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四合院:采购员从打猎开始致富 > 第724章 东北行10

第724章 东北行10


采购完各类紧俏物资,在东北那片广袤且带着凛冽寒意的土地上完成了任务之后,刘平安和同行的伙伴们便匆匆收拾好行囊,搭乘上了那列承载着归乡情思的火车,一路向着四九城的方向疾驰而去。

火车在铁轨上“哐当哐当”地行驶着,每一声撞击都像是敲在刘平安的心上。一路上,他的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满心满脑都是对家的思念。

那座熟悉又温暖的小院,那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如同电影般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放映。采购任务得以圆满完成,这让他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到家中。同行的伙伴们也都在兴奋地讨论着回到四九城后的安排,大家约定好第二天一同回轧钢厂,向领导详细汇报此次采购的情况。

而刘平安呢,在火车刚刚停稳,他就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冲下了车,像一只离弦的箭一般,第一时间朝着家的方向奔去——那座坐落在四九城某个角落,充满温馨与爱意的四合院。

当他气喘吁吁地站在那扇熟悉的大门前时,双手竟有些微微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推开了那扇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大门。“吱呀”一声,那声音仿佛是家在热情地张开双臂迎接他,又像是岁月在轻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幅无比温馨、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爷爷奶奶正坐在那两把有些陈旧但却充满温情的摇摇椅上,随着轻微的晃动,摇摇椅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声,就像一首悠扬的摇篮曲。

他们睡得正香,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意,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般温暖,想必是在梦里梦到了什么开心事儿,也许是小时候刘平安调皮捣蛋的趣事,也许是全家团聚时的欢乐场景。旁边的烤炉烧得正旺,红彤彤的炭火在炉子里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将冬日的严寒都驱散得无影无踪。偶尔,炭火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声音清脆悦耳,像是在演奏一首温暖而又欢快的乐章,给这宁静的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四合院上方的顶棚,像一位忠诚的卫士,稳稳地遮住了天上纷纷扬扬落下来的雪,雪花在顶棚上堆积,偶尔有几片调皮的雪花从缝隙中飘落下来,也很快就被烤炉的热气融化。院子里一片宁静与温暖,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再往里看去,父亲刘建军和大伯刘建国正专注地做着木工。

他们围在一张堆满木料的工作台前,手中的工具在木料上熟练地舞动着,刨子、锯子、凿子,在他们的手中就像有了生命一般。

木屑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洒落在地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雪毯”。两人一边干活,一边低声交谈着,偶尔会发出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母亲张桂芳和媳妇秦京茹则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打毛衣,她们的手指灵活得如同灵动的精灵,在毛线之间快速地穿梭着,一针一线,编织着对家人的关爱。那毛线在她们的手中仿佛变成了一条条温暖的纽带,将家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刘平安站在门口,一时间竟有些舍不得打破这份宁静与美好。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睛里闪烁着感动的泪花,仿佛在欣赏一幅绝美的画卷。

还是母亲张桂芳眼尖,她正一边打着毛衣,一边不经意间抬眼看向门口,一眼就瞧见了站在那里的刘平安。她惊喜地放下手中的毛衣针,那针在她的手中还带着她手心的温度,然后迅速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哎呀,平安回来啦!”

这一声,清脆而又响亮,仿佛是信号一般,原本安静的四合院瞬间热闹起来。爷爷奶奶从睡梦中惊醒,脸上还带着一丝迷糊,但看到刘平安后,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父亲和大伯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用充满关切的眼神看着他;媳妇秦京茹则激动地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思念和喜悦。整个四合院都被这浓浓的亲情所包围,变得格外温暖。

秦京茹原本正专注地打着毛衣,毛线在她纤细的手指间灵活地穿梭,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她对家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期许。听到母亲那声惊喜的呼喊,她像是被一道温暖的电流击中,也立刻放下了手中那还未完工的活儿。那毛线针从她的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发出“叮”的一声轻响,可她此刻却无暇顾及。

她的脸上瞬间洋溢起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又娇艳。

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满是思念与关切,仿佛有千言万语都藏在了那盈盈的眼波之中。她迅速站起身来,那动作轻盈而又急切,双脚像是踩在了弹簧上一般,快步走到刘平安身边。她轻轻挽住刘平安的胳膊,动作自然而亲昵,仿佛他们从未分离过。

她将头微微靠在刘平安的肩上,感受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心中满是踏实与满足。

此时,爷爷奶奶正坐在摇摇椅上,随着轻微的晃动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声,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之中。母亲那响亮的声音如同一声清脆的号角,将他们从美梦中惊醒。他们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还带着一丝刚睡醒的迷糊,像是被一层薄雾笼罩着。

然而,当他们看到站在眼前的刘平安时,爷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那光芒如同黑暗中突然亮起的明灯,充满了惊喜与喜悦。

爷爷咧开嘴,露出了那几颗已经不太整齐但依然温暖的牙齿,笑着说:“哟,我的大孙子回来啦,可算把你盼回来了。你这一走就是好些日子,爷爷这心里啊,一直惦记着你呢。快过来让爷爷好好瞧瞧,看看在外面有没有受委屈。”

那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充满了慈爱与关怀,仿佛能驱散世间所有的寒冷。

奶奶也坐直了身子,原本有些佝偻的背在这一刻仿佛也挺直了几分。她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却无比温暖的手,拉着刘平安的手,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

她的眼神中满是心疼,仿佛要把刘平安看进心里去。她皱着眉头,心疼地说:“瞧瞧,都瘦了,在外面没少吃苦吧。是不是吃不好睡不好的?你这孩子,就是太要强了,也不知道多照顾照顾自己。”那声音带着一丝责备,但更多的却是满满的爱意。

刘平安笑着走到爷爷奶奶身边,他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又灿烂。他缓缓蹲下身子,让自己的视线与爷爷奶奶平齐,那动作充满了尊重与爱意。他双手握住爷爷奶奶的手,轻声说:“爷爷奶奶,我不辛苦,我这不是好好的嘛。你们看,我这不是生龙活虎地站在你们面前了嘛。你们最近身体咋样啊?有没有按时吃药?晚上睡觉睡得香不香?”那声音温柔而又关切,仿佛一阵春风,轻轻拂过爷爷奶奶的心田。

爷爷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手掌宽厚而又温暖,带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他笑着说:“好着呢,好着呢,有你爸妈他们照顾着,啥事儿没有。你呀,在外面就安心工作,别惦记家里。家里有我们呢,你就放开手脚去闯,爷爷相信你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那声音充满了鼓励与信任,让刘平安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奶奶也在一旁点头,她的头微微晃动着,脸上的皱纹都仿佛舒展开来,满是欣慰。她拉着刘平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平安,你在外面要注意身体,别太累着自己了。家里的事儿你就别操心了,我们都会好好的。等你以后有了出息,奶奶也跟着你享享清福。”那话语虽然朴实,但却充满了对刘平安的期望与祝福。

父亲刘建军和大伯刘建国原本正专注地做着木工,手中的工具在木料上熟练地舞动着,木屑如雪花般纷纷扬扬地飘落。听到这边的动静,他们也停下手中的活儿,将手中的工具放在一旁,站起身来,朝着刘平安走了过来。

刘建军大步流星地走到刘平安身边,他的步伐沉稳而又坚定,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严。他拍了拍刘平安的肩膀,那手掌重重地落在刘平安的肩上,带着一种深沉的父爱。他关切地问:“儿子,这一趟出去顺利不?采购任务完成得咋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跟爸说说。”那声音低沉而又浑厚,充满了对儿子的关心与担忧。

刘平安站起身,他的身姿挺拔而又自信,仿佛一棵傲立在风雨中的青松。他自信地说:“爸,大伯,挺顺利的,采购到了不少好东西。这一路上虽然遇到了一些小麻烦,但都顺利解决了。等明天回厂里汇报完情况,再跟你们详细说说。你们就放心吧,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那声音充满了坚定与自豪,让父亲和大伯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伯刘建国也笑着走上前来,他的笑容爽朗而又亲切,仿佛一阵清风,让人感到无比舒适。他拍了拍刘平安的肩膀,笑着说:“行啊,平安,有出息了,能独当一面了。你小子,真是越来越像咱们老刘家的人了,有担当,有魄力。以后啊,咱们老张家可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那话语中充满了对刘平安的赞赏与期待,让刘平安的心中充满了动力。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四合院里。刘平安跟家人分享着在东北采购时遇到的趣事,他说起和当地老乡一起在冰天雪地里挑选农产品的情景,那些新鲜的蔬菜、饱满的粮食,还有老乡们热情淳朴的笑容,都让他记忆犹新。爷爷奶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和笑声。母亲张桂芳则关切地询问他在东北吃得习不习惯,住得暖不暖和。秦京茹一直静静地靠在他身边,眼神里满是爱意。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母亲张桂芳和秦京茹起身去厨房准备晚饭,刘平安也跟着去帮忙。厨房里,母子俩一边择菜一边聊天。张桂芳说:“平安,这次出去这么久,京茹在家里可惦记你了,天天念叨着你啥时候能回来。”刘平安看了眼在旁边切菜的秦京茹,心中满是愧疚,说:“妈,是我不好,让京茹担心了。以后我尽量少出远门,多陪陪她和家里人。”秦京茹红着脸,轻声说:“妈,平安也是为了工作,我不怪他。只要他平平安安的就好。”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刘平安觉得,这一路的疲惫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第二天一早,刘平安早早地起了床,和家人告别后,便匆匆赶往轧钢厂。到了厂里,他径直来到领导的办公室,详细地汇报了这次在东北的采购情况。他不仅汇报了采购的农产品种类、数量和质量,还提到了在采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农产品的运输损耗较大,以及和当地供应商在价格谈判上的一些小摩擦。

领导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汇报结束后,领导满意地说:“刘平安,这次你完成得非常出色。你不仅出色地完成了采购任务,还注意到了这么多细节问题,这很难得。对于你提出的问题,厂里会认真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接下来,你就负责跟进后续与供应商的合作事宜,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刘平安坚定地说:“领导,您放心,我一定把工作做好,不辜负厂里的信任。”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后,刘平安又马不停蹄地和采购部的同事们开了一个小会,将领导的要求和后续的工作安排传达给大家。同事们纷纷表示会全力配合刘平安的工作,确保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家原本合作良好的东北供应商突然打来电话,声称由于今年遭遇了罕见的暴雪灾害,运输线路受阻,他们无法按时将剩余的农产品运送到四九城。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采购部炸开了锅。

刘平安皱紧了眉头,他深知这批农产品对厂里生产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按时供应,将会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给厂里带来巨大的损失。他立刻召集同事们紧急商讨对策。

“现在情况紧急,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刘平安表情严肃地说道,“大家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同事小王率先发言:“我觉得我们可以联系其他供应商,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紧急调货。”

同事小李接着说:“但是其他供应商的货源也不一定充足,而且价格可能会比较高。”

刘平安沉思了片刻,说:“价格高一点没关系,只要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供应就行。小王,你负责联系其他供应商,详细了解他们的货源情况和价格。小李,你和我一起去运输部门,看看能不能协调一下运输线路,争取尽快恢复运输。”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刘平安和小李来到运输部门,向负责人说明了情况。运输部门负责人面露难色地说:“刘科长,这次暴雪灾害太严重了,很多道路都被封了,想要恢复运输,难度很大啊。”

刘平安坚定地说:“我知道难度大,但我们必须想办法克服。您看能不能先安排一些小型的运输车辆,从一些受影响较小的路线绕行,先把部分农产品运过来,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运输部门负责人想了想,说:“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试试,但运输成本会增加不少。”

刘平安毫不犹豫地说:“成本不是问题,只要能保证供应,一切代价都值得。”

在刘平安的积极协调下,运输部门终于同意安排小型运输车辆进行绕行运输。与此同时,小王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他联系到了一家新的供应商,对方表示可以提供一部分农产品,但价格比之前高出了百分之二十。

刘平安权衡利弊后,果断决定从这家新供应商处采购一部分农产品。经过一番紧张的忙碌,第一批农产品终于在规定时间内运送到了轧钢厂。虽然过程充满了波折,但刘平安和同事们还是成功地解决了这次危机。

当刘平安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四合院时,已经是深夜了。他轻轻推开家门,看到家人都还在等他。母亲张桂芳端来一碗热汤,心疼地说:“平安,累坏了吧,快喝口汤暖暖身子。”秦京茹走上前,轻轻地为他捶着背。爷爷奶奶也关切地看着他,眼中满是心疼。


  (https://www.2kshu.com/shu/52792/128390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