥远的长途奔袭,如进行跨越荒漠、山地的超长距离作战,比如汉武帝时期远征匈奴的战役,那后勤压力大起来就直叫人绝望。

    史载汉军10万骑兵需数十万后勤人员支撑,比例直接超过1:10大关!

    这其中马匹消耗尤为显著:汉军14万匹马每月需24万石粮食,相当于战兵口粮的12倍,需额外民夫运输。

    因此,远征,尤其是大规模远征,很容易就变成了赌国运的战争。

    像隋炀帝就是如此。

    远征高句丽时,战兵12万配备48万辎重兵及民夫,后勤占比达80%!

    这些人的出战,意味着无数良田的抛荒和水利工程无人维护。

    他们一次次的无功而返都在剧烈消耗着帝国的国力,而倘若不幸一战尽墨,那整个帝国的根基都会被剧烈的动摇。

    这也是东汉朝廷后来视西域如鸡肋的原因所在。

    征讨西域虽然不及武帝漠北之战的消耗,但漫长的距离与补给压力也极大的消磨着朝廷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

    最后,面对西域那连片的烽火和遍地的反王,朝廷干脆就两眼一闭,裁撤西域长史府,龟缩回来,眼不见心静。

    然而,苏曜此番西征却打破了这一传统桎梏。

    通过西域开发公司的募股机制,他成功将远征的经济负担转嫁给了民间资本。

    那些踊跃认购股份的商贾世家们,此刻俨然已成为西征的“共谋者”——他们投入的每一文钱,都在为这支远征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

    更关键的是,这支军队并非单纯的消耗性武力,而是兼具商贸功能的复合型远征军。

    随行的工匠、医官、商队等非战斗人员占比高达七成,他们将沿途建立商站、驿站,形成一条兼具军事防御与商贸流通的“丝路长城”。

    高台侧后方,贾诩望着这沸腾的场景,低声对曹操道:“曹尚书,唐王这手'以利驱兵'当真妙绝。你看那些凉州兵,昨日还因驻地问题与并州兵争执,今日为了西征名额,倒比亲兄弟还亲热。”

    曹操抚掌轻笑:“更妙的是这比武选兵。十万大军争相表现,唐王不费吹灰之力就选出了最精锐的部队。”他忽然压低声音,“只是.”

    “只是什么?”

    曹操目光扫过校场边缘几个鬼鬼祟祟的胡商:“西域诸国怕是不会坐以待毙。”

    贾诩微微点头,又看了高台上神采飞扬的苏曜一眼,微微笑说:“依我看,怕是正等着他们跳出来.”

    事实也正是如此。

    十天后,大军整备完成,誓师出征。

    万年女帝摸着再次微微隆起的小腹,亲自送行苏曜。

    而大军出发没几天,很快就得到了前方生乱的消息。

    然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搞事情的并非那些遥远的西域胡人,而是凉州的羌人先乱起来.

    “报——”

    “武都中郎将马超急报:金城韩遂等人与羌胡勾结,兴兵近十万,截断河西道,武威、金城、陇西张掖等数郡皆反,请朝廷速速发兵支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432/12836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