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 53 章 寒途心惑

第 53 章 寒途心惑


大一上学期在银杏纷飞、图书馆闭馆音乐渐歇中走向尾声。教学楼公告栏前,期末考试安排表被透明胶带牢牢固定,边角在寒风里轻轻晃动。计算机学院与外国语学院那相差两天的考试结束日期,看似毫不起眼,却如同一根细针,在九月和林枫的生活里划出一道淡淡的分隔线。

得知考试安排后,林枫连夜行动。凌晨的宿舍走廊漆黑寂静,他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反复刷新购票网站,仔细比对每一趟车次的时间、票价。最终,他敲定了青市  -  长安  -  漓市的路线,尽管需要换乘三次,却能省下近百元路费。

九月则选择延续来时的路线,在河市转车回南市。这条略显绕远的路,胜在时间宽松,不必匆忙赶车。不同的归途规划,让原本或许能结伴同行的两人,不得不各自踏上旅程。

看着林枫手机里密密麻麻的换乘计划,九月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下次我们一定凑好时间。”然而笑容背后,她深深明白,这不同的选择,藏着各自家庭的经济状况,是两人权衡再三后,对便捷与经济的现实考量。这段对话,看似轻松,却也隐隐透露出生活的无奈与成长的滋味。

在考试前的这段日子里,九月心里藏着一个炽热得发烫的想法——她想去江市找陆川。在这漫长的学期里,陆川发来的早安晚安语音,成了九月起床和入睡的闹钟;手机相册里偷拍的食堂饭菜照片,也成了他们每天必聊的话题。

此刻,九月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渐渐枯黄的草坪,手指在聊天框里反复输入又删除,终于鼓起勇气把想去见他的想法发送了出去。她本以为会得到热烈的回应,甚至幻想着陆川会立刻订下见面的酒店,却没想到等来的是一连串冰冷的拒绝。

“九月,不要任性,寒假到了,预示着要回家过年的。你来我这里做什么?我工作很忙,怕顾不上你。”陆川的语音带着电流杂音,九月听得出话语里的担忧和无奈。

她紧紧握着手机,眼眶突然发热,带着撒娇的语气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可是,我想见你一面。我想和你一起过年。”

她多想告诉陆川,这半年来她在青市经历的孤独,那些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的时刻,只要想到能和他相聚,就都变得值得。

陆川却耐心地劝说道:“听我的,不要浪费那个钱,我们以后有的是机会。暑假时间比较长,暑假过来可好?”

九月倔强地回复:“我不要,我就想寒假去找你……”她不明白,为什么想见自己爱的人一面会这么难。窗外的风突然呼啸起来,卷起几片枯叶拍打着玻璃,九月感觉心里也有什么东西碎了一角。

陆川继续解释:“现在钱那么难赚,你就是为了见我一面,就要花那么多钱买张票来看我吗?你回家了,等我有空了,我们可以视频聊天呀!如果想我,就看看我的照片呀。”

九月情绪激动起来,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翻出手机里存了几百张陆川的照片:“照片是照片,真人是真人,不一样。我花自己的钱,不可以吗?”这些照片从恋爱到现在,记录着陆川的样貌,可照片里的笑容再灿烂,也比不上一个真实的拥抱。

两人的争吵逐渐升级,陆川有些生气地说:“你什么时候变得那么不可理喻了呢!我都是为了你好!你过来,我没有时间照顾你的,我天天那么忙,都是为了谁,还不是多赚点钱,存点老婆本,等你毕业,娶你回家吗?”

九月依旧不依不饶:“我不用你照顾,我一个人可以的。”她想起自己在大学里学会的独立,学会的照顾自己,可在陆川眼里,她似乎永远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小女孩。

陆川无奈地继续劝说:“我宿舍都是一帮老爷们,你过来真的不合适。”

九月马上想出办法:“我去租个房子,租一个月,每天能见见你就可以了。”

但陆川还是坚持:“乖,不要来了。等开学了,等开春了,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去青市找你。”

九月彻底失望了,眼泪啪嗒啪嗒落在手机屏幕上,模糊了聊天框。

她带着哭腔说道:“等,你总是让我等,我就是想见你一面都不行吗?不行,就先别联系了。我这半个月要进行复习考试,你什么时候同意我去江市找你,再和我联系吧。”说完,她“啪”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那一刻,九月的心里满是委屈和愤怒,她不明白陆川为什么如此不理解自己的心情,难道在他心里,金钱和现实比两人的感情更重要吗?

备考的半个月里,九月的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她将手机调成静音,塞进书包最深处,试图隔绝关于陆川的一切。然而,每当夜幕降临,宿舍里只剩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她躺在上铺,思绪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向远方。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想起在东市时,两人一起挤在路边摊吃烤串的欢乐;想起恋爱确定恋爱关系后,陆川每晚带她去约会的惬意;更想起这几个月异地恋里,那些隔着屏幕的早安晚安。可如今,手机安静得可怕,再没有熟悉的提示音响起。

尽管思念如藤蔓般疯狂生长,九月却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决定。她不愿先低头,仿佛在和陆川较劲,又像是在与内心的脆弱对抗。曾经香甜的食堂饭菜,如今尝起来味同嚼蜡;图书馆温暖的灯光,也变得黯淡无光。

她把自己埋进厚厚的书本里,用一个个知识点填补内心的空洞。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那些无人倾诉的思念,都化作笔下沙沙的书写声。曾经亲密无间的恋人,在这段时间里咫尺天涯,被无形的冷战所阻隔,而九月只能在寂静的时光里,独自咀嚼着这份苦涩。

终于,考试结束了。九月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宿舍,看着空荡荡的床位,舍友们早已收拾行李离开。她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考试的结束而轻松多少,犹豫再三,还是给陆川发去了信息:“我明天下午的火车去河市,在河市转车回南市……”

她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陆川能在这一刻理解自己,能说一句“我去接你”。

陆川回复道:“想清楚了就好,其实我也想见到你,但过年,你一定要回家的。你不知道社会的险恶,你还小,很多事情长大一点才会懂的。”

九月有些生气地回了一句:“我都成年了。”

陆川接着说:“可是你没正式进入社会,在东市打工就是一种生活体验而已。有些道理,你以后会明白的。坐车回家要小心一点,一路平安。到家后给我信息。爱你。”

九月看到“爱你”两个字,心里的气消了一些,回复道:“我也爱你。”但她知道,两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真正解决,那些未说出口的委屈和不满,像暗礁一样潜伏在平静的海面下。

这是在宿舍的最后一天了,明年九月就要离开这个待了差不多四个多月的地方。四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回忆。

此刻,九月轻轻抚摸着宿舍的书桌,抽屉里还留着一张去年生日时舍友们送的贺卡。走之前,九月特意去小寨市场买了一件老年人的羽绒服给外婆。

外婆住在花镇,那里的冬天虽然不是很寒冷,九月想象着外婆穿上这件衣服开心的样子,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她仔细地把羽绒服叠好,放进行李箱最上面,又塞了几包外婆爱吃的青市点心。

林枫走前给九月发了信息:“我今晚8点的火车,不去送送我吗?”

九月回复道:“你那个大男生的,还怕丢了不成。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大学都差不多一个时间放假了,人多拥挤。”

林枫回道:“那下学期见。”

“下学期见。”九月放下手机,回到宿舍。看着独留一人的宿舍,她的心里有些失落。往日的热闹已经不再,舍友们有的考完试当晚就坐火车回家了,有的今天上午也离开了,芳芳是下午回去的。

而九月是明晚的车,她一个人在宿舍收拾着要带回去的行李。除了给外婆买的衣服,还有青市的特产:酸奶、牦牛肉干、馍馍……她把能塞进行李箱的都塞了进去,想把在青市的美好回忆都带回家。行李箱被塞得满满当当,拉链都快拉不上,九月只好坐在箱子上,用力把拉链一点一点拉好。

今晚,九月打算好好休息一下,睡个昏天暗地。明早再看看有没有需要购买的东西,再做打算。

然而,宁静的学校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打破。临行前的上午十点多,化生院有的专业还在考着最后一科。九月在水房洗鞋子,水房的白炽灯嗡嗡作响,窗外的夜色浓稠如墨。她望着窗外,心里想着今天是不会下雪了。要是能有一场雪来送别自己,会不会没有那么孤单呢?洗好了鞋子,九月端着水盆回到了宿舍。可不到五分钟,走廊里立马炸开了锅:“有人从十三楼跳下来了。”

九月听到后,心里猛地一震,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水盆里的水泼洒出来,打湿了她的裤脚。她立马从宿舍跑出来,楼道里挤满了慌乱的同学。其他宿舍里还剩同学没有回去的,也都纷纷跑到水房看情况。

九月也挤了进去,透过水房的窗,她看到了前方五百米处的场景。现场已经围起了安全带,封锁了起来,救护车的红蓝灯光在黑夜里格外刺眼。据说当时化生院的学生还在考试,那条九月经常去锅炉房打开水的路也没有以往那么多人。那个女生跳下的那一刻,只有一个女生目睹了整个过程,可想而知,那个女生被吓得不轻。

九月回想起自己几分钟前也刚好在这个窗口位置看着外面,要是自己没有回宿舍,估计也会看见这一惨烈的行为。她的心里一阵后怕,同时也充满了对那个女生的同情。

校园贴吧针对这件事开始铺天盖地地讨论起来。回了家的舍友们纷纷发信息来询问九月事情的真相。九月只是从她们学院得到了一些信息。听说女生是大三化生院的,因为作弊被老师批评。准备考完试了,她就跑出来从十三楼那个气窗那里一跃而下了。

据说宿舍里还写了遗书,家里人来后看到了遗书,哭得肝肠寸断。还有人说,是因为女生和喜欢的人分手了,为情所困,再加上被老师批评作弊,才一时想不开。也有的说是女生得了抑郁症,以前就在宿舍里自残过,被发现抢救过来了。各种说法众说纷纭。

九月觉得既然人已经走了,还是积点口德,也就没有再参与讨论这件事。当再有人问起,她只能说自己也不知道这件事。因为发生了这件事,还在学校的女生都感到后怕。九月的心里也沉甸甸的,原本对回家的期待,此刻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个女生绝望的心情,像一团迷雾笼罩着她。生命如此脆弱,在一瞬间就消逝了,而自己和陆川之间的矛盾,又算得了什么呢?

终于,到了回家的日子。九月拖着行李箱,背着书包,踏上了去往火车站的公交车。车上人真多,她被挤在角落,行李箱不断被人踢来踢去。一路都没有座位,她只能站着到了火车站。

下了公交车,进入火车站候车厅,同样是人山人海。准备春运了,又赶着大学生放假,整个火车站都挤满了归心似箭的人。九月提早了一个小时到达了青市火车站。在检票上车的那一刻,她回头望了望这个生活了四个多月的城市,轻声说了一句:“再见了青市。新学期,我们再见。”


  (https://www.2kshu.com/shu/59728/128430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