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三轴或以上(今天三章,先发一章)
推荐阅读:御兽:我真不是培育大师 重生八零之糙汉哥哥好疼我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遮天:开局订婚火麟儿! 双穿,从当个倒爷开始 家族修仙:通天长生 神尊强宠,废物小姐竟是绝世女帝 超凡纪元,我的职业能无限升级 镇魂街之大唐龙裔 逃离四合院:年代弄潮儿
这个海域,对于北交趾来说,既是希望的来源,同时又是损失的源头。
说是希望的来源,主要是从我们这边过去的补给和支援,走海运是最最便利、运量最大的,而且一些重型装备海运比陆运要方便得多。
虽然我们和他们在陆地上接壤,但是能有海运,还是海运更方便一些。
而且在北海湾通往北交趾的航道上,有岛屿可以停靠补给。
而说是损失的源头,则是因为花旗佬的空袭,多半是从海上过来的,而且沿着交趾的地形越往北纵深的堤防,就越是如此。陆上一路上可是要穿过北交趾的防空阵地和应对从陆上机场过来的飞机拦截的,但是海上的话,前者几乎没有,后者也少得多。
所以北海湾海域对于北交趾来说,就成了一个爱恨交织之地。
情况发生了变化,但是事情的严重性和应对策略,却不是马上就能有所反馈的,还得北交趾的人感觉到疼了之后,才会有所反应。
——
京城,外商部。
一位同志拿着一份材料匆匆走向外商部领导。
“领导,这里有份特种设备进口申请,您请看一下。”
外商部领导有些诧异,设备进口一般不需要报到他这里来,否则他这个部委领导天天也就批这玩意儿得了,也想别干别的。
“噢?给我看看。”领导接过材料。
仿佛是知道他诧异的原因,过来汇报的同志解释道:“这个一是有点贵,二是少见,三来,来源特殊,来自十七机部。”
十七机部?外商部领导一激灵,马上从怀里摸出一副老花镜,仔细看了起来。
《关于进口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的申请》
一看落款,十七机部第三轧钢厂三分厂。
难怪下面的同志要送给自己看,和振东同志有关,他们重视也是正常的。
翻开内页一看,果然,申请人有高振东签字。
外商部领导没有再去仔细看里面的内容,迅速拿出钢笔,在申请意见处签下自己的大名,并仔细的写上几个字。
“同意,速办!”
他懒得再花心思去看内容,高振东要的,初看金额很大,但是和高振东帮他们赚回来的钱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而且高振东同志要的装备,那必定是有原因的,而且非常重要,自己与其花时间去看,还不如直接签字早点买,没准儿还能对十七机部那边的工作更有帮助。
不过高振东买这东西,倒不是完全为了撕胶带,而是这玩意在其他事情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冶金,实验过程中样品的检测,显微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光学显微镜到了0.2微米之后,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可以说,如果只是为了撕胶带的话,高振东大约是不会专门去买这东西的。
外商部领导将申请递回去:“马上办,尽快办,一定要办好!”
这种细节高振东自己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在办公室里听三分厂的同志汇报工作。
“高总工,这是我们找到的粘性最强的胶带了。接下来要怎么做?”虽然不知道高振东要干啥,但是同志们有一种参加重大项目的兴奋感。
然而高振东接下来的话让他们直接就愣在那儿了。
“简单,撕着玩儿。”高振东笑道。
嗯?这几个意思。
本来以为高振东开玩笑,没想到还真是撕着玩儿,直到高振东找了一片热解石墨样品递给他们,然后认真教他们怎么撕,怎么两面对粘起来再撕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高总工真没开玩笑,真的是就这么撕。
玩不玩的不知道,想来高总工不至于那么无聊,但是具体的操作,还真就是这么撕开,再拿新的贴上去,然后再撕开。
热解石墨的各向异性如此突出,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片层结构非常纯粹,而且几乎是原子级别的片层厚度。
从热导率的各向异性来说,几乎可以肯定现在手上的热解石墨是达到制备石墨烯的要求的,所以顺手整个石墨烯,也就顺理成章起来。
还是那句话,你白皮给不给我不管,反正我弄一堆在那儿,你不给我也不让你得手。
至于石墨烯的应用,谁爱整谁整,从高振东上辈子的情况来看,这东西想要应用,还早着呢。
这其实很正常,就好像很多物理、化学效应被发现很早,但是等到有应用,已经是几十甚至上百年之后的事情。
典型的,例如激光陀螺。
“那我们怎么知道是否达到要求?”同志们傻呆呆的看着高振东。
高振东道:“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是否达到要求,但是你们可以用显微镜先看看,同时练练手。至于真正的试验设备,现在进口的报告已经打上去了,什么时候进口过来,什么时候你们就能彻底完成这个试验。”
至于对石墨烯的一些理化性质的测试,那就已经是要确定制备了石墨烯才考虑的了。
带着一脑袋的疑问,三分厂的同志们摸着脑袋就回了实验室,那就撕吧。
送走他们,高振东才又把精力放回到POSIL的修改上来,这活儿得快,好在本身也不麻烦。
刚坐下没多久,又有三分厂的同志过来找他。
领头的是三分厂技术处的,还有易中海。
一看见他们俩,高振东就知道,数控机床!
“高总工,数控车床我们经过长时间的试用,现在感觉差不多了,不过同志们建议,希望继续搞另外一种数控机床,说是这样才能应付大部分的机件加工。”三分厂技术处的同志汇报道。
易中海见高振东抬头,正要开口,结果高振东先开口了:“铣床是吧?”
易中海大喜,诶,振东就是厉害,简直跟同志们肚子里的蛔虫似的,这边还没开口呢,他已经知道同志们想要搞什么了。
数控车床、铣床,这两个东西加在一起,能应付绝大部分的零件加工。
但是和车床是是两轴的不同,铣床的说法可就多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车床能加工的零件类型是有限的,如果再加上铣床,那大部分机加工才能说是涵盖得差不多了。至于别的刨床之类的,那些倒是无所谓,暂时没有也不打紧。”
高振东点点头:“嗯,你们这个考虑,是正确的,有没有把握?”
技术处和易中海两人都猛点头:“高总工,我们合计过,没问题。有了数控车床的经验,我们相信这个铣床做起来比车床还要快一些。”
虽然工件、道具的运动和进给形式有些不同,但是好歹都脱不出机电的范畴去,车床上的经验对于铣床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同志们很有信心。
和跌跌撞撞缺这少那,还要高总工不停的在技术、零配件、材料等方面提供帮助不同,这回做铣床,条件可就成熟得多,很多车窗上的零配件、经验什么的都能搬过去。
同志们信心很足,高振东也很高兴,你们有信心就好!
高振东笑道:“那这样,我给你们上点儿难度。”
同志们心里有些打鼓,上难度?高总工都说上难度,那可能就真的是有难度了。
不过转念一想,高总工带着大家做的东西,哪个没难度了?但是哪个又没做出来了?
他既然这么说了,想来心里是有数的。
再说了,未战先怯,这可不是我们工人同志该有的样子。
“没问题!高总,您下任务吧!”技术处的同志笑道,虽然还带着一点点忐忑。
高振东点点头:“那行,我要求,你们要搞,就搞三轴或以上的,二轴或者二轴半没意思。”
同志们闻言,放下心来,这个啊,还好还好。
他们估计了一下,四轴、五轴的现在不好说,但是三轴应该没问题,或者说他们一开始本来就有点想往三轴上靠,现在高振东下任务了,那就更好了。
高总工既然下任务,那说明就必定会给予匹配得上三轴或以上的支持。
大家都知道,高总工没有差饿兵的习惯,要做事,支持必定到位,而且这个支持,甚至不只是对工作本身的支持,而且还有对参与的个人的支持。
“好,高总,我们立军令状!”搞机床的同志们斗志昂扬。
高振东笑了起来:“那你们去准备吧,你们报计划,我给你们签字儿。对了,准备一下,把车床先验了吧,这可是能配合我们最新的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成功直接加工的床子,意义同样重大。”
几位同志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技术处的同志道:“高总工,我们能不能等铣床出来一起验啊?我们也放个大的,嘿嘿。而且想要和最新的那套工业设计软件配合得好,还得是铣床。”
高振东一愣,没想到同志们心气儿还挺高。
他想了想,没有打击同志们的积极性:“你们确定短时间能搞出来?”
“能!我们有信心!”同志们信心十足,高振东估计,他们在来找自己之前,可能就已经仔细考虑过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7900/128343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