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703章 峥嵘岁月!!!

第703章 峥嵘岁月!!!


话说当年那场狙击战的紧要关头,刘之野的部下王阿林劝阻他去炸敌军的坦克。

    听了王阿林的话,刘之野叹了一口气说:“可是,如果我不去,又该让谁来执行这个任务呢?”

    王阿林虽然也是当兵不少年的老兵了,觉悟非常高,他咬了咬牙,自告奋勇地说道:“连长,你让我去吧,你是了解我的,我一定能顺利完成这个任务。”

    一开始,刘之野并不愿意让王阿林去执行这个任务,因为这项任务都在过于危险,他不想失去一个好战友。

    可是经不住王阿林的一再请求,刘之野只得答应让他去执行这项艰苦的任务。

    就这样,王阿林顶着猛烈的炮火朝敌人那里冲了过去,还以大无畏的精神炸毁了多辆敌军的重型坦克,顺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并击毙数名敌兵。

    在敌人的坦克被王阿林炸毁以后,失去了重武器的敌人只得四处逃窜,而我军开始对逃窜的敌军发起了追击战。

    就在敌人已经被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了的时候,刘之野却发了疯的在战场寻找王阿林。

    最终,他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身受重伤的王阿林。

    此时的王阿林浑身是血,包括其右臂在内的身多个部位都受了重伤,特别是其右臂,此时早已经血肉模糊了。

    但即使这样,王阿林仍然用左手手执着手雷,以一己之力与数名敌兵对峙。

    刘之野赶到以后,便帮助王阿林林将这几个敌人残兵歼灭了,然后将受了重伤的王阿林送往战地医院。

    在将王阿林送往战地医院的途中,他因为失血过多晕了过去,这让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刘之野不由得紧张了起来,惟恐他会有三长两短。

    在战地医院里,尽管甄妮等医务人员竭尽全力抢救王阿林,虽然挽回了他的生命,但他的右臂因为粉碎性坏死不得不做了截肢。

    就这样,王阿林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战后,王阿林被志司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

    可是当王阿林从战地医院醒过来以后,却发现自己没有了手臂,因此再也不能上战场了。

    一向要强的王阿林看到现在大家地照顾自己,觉得自己成为了大家的累赘,因此他决定回到国内工作。

    然后王阿林忍痛没有告别连长刘之野和连里的战友们,独自一人回到了国内,这也让刘之野从此失去了他的消息。

    当时,由于处于战争之中,再加上王阿林生死未卜,没有一点消息,很多人还以为他已经牺牲在战场上了。

    但刘之野觉得王阿林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说不定他已经回国内了。

    后来,王阿林在回到国内,由于已经离开了部队,便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

    由于只王阿林有一只手臂了,所以他的择业过程是极不顺利的,再加上由于身体不好,他决定回老家村子里定居。

    不过,由于王阿林解放前就参军了,所以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了,期间从未回去过。

    等王阿林回到家乡的村子里以后,才得知父母已经去世了,他在这里已经没有亲人了。

    更不幸的是,王阿林家的房子也已经因为失火被焚毁了。

    尽管如此,秉持着叶落归根的思想,王阿林还是决定留在村子里生活。

    由于没有了房子,王阿林只能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在地上打地铺,连被子也是好心的村民送给他的。

    后来,村民们看王阿林天天睡在地上也不是办法,便安排他到村里的马厩居住,这才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尽管生活贫困,但是王阿林却依然能做到安贫乐道,只要有一口饭吃,便感到满足了。

    虽然他曾经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的称号,但在回国以后,王阿林从未对任何人提及此事,连他参加过解放军,乡亲们也不知道。

    同时,由于王阿林回村里时还失去了右臂,大家还以为他是在外面闯了大祸,或是得罪了什么人,故而也都不敢问他。

    几年后,刘之野也回到了国内。

    在回国以后,能力突出的刘之野一路高升,

    这一年,刘之野升任警卫二师的副师长。

    这些年里,刘之野从未放弃过寻找自己的战友王阿林,但是却一直没有线索。

    后来,经过多番打听,刘之野终于得知王阿林的家乡是北疆红峰市的美丽河村,便决定去那里看一看,看看自己的老战友王阿林在不在那里。

    于是就有了刘之野美丽河村这一行。

    听到刘之野和王阿林两个人说起了这段往事,在场的村干部及村民这才知道王阿林原来是一个“深藏不露”的“战斗英雄”,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

    得知王阿林的英雄事迹后,在刘之野的帮助下村委会为王阿林新建了房子。

    由于大家都对英雄很敬佩,很多乡亲也为王阿林安排了相亲。

    可是王阿林觉得自己是残疾人,而且年龄也大了,觉得自己配不上那些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所以多次推辞了媒人安排的相亲。

    后来,王阿林和一个情投意合的姑娘结了婚,两个人在婚后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由于王阿林失去了一只手臂,所以没有了劳动能力,生活非常困难,鉴于这种情况,上面得知消息后决定给他们一家人予以照顾。

    另外,刘之野还趁着王阿林不注意在他的枕头底下放下了一封厚厚的信封。

    这里面装了八百多元现金,和一些生活物资票据。

    以刘之野当时的实力,不是不能给王阿林更多,是怕给的太多给他招惹麻烦。

    等依依不舍地送走了老连长刘之野之后,王阿林才回到了刚盖好的家里。

    晚上,正在整理床铺时,王阿林发现信封时,眼眶瞬间湿润了。

    他颤抖着用仅剩的那只手,小心翼翼地数着那些钱和票据,每一张都仿佛带着刘之野的温度。

    这笔钱足够他熬过最艰难的时期,而那些物资票据更是雪中送炭,能换来米面粮油,解决燃眉之急。

    后来村里人得知此事后,纷纷感叹刘之野的仁义。

    从这以后,只要逢年过节王阿林都会不时地收到老连长的一些金钱礼物。

    王阿林这人非常耿直,他觉得老连长也不容易,经常这么资助他,日子该怎么过?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清晨,王阿林拖着残缺的身躯,艰难地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他仅存的右手紧紧攥着一个褪色的布袋子,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袋中满载着他与妻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采集的珍贵山货——每一朵菌菇、每一把草药都凝结着夫妻俩数月来的心血与汗水。

    更令人动容的是,贴身口袋里还珍藏着刘之野赠予的金钱票据,被一方洗得发白的手绢仔细包裹着。

    列车轰鸣前行,王阿林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他想要将这份厚礼原封不动地归还给老连长。

    出发前,王阿林特意借用公社的电话,提前与刘之野取得了联系。

    当列车缓缓驶入燕京站时,王阿林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出站口等候的于淼。

    这位年轻的司机身着一身笔挺的65式军装,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格外醒目。

    于淼远远望见王阿林的身影,脸上立刻绽放出热情的笑容。

    他快步迎上前去,一边接过老人手中的行李,一边关切地问道:“王老兵,路上还顺利吗?”

    “呵呵呵,挺好的!”

    “老兵,欢迎您来燕京!”于淼挺直腰板,郑重地向王阿林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

    王阿林微微颔首,用仅剩的右手认真地回了一个军礼,声音洪亮地回应道:“辛苦你了,于淼同志!”

    于淼搀扶着王阿林走出车站,冬日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两道长长的影子。

    站前广场上,一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静静停着,车身上还沾着晨露的痕迹。

    “首长特意嘱咐我,先带您去招待所休息。”于淼拉开车门,细心地为王阿林垫好靠枕,“他说晚上要亲自为您接风。”

    车子穿过繁华的街道,王阿林望着窗外的景象,不禁想起当年部队南下时的燕京城。

    十几年沧桑,这座城市早已换了模样,就像他残缺的衣袖里,藏着说不尽的岁月变迁。

    招待所的小院里,腊梅开得正艳。

    王阿林坐在藤椅上,看着于淼忙前忙后地张罗茶水。

    年轻人动作利落,军装的袖口磨得有些发白,却浆洗得笔挺。

    这让他想起当年在连队时,刘之野也是这样爱惜军装的。

    “老兵,您先歇着。”于淼端来热茶,“我去准备晚饭要用的食材。”他犹豫片刻,又笑着道:“首长说要给您一个惊喜。”

    “哦,是什么惊喜?”王阿林诧异地道。

    暮色渐浓时,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王阿林猛地从竹椅上弹起身来,茶盏里的茶水溅出几滴。

    他眯起眼睛望向门口,只见两个挺拔的身影逆着夕阳的余晖跨进门槛,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王阿林!快来瞧瞧这是谁来了?”刘之野洪亮的声音穿透了暮色,人还未踏进院子,那爽朗的笑声就先传了进来。

    王阿林揉了揉眼睛,待看清来人后,双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排长?天哪真的是葛排长吗?”

    葛叔平身着笔挺的蓝色警服,肩章在暮色中闪着微光。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来,一把将王阿林搂进怀里,力道大得几乎要把人揉碎。

    “好兄弟啊!”葛叔平的声音哽咽着,“这些年你他娘的跑哪儿去了?弟兄们想你想得心都碎了.我们当初都以为你”话说到一半,这个铁骨铮铮的“猛张飞”竟像个孩子似的呜咽起来,滚烫的泪水打湿了王阿林的肩头。

    王阿林感觉胸口被热流堵得发慌,他用力拍打着葛叔平的后背,声音嘶哑:“排长.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话未说完,自己也红了眼眶。

    站在一旁的刘之野悄悄抹了把脸,转身对于淼使了个眼色,年轻人会意地退出院子,轻轻带上了木门。

    屋内很快飘来饭菜的香气,三人围坐在八仙桌旁,酒过三巡后,葛叔平突然从公文包里取出个泛黄的布包。

    “还记得这个吗?”葛叔平小心翼翼地展开,里面赫然是当年连队的花名册。

    王阿林颤抖的手指抚过那些熟悉的名字,在“王阿林”三个字旁,还留着当年葛叔平用红笔画的五角星。

    “这些年,我每调到一个新单位,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份名册锁进保险柜。”葛叔平仰头灌下一杯酒,“当年阻击战时,要不是你冒着生命危险炸掉了敌人的坦克”他突然重重放下酒杯,瓷杯在桌面上磕出清脆的响声。

    刘之野适时地转移话题,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王阿林,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你的老排长如今可是咱们市局赫赫有名的刑侦专家,经他手破获的大案要案,光是获得的奖章就能摆满整整一屋子呢!”

    “啊?真的吗?”王阿林惊讶地瞪大眼睛,手中的酒杯都忘了放下,“排长,您当年在团里可是出了名的'猛张飞',怎么摇身一变成刑侦专家了?这转变也太大了!”

    葛叔平闻言爽朗一笑,连连摆手:“哈哈哈,老连长这是抬举我呢!要不是当年他悉心栽培,哪有我的今天?”

    王阿林按捺不住好奇,凑近身子追问道:“排长,快跟我们说说,您是怎么从部队转到公安系统的?这中间一定有不少故事吧?”

    葛叔平举起酒杯与王阿林轻轻一碰,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的神色:“这事儿啊,说来话长!记得那年我转业后,专程来京城看望老连长.”

    慢慢地,葛叔平说起了那些陈年往事……

    夜深人静时,王阿林披衣起身,看见院子里葛叔平正对着月光擦拭配枪。

    银色的月光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与记忆中那个在战壕里教新兵拆枪的年轻排长渐渐重合。

    “睡不着?”葛叔平头也不回地问,手上的动作没停,“当年我教你的拆枪要领,还记得不?”

    “记得,死了也忘不了!”王阿林笑着晃了晃空荡荡的袖管,两人相视一笑,笑声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

    第二天清晨,于淼发现三位老兵在招待所后院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

    刘之野喊着口令,三人迎着朝阳向国旗敬礼。

    远处传来悠扬的军号声,不知是哪支部队在出早操,三个人的背影在晨曦中渐渐拉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老战友们团聚的欢乐时光总是短暂,转眼间王阿林就要踏上归途。

    临别之际,王阿林从怀中掏出那些被包裹好的金钱票据,郑重地递给刘之野:“老连长,虽然我只剩下一条胳膊,但足以养活一个家。

    现在我有贤惠的妻子,日子虽然清贫却也踏实。

    这些钱,您还是收回去吧.”

    刘之野看着眼前这个倔强的老兵,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他轻轻推开王阿林的手,语气坚定而温和:“阿林,这些钱既然给了你,就是你的。

    你老连长我现在有能力,不差这点儿。”

    说着,刘之野拍了拍王阿林的肩膀,目光望向远方:“说实话,能帮到你们这些老战友,是我最大的心愿。

    这些年,我资助的不只是你,还有咱们部队那些牺牲战友的家属们以及退伍困难老兵们。

    这是我的心意,也是我的责任。”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映照出两个挺拔的身影。

    这份战友情谊,比金钱更珍贵,比岁月更长久。

    几十年过去了,刘之野包括他的家人们一直像当初那样不改初心,为了这些退伍以及伤残老兵们在奔波。

    这也是为什么,刘之野看到报纸上这条新闻后会大动肝火的原因。

    刘之野要求易援朝回去后必须认真调查这事,得搞明白到底是谁在负责……。

    易援朝觉得面上无光,他跟随刘之野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被这么批评过。

    手里拿着刘之野给他的报纸,易援朝一转身就回到了保障部。

    到了这里,易援朝先跟李部汇报了此事,李部立马就召集大家开会。

    会议上,易援朝带回来的报纸被大家传来传去。

    看了这份报纸的人,没有一个不湿了眼睛的。

    大家都是当过兵的,报纸上那些……,自然会让他们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易援朝看到众人脸上的神情,心里明白大家都在想啥。

    有些人,真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才能体会到现在的生活有多不容易。

    等报纸传了一圈,李部才开始说话。

    他对在场的人表示,不管以前是怎样处理的,从今往后……

    又是一个晚上,刘之野还是没等到易援朝的结果。

    吃饭时他也是心不在焉,一边扒拉饭一边盯着手机。

    甘凝一看这个样子,不由得开始为刘之野操心了。

    刘之野年纪也不小了,他有多年的老胃病,保健医生早就劝他注意身体了。

    “我说,你也甭事事那么操心,那么多事你管的过来吗?

    过几年你都要彻底退休的人了,要相信下面的同志一定会把事办好!”甘凝劝说道。

    “哎,我这不是觉得这么多年的工作还没有到位的地方吗?”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8004/128392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