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死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死后的影响
推荐阅读:从边军小卒肝出个长生战神 带着酒店穿年代,被四个哥哥团宠 科技争锋从融合时空记忆开始 嫡女回京,惹上禁欲太子被撩翻了 说好假天师,你真抓了只妖艳女诡 初生的东曦,击碎黑暗! 年代:人生大赢家 从海贼开始做革命导师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海贼:从制造小女帝开始世界征服
当天晚上七点。
周墨再次得到数据,《朱楼》前四集总购买量突破两个亿,第5-8集购买量超过突破一个亿,并且还在迅速增加。
从数据的走势上看,《朱楼》最终获得超过《朕要做皇帝》的成绩已经板上钉钉,唯一的问题就是能超过多少个。
挂断了电话后,周墨端起了桌子上的晚餐,继续爽快干饭。
电视上目前正播放着《朱楼》的第5集。
屏幕左上角,同时在线观看人数依旧破百万。
这个时间点,正是下班后休息的第一波高峰期,能够通过网络软件看电视剧的人比较多。
下一波高峰,就要再过四个小时,也就是晚上十一点后,夜猫子们结束白天的娱乐,开始自己的夜生活。
刘施施对软件内同时观看人数一旦突破百万级别,就无法显示具体数字的功能有些遗憾。
“你们公司为什么不把数字给全部展现出来?”
“因为没有那个必要,没有多少视频的同时在线人数会超过百万。”周墨随口说道,随后有准备埋头低头干饭。
就在这时,身旁刘施施的一声讶异让他双手一抖,差点把晚饭给扔出去。
“怎么了?”
刘施施指着屏幕:“皇帝这就发现是太上皇对他下手,并且下手处理情况了?”
周墨往电视屏一看,心中恍然。
电视剧此刻的剧情是,皇帝在安排了皇子们进入六部后,立马就开始着手调查京城中“天子德行不足”的动静。
很快,他就发现消息最初是从皇宫里传出去的。
没有丝毫犹豫的,皇帝身边的戴总管出马,在皇宫里开始了清洗行动。
数不清的太监和宫女被揪了出来,然后直接被处死。
皇宫里清洗的动静很快就被传出了出去,但这一次,在没有任何一名大臣上述表达对此事的否定。
太监,说到底也不过是皇帝的家奴罢了。
而朝臣,那是和皇帝共治天下的合作者。
太子杀了一个朝臣,那边需要和其他的合作者进行解释。
而皇帝杀掉一个家奴,没人会觉得有问题。
有些人甚至朝臣还会拍手叫好。
刘施施看完了这段剧情后,略有些不适应地说道:“当初《朕要做皇帝》的节奏就很快,现在《朱楼》的节奏更快。
我估计,现在好多观众看完第五集会相当不适应,按理说搜查皇宫这件事情,再怎么说也要一集吧,谁知道两句话就结束了。”
周墨这时候已经吃完了晚饭,听到刘施施的话,无奈摊了摊手。
“没办法啊,不节奏快一点的话,根本没办法在六十多级的内容里把剧情走完,你都不知道我和刘老师剪辑剧情的时候废了多少脑细胞,又重新构思了多少剧情。
有些剧情很罗嗦,但又不能删,因为埋藏了好多伏笔。
有些剧情我觉得可以删,但是柳老师又不让,说删掉的话有些关键点就衔接不上了。
就为了太上皇之死那一集,我跟柳老师差点吵起来,就因为他想分吧那段剧情拍成两集,而我只想拍成一集。”
刘施施还真没想到,电视剧后期制作的时候发生了这些事情。
她顺着记忆,很快就想到了太上皇之死的那段剧情。
太上皇的死亡,在中期的时候其实很蹊跷。
刘施施看到的原版剧本中,周墨特意在剧本的空白处写了好几句话:
“不能把所有线索都给观众们呈现出来,要让观众们觉得太上皇的死亡是不正常的,是有猫腻的。”
“有理由害死太上皇的人有很多,而且每个人都有出手的机会,甚至出手的都不是一个人。”
“皇帝有出手的机会,因为他发现太上皇甚至还想重返朝堂,并且以某算计他,太上皇不死,他永远不可能做到大权在握。”
“郡王有理由害死太上皇,因为他知道太上皇对他除了一点点怜悯,更多的还是把他当成一个撬动皇帝的工具,一旦没了用处,甚至只是没有达到语气,就会迅速地被舍弃掉。”
“皇子们也有有理由想要害死太上皇,他们和太上皇的阵营敌对,并且太上皇还推出了郡王和他们打擂台。”
“不过一切的一切,好还是要等到最后再揭露太上皇死亡的真正谜底,在此之前就要把水搅浑,让观众们欲仙欲死。”
当初在看到这些笔记的时候,刘施施觉得周墨这家伙的心真是大大的坏。
就喜欢戏弄观众们的感情。
直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太上皇的死是谁造成的。
因为周墨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竟然把好几种思路全部拍了一遍,为的就是让演员们也不知道真正的剧情是什么,以免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提前把电视剧的秘密给泄露出去。
真是坏到了极点。
刘施施把电视剧暂停,看向周墨。
“那现在电视剧都已经播出了,你总该告诉我最后是谁害死了太上皇了吧。”
周墨也看向她,眼神中带着迟疑。
“你真想知道答案?”
刘施施一看有戏,连连点头。
“是的,我非常想知道太上皇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太蹊跷了,而且线索太多,我看了好几遍也没有发现最终答案。”
周墨叹了口气。
“行吧,既然你这么想知道的话,那我告诉你答案,答案就是我也不知道太上皇是怎么死的。”
刘施施:???
她感觉自己听错了,看向周墨的眼神非常茫然。
“唵?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没有负责拍摄这段剧情吗?那是谁拍的?柳和平老师?”
周墨连连摇头,很正经地说道:
“不不不,施施,你没搞清楚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我压根就没有在剧本里定下,太上皇是谁弄死的这个剧情。
实话告诉你,这个剧情我和柳老师想了很多,但是都觉得不太靠谱,所以干脆就不定下是谁害死的了,观众们猜去吧。”
刘施施觉得这个回答很扯淡,剧本上那么复杂的几段话都写出来了,你现在居然告诉我,你这个导演兼编剧都不知道谁做的。
她觉得周墨在开玩笑。
“我很正经在问你周墨,你别骗我。”
周墨看着刘施施认真的表情,嘴角突然露出一抹笑容。
那表情就好像是在说“嘿嘿,你信了,你信了。”
“施施,当你纠结于太上皇是谁害死的时候,就已经掉入陷阱了。”
“啊?什么意思?”刘施施不明所以。
“施施,太上皇的死其实不重要,重要是他的死带来的影响。
太上皇的身份摆在这里,他的死亡本来就是一场地震,所有人和他有关系的人,都因为他的死大受影响。
这就是我给观众们设下的一局。
所以,当你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是谁杀死了太上皇’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掉入了陷阱。
就好像历史上康熙传位给老四和老十四的争论,康熙传位给谁重要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雍正已经当上了皇帝,成了最后的胜利者,还给自己的兄弟该名为‘阿其那,塞斯黑’。
至于其他的,比如说究竟是谁害死的太上皇,对于我来说不重要,明白么,本来就是放出来让观众们讨论的烟雾弹。”
太上皇在剧情中期领了盒饭,他的去世是全剧很重要一个节点。
在此之前,由于有太上皇的存在,皇帝还做不到一手遮天,朝堂里也有很多人并不太听从皇帝的命令。
比如说几十年前跟随太上皇的一些勋贵。
太上皇趋势之后,这些勋贵纷纷迎来自己的结局。
有些在太上皇去世之前就私下投靠了皇帝,所以在太上皇死后立马摇身一变,成了新一代勋贵的代表。
剩下的,则是属于“顽固分子”,不愿意投入皇帝的怀抱,最终结果也就只剩下一个——
青蒜。
上述内容,属于朝堂上的洗牌。
除此之外,还有皇宫内的洗牌。
太上皇死后,之前还能勉强联合的皇帝和太子立马变成了竞争关系。
皇帝在扫清太上皇势力的时候,给了太子不少发育的机会,让他的力量扩大了不少。
同时,太子也接受了不少太上皇的残余势力。
当剧情进行中期的时候,太子同样发展成了一个同样拥有文武之力的庞大势力。
此时的皇帝想要再像第四集一样,轻松让太子闭门思过,已然不太可能。
不过对于皇帝来说,他压制太子的方式还有很多。
比如说太高另外两名皇子(三、四)的地位和势力,让自己的三位皇子相互争斗。
天家无亲情。
像朱元璋和朱标那样的情况还是少见。
更何况,哪怕是朱元璋,在自己还精力旺盛的时候,分给朱标的权力也不算多。
更何况是其他人。
历史上的皇家,尽管绝大多数皇帝在成为父亲的时候,他对自己孩子的爱大概率是纯粹的。
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亲情之间夹杂的权力也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份亲情就被压制到了极低的地步。
唯有围绕权力而发生的争斗,才是皇帝和皇子之间交流的基调。
而也正是这个阶段,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个人的势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和太子相比,他们两个的能力一点也不差。
三皇子对民生和财政很有一手。
皇帝推进改革的时候,对于江南等地一系列政策的执行,就是靠三皇子一系列手段进行的,全程兵不血刃,还能把曾经困扰朝廷的盐税给整改成功。
四皇子则是很擅长军事。
他本来就在兵部理事,后期更是亲自参与了北方的入侵,打了好多场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很多将领敬佩他,有很多士兵尊敬他,甚至有一些勋贵偷偷的投靠他。
皇帝靠着三皇子和四皇子,成功分散了太子手中不少的势力。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废掉太子的身份。
尽管他在一个人的时候,脑海里无数次冒出过这个念头,但最终都被他生生忍下来了。
原因是,他真的不想复刻自己父皇,也就是太上皇的老路。
当年的太上皇,起初和前太子的关系同样很好。
直到前太子手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强,逐渐能够威胁到皇帝的位置,双方才从“父慈子孝”的状态,变成了“父词子哮”的状态。
自那以后,太上皇便开始不断削弱前太子的权力,一直到削弱到京城中有传言:“皇帝想要废太子”,太子被迫起兵,和太上皇火拼,双方两败俱伤,前太子直接身陨。
自唐朝以后,后世之君基本上都学过深刻在唐朝皇室的诅咒,也就是传说中的“宣武门继承法”。
自李渊开始,唐朝的“太子”之位就是个极其危险的位置。
有唐一朝,获得“太子”身份的皇子超过是个,但是在“太子”之位上顺利继位的皇子还不到三个。
如此情况,皇帝自然很怕会自己身上会出现“复刻前人事迹”的记录。
皇帝和太子火拼,在有明一朝,还比较新颖,目前也就太上皇和太子一个人。
但是如果在他身上也发生了,那以后估计也会变成旧例。
“为什么,为什么就是不能乖乖地等我百年以后,安安静静地把权力传承下去呢?”
这是皇帝某次在一个人的时候,自言自语的一句话。
不过这个问题,他并不需要别人来回答。
因为他自己完全知道这句话的答案。
权力本来就是一个不会停止的怪物,一旦沾染上它,就绝对不能停止扩张的脚步。
不然,这个怪物就会反过来吞噬他的主人。
当年赵匡胤在陈桥,被属下披上黄袍的时候,他最多也就是呵斥属下一顿,斥责他们“害苦了自己。”
但如果他当时该说一句,“我打死都不会穿上这个袍子”。
那估计他连呵斥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普天之下,功劳最大莫过从龙之功。
如今,太子羽翼已成,想让他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知他自己不会同意,就连他身后的那些人也不可能同意。
父子未来的冲突,其实只会越来越大,只要有一天爆发出来。
某种程度上,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冲突,其实是一种必然。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5858/128378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