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玄厨战纪 > 第0033章铁轨上的灶火

第0033章铁轨上的灶火


北风在铁轨上奔跑,把灰烬吹得漫天飞舞。巴刀鱼站在孤儿院的墙头,看着远处的铁轨。铁轨像两条银色的蛇,蜿蜒向城市的尽头。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主厨!”酸菜汤在下面喊,“火灭了!”

巴刀鱼跳下墙头,看见火堆里的灰烬已经冷了,焦炭里的火星也灭了。他从围裙口袋里掏出火折子,吹了吹,点燃了旁边的枯草。火苗窜起来,照得孩子们的脸暖烘烘的。

“主厨,”一个孩子指着铁轨,“那边有光。”

巴刀鱼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看见铁轨尽头有团光,像颗星星落在地上。他轻声说:“走,去看看。”

---

铁轨尽头是片荒地,荒地里有座破庙。庙门塌了半边,墙上的泥皮掉光了,露出里面的砖头。庙里的破灶在角落,灶膛里有堆灰烬,灰烬里埋着几个烤熟的蘑菇——是“怨气菇”,伞盖紫黑色,像块块烂肉。

“又是这里,”酸菜汤骂了句,“这群狗娘养的!”

巴刀鱼蹲在灶膛前,摸了摸灰烬。灰烬是冷的,带着股甜腥味,像摸了块烂肉。他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扔进灶膛,用火折子点着。焦炭里的火星慢慢燃起来,火苗不大,却很稳,照得庙里的墙亮堂堂的。

“怨气菇不能留,”他说,“得烧了。”

酸菜汤从灶膛里扒出“怨气菇”,扔进火里。蘑菇一进火,立刻冒出黑烟,像口煮沸的墨汁。黑烟里飘着些东西:有撕碎的纸钱,有带血的指甲,还有些说不清道明的碎渣。

“怨气,”娃娃鱼轻声说,“是吃蘑菇的人心里的怨气,被‘怨气菇’吸走了。”

巴刀鱼拿起长勺,慢慢搅。搅着搅着,黑烟里的碎渣慢慢飘起来,飘到庙里的墙上。墙上浮出些画面:有个人在吵架,有个人在哭,有个人在打孩子。那些画面慢慢连成片,像张张发黄的照片。

“我想起来了……”一个声音从庙门口传来。

三人回头,看见个老头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烟袋,脸上带着倦容。“这是我老婆走的那天,”老头指着墙上的画面,“我跟她吵架……我说她没用,她说我要饿死孩子……后来她走了,再也没回来……”

他蹲在地上,哭出声来:“我想起来了……我老婆以前说,只要能吃上热饭,就不是苦日子……可我忘了……”

巴刀鱼看着他,轻声说:“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老头擦了擦眼泪,站起来:“大哥,我帮你烧火。我老婆以前说,只要能烧火,就不是冷天。”

---

庙外传来阵脚步声。几个穿黑袍的人冲进来,手里拿着刀,脸上蒙着黑布。“谁让你们动这灶火的?”为首的人吼着,刀尖指向巴刀鱼,“这些是‘食魇’大人的贡品!”

巴刀鱼没动,盯着那些黑袍人。他想起昨天在城中湖,黑袍人哭着说“我妹妹昨天走了”。他知道,这次不一样了。以前是把光捅进黑窟窿,这次得把光撒满整个庙。

“你们是食魇教的人?”他问。

“知道还问?”黑袍人挥了挥刀,“赶紧滚,不然连你们一起砍!”

巴刀鱼从灶膛里拿起块焦炭,扔过去:“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黑袍人躲过,焦炭掉在地上,火星溅到他的脚上。“哎哟!”他叫了声,盯着焦炭,“这是啥?”

“灶底的火,”巴刀鱼说,“是废工厂里,少年们用废铁拼成的灶眼里烧出来的火。他们说,只要能烧饭,就不是垃圾。”

黑袍人嗤笑了声:“什么灶底的火,都是屁话!我们‘食魇’大人说,只有怨气才是真的,只要让人吃怨气,就能控制他们!”

“你们错了,”巴刀鱼摇头,“怨气是假的,灶底的光才是真的。”

他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是昨天在孤儿院里,孩子们给他的,扔向另一个黑袍人。焦炭砸在黑袍人的胸口,火星溅到他的脸上。黑袍人捂着脸,叫了声:“烫!”

“这是灶底的光,”巴刀鱼说,“是孤儿院里,孩子们用捡来的土豆熬粥时,灶膛里烧出来的火。他们说,只要能喝上热粥,就不是苦日子。”

黑袍人盯着他,突然蹲在地上,哭出声来:“我想起来了……我妹妹昨天走了……我昨天吃了怨气菇,忘了给她烧饭……”

另一个黑袍人也蹲在地上,哭着说:“我想起来了……我昨天骂了我儿子,说他没用……可他昨天还给我买了糖葫芦……”

那些黑袍人全蹲在地上,哭声一片。巴刀鱼看着他们,轻声说:“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

庙里的哭声渐渐停了,黑袍人们摘下蒙脸的黑布,露出张张泪痕斑斑的脸。巴刀鱼走到为首的人面前,递给他块抹布:“擦擦脸,然后去把你们的怨气菇全烧了。”

为首的人接过抹布,擦了擦脸,然后从怀里掏出个火折子,走到灶膛前,把剩下的“怨气菇”全倒进火里,点着了。火苗窜起来,烧得那些蘑菇吱吱作响,冒出股黑烟,可黑烟里却飘着点点火星,像群萤火虫,慢慢飘向庙外。

巴刀鱼看着那些火星,想起娃娃鱼说的“星轨变了”。他知道,灶底的光,已经从破庙,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他转身对酸菜汤和娃娃鱼说:“走,去下一站。”

酸菜汤扛着铁铲,娃娃鱼抱着井水,跟在他后面。老头站在庙门口,挥着手:“大哥,谢谢你们!我老婆以前说,要帮帮走路的人!”

---

傍晚,三人站在城北的孤儿院门口。孤儿院的墙是灰的,门是铁的,门上挂着把锈锁。风从墙头刮过,发出“呜呜”的声音,像群看不见的狼在嚎叫。

“主厨,”酸菜汤啃着块冷馒头,“咱们今晚住这儿?”

巴刀鱼没说话,走到铁门前,伸手推了推。铁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里面的院子。院子里有口井,井台边放着个木桶,桶里装着半桶水。

“有人来过,”娃娃鱼指着井台,“井水里有星火。”

巴刀鱼走进院子,看见井台边有堆灰烬——是有人在这里生过火,灰烬里还埋着几个烤熟的土豆,表皮焦黑,像块块小石头。

“是孩子们,”他轻声说,“他们来过这里。”

酸菜汤从围裙里掏出块焦炭,扔进灰烬里:“主厨,用这个点火。这是灶底的光。”

焦炭一进火,火苗立刻旺起来,火星跳动着,像群萤火虫。“这是啥?”一个声音从墙头传来。

三人抬头,看见几个孩子蹲在墙头,手里拿着烤土豆,眼里带着好奇。

“是火种,”巴刀鱼说,“只要有人愿意点,就能燎原。”

---

夜幕降临,孤儿院的院子里,火堆烧得旺旺的。孩子们围坐在火堆边,手里拿着烤土豆,啃得满嘴流油。巴刀鱼坐在井台边,看着火苗。火苗跳动着,照得他的脸暖烘烘的。

“主厨,”酸菜汤啃着冷馒头,“明天去哪儿?”

巴刀鱼没说话,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焦炭里的火星还没灭透,一粒一粒,像群睡着的萤火虫。

“哪儿有黑窟窿,咱们就去哪儿。”他说。

娃娃鱼蹲在井台边,指尖蘸着井水画星图。井水里的星图上,城北的位置那团黑影淡了,星火慢慢亮起来。“星轨在变,”她轻声说,“这里的‘生气’已经连成片了。”

巴刀鱼看着灶膛里的火苗,轻声说:“是啊,只要有人愿意点,火就不会灭。”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烤土豆的香气。灶膛里的光,跳动得更旺了。

夜深了,孤儿院的火堆渐渐小了下去,只剩下些零星的火星,在灰烬里明明灭灭。孩子们靠着墙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烤土豆,嘴角沾着黑灰。酸菜汤把件旧棉袄盖在他们身上,转身看见巴刀鱼坐在井台边,手里拿着块焦炭,轻轻摩挲着。

“主厨,”她低声说,“城里的星火都连起来了。”

巴刀鱼没说话,把焦炭放进火堆里。火星“噼啪”一声跳起来,溅到他的手背上。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娃娃鱼蹲在井台边,指尖蘸着井水画星图。井水里的星图上,城北的黑影已经淡了,星火连成片,像张发光的网。“星轨在变,”她轻声说,“火种已经燎原了。”

---

庙外传来阵脚步声。老头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烤红薯,脸上带着笑:“大哥,我给你们送点吃的。”

巴刀鱼接过竹篮,红薯还冒着热气,带着股甜香。“谢谢,”他说。

老头蹲在火堆边,看着火星:“大哥,我老婆以前说,只要能吃上热饭,就不是苦日子。”

巴刀鱼点头:“是啊,只要有人愿意点,火就不会灭。”

---

夜风从墙头刮过,带着股烤土豆的香气。巴刀鱼坐在井台边,看着火堆里的火星。火星明明灭灭,像群睡着的萤火虫。

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黑窟窿,还会有新的怨气。但只要有人愿意点,灶底的光就不会灭。

“主厨,”酸菜汤躺在长椅上,脚翘在灶台上,“明天去哪儿?”

巴刀鱼没说话,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焦炭里的火星还没灭透,一粒一粒,像群睡着的萤火虫。

“哪儿有黑窟窿,咱们就去哪儿。”他说。

娃娃鱼蹲在井台边,指尖蘸着井水画星图。井水里的星图上,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星火在跳动。那些星火,连成一片,像张发光的网,罩着整个城市。

她轻声说:“星轨在变。灶底的光,已经成了火种。只要有人愿意点,就能燎原。”

巴刀鱼看着火堆里的火星,轻声说:“是啊,只要有人愿意点,火就不会灭。”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烤土豆的香气。灶膛里的光,跳动得更旺了。

风从塌了半边的庙门灌进来,带着股铁锈和灰烬的味道。巴刀鱼坐在井台边,手里拿着块焦炭,轻轻摩挲着。焦炭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得他的手指忽明忽暗。他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主厨,”酸菜汤躺在长椅上,脚翘在灶台上,“城里的星火都连起来了。”

巴刀鱼没说话,把焦炭放进火堆里。火星“噼啪”一声跳起来,溅到他的手背上。他看着火堆里的灰烬,想起昨天在城北的孤儿院,孩子们围坐在火堆边,手里拿着烤土豆,啃得满嘴流油。

娃娃鱼蹲在井台边,指尖蘸着井水画星图。井水里的星图上,城北的黑影已经淡了,星火连成片,像张发光的网。“星轨在变,”她轻声说,“火种已经燎原了。”

---

庙外传来阵脚步声。老头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几个烤红薯,脸上带着笑:“大哥,我给你们送点吃的。”

巴刀鱼接过竹篮,红薯还冒着热气,带着股甜香。“谢谢,”他说。

老头蹲在火堆边,看着火星:“大哥,我老婆以前说,只要能吃上热饭,就不是苦日子。”

巴刀鱼点头:“是啊,只要有人愿意点,火就不会灭。”

---

夜深了,庙里的火堆渐渐小了下去,只剩下些零星的火星,在灰烬里明明灭灭。孩子们靠着墙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没吃完的烤土豆,嘴角沾着黑灰。酸菜汤把件旧棉袄盖在他们身上,转身看见巴刀鱼坐在井台边,手里拿着块焦炭,轻轻摩挲着。

“主厨,”她低声说,“明天还会有新的黑窟窿吗?”

巴刀鱼没说话,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焦炭里的火星还没灭透,一粒一粒,像群睡着的萤火虫。

“哪儿有黑窟窿,咱们就去哪儿。”他说。

娃娃鱼蹲在井台边,指尖蘸着井水画星图。井水里的星图上,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星火在跳动。那些星火,连成一片,像张发光的网,罩着整个城市。

她轻声说:“星轨在变。灶底的光,已经成了火种。只要有人愿意点,就能燎原。”

---

清晨,阳光从庙门口照进来,落在孩子们的脸上。他们揉着眼睛醒来,看见巴刀鱼正往火堆里添柴。火苗“噼啪”一声跳起来,溅出几点火星,落在他们的手背上。

“主厨,”一个孩子指着铁轨,“那边有光。”

巴刀鱼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看见铁轨尽头有团光,像颗星星落在地上。他轻声说:“走,去看看。”

---

铁轨尽头是片荒地,荒地里有座破庙。庙门塌了半边,墙上的泥皮掉光了,露出里面的砖头。庙里的破灶在角落,灶膛里有堆灰烬,灰烬里埋着几个烤熟的蘑菇——是“怨气菇”,伞盖紫黑色,像块块烂肉。

“又是这里,”酸菜汤骂了句,“这群狗娘养的!”

巴刀鱼蹲在灶膛前,摸了摸灰烬。灰烬是冷的,带着股甜腥味,像摸了块烂肉。他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扔进灶膛,用火折子点着。焦炭里的火星慢慢燃起来,火苗不大,却很稳,照得庙里的墙亮堂堂的。

“怨气菇不能留,”他说,“得烧了。”

酸菜汤从灶膛里扒出“怨气菇”,扔进火里。蘑菇一进火,立刻冒出黑烟,像口煮沸的墨汁。黑烟里飘着些东西:有撕碎的纸钱,有带血的指甲,还有些说不清道明的碎渣。

“怨气,”娃娃鱼轻声说,“是吃蘑菇的人心里的怨气,被‘怨气菇’吸走了。”

巴刀鱼拿起长勺,慢慢搅。搅着搅着,黑烟里的碎渣慢慢飘起来,飘到庙里的墙上。墙上浮出些画面:有个人在吵架,有个人在哭,有个人在打孩子。那些画面慢慢连成片,像张张发黄的照片。

“我想起来了……”一个声音从庙门口传来。

三人回头,看见个老头站在门口,手里拿着烟袋,脸上带着倦容。“这是我老婆走的那天,”老头指着墙上的画面,“我跟她吵架……我说她没用,她说我要饿死孩子……后来她走了,再也没回来……”

他蹲在地上,哭出声来:“我想起来了……我老婆以前说,只要能吃上热饭,就不是苦日子……可我忘了……”

巴刀鱼看着他,轻声说:“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老头擦了擦眼泪,站起来:“大哥,我帮你烧火。我老婆以前说,只要能烧火,就不是冷天。”

---

庙外传来阵脚步声。几个穿黑袍的人冲进来,手里拿着刀,脸上蒙着黑布。“谁让你们动这灶火的?”为首的人吼着,刀尖指向巴刀鱼,“这些是‘食魇’大人的贡品!”

巴刀鱼没动,盯着那些黑袍人。他想起昨天在城中湖,黑袍人哭着说“我妹妹昨天走了”。他知道,这次不一样了。以前是把光捅进黑窟窿,这次得把光撒满整个庙。

“你们是食魇教的人?”他问。

“知道还问?”黑袍人挥了挥刀,“赶紧滚,不然连你们一起砍!”

巴刀鱼从灶膛里拿起块焦炭,扔过去:“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黑袍人躲过,焦炭掉在地上,火星溅到他的脚上。“哎哟!”他叫了声,盯着焦炭,“这是啥?”

“灶底的火,”巴刀鱼说,“是废工厂里,少年们用废铁拼成的灶眼里烧出来的火。他们说,只要能烧饭,就不是垃圾。”

黑袍人嗤笑了声:“什么灶底的火,都是屁话!我们‘食魇’大人说,只有怨气才是真的,只要让人吃怨气,就能控制他们!”

“你们错了,”巴刀鱼摇头,“怨气是假的,灶底的光才是真的。”

他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是昨天在孤儿院里,孩子们给他的,扔向另一个黑袍人。焦炭砸在黑袍人的胸口,火星溅到他的脸上。黑袍人捂着脸,叫了声:“烫!”

“这是灶底的光,”巴刀鱼说,“是孤儿院里,孩子们用捡来的土豆熬粥时,灶膛里烧出来的火。他们说,只要能喝上热粥,就不是苦日子。”

黑袍人盯着他,突然蹲在地上,哭出声来:“我想起来了……我妹妹昨天走了……我昨天吃了怨气菇,忘了给她烧饭……”

另一个黑袍人也蹲在地上,哭着说:“我想起来了……我昨天骂了我儿子,说他没用……可他昨天还给我买了糖葫芦……”

那些黑袍人全蹲在地上,哭声一片。巴刀鱼看着他们,轻声说:“灶底的光,不在多旺,不在多亮。在,有人愿意为你点。”

---

庙里的哭声渐渐停了,黑袍人们摘下蒙脸的黑布,露出张张泪痕斑斑的脸。巴刀鱼走到为首的人面前,递给他块抹布:“擦擦脸,然后去把你们的怨气菇全烧了。”

为首的人接过抹布,擦了擦脸,然后从怀里掏出个火折子,走到灶膛前,把剩下的“怨气菇”全倒进火里,点着了。火苗窜起来,烧得那些蘑菇吱吱作响,冒出股黑烟,可黑烟里却飘着点点火星,像群萤火虫,慢慢飘向庙外。

巴刀鱼看着那些火星,想起娃娃鱼说的“星轨变了”。他知道,灶底的光,已经从破庙,飘向了更远的地方。他转身对酸菜汤和娃娃鱼说:“走,去下一站。”

酸菜汤扛着铁铲,娃娃鱼抱着井水,跟在他后面。老头站在庙门口,挥着手:“大哥,谢谢你们!我老婆以前说,要帮帮走路的人!”

---

傍晚,三人站在城北的孤儿院门口。孤儿院的墙是灰的,门是铁的,门上挂着把锈锁。风从墙头刮过,发出“呜呜”的声音,像群看不见的狼在嚎叫。

“主厨,”酸菜汤啃着块冷馒头,“咱们今晚住这儿?”

巴刀鱼没说话,走到铁门前,伸手推了推。铁门“吱呀”一声开了,露出里面的院子。院子里有口井,井台边放着个木桶,桶里装着半桶水。

“有人来过,”娃娃鱼指着井台,“井水里有星火。”

巴刀鱼走进院子,看见井台边有堆灰烬——是有人在这里生过火,灰烬里还埋着几个烤熟的土豆,表皮焦黑,像块块小石头。

“是孩子们,”他轻声说,“他们来过这里。”

酸菜汤从围裙里掏出块焦炭,扔进灰烬里:“主厨,用这个点火。这是灶底的光。”

焦炭一进火,火苗立刻旺起来,火星跳动着,像群萤火虫。“这是啥?”一个声音从墙头传来。

三人抬头,看见几个孩子蹲在墙头,手里拿着烤土豆,眼里带着好奇。

“是火种,”巴刀鱼说,“只要有人愿意点,就能燎原。”

---

夜幕降临,孤儿院的院子里,火堆烧得旺旺的。孩子们围坐在火堆边,手里拿着烤土豆,啃得满嘴流油。巴刀鱼坐在井台边,看着火苗。火苗跳动着,照得他的脸暖烘烘的。

“主厨,”酸菜汤啃着冷馒头,“明天去哪儿?”

巴刀鱼没说话,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块焦炭。焦炭里的火星还没灭透,一粒一粒,像群睡着的萤火虫。

“哪儿有黑窟窿,咱们就去哪儿。”他说。

娃娃鱼蹲在井台边,指尖蘸着井水画星图。井水里的星图上,城北的位置那团黑影淡了,星火慢慢亮起来。“星轨在变,”她轻声说,“这里的‘生气’已经连成片了。”

巴刀鱼看着灶膛里的火苗,轻声说:“是啊,只要有人愿意点,火就不会灭。”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烤土豆的香气。灶膛里的光,跳动得更旺了。


  (https://www.2kshu.com/shu/85454/4913663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