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离石游记 > 第1011章 暗战!

第1011章 暗战!


在大秦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从未停止过。

《文汇报》在众多报刊中犹如一颗初升的新星,急于在这场文化的浪潮中打闯出自己的名气,重新抢回在民间的舆论主导权。

世家门阀的高层们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将目光投向了东晋时期那位极具盛名的人物——郭璞。郭璞出生于一个显赫的世家,他的父亲曾位居高位,是镇守一方的高官显贵,是世家子弟中的典型代表人物。

在那个注重门第出身的时代,郭璞的家族背景就像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为他的声扬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璞不仅有着高贵的出身,更是才华横溢的俊秀人物。他所创作的作品,独具一格,完全符合大秦人那种跳脱、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大秦人向来崇尚自由、奔放,不喜欢被传统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却又非常崇信秩序,信仰律法所带来的集体力量。

郭璞的文字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老秦人内心深处对新奇世界的向往之门。他的作品里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大胆的构思,读者们很容易就能够接受里面的内容,仿佛每一个文字都有着神奇的魔力,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更为难得的是,郭璞还为上古奇书《山海经》作注。《山海经》这部充满神秘色彩的典籍,记载了无数奇异的生物、神秘的国度和古老的传说。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其内容晦涩难懂,普通人只能望而却步,因为根本看不懂,也不理解里面神神怪怪的传说。郭璞的注释就像是一盏明灯,为后人照亮了探索《山海经》内容的道路。

而世家门阀在这场文化传播的盛宴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凭借着家族传承,保留了大量的孤本典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为《文汇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刊登前朝古人的著作方面,世家门阀有着先天上的优势,他们能够轻易地获取到那些不为人知的珍贵文献,让《文汇报》在内容上独树一帜,原本《文汇报》在成功闯入大秦北方,并闯出一片天地,快速在北方获得了大量读者,眼看着世家门阀反向操作,闯入北方开创了一番新天地,并且影响力日渐增长。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在《文汇报》发展的道路上,一个巨大的麻烦横亘在了面前。大秦虽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大部分人的文化层次较低,因为许多人口是归化秦人,他们只是对《文汇报》上刊登的鬼怪故事感兴趣,特别是对母狐狸精感兴趣。

他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对于艰涩难懂的文言文,就像是面对一座无法攀登的高山,充满了畏惧和迷茫,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报纸上刊登的文言文内容,只能靠说书人讲解。

他们只喜欢读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因为这样的文字能够让他们轻松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面对这个难题,门阀世家并没有退缩。他们深知《文汇报》的发展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于是决定让自己家族中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承担起翻译的重任,将文言文白话文化。

这些人才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精通古今文化,他们日夜伏案,精心翻译郭璞写的《玄中记》、《葬经》、《山海经》等古书。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他们都反复斟酌,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经典著作呈现给广大读者,试图通过鬼怪故事,影响北方秦人,特别北方的归化秦人。

经过一番努力,《文汇报》凭借着新奇的鬼怪故事逐渐站稳了脚跟。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古籍,在翻译之后变成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故事,吸引了无数读者的探奇目光。

一时间,《文汇报》成为了大秦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都对它爱不释手。

而大秦的统治者们也注意到了《文汇报》的存在。他们发现,《葬经》、《山海经》等著作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可以延续上北方被焚毁的传统汉家文化。

《葬经》中蕴含着古人对于风水、丧葬的独特见解,对于研究大秦的历史文化承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山海经》则像是一部古老的地理志,记载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奇异生物,为大秦的对外交流和探索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考虑到这些因素,大秦统治者默许了《文汇报》的存在。

不仅如此,他们还惊喜地发现,世家门阀办报纸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原本局限于世家门阀内部的文化知识,通过报纸的形式,逐渐传播到了民间,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对于提升大秦整体的文化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汇报》在大秦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就像是一艘文化的巨轮,在历史的长河中破浪前行,为大秦的文化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弥补了大秦帝国文化底蕴不足的缺点。

而世家门阀与《文汇报》之间的合作,也成为了一段流传甚广的佳话,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文化的奥秘,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报纸行业犹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想要在其中长久立足,那可是需要不少的谋略与手段。

对于众多报社老板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认知逐渐明晰起来:若想让自己的报纸办得长久,在这激烈的舆论市场竞争中稳占一席之地,购买大秦生产出来的纸张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大秦的纸张,那可是有着非凡的品质。它质地优良,纤维均匀,纸面较白,书写流畅,而且韧性极佳,不易破损白,主要是贼便宜。

用这样的纸张来印刷报纸,不仅能让文字清晰呈现,还能提升报纸的整体感观,更重要的是,这小小的纸张背后,还蕴含着推动商战统一的巨大力量。

在商战的舞台上,报纸可是一把锐利的长矛。当报社之间掀起一场激烈的舆论战,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各种观点、言论如同炸开的水花,四处飞溅。有的报纸言辞犀利,针砭时弊;有的报纸则委婉含蓄,暗藏玄机。双方你来我往,在报纸上吵得热火朝天。

而这热闹非凡的场景,自然吸引了无数吃瓜看热闹的读者。他们就像一群被美食吸引的食客,纷纷围拢过来,想要一探究竟。

无论是茶余饭后,还是闲暇时光,人们都热衷于拿起报纸,看看这场舆论大战又有了怎样的新进展。这一番操作下来,不管最终谁赢谁负,报纸的销量必定会像火箭一样直线暴涨。

除了纸张,印报纸的油墨也是大秦所独有的宝贝。一般的写用的墨汁、毛笔、硬笔都是大秦的拳头产品,大秦为了普及教育,展现大国的担当与胸怀,自然不会卖高价售卖,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用得起,学得了知识,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卖贵了。

可是,这油墨就不同了,它是专门用于印刷报纸的,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优势。

报社老板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其中的商机,他们决定趁机抬高油墨的价格。这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抽血”行动,先从市场中回笼一波资金。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就可以把倾销战打得时间更长一些。

在这场倾销战中,低价的报纸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市场,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进一步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说起《玄中记》,这可是一本充满神秘色彩的古籍,里面记载了许多精彩绝伦的鬼怪故事。然而,如今这些故事被一些人翻译得变了味。

原本那阴森恐怖、扣人心弦的情节,在翻译的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变得平淡无奇。这就好比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

再看看那些门阀世家,他们在这个舆论的战场上也有着自己的算盘。他们拥有了自己的舆论喉舌——报纸,就开始蠢蠢欲动,想要在舆论上激怒内务府。

内务府,那可是代表着秦皇的权威,是整个朝廷的重要机构。门阀世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舆论攻势,让内务府恼羞成怒,激怒内务府采取激烈手段,制造出社会矛盾,然后世家门阀在通过自己的报纸,把矛盾扩大化,渲染大秦的酷烈,破坏大秦皇企图收买人心的举动。

他们精心策划着每一篇报道,用犀利的言辞、巧妙的暗示,试图挑起天下人对秦皇的激烈反应。

因为他们身上被泼上了胡虏野种、汉奸这样的标签,这对于他们的声誉和地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他们渴望通过秦皇的激烈反应,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去掉这些沉重的标签,重新恢复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尊严。

他们就像一群被困在黑暗中的人,拼命地想要寻找那一丝光明,摆脱舆论的枷锁。

要想做到这点,就必须先将秦皇的声誉也搞臭,世家门阀也不稀罕大秦的工业化。


  (https://www.2kshu.com/shu/62118/128361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