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293章 三八红旗手果然不简单(4k)

第1293章 三八红旗手果然不简单(4k)


现在的情况,是花旗人一无所获。

    对于倭人来说,他们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追寻着脱掉脖子上的锁链。

    而现在他们很清楚,机会来了。

    以白熊在欧洲等地给予花旗乃至大洋公约国家的高压态势,花旗想要从别的地方抽身来聚焦于远东的事务,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是战略上不可能,对于花旗来说,当前的欧洲要比任何地方都重要,通过控制欧洲,可以间接控制整个世界大部分的地区。

    二是资源上不可能,应对白熊在其他地方发起的战略压迫,已经要几乎耗干花旗人的力量,他们无法再在其他地方投入更多资源应对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对手。

    此时,花旗人需要的就是忠实的仆从国,而为了仆从国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完成主人的任务,花旗需要给予仆从国足够的行动权限,从法理上的权限。

    虽然S2的结果是多国都可以在倭岛部署军事力量,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事实上只需要花旗的首肯,倭岛脖子上的链子就会被极大的削弱。

    对于倭人来说,这一切显得是那么美妙。

    但是对花旗提出的要求,才是他们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嗦嘎,你的建议大大的好!”

    在座的谁都不是傻子,所有人都听明白了他的想法。

——

    海上的同志们在行动着,然而在国内,这一切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依然是该种地种地,该上班上班。

    这种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实际上在全世界真正能做到的国家不超过一半。

    草原某中心医院,两名从京城专程请教专家回来的同志,正在统计着一份数据。

    “链霉素+利福平方案,对急性发作的布鲁氏菌病的效果很好啊!京城的专家就是专家,别看人家是个女的,而且还很年轻,可是人家这本事那是真的大。”

    一位同志拿着数据,异常的高兴。

    说实话,他们一开始对这个方案虽然抱有希望,但是并不是非常有把握,没别的原因,主要是提出这个方案的同志,实在是太年轻。

    虽然过往人家在流行病和传染病资料上也是颇有建树,但是正因为如此,两位同志反而更不敢抱有太多希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成果,现在又正忙于耐药菌抗生素研究和胸外学习的娄晓娥,在同志们看来的确在医学方面是个天才,但是这个天才的精力恐怕已经被这些成果和工作占满了,能够分给并不是全国性流行的布鲁氏菌病的注意力,恐怕就没剩多少。

    科学研究是需要付出的,付出越少,成果自然就越少。

    从常理上推断,同志们对娄晓娥提出来的这个方案属于是期望中带着克制。

    好在布鲁氏菌病的疗程相比肺结核,要短得多,而且效果明显。而作为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区域的大型医院,他们根本就不缺少病人。

    仅仅6周,同志们就迎来了好消息。

    利福平+链霉素的组合,对于急性布鲁氏菌病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

    “是啊,你看这个剂量组合,太突出了!”另外一位同志指着统计表中的一页笑道。

    这张表是一个剂量组合的试验统计表,统计表明,这个组合对于布鲁氏菌病的治愈率,高达92.3%!!

    这表明对于成年人来说,急性布鲁氏菌病发作有了明确的治疗方案!而只要急性发作有了明确治疗方案,那么拖延成慢性病的几率就暴降了很多!

    众所周知,对于相当一部分病症来说,急性发作要命,慢性发作难治,都是让病人和医生头疼的问题。

    而现在这个方案几乎可以扭转这个结果,让他们怎么能不激动。

    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京求援,没想到还真就成了!!!

    三八红旗手果然不简单!你别管人家年纪有多大点儿,就问你人家的建议管不管用就完事儿了。

    “主任,低龄、老年组的统计结果出来了。”一名下级医生拿着一份统计表,走了进来。

    “给我看看!”一位同志连忙冲上去,从下级医生手中接过了统计报表。

    他匆匆翻了一遍,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服了!服了!这个儿童资料方案也不简单呐,你看!”

    他专门翻到了某一页,很明显,这一页也是他找到的效果最好的剂量组合。

    另外一位同志探头一看,也笑了起来。

    这个剂量组合的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对于儿童、老人的布鲁氏病急性发作,显示出了和成人用的链霉素+利福平基本一致的治疗效果。

    这下补齐了!

    儿童的、成人的、老年人的方案,都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这对于潜心布鲁氏病防治的他们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对于病人,有了疗效显著、用药明确的指导方案,不用再提心吊胆的去赌免疫系统能不能中大奖。

    对于他们两和其他相关的医生,这个方案的确认,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再在布鲁氏病的治疗方案上花费更多时间,而是能够将精力放到其他工作上去,对于他们的科研生涯是一个很大的拯救。

    “我们把这个方案发下去,让下面各级医院的同志们照方抓药,一来能早日解决急性发作的治疗问题,二来也能获得更多的临床数据,为这套治疗方案的推广带来更多的助力!”一位同志兴冲冲的道。

    另外一位也点点头:“对,当务之急,是把这套方案发到其他几个牧业大省去,让他们展开更为广泛的试验。同时,我们还要请医健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

    现在他们面临的新问题是药不够。作为治疗肺结核的主要用药之一,利福平本来就不大够用,而复方新诺明更是不多,对于他们来说,现在的矛盾,已经暂时从治疗方法问题转移到了药品的供应问题。

    好在这东西是能买到的,暂时缺点儿药,相对于以前连治疗方案都不明确、纯靠运气和免疫系统抽奖解决问题,已经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至少知道怎么治了。

    “啊,对对对,你说得对,药是真没多少了,想要解决问题,还是得上级出面协调。”

    自从利福平展露出对结核杆菌的超强杀伤力之后,这年头哪个医院的医生不是把这玩意捂得死死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先把初步成功的好消息通知上级,由他们来安排向附近省份展开推广试验的事情。”

    京城,医健部传染病防治中心地方病防治组,接到了来自草原的好消息。

    对于地方病防治组的同志来说,这也像是天上掉馅饼一样,别管这个方案是怎么来的,至少算是初步解决了一种广泛肆虐的流行病的治疗问题。

    虽然彻底消灭是不可能的,这种病不像天花,对于动物宿主的致死率并不高,这也就让它更加难以禁绝。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预防的问题了,至少治疗这一块,看起来是问题不大了。

    地方病防治小组的同志们,连忙将这件事情上报了上去。

    这年头,能对一种顽固疾病找出资料方案,无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太好了!”医健部的领导接到同志们报来的好消息,非常振奋,然后又有几分遗憾:“可惜啊,三八节已经过去了,要不然今年就来得及给娄晓娥同志再发一个三八红旗手!”

    和其他表彰一般是发生在年末或者年初不同,三八红旗手因为有一个明确的节日在那里,所以一般都是在三八节左右发放的,而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

    医健部医疗技术伦理委员会的主任闻言笑道:“怕什么,明年也来得及嘛,娄晓娥同志又不会跑。”

    医健部领导笑道:“我就是替娄晓娥同志惋惜啊,如果这个东西能早一点出来,今年的三八红旗手和明年的三八红旗手都是她的囊中之物,现在这么一拖,就只有明年的那个咯。”

    三八红旗手是对人不对课题的,医健部的领导很清楚,按照娄晓娥和祁教授她们那个耐药菌抗生素研究的进展来看,明年获得一个三八红旗手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布鲁氏菌病的治疗带来的影响如果要明年才能兑现的话,那就意味着娄晓娥两个课题只能得一个红旗手。

    医技委主任听了笑了起来:“你还担心她啊,这位同志又不缺三八红旗手的荣誉,哈哈哈。”

    “说得也是,今年的机会就让给其他同志吧。”医健部从业人员分布比较特殊,虽然不像纺织行业那样妇女众多,但是也数量不少。

    娄晓娥刚从学校回到家,冲上去抱着正在逗娃的高振东就亲了一口。

    “你真神了!你这运气,绝了!哈哈哈~~~~~~”娄晓娥心情好得不得了。对于高振东的运气,她没法解释,但是却又实际存在着。

    高振东实在是没想起是什么事情,一手抱一个娃,傻呆呆的道:“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你提的那几个用药啊,布病啊~~~”娄晓娥一边把二小子从高振东手里接过来,一边乐呵呵的把整个情况说了一遍。

    高振东是真的有些意外,他对这个病要用什么药大致有所了解,也都告诉了娄晓娥,但是对于需要多久的疗程是不清楚的,还以为和结核杆菌一样,需要很久。

    没想到这么快,6个周就能验证了。虽然这个疗程其实已经不算短,但是和肺结核的动辄几个月相比,还是快了很多。

    高振东也很高兴,毕竟他只是知道个一鳞半爪,没想到搞具体工作的同志们这么高效,这么快就把这个方案给补齐了。

    娄晓娥比他还高兴:“要是部里因为这个给我发奖的话,奖章我分你一半,哈哈哈~~~~~~”

    这让高振东想起了前世的一句著名歌词,也笑了起来。

    这件事情,和刚收听到不久的我们在南部海域展开科考的通报一起,高振东的心情更加愉悦,自己改变的事情有很多,有大的,也有小的,但不论大小,都有着自己的意义,往大的说,也许是提前拓宽了发展的空间,而往小了说,至少也是能救下不少人。

    娄晓娥把孩子往高振东手里一放,开始系围裙:“今天我给你好好弄几个菜,犒劳犒劳你,就当是专家咨询费。”

    高振东点点头,将两个孩子放下地,一人胳肢窝下系了一根绳子,牵着出门去溜娃去。

    院子里,不知哪间房中,传来了书声琅琅,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孩子正在用功学习。

——

    “潮位计和五要素气象仪架设完毕!”几个在礁盘上忙碌的身影在电台里汇报道,而他们身边,还有不少其他物资。

    科考船队依然在按照计划,追寻着台风的脚步,台风在前面跑,他们在后面追。

    不过此时编队规模已经小了很多,几条导护艇被放在了沿途,这地方岛的大小足够相当数量的人员驻扎,而且也有码头设施。同时这里还留下了躲避台风的人走后留下的原本驻扎设施,一切都很好。

    和导护艇一起留下的还有部分人员和装备,他们就好像从群岛的西南开始,向东北一路留下的雷达哨一样,为整个巡逻任务提供了完整的雷达警戒能力,要知道导护艇的雷达虽然不如驱逐舰,但是至少也不比战斗机的差。

    当然,他们的用处不仅仅是暂时这一点,时间还长着呢。

    除了他们,沿途还留下了不少的物资、建材、人员,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留得住导护艇的,但是留一定数量的人和科考仪器还是没问题。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7900/128329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