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 第87章 准备出巢的雏鹰

第87章 准备出巢的雏鹰


“同学们,我想你们现在都已经知道了,昨天夜里在华北发生了什么。

    这是在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

    面对小鬼子这个恶鬼,是没办法和他们讲道理的。

    所谓的国联更不过是一个笑话而已,那里不过是一个穿上了燕尾服的豺狼虎豹们,分食这个世界的餐桌罢了。

    在这个丛林世界里,唯一能够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只有当我们自己真正的强大了,那些满嘴鲜血的野兽,才会戴上它们那伪善的面具和我们平等对话。

    尊严是乞求不来的。

    和平也是乞求不来的。

    想要尊严与和平,那就只能用我们手中的武器去战斗。

    用我们的鲜血和生命去交换。

    这才是这个世界的规则。

    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所以同学们,我们的工作还需要加快。

    我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来这一款,暂时最适合我们的战斗机,来保证我们的领空和战友们的安全。

    总部那边的飞行员筛选培训工作,在我们航空小组成立的那天就已经开始进行了。

    如今已经进行了十个月了

    ,可是他们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我们自己的飞机出现。

    他们现在,还只能在我们那有限的几个老飞行员的带领下,在地面进行模拟训练和体能训练。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他们是非常着急的。

    他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开上我们自己的飞机,到战场上去消灭那些小鬼子和我们所有的敌人。

    而我们现在也已经没有了退路。

    我们必须背水一战,在一个月内,让我们准备了这么久的飞机飞上天。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信心?”

    陈常在昨夜一夜没睡,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但是他现在的精神却极为亢奋。

    在做这次对新飞机决战战前总动员的时候。

    他严肃的声音嘶哑却极有穿透力。

    当他说出来的最后一个字落地之后。

    站在他面前的航空实验室二十八名成员,齐声回答:“有,有,有,背水一战,背水一战。”

    看着面前这二十八个人,这二十八张充满了愤怒、决绝神色的面容。

    陈常在说道:“好,那我们就开始工作吧。

    苏志宏。”

    “到”苏志宏向前跨出一步,立正大声回道。

    “苏志宏,你和你的发动机组在未来的十五天里,将会和我一起,把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V8型发动机的最后测试工作给它拿下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苏志宏对陈常在敬礼后归队。

    “洪山”陈常在接着喊道。

    “到”队伍前排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声出列。

    “洪山,你们机身结构组,要加快和铝厂、机械厂、以及木器厂联系。

    对机身铝镁合金工字大梁的最后检验工作,以及铝镁合金螺旋桨的加工工作

    对三点式起落架的最后修正与轮胎的匹配工作。

    还有木器厂,酚醛树脂压合板材的生产加工,以及主机翼,水平尾翼,垂尾以及尾舵的制造工作。

    这三块,我也只给你十五天时间。

    你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洪山坚定的回答道。

    “好,归队。”陈常在说道。

    “是”洪山立正敬礼后,后退一步归队。

    “杨卫军”陈常在接着点名。

    “到”杨卫军出列。

    “你们枪械组,能不能在十五天之内,拿下来7.92毫米通用机枪的最后改装工作。

    在十五天之内,能不能让让军械厂那边拿出来合格的航空机枪。

    把这个已经弄了快两个月的,航空机枪供弹系统和稳定系统给我搞明白,能不能把故障率给我降下来?”

    “能,保证完成任务”杨卫军大声的喊道,此时他的脸色涨的通红。

    “薛耀宗”

    “到”薛耀宗向前一步出列。

    “薛耀宗,我也给你十五天的时间,在这十五天的时间里,你就给我蹲在电气组那里。

    他们和总部无线电厂联合研发的十公里无线电报话机,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我军在1927年之后,就成立了一个无线电维修小组。

    后来慢慢壮大,在1938年成立了无线电厂,能够少量生产报话机。

    这里因为主角问题,时间和产能都提前了。)

    在这十五天的时间里,我必须要看到能够上飞机的无线通讯系统。

    你们能不能做到?”

    “能,保证完成任务。”薛耀宗立正敬礼回道。

    分配完了任务后,陈常在扫视了一遍站在他眼前的这些战士们。

    说道:“十五天,这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后时间。

    二十天后,我们必须要让这架飞机飞上天空。

    三十天后,它必须要能够起到,初步保卫我们领空的作用。

    全面的战争已经开始,我们已经没有了那么多的时间了。

    同志们,加油吧。”

    说完陈常在也对他的这些学生们敬了一个礼。

    学生们回礼之后就纷纷奔向了他们的工作岗位。

    发动机实验室车间。

    从陈常在看着从五月下旬开始,他就在和他的学生们,一起新开发的V型发动机。

    算一下,到今天已经整整一个半月了。

    现在工作台上摆放的就他这一个半月的结果。

    这是一台铝镁合金缸体、缸盖,铬钼合金铸铁缸套,铝硅硬质合金活塞,镀铬活塞环。

    V8型,缸径120毫米,行程120毫米,机械式多点燃油喷射,双电子火花塞点火,机械增压式,航空汽油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已经马上要完成了。

    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进入到最后测试阶段。

    按着陈常在计算出来的理论数据。

    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596KW,约等于800马力。

    这种发动机的动力在整个二战中,只能说是中小型航空发动机。

    倒不是说陈常在设计不出来,或是不想用更大功率的发动机。

    而是因为那个五百吨锻压机的压力,限制了这台发动机动力。

    如果陈常在把这台发动机的缸数再增加两个,或是四个。

    缸径再加大,或是行程再加长。

    那么这台发动机上的,那根由五百吨自由锻压机锻造出来的曲轴,将无法承受这么高的功率和扭矩。

    如果飞机还在天上飞着,发动机曲轴却断裂了,那玩笑可就开大了。

    虽然陈常在设计的这款飞机,哪怕是在无动力的情况下。

    它也能依靠它的大面积方向舵子自动回正。

    它那对两片大面积的水平尾翼和双机翼,也能让飞机自己滑翔降落。

    但如果是在战斗条件下,那可就死定了。

    所以陈常在宁可让它功率小一些,也要保证它发动机的安全性。

    至于它偏低的动力,在飞机上的使用是否能给飞机带来更好的效果,那陈常在只能在机体减重上下功夫。

    “志宏,这台发动机现在只能是这样的。

    我准备在下一款发动机的缸盖和缸体上增加一些散热片和一个风罩。

    并且在机头部位开一个可调进风口,在机身发动机舱后方两侧,开两个可调式排风口。

    在飞机正常飞行的时候,进排风口为关闭状态。

    如果这台发动机的液冷系统出现了故障,或是在战斗中被打坏了。

    那么只要打开进排风口,就可以通过机头的强风,给发动机进行风冷散热。

    在这种状态下,虽然会因为风阻而对飞机的飞行产生一些影响。

    但它还是可以给发动机,提供至少十五到二十分钟的运行时间。

    我本来是想对下一款发动机进行一次风冷和液冷的整合。

    那样到是可以给这台发动机至少一个小时的安全时间。

    但是如果完全加强风冷的话,只是靠机头风还是不够,还需要一个强制风扇。

    但这样一来的话,这整架飞机的重量就又上去了。

    所以我想,只是靠螺旋桨带起来的机头风,虽然不如强制风扇来的效果好。

    但只要能够让这台发动机坚持多运行十五到二十分钟,那么它用这些时间来脱离战场,也算是够用了。

    这样一来发动机增重不多,但是却能给飞行员创造一个生存的机会。”

    苏志宏看着眼前的发动机,也想了想,点头说道:“老师说的对。

    十多分钟的时间,已经够飞机脱离战场了。

    这也算是多了一个保障。”

    “好了,那些都是下一款发动机的事情,咱们这台发动机也可以试机了。

    准备试机,争取在三到五天之内,把它身上的毛病都找出来了解决掉。

    在十五天之内完成它所有的测试工作。”

    “是,老师,我们马上开始”

    实验室中无岁月。

    就在陈常在不分昼夜的,在实验室中抓紧完成发动机的最后测试,还要跟进他学生们其他方向的进度时。

    陕北这边也进行了大范围的兵力调动。

    总部做出的军事部署是东出、北上两条路。

    东路配合阎老西的部队,挡住小鬼子从华北西进的部队。

    而北上的部队则是配合傅将军坚守绥远。

    挡住小鬼子从北路过来的西进部队。

    所有的战略意图只有一个,那就是守住山西。

    山西和陕西唇齿相依。

    山西若是完全落入到了小鬼子手里,那么陕西也将变得极其危险。

    而一直驻守在吴家堡的第三独立加强团,这一次则是给派去了北面,配合傅将军打击可能从北路过来的小鬼子。

    而吴家堡现在的地位,已经和总部几乎属于同样重要的的地位。

    这里是陕北唯一的重工业基地,这里坚决不容有失。

    所以,总部直接把负责总部防御的一个警卫团给调到了这里,再加上本地的民兵部队,共同进行防御。

    而内保的同志,对这里也再一次的加强了力量,像过筛子一样。

    筛查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对于这些陈常在却完全没有理会。

    战场上作战,有前线的指战员。

    后方的运筹帷幄,有总部的领导。

    而他陈常在现在的战场,就在这个吴家堡工业基地,就在这个航空实验室。

    他必须要在计划的时间内,打赢这一场攻坚战。

    从那一天的誓师会之后,的第十天开始。

    就有捷报传了过来。

    首先是哪款改装的航空机枪,经过最后的测试,已经完全达到了当初陈常在要求。

    困扰了枪械厂不少时间的,五百发弹链的弹药布置和输送,以及抛壳以及震动问题,已经全部被解决了。

    最早的时候,这款通用机枪在设计的时候,陈常在采用的是可散式弹链。

    但是后来在实际测试的时候,又因为成本和野外安装子弹的问题,又给改回了金属弹链。

    又因为重量问题再次给改成了金属弹箍,加帆布软连接弹链。

    这个时候陆军使用的通用机枪弹链也就算是定型了。

    可是在战斗机上使用这种弹链就不太合适。

    尤其是飞机上空间狭小。

    飞机在战斗时,空弹链堆积容易造成输弹不畅,而影响供弹。

    尤其是五百发的长弹链更是如此。

    于是,他们又把在飞机上使用的弹链给改成了可散式弹链。

    航空机枪在开火时,弹壳和散开的弹链,全部都会从机身和机翼下面的抛弹孔一起被抛出飞机。

    虽然这会造成一些浪费,但这对于飞机的安全性来说是值得的。

    除了机枪之外。在随后的几天里,飞机的铝镁合金主梁、由酚醛树脂压合板制成的主机翼,水平尾翼,垂尾和尾舵,以及机身支架和机身板。

    自封闭油箱,起落架,飞机轮胎,螺旋桨,报话机,仪表,铅酸电池,机舱盖框架和飞机用双层夹胶钢化玻璃。

    成员座椅,操控杆以及六毫米厚的驾驶舱镍铬合金装甲板。

    这些零部件已经全部就位。

    而陈常在这边的发动机测试,也在第十四天的时候完成了最后测试。

    现在就等着把这些东西全部组装起来,让这些看着零散的部件,变成一架可在天上飞行,训练,战斗的雄鹰。

    陈常在相信,当这架飞机飞上天空之后。

    在这片天空中,小鬼子的飞机就再也不能称王称霸了。

    这架飞机的模型,在经过了三次的风洞模型测试之后,根据陈常在的计算结论。

    虽然这架飞机飞的并不是最高的,更不是飞的最快的。

    但是在二百米到五千米的低空当中,它的缠斗能力,绝对是极其优秀的。

    虽然他不能说这架飞机的低空缠斗能力,是什么世界第一。

    但是他感觉这架飞机排到这时的前三还是没问题的。

    雏鹰已经开始准备出巢了。

    在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款能在世界航空界,与天下英雄争鸣的新飞机。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85512/128454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