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紫云谷传闻
推荐阅读:身为雄虫的我在直播做美食 穿越遇天灾拐个猎户去逃荒 如果遇到一个坏姐姐 昭德皇后成长史 怀了顾爷的崽后她奶凶奶狂 谁让这小子契约双胞胎校花的? 婚姻告急!白月光滚远点 我在古代fire成功 公路求生:一发入魂,制作必升品 七岁入伍:随身携带核武器
“不必多礼,坐。”
上官景逸的声音依旧平和。
木锦之依言在对面坐下,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桌面。
桌上并没有太多的珍馐美味,只摆着两副碗筷,几碟小菜,一个温着水的小炭炉,炉上坐着一个精致的白瓷炖盅,盖子盖着,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但一丝丝诱人的、带着谷物清甜的香气正从缝隙里幽幽飘散出来。
上官景逸亲自拿起一个空碗,揭开炖盅的盖子。
顿时,一股更加浓郁、温热的米香混合着红枣和某种药材的清甜气息弥漫开来。
只见炖盅里是熬得浓稠软糯、晶莹剔透的米粥,里面点缀着饱满的红枣和几颗圆润的桂圆。
“早起议事,想你也未曾用饭。” 上官景逸动作自然地用长柄玉勺舀起一碗热腾腾的粥,轻轻放在木锦之面前,语气平淡得仿佛在谈论天气,“这是小厨房熬的桂圆红枣莲子粥,最是温养脾胃。奔波半日,先暖暖身子。”
那碗粥冒着氤氲的热气,温暖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奔波了一早上,确实腹中空空,此刻被这暖香一激,木锦之才真切地感到饥饿感袭来。
看着眼前这碗简单却用心熬制的粥,再看看对面太女殿下那平静温和的面容……木锦之心中那点休沐日被叫来的怨气,竟奇异地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她双手捧起温热的碗,指尖传来的暖意似乎也流向了四肢百骸。
低声道,“谢殿下……体恤。”
上官景逸给自己也盛了一小碗,拿起银匙,姿态优雅地搅动着碗里的粥,热气模糊了她清俊的眉眼。
她并未立刻谈正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先用些吧,吃完……再谈正事。”
木锦之看着碗里晶莹的米粒和饱满的红枣,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温度,再听着窗外隐约传来的、东宫庭院里打扫落叶的沙沙声……这东宫膳堂里的清晨,竟透出一种奇异的、令人心神稍安的宁静。
木锦之捧起那碗温热的桂圆红枣莲子粥。
粥熬得恰到好处,米粒软糯开花,汤汁浓稠清亮,红枣和桂圆的香甜气息混合着米香,随着热气蒸腾而上,温暖的气息拂过她的脸颊,也熨帖了空荡的肠胃。
奔波半日的疲惫和宫门前的寒气,似乎都被这碗简单的热粥驱散了几分。
她拿起银匙,小口地、安静地吃着。
粥的温度正好,香甜软糯,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种久违的舒适感。
上官景逸也静静地用着粥,动作斯文而优雅。
偌大的膳和堂里,只有银匙偶尔触碰碗壁的轻微声响,以及窗外隐约传来的、宫人打扫庭院的沙沙声。
阳光透过高窗,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斜斜的光斑,空气中的微尘在光柱里缓缓浮动。
这氛围,竟奇异地平和宁静,与未央宫大殿的肃杀、工部衙门的繁忙、神工山筹备的喧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碗暖粥下肚,木锦之感觉整个人都活泛了不少,连带着看对面这位她选择效忠的年轻太女的眼神也柔和了些许。
至少……殿下还记得她可能饿着肚子。
两人几乎同时放下了碗筷。
侍立在远处的宫人立刻无声地上前,动作轻巧地撤走了碗碟和炖盅,又奉上了两杯清茶,随即又如同影子般退到了堂门口,垂手侍立。
上官景逸端起青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清俊的眉眼。
她并未立刻开口,仿佛在斟酌词句。
木锦之也端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
清冽的茶香在口中散开,冲淡了粥的甜腻。
她知道,短暂的宁静结束了。
东宫此行,必有要事。
果然,上官景逸放下茶盏,抬眸看向木锦之。
那目光温和依旧,却多了一丝沉凝。
“木卿,”她的声音不高,清晰地在这空旷的膳堂里响起,“神工山一事,筹备得如何了?可有难处?”
来了。
果然是为了神工山。
木锦之心头一凛,打起十二分精神。
她放下茶杯,坐直了身体,恭敬回道,“回殿下,选址已定,落霞峰以东、紫云谷以西的五十里山地,地势险要隐蔽,远离人烟,符合陛下要求。营造司的图纸正在加紧绘制,工料采买也已开始。只是……”
她顿了顿,斟酌着用词。
“铁匠的遴选与安置,耗费心力最大。顶尖匠人本就稀缺,既要手艺精湛,更要身家清白、口风严谨,还需其家人愿意迁居或接受长期分离的安置方案。
目前初步人选已定,但后续如何保证其忠诚、如何管理保密,仍需费心筹谋。
另外,山中营建,物料运输、匠人食宿、安全防卫,桩桩件件,皆是琐碎耗神之事。”
上官景逸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摩挲着温热的杯壁。
她并未打断,直到木锦之说完,才微微颔首。
“选址得当。匠人之事,确为重中之重。国之重器,不容丝毫闪失。保密与忠诚,是底线。”
她的语气很平淡,但“底线”二字,却带着千钧之重。
“臣明白。”木锦之肃然应道。
“至于琐碎耗神……”上官景逸话锋一转,清冽的目光落在木锦之略显疲惫的脸上,“孤今日唤你前来,非为催促进度,更非添堵。神工山乃国之大事,你肩上的担子,孤与陛下皆清楚。”
她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似乎在斟酌着接下来的话。
“孤听闻,”上官景逸的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神工山选址的紫云谷附近,似乎……不太安静?”
木锦之心中一动,立刻警觉起来。
紫云谷旧矿道的事,她自然知晓,也列入了需要处理的事项之一,只是目前精力还顾不上细查那些“不太安静”的流言。
没想到,太女殿下竟也关注到了此事?
是工部内部有人上报,还是……东宫自有其消息渠道?
“殿下明鉴。”木锦之谨慎回答,“紫云谷确有废弃多年的旧矿道,臣已将其列为需重点排查的区域之一。只是目前精力所限,尚未及深究其中详情。殿下所指的‘不太安静’,可是与那旧矿道有关?”
她将问题抛了回去,想探探太女殿下的底。
上官景逸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轻轻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发出轻微而清晰的磕碰声。
她的目光越过木锦之,望向窗外庭院里一株枝干遒劲的老梅,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紫云谷的矿,是前朝所开,因矿脉枯竭,加之……开采过程中死伤甚众,怨气积聚,前朝末年便已废弃。”
她的声音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往事。
“前朝覆灭,我朝定鼎,那地方便彻底荒废。几十年来,荒山野岭,人迹罕至。
只是近些年,偶尔有采药人或猎户提及,入夜后谷中时有异响,似有幽魂哀泣,火光飘忽。久而久之,便有了些‘闹鬼’的传言,当地百姓视为禁地,轻易不敢靠近。”
她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木锦之,眼神深邃。
“这些传言,真假难辨。或许是山风穿穴,或许是野兽作祟,亦或是真有前朝遗恨不散。
但无论如何,神工山毗邻紫云谷,若任由这些流言蜚语蔓延,恐会扰乱人心,影响工期,更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滋扰神工山要务。”
木锦之瞬间明白了上官景逸的用意。
殿下并非真的关心鬼神之说,而是在未雨绸缪。
神工山锻造国之重器,必须绝对保密,不容任何意外因素干扰。
紫云谷的“闹鬼”传言,无论真假,都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必须尽早、妥善地解决掉。
(https://www.2kshu.com/shu/7184/128417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