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草原奴隶的来源!
然而,就在部落里的驱口们相互串联,带着家人一同奔向新生活之际,部落贵族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让他们的奴隶轻易逃走。
虽然奴隶逃走这种事情在草原上屡见不鲜,但对于草原部落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充奴隶的数量,比如出去抢夺其他部落的奴隶,或者南下中原地区掳掠汉人回来奴役。事实上,现在草原上的奴隶大多都是他们南下抢来的各种人口的后代,像是周朝时周人、秦朝时的秦人、汉朝时的汉人等等。
然而,如今的局势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秦帝国强势崛起,不仅深入大漠,还在草原上筑起了城池,开垦了农田。这显然是打算长期定居在这里,不再离开的意思。这对于部落贵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因为他们以往南下掳掠奴隶时,往往都能满载而归。但现在,随着大秦帝国的崛起,那些他们熟知的老牌部落已经逐渐消失,南下掳掠奴隶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有去无回。这让那些留在草原上的贵族们意识到,南下已经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他们失去了奴隶的来源。
更糟糕的是,草原上的人口繁衍速度本来就很缓慢,而草原上的食物资源也难以支撑大量人口的繁衍。这意味着,即使他们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增加人口,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真正的草原贵族,早已习惯了那种人上人的生活,他们根本无法适应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周围已经没有同族可以供他们掳掠,他们的处境变得越来越艰难。
他们知道,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冒险一搏,这种情况一旦蔓延开来,将会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于是,贵族们毫不犹豫地派遣手下的打手前去追杀这些逃亡驱口,以此来杀鸡儆猴,震慑其他可能产生类似想法的草原奴隶。
草原上的蛮夷向来以凶悍、勇敢著称,但那是在过去,由于没有什么盼头,他们即使心中不满也不敢轻易反抗。然而,如今在大秦朔州当一个官奴,竟然比在贵族手下过日子还要好,这无疑给了他们新的希望和动力。虽然成为官奴意味着被卖身为奴,但这只是暂时的身份,并非世世代代都如此。只要能够在大秦挣到足够多的钱,他们同样可以过上人上人的新生活。
这个信息迅速传遍了各个大部落,尤其是那些距离朔州城较近的大部落,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小部落内部因此发生了内乱,一些草原人主张顺应潮流,前往朔州城寻求更好的生活;而另一些草原人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样做会背叛自己的部落和传统。
最终,这些小部落在激烈的争论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要么是因为内部矛盾激化导致分裂,要么是被其他部落吞并。
剩下的较大部落眼见形势不妙,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提前集中部落军队,主动出击攻打朔州城。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阻止草原驱口的逃亡行为。然而,他们低估了秦军的实力和战斗力。
当这些部落军队气势汹汹地杀向朔州城时,却在王平率领的剿匪部队面前遭遇了惨败。秦军剿匪有着一贯的传统,那就是杀光所有的领导层,以绝后患;而对于剩下的普通士兵,则全部贬为官奴,用来换取物资。
这场战斗看起来异常惨烈,可实际上是单方面的屠杀,部落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最终烟消云散,草原上到处都是逃亡的草原人,而剿匪秦军几乎没有伤亡,只是浪费了一些子弹和火药。
王岳在得知此次前来剿匪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三儿子王平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他决定利用自己的关系,将王平从秦军的小队长职位上调离,转而安排他到麾下的延寿县担任县尉一职杀,从正规军转为维持地方治安的地方部队。
王岳仔细阅读了王阳、王海、王平三人的来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在执行秦皇军令时,对头型古怪的蛮夷作战时的处理经历。这些蛮夷的处理方式让王岳大为震惊,他们的动作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将领头阶层全部斩尽杀绝。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察和思考,王岳才在朔州下达了一道剃头扎小辫剿杀奖赏令,剿杀令名字又长又难记,但要求却十分简单。这道命令实际上主要针对的是草原上的贵族,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剃头扎小辫。此外,还有那些立下战功的草原勇士,他们通过自己的残忍嗜杀,从普通草原人晋升为打手,从而获得了剃头扎小辫的资格,而草原上的普通人只是奴隶,披头散发连扎小辫的资格都没有,何况是用锋利的小刀剃头了。
投靠大秦朔州的普通草原人,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活转机。他们发现,大秦的纸币竟然有着如此奇妙的用途!这让他们对大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然而,正当他们沉浸在对大秦生活的疯狂追求时,却遭遇了一个难题——朔州王岳的奖赏令。虽然他们对大秦的一切都充满了向往,喜欢大秦的衣服、食物,甚至是盐和茶,但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不是免费的,需要用秦纸币去购买。
草原人并不害怕辛苦劳作,吃苦更是从一降便开始,甚至愿意卖命换取所需。但问题是,他们实在学不会种地,又没有人愿意教草原人识文断字。放牧牛羊本是他们的拿手本领,可惜他们并非归化秦人,没有户籍,官府自然不会给他们提供贷款。更糟糕的是,他们的牛羊也没有来源,无法在大秦官府的草场里放牧。
没有牛羊,草原人就只能靠干苦力活来维持生计。好在朔州正在兴建新城,到处都需要人力,这给了他们一些工作机会。
然而,自从王岳的奖赏令颁布后,草原人的心思开始变得活络起来。他们的传统思维中,对狼和强者有着深深的崇拜,这种幕强思维已经深入骨髓。
王岳的奖赏令,让他们看到了一种熟悉的生活方式——通过杀人来换取赏金,这与他们过去出门抢劫并无太大区别。
朔州境内的治安军是一支特殊的军队,它的组建方式与其他军队有所不同。这支地方治安军由王平县尉兼任指挥官,并负责其组建工作。而地方治安军的军官则全部由秦军退伍的士兵担任,他们具备丰富的军事经验和专业技能。
与军官不同的是,地方治安军的士兵主要由归化秦人组成。这些归化秦人原本生活在广袤的草原上,过着游牧的生活。然而,为了维护朔州地区的治安和稳定,他们被招募进了地方治安军。
为了确保地方治安军的单兵素质和战斗力,其军官晋升的标准参照了秦军的制度,但在识字率方面有所调整。具体来说,治安军军官只需能够熟练使用汉话交流,并熟识一百个字即可。这样的标准相对较低,更符合草原人的实际情况。
地方治安军的日常训练非常严格,每天都要进行队列训练、内务整理以及文化课学习。这些训练项目对于草原人来说都是全新的体验,他们需要逐渐适应并掌握汉文化。
在食物供应方面,治安军采取了敞开供应的方式,确保士兵们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大体量的消耗。其中,肉类更是每顿都能吃到,这对于以肉食为主的草原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这些原本来自草原的士兵逐渐被驯化,成为了全新的草原人。他们不仅在军事技能上有了显著提升,还在生活习惯和文化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将纪律性刻进骨子里。
为了与草原上的普通部落民区分开来,地方治安军里的草原人开始主动将头发剪短。这主要是因为梳理头发对于他们来说过于麻烦,而盘发髻又需要一定的技巧,他们难以学会。因此,剪短头发成为了一种更为便捷的选择,同时也有利于在与部落军作战时迅速区分敌我。
通过这些努力,地方治安军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集体,草原人也更好地融入了其中。这种变化不仅提升了地方治安军的战斗力,也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王平带头也将头发剪短,有了他带头整个地方治安军都将头发剪短,为此王平还让老爹王岳抽了一顿板子,王平的这一举动却造就了草原上的新风尚,越来越多的草原人将头发剪短,归化秦人基本全部是穿汉服留短发。
(https://www.2kshu.com/shu/62118/128351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