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丞相的杀机!来自南方的“毒蛇”!
推荐阅读:无法之法 斗罗:武魂龙纹棍,传承东方青龙 穿成影帝老婆后只想带女儿开诊所 九璃盏之摧心化骨 秦时明月之政 柴刀流漫画大师 真龙纪 刚飞升就重生? 模拟修仙,从魔宗杂役开始 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应天府,奉天殿。
殿内的空气沉重,凝滞,带着一丝火药燃尽后的辛辣气息。
一百支崭新的“燕云二型神机铳”在金砖地面上整齐列开。
铳身通体幽暗,那种深邃的钢色在殿顶投下的光影里,反射着冰冷而危险的芒。
它们是沉默的钢铁凶兽。
朱元璋走下龙椅,宽大的龙袍拖曳在地,发出沉闷的摩擦声。
他一步步走近,文武百官的呼吸都随着他的脚步而屏住。
他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细微的颤抖,抚上了那冰凉坚硬的铳身。
那触感,坚实,沉重,充满了力量。
他抚摸着它,如同抚摸一件传世的玉器,又如同抚摸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版图。
就在半个时辰前,宫廷演武场上。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这支神机铳,爆发出惊天动地的雷鸣。
三百步外,三层叠放的精锻铁甲,被一颗小小的铅丸,轻而易举地撕开了一个狰狞的破口。
那一瞬间,所有武将的眼神都变了。
那是渴望,是震撼,是看到了战争形态被彻底颠覆的骇然。
“神威!神威啊!”
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亢奋,每一个字都透着君临天下的畅快。
他猛地抬头,目光灼灼地扫视全场,龙颜之上,是登基以来,最为酣畅淋漓的喜悦。
大明,有了此等神器,何惧北元残余!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从北平归来的钦差身上。
“高申!”
朱元璋的声音洪亮,震得大殿嗡嗡作响。
“你此番北上,为咱带回此等神兵,功劳甚伟!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御座之下,高申却未曾露出半点喜色。
他僵直地跪在那里,听到皇帝的问话,整个身体反而剧烈地一颤。
下一刻,他猛地向前一个俯冲,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金砖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咚”!
“陛下!”
高申的声音不再是北平燕王府时的尖利,而是充满了一种悲怆与沉痛,仿佛承受着天大的委屈与惊惧。
“臣……有罪!”
“臣在北平,还发现了燕王殿下……大逆不道之举!”
“嗡——”
朱元璋脑中一声轰鸣,那满腔的喜悦与豪情,仿佛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瞬间僵在了脸上。
整个奉天殿的温度,骤然降至冰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高申的身上。
高申颤抖着,从袖中缓缓掏出那张被他视作最终杀器的纸券。
他双手高高举过头顶,那单薄的纸,此刻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他发起了,自己赌上一切的致命弹劾!
“陛下!请看此物!”
“此物,在北平名为‘工分券’!”
高申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刀,句句见血!
“燕王朱棣,在北平府,以此券替代朝廷宝钞,公然流通市面,行货币之权!此乃‘私铸龙币’,其罪一也!”
话音未落,他猛地吸了一口气,再次嘶吼!
“北平城外那二十万流民,被他尽数收编,名为‘建设兵团’!陛下!那不是流民,是兵!是只听他燕王一人号令,日夜操练的私兵!此乃‘私练精兵’,其罪二也!”
两罪并出,朝堂之上已是一片死寂。
徐达的脸色铁青,拳头在袖中攥得骨节发白。
然而,高申的杀招,还未结束。
“陛下!”他声泪俱下,整个人都匍匐在地,
“他以神粮、神仙居等小恩小惠,收买北平军民之心!
伪造万民感戴之假象,炮制出那份所谓的‘万民血书’,挟民意以令朝廷,逼迫户部!此乃‘收买人心,蛊惑黎民’,其罪三也!”
高申抬起头,满脸泪痕,眼中却闪烁着疯狂的、狠毒的光。
他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最后的咆哮:
“三罪并举!”
“燕王殿下阳奉阴违,名为赈灾,实为割据!其‘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
“请陛下圣裁!!”
最后四个字,如同雷霆滚过大殿,震得每个人耳膜刺痛。
“请陛下圣裁!”
一声巨响,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率领他身后那黑压压的一片党羽,尽数跪倒在地。
他们异口同声,声音汇聚成一股令人心悸的洪流。
“燕王图谋不轨,其心可诛!”
“请陛下明断!!”
“一派胡言!”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怒吼炸响,徐达再也按捺不住。
这位大明军神猛地跨出队列,须发戟张,一双虎目死死盯着高申,那眼神,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
“高申!你这个颠倒黑白、构陷忠良的无耻之徒!”
徐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高申的鼻子怒斥,
“当初若不是胡惟庸送去五十万贯废纸宝钞,意图搅烂北平,燕王何至于行此无奈之举?!”
“‘工分券’是为稳定人心!‘建设兵团’是为开荒种地!‘万民血书’是百姓活命之后的感恩戴德!”
“桩桩件件,皆是活民无数的救灾之策!到了你这奸贼口中,如何就成了谋逆!”
“国公爷此言差矣。”
一个冰冷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徐达的怒吼。
胡惟庸缓缓抬起头,那张永远带着温和笑意的脸上,此刻没有一丝表情。
“若真是救灾,为何要加盖‘燕王府印’?”
“若真是为朝廷分忧,为何要让那北平百姓,只知有燕王,不知有陛下?!”
这一问,如同一柄最锋利的匕首,精准地刺入了问题的核心。
朝堂之上,胡党与军方勋贵两派势力,在这一刻,彻底撕破了脸皮。
一方痛斥燕王野心,一方怒骂奸臣构陷。
剩余的文武百官噤若寒蝉,一个个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自己的官袍里,生怕被卷入这恐怖的漩涡。
所有的争吵,所有的怒骂,所有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一个地方。
龙椅之上。
那唯一能裁决这一切的人。
朱元璋。
他没有说话。
他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大殿里安静下来。
针落可闻。
他缓缓地,弯下腰,一手拿起了那支冰冷的神机铳。
铳身沉重,钢铁的质感传递到掌心,那是一种能横扫天下,让大明江山永固的绝对力量。
然后,他又伸出另一只手,拈起了那张轻飘飘的“工分券”。
纸张单薄,上面的朱红印记刺眼夺目。
它很轻,轻得几乎没有重量。
可它又很重,重得足以动摇他皇权的根基。
一边,是能让大明所向无敌的“国之利器”。
另一边,是能让皇权分崩离析的“不臣之心”。
而这两样东西,都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都出自他那个,一向最让他放心,也最让他看不透的四儿子,朱棣。
朱元璋的目光,在那支铳和那张纸之间来回移动。
他的眼神,第一次,对自己亲手调教出的儿子,感到了深深的迷茫。
以及……一丝不安。
(https://www.2kshu.com/shu/82040/4913269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