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290章 海空纠缠(4k)

第1290章 海空纠缠(4k)


“地理!”

    ???!!!

    高振东当场就傻了,这个弯转得有些太急,他想了半天,自问自己在地理方面真没啥作为,就算是帮黔山崇义那边找了不少铝土矿出来,但那说是地质还说得过去,说是地理就有点远了。

    看见高振东瞠目结舌的样子,海军的同志笑道:“振东同志啊,不要谦虚嘛。我们在北极能有一席之地,不就是你对地理研究的成果嘛。”

    啊,原来是这事儿啊,不过高振东觉得这事儿吧,与其说是地理,不如说是历史,海军的同志好像有点搞岔了。

    不过搞不搞岔,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来了来了,听一听海军这边的想法也好,如果真的重要,就算自己不知道,也能想办法让自己知道。

    至于自己对地理很有研究这个误会,却是没办法继续解释下去,在别人看来谦虚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啊,是这样啊,那有什么问题我看看吧,不过不保证一定能有结果哈。”高振东笑道。

    海军这边倒也没觉得高振东是在推脱,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哪怕是他自己本职工作范围内的事情,都没人敢保证一定就有结果。

    “那肯定,我们也是在尽量广泛的收集意见。这里是南礁群岛的岛礁图,这是我们的计划,我们的想法,就是想通过地理比较熟悉的同志,判断一下我们的计划是否合理。”

    按说这个事情,其实和高振东是真的关系不大,毕竟夸得有点远了,不过谁叫高振东在地理方面真的有过高光表现呢?换成别人,估计那事儿过了也就过了,大多会归功于运气或者是碰巧,但是这些经验在高振东同志身上,有些不太一样,他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那种。

    高振东听见是这个,乐了,还别说,你还真别说,这事儿吧,我多多少少还真知道一些。

    他接过计划和图纸,看了一会儿。

    岛礁的分布,实际上我们是掌握得很全的,毕竟这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地盘,因此一眼看上去比较重要的岛、礁,除了和平岛之外,同志们都考虑得很是周全,他们考虑的不只是大小,还要考虑形状、位置、淡水、未来靠泊条件等。

    高振东看了一遍之后,他指着图上的几个礁盘,这几个礁盘都是比较大又不是最大,露出水面有一点但是又不是非常多的那种。

    “这三个礁盘,我建议提升计划等级。”

    虽然我们对这些礁盘的掌握由来已久,但是在这之前毕竟条件有限,来往的渔、商,对于一些深层的、现代化的参数指标,是不可能有定量甚至定性的勘测和记载的。

    这就导致有些礁盘通过最新拍摄的空中照片和过往记载,不太好判断其价值,例如水深,有的礁盘看起来非常大的一片,但是实际上深度比较深,这在照片上是看不出来的。而这一点点水深,哪怕就是一米两米,在未来带来的影响都非常之大。

    而在这方面,高振东恰好可以。他自己也不能判断,但是他有标准答案。

    “这三个?这三个的特点在哪里?”海军的同志看着岛礁图上那三个呈三角形的岛礁,刨根问底。

    高振东道:“这三个礁,在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有变成岛的可能性。”

    他标出来这三个礁,正好是上辈子众所周知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对他来说,这个问题都不需要考虑答案的。

    虽然选取这三个,也有当时实控岛礁不多的原因,但是话说回来,在当年条件如此艰苦、能选择的对象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要优先实控这些礁盘?这里面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说道的。

    也许还有更好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绝对不会错。

    “啊………”海军的同志有些明白过来,仔细端详这几个岛礁。

    如果振东同志所言非虚的话,这么一看,越看越觉得这几个岛礁选得好。

    明面上的岛屿自然不用多说,海军和其他相关单位的同志早就选好了,这些可都是标准答案,送分题,不用多思考的那种。

    但是在礁盘的选择上,做前期工作的同志就不太清楚了,就算是尽到最大努力,现在也只能进行图上作业,要不是卫星和别-6巡逻机的功劳,甚至连俯瞰照片都找不到一张。

    因此在选择上还是有很多局限的。

    而振东同志点出来的这三个岛礁,三角形互相拱卫,虽然偏南礁群岛东北一些,但是结合已知的少量岛屿,就能把整个南礁笼罩得严严实实。

    不过振东同志说的“条件成熟”,恐怕和自然条件关系不是很大,要不然这些岛礁在这里已经千万年,条件要成熟恐怕是早就熟透了。

    “振东同志,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什么条件,不论成熟的时间要多久,如果条件成熟,这些礁盘可以成为什么样的岛屿?”只说潜力,不说具体什么条件。

    高振东笑道:“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些礁盘可能存在淡水透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淡水供应问题,此其一。第二嘛,这些礁盘都有成为具备机场、港口、营房的全功能岛屿的潜力……”

    具体有没有淡水透镜高振东不是很清楚,毕竟淡水透镜需要一定面积的陆地,但是既然上辈子我们选定了这几个岛礁,那必定是有理由的。

    虽然不知道高振东从现有资料是怎么看出这些潜力的,但是振东同志有一点是出了名的——那就是不放空炮。

    你别管他怎么看出来的,反正他只要开了口,那概率都不低是就是了。

    “好!”如果是这样,那么南部海域当做堡垒海域的话,将固若金汤。

——

    舰队正在海面上前行,因为登陆艇和导护艇的存在,速度并不算快。

    这也给后面赶过来的电侦船提供了追上编队的可能性。

    “上级把电侦船都派过来了,这阵仗可不小啊。”在一条驱逐舰上,舰队指挥员对舰长笑道:“听说这个船这次是来保护我们的。说是能让敌人的雷达什么效果大打折扣。”

    “嗯,我们船上也有这个功能,不过从效果上来说,估计是没有这种专用船来得好。”舰长对自己船上新改装的电子战系统还是心里有点数的,现在有一条专门的电子战舰艇支援过来,无疑比现在舰上的更好。

    两人正在说笑,此时电台里传来了空中别-6巡逻机的声音:“编队西南165公里处,发现一架飞机,高度7000米,从速度上来看应该是一架花旗的水上巡逻机。”

    “派战斗机过去驱赶一下。”

    而此时,花旗这架水上巡逻机上的人也隐约发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

    “上尉,我们在东北方向150公里海面上发现大量船舶类目标。具体数量不明。”这是一架从交趾出发的水上巡逻机,这年头水上飞机还是很吃香的。

    “大量目标?”巡逻机上的花旗上尉顿时感受到了情况有些不对。这片区域此时的大型渔船可不多,能形成“大量目标”的,用屁股想都知道和军事有关。

    他在航图上标记了一下,这些船大概率是从久兴岛上开出来的。久兴岛那个地方他们完全没有侦察能力,对于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是非常的清楚。

    “飞过去接近看看。”这个距离实在是太远,以至于在海面杂波的影响下,具体这个大量是多大量,现在还不得而知,而且具体的船型也并不清楚。

    这架水上巡逻机开始调转航向,向着我们编队的方向飞来。

    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件事情并不怎么可行。

    “嘀~~~~嘀~~~~嘀嘀~~~~~”

    刚刚将航向转变过来飞了没多久,飞机上刺耳的报警声就响了起来,雷达锁定告警灯上红光闪烁。

    “他们有战斗机!”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但是毫无疑问是有的。

    这些战斗机正是被别-6叫来的,战斗机上的雷达此时功率全开。

    “掉头!掉头!”花旗水上飞机里的上尉马上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妙。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无论如何,对于一架水上飞机来说,战斗机雷达直接扫描甚至跟踪锁定实在是有些过于刺激。

    一个月就那么点儿花旗币,玩儿什么命啊,那个方向有大船团集结行进,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情报。

    而此时,在我们编队上空,别-6向舰队汇报道:“疑似花旗水上巡逻机的目标已经转向,向西飞行。”

    一位作战参谋在图上比划比划之后汇报道:“从那个位置向西,就是南交趾了,看来这架飞机是在想逃窜回去。”

    “那就不管了,不过我们要注意,也许他们还没掌握详细情况,但是舰队的存在和前进方向,他们应该是多多少少有些掌握,要注意接下来可能发生一些摩擦、干扰之类,我们要做好准备,在我们完成任务之前,这种纠缠可能长期存在。”舰队指挥员对作战参谋道,请他向各舰发送通报,提高警惕。

    那一架直接西逃的花旗水上巡逻机,还在飞行途中,就直接开始向他们的基地汇报了这一情况。

    “什么?在南部海域中部,有一支东方人的舰队正在向南行驶?”

    “是的,我们的信天翁号巡逻机刚刚发回的情报。”

    “那具体是多大规模的舰队?有多少船?是些什么情报?这些是否都了解?”

    “信天翁号巡逻机在发现这一舰队后,曾经试图向舰队靠拢,意图加强该方向的侦察。但是他们失败了,他们向舰队方向靠拢的动作之后不到5分钟,就遭到了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扫描和锁定。”

    “这……看起来这是东方人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是的,我想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细节才好,但是侦察机的行动被他们遏制住了。”

    “知道方向和速度?”

    “是的,方向正南,速度大致是14节的样子。”

    “14节?他们的船队里有运输船!”花旗人的经验非常丰富。

    “但是更多的细节我们没法提供。”一位看起来像是空军的花旗将领道。

    “放无人机!放飞火蜂侦察机过去,侦察一下情况!”这件事情不搞搞清楚,他们是很难睡的着觉。

    十分钟后,一架C-130运输机从南交趾的一个机场起飞,向海面上飞去。

    C-130主要目的是当做发射架使用,至于把火蜂带多远,在这次这个任务上倒是并不重要,这次任务飞不了多远。

    但是这次任务的难度和距离无关。

    “报告!距我舰队正西120公里、离地17000米高空发现目标两架!从信号特征和运动特性来看,应该是两架火蜂无人机!”

    “火蜂?他们倒是舍得下本儿啊。”我们的指挥员笑了起来,一次性为了同一个目标飞出两架火蜂来,这不可谓不重视了。

    “交给我们空军吧,我们打火蜂已经有经验了。”在旗舰203号驱逐舰上,一位随行的空军同志笑道。

    不过203舰长却是摇了摇头:“还是交给我们海军吧,空军是走在前面了,但是我们的作战经验还不够,这两架火蜂就交给我们,也算是改装后第一次拿他们练练手!”

    舰队指挥员点头笑道:“嗯,海军的同志说得有道理,我们还是要多给不熟悉装备的同志创造一下机会嘛。”

    “嗯……也行,那这样,我们空军的同志飞过去看看情况,核实一下是否真的是无人机,如果是,我们马上离开,交给海军的同志接手。”

    都知道无人机是胶卷的,所以只要没跑掉,那么对于我们的侦察效果就约等于0。海军先打,实在没打掉的话,空中严阵以待的战斗机部队直接补位击落敌机就行。

    相当于是花旗佬出靶机,为我们年轻稚嫩的海军舰载防空兵部队搞一次实弹打靶,花旗佬那是真的贴心。

    随着作战命令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去,没多久,203舰的电台里传来了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同志兴奋又带着一点遗憾的汇报:“目视确认,是两架火蜂无人机!”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7900/1283298.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