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1978:从参军开始的文豪 > 第127章 望其项背!鲁迅的背

第127章 望其项背!鲁迅的背


“所以。周旭同志,你答应这篇小说给我们《收获》了?”李小琳最后朝着周旭问道。

    “嗯,也行,我这个月内写完了打电话通知你们《收获》吧?”

    周旭算是答应《收获》的要求了。

    不过这几个月来,自从知道周旭来到了南京之后。《钟山》《青春》这两个杂志社也相继朝着周旭发出来了约稿的要求。

    《钟山》现在没有没落,还是国内比较出名的文学类杂志社。

    至于《青春》这个杂志社,在上世纪  80年代影响巨大,名列青年文学期刊“四小名旦”。

    都有了巴金约稿了,这些小杂志社周旭自然就自己给掠过了。

    周旭在屋子里面拆着巴金的来信。

    “我很高兴你能写下来《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这种作品,后面我又观摩了《潜伏》《高山下的花环》,几部作品其实都是十分优秀的军事题材……”

    里面几乎都是一个老人家对于一个年轻人的关爱。

    毕竟老人家到了这个年纪都是会有些关爱年轻人的,想着留点东西下来。

    汪曾祺就经常辅导新作家,例如写《棋王》的阿成,就受到了汪曾祺的辅导。

    写下来《长恨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王安忆也受到过他的提携。

    当然文坛还有个老规矩,例如角逐一个奖杯,如果一二名实力差不多,会把这个奖杯安排给年轻人。

    几个月前不是有个写《泥潭》的,因为谈论自己女朋友火了吗?他获得了漓江文学奖,其实第二名实力比他厉害,但是他是新人,所以这个奖就给了《泥潭》。

    文坛向来是比较照顾新人的。

    巴金在信里面对于周旭这个冒出头来的年轻人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或许努力创作能够赶上开国前的几位作家。

    “……”

    这几天,周旭首先是在写剧本,其次是写稿子。

    至于正常的课程肯定也是继续的。

    因为都是给一群三四十岁的中青年领导上课,这群人的学习能力其实是不如十几二十岁的时候的,所以上课就比较慢,周旭偏偏正处于学习能力的巅峰,所以学起来没费什么力气。

    终于在十一月结束之前。

    周旭是把剧本先磨出来了,反正是赶在截稿之前写完的。

    他带着剧本去了校外。

    走了一圈,来到了邮局那里寄了出去。

    很快,周旭到了戏剧院外面。

    姚芳华走过来说道:“我最近在看你写得那本《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说实话,我以前只看过你写得《高山下的花环》和《潜伏》,我觉得这篇小说写得比起来前面的或许要有一些深度,但是很无聊!”

    闻言周旭也是一笑:“本来前面的比较通俗,后面的就是往文学的方面写的,其实不用生搬硬套去自己不喜欢的地方。”

    “……”

    姚芳华眯着眼睛问道:“你这话说得?不会是觉得我理解能力很差吧?”

    “那倒不是!”周旭矢口否认:“其实文学和戏剧都是艺术,你能懂戏剧艺术,未必不懂文学!”

    “也对。”她笑了起来,嘴角翘起带动两边的皮肤,很明显的出现一个梨涡。

    “走走走,我先请你去看话剧,我们今年新排的一场!”

    放下了杂志,她很快扯着周旭又往里面走。

    周旭只好跟着她往里面走,两人到了后台的一个包厢当中。

    屋子里面。

    只他一人,是位清瘦的老者。双眼皮衬得眼神沉静,身形虽薄,却透着股挥之不去的书卷气。而且戴着一个金丝眼镜。

    看起来特别斯文败类。

    姚芳华笑着喊了一声:“陆老爷,看我给你带来了谁?”

    陆文夫回头看着两人:“这是谁呀?你男朋友?当兵的!!”

    姚芳华耸耸肩:“我还想呢,不过这不太可能吧?您不是自己想说见见吗?大名鼎鼎的青年作家,周旭同志!!!”

    周旭望着姚芳华水灵灵的眼睛,小声问了一句:“不是带我看新剧吗?”

    “是呀!但是顺带着给你蹭蹭别人的房间!”她回道。

    很快,她拉着周旭走了过去:“给你正式介绍一下,这位是陆文夫!陆老爷子!!知名作家呀!”

    周旭这才明白,这机灵姑娘说的陆老爷是谁呢!

    哎嘿!又是一个中国作协的副主席!

    陆文夫是江苏的代表性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特色鲜明,善于从历史的变迁角度考察生活,小中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还具有浓郁的幽默感,他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

    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人之窝》,中篇小说《美食家》《井》,短篇小说《小巷深处》《献身》《小贩世家》《围墙》等。

    看小说就知道了,也是一个老吃家了。

    “陆老同志,您好!”周旭伸出手来。

    陆文夫也伸出手:“竟然真的是你,来南京的时候我就听说你在这边了,还没来得及拜访呢!失敬失敬!”

    这人特好玩。

    大家印象当中的老人家对于电子器械应该都是特别排斥的?

    但是陆文夫不会。

    八十年代中后期,私人电脑开始传播的时候,他甚至成为了一个电脑迷、发烧友,谈起电脑来头头是道,专用名词术语出口就是。他把电脑从  286升到  386,又从  386升到  486,最后改成奔腾  586,对电脑的更新换代非常积极。

    编辑部那群年轻人都比之他还要陌生电脑,甚至于一群年轻人还去请教他。

    一些50后、60后在二十一世纪都排斥手机电脑的时候,他一个二十后的人偏偏喜欢这东西。

    周旭立马说道:“应该是我拜访您,陆老同志真是寒碜我了。”

    “不用不用,你先坐!”陆文夫给他让座。

    周旭坐下来。他看着陆文夫,确实有点气质。

    要说文人里面长得帅的不多,周旭觉得苏童算一个,现在这个陆文夫看起来,周旭便是觉得他年轻时候铁定也长得不错。

    姚芳华摆摆手:“那我先走了,你们聊呢!”

    “……”

    陆文夫撇了姑娘一眼;“你和芳华什么关系?”

    周旭解释道:“朋友,您别想多了,真是朋友。”

    “哦,这姑娘真是我看着长大的,以前我们就是邻居,后面她去学了话剧还挺热爱的!”陆文夫点点头。

    “你觉得她好看吗?”

    周旭抿着嘴:“好看!我觉得她是我少见的好看!”

    “对呀,就是这姑娘有点偏执。”陆文夫回道:“你应该看得出来,她对于很多事情就是认定了就必须这么做的。”

    周旭点点头,这点他确实看出来了。

    “是呀,不过这样也不一定不好,人总得有自己坚持的东西。”

    八卦了一会儿,他回归了新话题:“你多大了呀?”

    “嗯,我是60年的。”

    “六零?也才二十岁?啧!你比王蒙还厉害!以前王蒙写《青春之歌》的时候才19岁,你写《高山下的花环》的时候也才19岁!

    但是王蒙写完了《青春之歌》没动静了,你还写了《潜伏》《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陆文夫拍拍周旭的肩膀,真觉得这小伙子很有前途。

    他倒是见识过不少出过成绩的年轻一代作家。

    当然这些年轻作家仅限于省内有些小名气,至于能写出来销量百万册直接国内小有名气的作家呢他倒是没见过。

    再说了,二十岁就这么出名了,只要不是中道崩殂!例如徐志摩这种三十五岁就意外离世。

    未来成就还是很高的,就和巴金说的,能够望其项背!比如鲁迅的背。

    周旭喝了一口茶,竟然不是茶末,好像是龙井茶,他说道:“老先生真是编排我了,我这小作家哪里能够和王蒙老师比较!”

    不过王蒙确实是周旭的梦想,也是文人巅峰了,做到了文化部b长去了。

    啧!陆文夫在说文学高度的时候!

    周旭心里想的是政治高度!

    他真的太想要进部了呀!一辈子都想!

    “哎?王蒙其实不如你年轻的时候出名!”陆文夫感叹了一声:“谦虚是好事,但是也不需要太过于谦虚!我当年这么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汪曾祺和我呀……”

    此时进入陆文夫回忆吐槽阶段。

    “嗯!”该说不说,被人夸铁定是心里舒服的,周旭被陆文夫这么夸奖,心里小小高兴了一会儿。

    “刚刚我和你说到汪曾祺了吧?”

    “对对,你说你想吃他做的鱼,然后他老是说买不到推迟了……”

    陆文夫一拍脑袋:“你说我这个年纪,讲话讲到一半竟然自己忘了?”

    “哎?可别这么说!您这是岁月给的底气。”

    “说起来汪曾祺,你们年轻人还认识他吗?”陆文夫抽了一口烟,突然说道。

    汪曾祺其实在七十年代之前,在文学界或者说是年轻一辈当中都不出名的。

    但是他在话剧界其实有些成就的,比如《沙家浜》,这里可能会涉及一个不可名状的名字,这个不可名状的人邀请了汪曾祺登上了城楼!

    所以说,六七十年代的汪曾祺不是没有名气,而是他在京城名气很大。

    但是随着年代的消逝,他紧跟着被年轻人一起遗忘了。

    “汪曾祺老师?《京城文学》十月刊上面发表的《受戒》就是他的作品了吧?”周旭说道。

    周旭发表的《潜伏》因为爱恨的话题已经引起来了全国文坛的讨论!那时候算是《解放军报》下场给了一个圆满的回复。

    现在。

    汪曾祺的《受戒》也发表了,同样招致了很大的讨论。

    什么写和尚恋爱,写年轻人之类的……

    汪曾祺也因为这篇小说彻底在八十年代的文坛走红!成为一个知名的短篇圣手,文坛资历也颇高。

    “你也知道呀?”陆文夫意外。

    “嗯,其实我在部队工作,他的很多作品对我也有影响!”周旭笑道。

    “那确实是,他呀在六七十年代风光无限,现在还能风光,证明他本来就是一个才子!当然我觉得他的《受戒》和你的《潜伏》有一点很像,就是写了爱情。”陆文夫说道。

    两人一边聊文学一边看戏。

    越聊越久,陆文夫越来越觉得周旭有才了,他不禁夸奖道:“你是真的才子呀!我越看你越像老汪!”

    他嘴里面充满了欣赏!

    没办法,但凡老人家看到了周旭这种才子,不欣赏都是奇怪的事情。

    “待会别走,我请你和芳华去吃饭!原本我来南京出差就准备见见你。”

    “哦?”这种作协副主席不可能缺钱的,周旭立马说道:“那好,我一定吃好喝好的!”

    看完戏。

    姚芳华用水拭去脸上的妆容,推门走了出来。长发被松松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颈侧,衬得原本柔和的眉眼间,多了几分沉静的成熟韵味,倒比平日里更显温婉从容。

    “你好了呀?我和陆老同志说要等你去吃饭呢!”

    姚芳华看着陆文夫:“你们聊的开心吧?”

    “还行,确实是一个有才的小伙子!”陆文夫眨眨眼睛。

    姚芳华没搭理这个八卦的怪老头,走过来拍拍周旭的后背:“竟然他说请客,那我们就去贵一点的地方!”

    他们去了六华春,始于清末,店名取自六朝胜地春华之意,号称京苏名菜无所不备。

    竟然名头这么大,铁定不便宜。

    进了包厢,姚芳华点菜:“文人不缺钱,那陆老爷,我随便点了?”

    “好久没见了,你随便点呀!”

    “好的,溜绣球鱼、芙蓉鹅片!这是这里最受欢迎的!”她看着菜单,说话的时候注意看了一眼周旭,也关心周旭喜欢吃什么的。

    “你呢?还喜欢吗?”姚芳华问道。

    陆文夫酸道:“芳华?是我请吃饭,你不该问我吗?”

    芳华回道:“老爷子,您是苏州人,天天吃苏杭菜呢,周旭他是外地人,他懂什么呀!?”

    “啧……那你说苏州人喜欢外来女婿吗?”

    “您又胡说了!!”姚芳华撇了一样陆文夫。

    很快菜上齐了。

    别说,淮扬菜真的不亏是“开国第一宴”!

    毕竟其他的菜系有些缺陷,川菜辣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的菜不雅观。

    但是淮扬菜做的好看,味道也清淡不错,问题就是贵,花了陆文夫不少钱!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85620/128450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