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春意迟-5
推荐阅读:我的读者遍布三千世界 每天一个帕鲁球,成为幻兽资本家 武林风云崛起之路 穿越修仙界,我和系统认男主为爹 黑莲花重生,嘘!乖乖躺板板哦 HP长公主勇闯霍格沃兹 她不乖,偏执阴鸷的少爷疯了 修仙,我的灵田能升级 天地异变:我家玉树要吃我 一卦难求:小财神在直播界杀疯了
在《侠义》开机之前,周翰林还有另一件大事要办,给陈晓娜一个公开的名份。
陈晓娜和周翰林的婚礼选在了五一劳动节,这是周翰林的主意,他也想避开婚礼扎堆的日期,但是考虑到岳父还没退休,时间上不能像自己父母那般自由,再加上陈晓娜的那帮同学。虽然陈晓娜除了卢佩姗之外,再也没有去主动邀请其他人,但是周翰林知道,在陈晓娜的心中,最想邀请的人应该是何志彬。
明星加豪门,这是香港娱乐八卦的桥段,却在陈晓娜身上发生了,尽管来得有些迟,还是吸引了所有娱乐媒体的关注,铺天盖地的新闻,想让何志彬他们不关注都难。
何志彬的请柬是周翰林亲自发出的,在其他人看来,这算是新欢旧爱之间的炫耀与示威,但是在这两个人心中,却只有诚挚与祝福。
周翰林没想到何志彬会抛下手上所有的事情来北京参加他们的婚礼,他的到来让陈晓娜也觉得相当意外。不过,更让陈晓娜意外的是卢佩姗,她有了身孕,预产期在中秋节前后,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所有人也都见识到郑雨的另一面,孩子气中带着成熟,他的紧张程度不亚于当初周翰林知道陈晓娜怀孕时的样子。
何志彬看着两位最好的朋友都相继有了生命的延续,不免触景生情,再次想起了叶琳瑶,看着子期,他想着,如果没有那件事情,自己和瑶瑶大概也和他们一样,有了自己的子期。
子期很讨人喜欢,也似乎与何志彬特别有缘,其他人想接近他,总是被报以哭声回应,只有何志彬,子期不仅不哭,在何志彬握住那双稚嫩的小手时居然笑了,笑得那样开心,这让所有人都觉得意外。
周翰林觉得子期这是与何志彬有缘,就提议让子期拜何志彬为“干爹”,还没等何志彬应允,郑雨不干了,连忙笑着制止,并提醒何志彬,只能是自己的孩子才能做何志彬的“干爹”。陈晓娜笑着骂郑雨太“独”,并拿郑露威胁他,这才逼着郑雨收回了自己的话。
周翰林把抱着的子期交到何志彬手上时,子期居然在何志彬的怀里开心地手舞足蹈,这让何志彬差点没抱住子期,搞得周翰林和陈晓娜都紧张得不行,还好何志彬很快稳定了自己的情绪,这才踏实地感受到子期身体传递出的温度,还有那股只有婴儿身上才会散发出的奶香,这让何志彬的内心萌生出一丝父爱,仿佛手中的孩子就是自己与叶琳瑶的结晶。
说起叶琳瑶,何志彬想起了保贝刚发过来的一封E-mail,里面讲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她又去了很多地方寻找叶琳瑶的下落,依旧没有结果,这件事对于何志彬来说并不意外,此时找不到并不意味着结束,他始终坚信自己与叶琳瑶的缘分并没有结束。也许,最终能找到叶琳瑶的人只能是自己。
第二件,千禧年前,保贝会因公务回国一次,她希望到时候能在走出机场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人是何志彬。
两件事情对于何志彬来说有着相反的感受。对于第一件事情的感受,很坦然,他相信一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在来北京参加婚宴之前,任教授找他谈了话,春节后会有一批新的赴美交流名单下来,他的名字就在其中,这一次,交换学校就是何志彬一直想去的“哥伦比亚大学”,这个消息让何志彬觉得自己离叶琳瑶又近了一步。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找出叶琳瑶永远无法依靠别人来实现,只能靠自己。
对于第二件事情的感觉,也是何志彬一直觉得很纠结的事情,他很清楚保贝的心思,也从内心里认同如果没有叶琳瑶,保贝会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他现在还有叶琳瑶,不想让自己的爱情就这样无疾而终。
其实,保贝不是他最感觉纠结的人,姜羽菲的出现却比保贝更让他感觉到纠结。
凭心而论,当初牵线促成姜羽菲与二缫厂的合作,自己真心只是为了帮助双方。两边的资源对等,需求相当,不去促成只会令自己将来后悔。没有想到,正是这件事,让姜羽菲对他动了真情。虽然姜羽菲没有直接对他吐露真情,但是最近与他的频繁互动,再加上楚如白有意无意的调侃,让他觉得自己像是游走在情感的边缘,这不是他想要的样子。
如果真如楚如白所说,放下往事重新开启第二段情感,他问过自己的内心,保贝和姜羽菲都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对象,两个人的性格挺像,都是属于那种对事业十分有追求的女性,属于那种强势中带着些许温柔的女性,而自己还是喜欢叶琳瑶那类女孩儿,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让自己的内心十分安静,如沐春风,温暖无比,这种感觉有点像母亲。从小的记忆中,何志彬都觉得父亲很幸福,而他的幸福安静而温暖。
想到母亲,何志彬又想起上一次回家,他发现母亲和父亲都衰老了许多,如果他们知道陈晓娜也结婚了,内心里是否会替自己着急呢?
虽然他还没有去思考过婚姻的事情,但是眼前看到陈晓娜的父母、周翰林的父母,再想想郑妈妈,突然意识到,孩子们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父母的安慰,令他们觉得人生圆满,或许这就是自己暂时还不能理解的属于父辈们内心里的“幸福”吧。
陈晓娜与周翰林的婚礼自然少不了赖雨睛,不仅她来了,还把时屿朗也带来了,这也是时屿朗与陈晓娜第一次正面相对,两个像一对老朋友似的打着招呼,全然没有违和,这更让赖雨晴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不等陈晓娜主动介绍,周翰林就直接把何志彬带到了赖雨晴面前。
“雨晴姐,这位是子期新拜的‘干爹’,也是你一直想认识的何志彬,今天我把他带来了,正式介绍给你。”
周翰林知道,何志彬是个人才,如果不是因为感情问题,说不定现在已经是赖雨晴的座上宾了。他更加知道,赖雨晴是个惜才之人,和蒋少卿一样,从不会错过任何一位有才华的人,这种介绍也只是举手之劳。
“何志彬,你好!我是赖雨晴,三哥的合伙人。”
“赖总好!早就听闻大名,今日蒙面,实属有幸!”
“何先生,我听晓娜介绍过你,也看过你的文章,观点很独特,对新闻的理解也特别,只是可惜,你的根在上海,对于香港兴趣似乎没有那么浓烈。”
向赖雨晴推荐的事情,陈晓娜并没有直接跟何志彬讲,而是通过卢佩姗的口传达过去。
赖雨晴讲得没错,何志彬的根在上海,那里有他的青春与爱情,是一块无法割舍的土地。
何志彬也关注过《亚太财经周刊》,仔细分析过时屿朗的办刊风格与行文特点,从字里行间早就对这个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特别是时屿朗在做“狗仔”的那段经历,这是自己所不能放下理想去做的事情。一个“狗仔”能迅速清空过往,快速切换至财经记者,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新闻功底很深,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
“赖总谬赞了!和时先生相比,我还是显得稚嫩了许多。”
何志彬边说边将目光投向站在赖雨晴旁边的时屿朗。
“谢谢何先生的夸赞,我就不推辞,就当是初次见面你送给我的礼物了。在这之前,赖总和蒋总一直提起你,都觉得你是一位难得的新闻人才,我也拜读过你的作品,确实,观点犀利有深度,说起来,我们的行文风格还是有几分相像,不知道将来是不是有机会,在新闻事件上来一次交锋与交流。”
“我对时先生的文章也是记忆深刻,也十分期待将来能有这么一次交锋,相信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两位都是新闻界的青年才俊,只是大家所处的环境不同,视角上应该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真有那么一次新闻上的交锋,相信一定十分精彩。看来,我和蒋总都没看错人,两位果然都是新闻奇才,将来也必将都有一番作为。”
赖雨晴很满意这两人的交流结果,有时候才俊之间的交流暗藏汹涌,却也免不了惺惺相惜,她在想着,两人的交锋或许不用等太久,即将到来的千禧年或许就是一次不错的机会。
时屿朗曾向她提起过,在千禧年要与内地财经媒体来一次互动,甚至是观点上的碰撞,内地媒体时屿朗已经选好了,《浦江经济报》就在其中,而且是被时屿朗作为重点对象圈点。
之所以把《浦江经济报》列为内地的媒体重点,是因为时屿朗收到一个消息,《浦江经济报》计划在千禧年推出自己的子刊《东方财经周刊》,这也是内地第一份官方财经类周刊,时屿朗有一种预感,这将是《亚太财经周刊》北上发展的最大劲敌。
还有一种趋势,是时屿朗与赖雨晴共同预测到的。
随着香港的回归以及年底即将到来的澳门回归,中国的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强,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将会步入高速发展时期,这个才是财经媒体发展的本源。
从地域优势上看,即将诞生的《东方财经周刊》胜于《亚太财经周刊》,毕竟“东方财经”更加官方,所能掌握的资讯也会比“亚太财经”快。不过,有竞争也未必全是坏事,反过来想,也是对“亚太财经”发展的一种促进。
时屿朗还得到一个消息,《东方财经周刊》将引用国外媒体机制,以企业的性质出现,汤小米将出任第一任总经理,主要负责媒体的运营,而何志彬、楚如白则会以周刊首席记者的身份加入,这让时屿朗既充满期待,又略显紧张。
紧张的原因只有一个,按赖雨晴的要求,《亚太财经周刊》将在千禧年进入内地发行,内地的运营总部已经在深圳建立,这也算是内地新闻机构改革的一种成果。正是因为这样,时屿朗才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何志彬见到时屿朗也有一种相同的感觉,只是时屿朗有一点不知,何志彬正在为学业和事业之间的选择而苦恼。
说起来,何志彬还是《东方财经周刊》的发起人之一呢,这还得感谢保贝。
自从保贝到美国之后,每月都会给何志彬寄来一些类似《商业周刊》、《财富》、《时代周刊》之类的杂志,这些杂志帮何志彬彻底地打开了视野,让他看到了新闻世界的不同,也让他萌生出创办一本具有国际视野的财经媒体。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任教授,获得了教授的肯定与支持,任教授还特意找来汤小米,一起筹划着将这一想法变成事实。当然,在这件事发生时,任教授还没收到千禧年中美交流的消息,那个时候他也是一门心思地想推动这件事,没想到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家都要面对选择。
在选择这件事情上,任教授讲得很明白,所有发生的事情都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他给何志彬的建议是,不要听外界的声音,遵从内心的选择。
对于何志彬来说,内心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单纯。赴美,而且是“哥伦比亚大学”,这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没有绥德的事情发生,对于他和叶琳瑶无疑是一个最好的结果。可是现在,这明显不是最好的结果,反而是最令他纠结的事情。
纠结的不仅两件事情的交集。
再过一个多月,何志彬和楚如白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了。任教授去年就找他们谈过话,想让他们继续攻读博士,何志彬有些犹豫,而楚如白直接回绝了教授。
楚如白想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年回家时,他发现父母变得衰老了许多,特别是父亲,完全没有了印象中的“雄风”,越来越像是一位耄耋老人,这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时候要像个男人一样撑起这个家了,特别是为父母,他要像父亲一样,为这个家撑起一片天。
楚如月的工作十分顺利,再加上保贝为她做了关系铺垫,很快就得到了晋升。事业的顺利令她逐渐展现魅力,很快就得到了周围男士的追求,楚如月也就很自然地坠入了爱河。
妹妹的恋爱更让楚如白对生活有了一种莫名的紧迫感,他意识到作为家里的长子,生活不单纯只是自己的,还是父母的、妹妹的。
莫祺不同意他就这么结束学业,因为她早就对自己和楚如白的人生做了完整的规划,这一点得益于母亲的监督。
虽然人生也要被母亲监督,这件事说出去会被人笑话,觉得不像个成人,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但是莫祺却很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处处为自己打算的母亲,正是因为母亲的监督,自己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莫祺的规划里,楚如白要在复旦完成博士学位的深造,而自己也会同样如此,只有这样,两个人才会凭借着高学历像父母那样过上令人羡慕的生活,而这个计划她跟楚如白讲过,当时楚如白是满口应允,没想到,才过几日,楚如白就反悔了,令莫祺陷入不解的迷雾中,仿佛看见楚如白正要离自己渐行渐远。
不管莫祺如何看待自己,楚如白心意已决,他觉得已经到了回报父母的时候了。
楚如白不同何志彬,并没有一直读书的打算,毕竟论家境,何志彬要优于自己许多,他没有负担,也可以少些责任。能拿下硕士学位,楚如白觉得已经可以了,要不是何志彬,从绥德回到上海时,他就想去《浦江经济报》上班,如果那样,三年下来说不定已经拥有了人生的第一笔积蓄。
楚如白也明白莫祺对自己的期望,但是他觉得自己做不到,毕竟两个人的家境相差甚远。有时候,他在面对莫祺父母时内心里会有一种莫名的自卑,会让他觉得自己与莫祺其实并非同一世界的人,若不是和何志彬一起读了研,可能与莫祺的缘分早就尽了。
莫祺知道难以说服楚如白,也就不再去做无谓的努力。她是深爱楚如白的,也明白即便脱离自己的规划,楚如白也会过着混乱的人生,在她的眼里,楚如白是自己的爱人,是复旦的学子,也将会是一名优秀的新闻人,这离父母的要求还是很贴近的。
楚如白在决定结束学生生涯之时,也就注定了他与千禧年的赴美之旅无缘,不过,他并不觉得遗憾,他想起在寒山寺时遇到的一位高僧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有些事,是注定,随缘,莫强求!
果然,命运对他也是公平的,没有赴美之旅,却迎来了汤小米的橄榄枝。
在任教授的推动下,由汤小米主导的《东方财经周刊》进入了筹备阶段,由于何志彬接受了任教授的建议,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再加上千禧年的赴美之旅,何志彬加入到《东方财经周刊》已不可能成为现实,楚如白也就很自然地成了汤小米的座上宾,顺理成章的拿到了首席记者的offer。
时屿朗并不知道这个结果,他还是满心期待地等着与何志彬在新闻场上的交锋与对决,只是何志彬的心早就飞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特别是见到陈晓娜和郑雨相继传来喜讯,更加令他想快些飞到大洋彼岸,他始终相信自己与叶琳瑶的缘分未尽,一切都还有挽回的可能。
(https://www.2kshu.com/shu/48686/128448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