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小族长的奋斗 > 第86 章 伤脑筋

第86 章 伤脑筋


前黄镇。

在张恪,噢不,在“水神娘娘”杜若的带领下,一支长长的队伍游走于镇中,一路走走看看。百姓们自发的跟在杜若身后,他们倒也没有干什么,有点像是另一个世界里,粉丝们追着偶像跑的样子。

张恪看着这一幕,感觉有趣得很。几年前,杜若四肢着地的走进狼族月谷的身影,仿佛还近在眼前。没想到,如今的杜若却忽然就变成了许多人的精神信仰,是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的救世神一般的存在。世事之离奇,令人惊叹。

而在人群后方,刘长子也一直紧紧的随着队伍前进。通过听身边人的交流,他大概也弄清楚了,前方的那个年轻男子,还真的便是朝廷的钦差。嗯,这个狗官长得倒是……人模狗样的。不过,周遭的人倒是没怎么去聊钦差的事情,反而都是在聊走在前方的那个女子的事情。

“水神娘娘?”这西南之地,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个人物的?而且看样子,大家显然是非常尊崇这个“水神娘娘”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这位年轻的姑娘,究竟有着怎样的手段,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便收服了这么多百姓的心的?莫非……,这是那个狗官的阴谋和手段?嗯,仔细想想,还真的是大有可能啊!朝廷方面显然也清楚自己在西南地区的百姓之中,无疑是声望大跌、民心大失的。所以,他们必然会想办法重新去笼络民心的,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好奇怪的。只不过,“水神娘娘”这个名号,乍听起来,还真的有些正邪难分呢!一时间,刘长子的注意力便也不由自主的被杜若这边吸引过去了。义军和朝廷之间的斗争,争的当然不只是地盘物资,还有民心向背。而“水神娘娘”显然是在帮助朝廷收拢人心的,那自然便是敌人了。而且这样的敌人对于义军来说,其杀伤力并不亚于一支朝廷的精锐军队的。一时间,刘长子眼中隐现杀机,因为他意识到了这个人的存在对于义军来说,是多么大的威胁。

不得不说,刘长子的政治敏感度还是很高的,他的直觉让其很会抓住问题的核心并据此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只不过,在解决问题时,还是过于简单粗暴了,老是想着用杀人来解决问题。看起来,这是解决问题的最快方式,可是,这其实也是带来最多后遗症的方式。假设刘长子真的杀了杜若,这世上可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事情的真相曝光出来,义军方面立马就会成为“千夫所指”,被世人唾弃。只是,刘长子可没去想这么多。年轻人嘛,要的是一股冲劲儿、狠劲儿,若一直那样瞻前顾后的,那就啥事儿都不用干了。

杜若自顾自的在前面走,也不理会身后有一大票人跟着。其实,她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干嘛?张恪说要来这里看看,她就真的认为只是来看看的。所以她一路走一路看的,对于身后莫名其妙的人群也不去管,整个的场面,在张恪看来,其实是有点搞笑的。

眼看着,一直这样下去可收不了场的,张恪不得不想个办法结束这事儿了。于是,他凑近杜若,低声道:“杜若,你再帮大家找个有水的地方打井吧。”

杜若哪知道那些弯弯绕绕的,闻言只是点了点头:“好的!”反正张恪说什么就什么,都用不着再问为什么的,因为说不定听张恪解释过后,自己反而会更加糊涂的。与其如此,不如直接听他的,开干!

有了具体的任务目标后,杜若也不再闷头往前走直线了,而是开始在镇子中有目的地寻找起来。于是,一大票人开始跟在后面七拐八拐的,这场面让张恪实在是有些忍俊不禁的。唉,百姓们实在是太单纯了啊!好在找水这种事儿,对杜若来说,早已经是驾轻就熟了。很快的,如往常一般,杜若随随便便抬手一指,一直跟在身后的人中,立即便有许多人嚷嚷着喊道:“我来、我来,我来挖。”

“凭什么你来,我这儿可早就占了位置的。”

“啥意思?这又不是你家,你占个啥位置啊?”

“嗨,你咋不讲理了?我站在这地儿的最前面,所谓先来后到,当然是我来挖的。”

“那……那什么,那要这么说的话,我昨晚上才刚从这上面走过去的,那还是我先来的。”

“不是?你要不要脸啊你,你这不是强词夺理吗?”

为了谁来挖井的事儿,大家便这么吵起来了。之所以,大家要抢着干这个活儿,那不是这样以后才好跟人家吹牛:咱可是给“水神娘娘”出过力,干过活的呢。想跟水神娘娘拉上一点关系,那是需要机缘的,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真的遇上了,那不可能不抢的。而且,每次经水神娘娘指点挖的井,都有当地人集资在井边立碑,详细的记录其事,甚至把一些参与者的姓名,荣录其上。这可是能够流芳千古的事情啊,不抢才怪呢!

最终,还是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出来调解了争端,才让这事顺利的进行下去了。毕竟水神娘娘在旁边看着了,谁也不好意思真的闹事儿,让原本好好的一件事情,弄得难看了。全程围观了这件事情始末的刘长子,则再一次深深地领会到了水神娘娘的莫大的影响力。而最终,当那口新挖的井真正的在众人眼前“突突突”冒出水时,当围观的百姓为此欢呼雀跃时,刘长子在惊异之余不由得深深地看着那个静静地站在井旁的女孩,心中震撼不已: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莫非……真的是水神降世?

人们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事物,总难免会将其归结于神异。而当杜若一次又一次地创造神迹时,人们对她的崇敬甚至敬畏也是与日俱增的。对于深受干旱之苦的西南百姓而言,杜若所做之事帮他们实实在在的摆脱了艰困的生活状态,他们的确发自内心的感激她。他们朴素的情感,也不愿去过多的猜想那些有的没的,他们只知道由于水神娘娘,他们不再苦于无水可用,这才是无法辩驳的事实。他们难道不曾乞求过各方神灵,赐下甘霖吗?然而,最终也只有水神娘娘真正的帮到他们了。而这些,才是大家如此拥戴水神娘娘的原因。

刘长子暗叹了口气,了解过事情的始末后,他已经放弃了之前的打算。那个女孩的存在当然对朝廷有利,对义军不利。但这个女孩不能动,甚至要善加保护。因为,不管她是神明还是凡人,重要的是她真的拯救了许许多多的人,不管出于什么立场或者理由,都不能去伤害她分毫。父亲刘通高举义旗,为的是救民于水火,这一点,刘长子并没有忘记。若是他真的伤害了这位姑娘,那便是背弃了初衷、更违背了道义,泯灭了良知,他自己都会看不起自己的。

对于打的井能够顺利出水,张恪如今已经不会再感到任何意外了。杜若拥有这样的特殊本领,是意外但更是惊喜。而她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便俘获了广大灾区民众的心,甚至于许多百姓竟然把其视为神明。对此,张恪多多少少也感到意外的。不过,综合来看,这当然还是好事。凡人枉自称神,这个事儿许多时候还是比较敏感的,这种事情的好与坏,有的时候也还是很不好说的。不过,就杜若这个事儿而言,她本人并没有刻意为之,更没有在这里面获取任何一点好处的。反倒是张恪,为了政治目的,的确在暗地里使了些手段,推波助澜了一番,让“水神娘娘”这个名号及神奇的事迹,更为迅速的在各个地方传播开来。不过,张恪倒也一直注意掌握着分寸,在宣传杜若时,只强调其寻找水源的特殊本领,不去过多的神话一些有的没的。不过,这样一来,却也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杜若的神秘感。也是因此,民间对于杜若便也出现了一些演绎,有关其出身、来历、身负异能等等,有着许多匪夷所思,甚至是令人喷饭的传说。对张恪来说,自然是知道那些全都是扯淡的,大可一笑置之,不予理睬。不过,百姓们倒是很乐于去传播这些东西的。张恪知道这些事情后,虽然觉得传播这些虚假的东西不太好,不过,却也没有什么办法去阻止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自古皆然,只要不是被人利用来做坏事,那便也无需过多的去干预的。

夕阳西下时,张恪带着人打道回军营。刘长子本来下意识地想要追上去的,后来想想还是放弃了。人家可是骑马的,这么追着跑下来,实在是够呛。他们要回去就回去吧,追他们干嘛啊,咱慢慢的走回去便是了。自始至终,张恪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身影在暗中跟着他们。一路上,看着依旧毫无生机的大地,张恪心情并不美丽。虽然朝廷还有些家底,但老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这要是万一别的地方再要出点什么天灾人祸的话,朝廷只怕便要撑不住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暂时还不到捉襟见肘的地步,但却也绝对不是高枕无忧的。看来,还是得想办法尽快地搞定安顺城内的叛军,重新稳定住西南地区的局势啊!若是最终无法智取,该强攻自然也只能强攻的,代价肯定是要付一些的,但,长痛不如短痛啊!倒是不知,他向京城打报告,索要的火器,到底什么时候能来?若是没有火器的支援,老实说,对于要强攻安顺城,张恪还是缺乏自信的。若是大家找一个开阔的地方硬干起来,那朝廷军队自然是不怕他们的。但攻城的话,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光想想有可能要牺牲那么多的将士,都觉得牙疼,不舍得啊!这始终不是最优选项的,在这件事情上,张恪确实还是比较谨慎和小家子气的。唉,伤脑筋啊!


  (https://www.2kshu.com/shu/63440/128418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