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神魔版隋唐演义 > 第83章 李密的末路

第83章 李密的末路


瓦岗山的风光,早已是昨日黄花。自秦琼、程咬金、罗成等核心将领星夜投唐,单雄信负气出走洛阳,西魏的气运便如江河日下,徒留一个空荡荡的架子和日渐离心的人心。魏公李密高踞在那把越来越冰冷的“龙椅”上,虽仍顶着魏公的名号,掌控着瓦岗山及周边些许地盘,却再也找不回昔日一呼百应、群雄归附的盛况。

他变得愈发多疑、猜忌、刚愎自用。昔日巧舌如簧、折服群雄的蒲山公风采,已被患得患失的焦虑和色厉内荏的暴戾所取代。他重用蔡建德等谄媚小人,疏远贾闰甫等尚有诤言的旧部,对麾下将领动辄斥责,甚至因猜忌而斩杀了几名稍有异议的头目。瓦岗山上,人人自危,昔日聚义厅的豪迈之气,荡然无存,只剩下阿谀奉承与死气沉沉。

“陛下,如今唐军势大,秦王李世民已扫平王世充、窦建德,兵锋直指中原。我等……是战是守,还需早定大计啊。”贾闰甫壮着胆子进言。

李密烦躁地挥挥手:“李世民?黄口小儿,侥幸胜了几阵,有何可惧?朕有瓦岗天险,粮草充足,将士用命,何愁不能与之周旋?尔等休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依旧沉浸在虚妄的帝王梦中,不肯正视天下归唐的大势。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唐军步步紧逼,李密麾下将领或暗中与唐军联络,或干脆率部出走。地盘日益缩小,粮饷捉襟见肘。李密欲效仿当年奇袭洛口仓之举,冒险出击,却因谋划不周、军心涣散,遭唐军伏击,大败而归,损兵折将。

败退回山的李密,更加狂躁不安。他将失败归咎于将士不用命,谋臣不尽心,终日饮酒泄愤,醉后便大骂李世民,咒骂秦琼、罗成等“叛徒”,甚至对劝他投降的妃子也拳脚相加。贪狼星的贪婪与诡诈,在穷途末路时,化作了极致的昏聩与疯狂。

这一日,唐军大将盛彦师率精兵悄然而至,兵临瓦岗山下。李密闻报,竟不组织有效防御,反而异想天开,欲率残部弃山而走,南投据守荆襄的萧铣,妄图借长江天险,再图霸业。

“陛下!瓦岗乃根本,岂可轻弃?且南下路途遥远,唐军必有埋伏!此举万万不可!”贾闰甫等人苦苦劝阻。

“住口!”李密双目赤红,状若疯魔,“朕意已决!尔等贪生怕死,便留在此地等死吧!”  他带着部分残兵败将和珍宝细软,仓皇打开寨门,趁夜色下山,欲向东南方向逃窜。

然而,他的动向,早已被唐军细作探知。盛彦师早已在熊耳山(一说邢公山)一带设下重重埋伏。

月黑风高,李密一行人马如同丧家之犬,疾行于山道之中。李密骑在马上,回头望了望黑暗中瓦岗山的轮廓,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与不甘。他算计一生,自负智谋超群,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

就在他心神恍惚之际——

“杀——!”

四周山林中,突然火把齐明,杀声震天!无数唐军伏兵蜂拥而出,箭如飞蝗般射来!

“有埋伏!保护陛下!”亲兵惊慌大叫,瞬间被射倒一片。

李密大惊失色,拔剑欲战,但军心已溃,士卒四散奔逃,不成阵列。唐军铁骑如潮水般冲入,将这支残兵分割包围,砍瓜切菜般屠杀。

“李密逆贼!纳命来!”盛彦师一马当先,直取李密。

李密身边亲信王伯当(对其忠心耿耿)奋力抵挡,连杀数名唐兵,大呼:“陛下快走!”  却被乱箭射中,倒地身亡。

李密见大势已去,仰天悲啸:“天亡我也!”  他挥剑砍翻两名靠近的唐兵,欲夺路而逃。然而,盛彦师已拍马赶到,手中长刀带着凌厉的风声,疾劈而下!

“铛!”  李密举剑格挡,虎口崩裂,长剑脱手飞出!

下一刻,冰冷的刀锋已掠过他的脖颈。

一颗满含着惊愕、不甘、怨毒的头颅,飞上半空,滚落在尘埃之中。那双曾经闪烁着智慧与野心光芒的眼睛,此刻圆睁着,凝固着难以置信的绝望。

西魏皇帝(自称)李密,卒。其首级被盛彦师取下,传示各处。曾经威震中原的瓦岗军主体,至此彻底覆灭。

是夜,星空中,代表贪狼星的那颗幽暗而闪烁的星辰,光芒急剧黯淡,如同风中残烛,挣扎数下后,骤然熄灭,化作一道微不可见的流光,坠向无尽的黑暗深渊。再无痕迹。

远在长安的徐茂功,夜观天象,见贪狼星陨,喟然长叹:“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贪狼之性,终为自噬。  李密啊李密,你聪明反被聪明误,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可悲,可叹!”

消息传开,天下唏嘘。曾几何时,李密也是一代枭雄,有席卷天下之势。然其器量狭小,猜忌成性,得势则骄,失势则馁,终不能容人,亦不能自知,落得如此下场,正应了那句老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瓦岗山的传奇,随着李密的败亡,彻底画上了**。那座曾经聚集了天下半数英雄的山寨,渐渐在风雨中荒芜,只留下一段令人扼腕的往事,和几缕消散在历史烟云中的星宿余晖。

贪狼陨落,警示后人:权谋机变,终非正道;胸怀与德行,方是立身之本。


  (https://www.2kshu.com/shu/85526/4912922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