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衙署闲谈
推荐阅读:战锤之黑皇帝 我的神级词条都刷满了 浑元仙宗 战锤:刚统一帝国,你说是40K 人在诸天,寄生成道 斗罗绝世:从日月开始登顶至高 三国:王业不偏安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都重生了还混娱乐圈? 维度乐园,我是召唤系使徒
沿着朱漆雕花的连廊前行,橙红的微光透过镂空窗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李奕携着弦儿一路走来,连廊两侧悬挂着细竹帘,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轻响,与平缓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拐过一处转角,主卧房的月门映入眼帘。
门上悬着绛色的锦缎帘子,帘角缀着几枚小巧的铜铃,随着李奕掀帘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这声音惊动了屋内正在忙碌的侍女们,两名穿着藕荷色襦裙的小丫鬟,慌忙放下手中的铜盆。
二人屈膝行礼,口道“万福”。
李奕微微颔首,目光却已越过她们,落在窗前的梳妆台旁。
符二娘正坐在一张梨木的圆凳上,身后站着郭氏,两人都沉浸在晨起的梳妆时光中。
晨光透过雕花窗格洒进来,在符二娘乌黑的长发上浮动,映出一圈柔和的光晕。
她身着一件宽松的杏红色交领襦裙,因为怀着七个月的身孕,腰身处已经放开了不少尺寸。
但即使如此,那隆起的腹部依然将衣裙撑出一道弧线。
郭氏则穿着淡青色的窄袖短襦,下配月白色长裙,腰间系着一条绣有兰草的丝绦,更显得身姿窈窕。
“夫君来啦,今日这个时辰还未出门吗?”符二娘听到动静,转过头来看见李奕,顿时杏眼弯成了月牙。
她的声音如同春日里融化的溪水,清亮中带着几分慵懒。
怀孕后,符二娘的脸庞圆润了不少,却更添了几分娇媚,双颊泛着健康的红晕。
李奕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快步走到妻子身旁:“最近公事没那么忙了,我来看看二娘。”
说着,他的目光在房中扫过,没看到左灵儿的身影,随口问道,“灵儿还没起床吗?”
符二娘笑道:“还不是怪夫君,教灵儿妹妹学那素描。她非要让婢女婆子们给她当什么模特,一天到晚都在画画。据说昨夜又忙到两更天才睡,哪里还能起得这么早?”
“我本意也只是想让她能有个消遣,不然以她在山中散漫惯了的性子,待在府里闷的时间久了,怕是闷出病来。”
李奕顿时大呼冤枉。
“谁知她倒是迷上了这事……不过她在绘画上确实有些天赋,就随她去吧,或许日后咱们府里能出个丹青女大家呢。”
这话引得屋内几女都掩嘴轻笑。
李奕在符二娘身旁坐下,伸手轻抚着妻子隆起的腹部。
他的手掌能清晰地感受到胎儿的动静,不知是小手还是小脚,正有力地顶着母亲的肚皮。
幼小生命的跃动让李奕心头涌起一股暖流,这是他活了两辈子都未曾体验过的奇妙感受。
郭氏见状,抿嘴一笑,手上的动作却不停。她灵巧的手指穿梭在符二娘的发间,将一缕缕青丝挽成发髻。
她的手法极为娴熟,显然是熟能生巧,发丝在她手中,如同织绣编绳一般,摆弄出各种样式。
待发髻成型后,郭氏从妆奁中取出一支鎏金银簪,轻轻插入符二娘的发间。
符二娘抬手摸了摸新梳好的发髻,满意地点点头:“现在有玉斓日夜陪着我,处处都安排的妥当,夫君不用分心惦念我,要专心国事才是。”
说起来,她和郭氏本是妯娌关系,平日里都互称“嫂嫂”“弟妹”。但如今摇身一变,二人成了共侍一夫的姐妹。
好在按照身份来说,一个是妻一个是妾;而论及年龄,符二娘又比郭氏大了两岁。
所以称呼上自然而然地就转变了过来。
“辛苦玉斓了。”李奕说了一句,目光在郭氏侧脸停留片刻。她不仅心灵手巧,做事也很有分寸,让她看顾符二娘,确实能更让人放心。
“不辛苦,都是妾身分内之事。”
郭氏说着,示意侍女将妆奁中的铜镜递过来。
“我来吧。”李奕接过铜镜,亲自为妻子举着。
那是一面打磨得极为光亮的青铜镜,镜背雕刻着缠枝牡丹的纹样。镜中映出符二娘姣好的面容,眉如远山,唇若点朱。
符二娘对着镜子左右端详,忽然轻叹一声:“妾身最近又发胖了许多。”
李奕不免暗自发笑,女人总是对自己的容貌身材很在意,明明只是胖了一点点,却非要说得有多夸张一样。
况且怀了孕,也不可能只胖肚子,别的地方肯定也要长些肉的。
但李奕嘴上却道:“这不叫发胖,这叫丰腴,倒显得娘子更美了。”
符二娘双颊绯红,轻轻捶了李奕一下:“油嘴滑舌……”但她眼中的欢喜却藏不住。
就在这时,一个小婢女端着漆盘进来,盘上放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羹汤。
“娘子,这是厨房刚炖好的胶参羹,趁热用些吧。”
符二娘皱了皱鼻子:“又是胶参,这几日天天吃,我都腻了。”话虽如此,她还是接过了瓷碗。
看着妻子小口小口地喝着羹汤,李奕忽然想起初见符二娘时的情景。
那时她还是符家的小姐,也是这样明媚的笑容,让他心中起了波澜。
符二娘扶着腰慢慢站起身,李奕连忙伸手搀扶。
她望着窗外的景象,忽然喃喃自语道:“又是一年将尽。听说江南下起了大雪,也不知道阿姐在颍州可还安好……”
“放心,皇后的身体已经无虞……”
话语稍顿片刻,李奕又低声道,“据前线传回消息,官家不日将会班师回京。到时皇后自然就能回到东京,静心调养。”
关于皇帝将要回京的消息,牵扯到战事安排和军队动向,因此被捂得很紧,朝中只有极少数人知情。
听到丈夫的话里,涉及了军国大事,符二娘轻嗯一声,并没有多问什么。
李奕轻轻揽住妻子的肩膀,感受着她身上的温暖。在这个动荡的乱世,能有这样一个温馨的家,身边有娇妻美妾相伴,实在是莫大的幸运。
不过想要保住现在拥有的一切,他就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若是不小心从高处跌落,别说他自己会粉身碎骨,就连身边的妻妾也会遭遇苦难。
这世道下,有许多英雄豪杰曾位居显贵,却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妻女受辱……
“夫君,该去上值了吧?“符二娘仰头问道,眼中虽有不舍,却还是催促道:“别耽误了正事。”
李奕点点头,在她额头上轻轻一吻:“晚上我早些回来陪你用膳。”
……
清晨的汴京城笼罩在一层薄雾中。
李奕骑着马,沿着浚仪街向北行去,沿街的早市已经热闹起来,小贩们吆喝着叫卖货物,饭铺里冒出腾腾热气,裹挟着面食的香气扑面而来。
李奕勒了勒缰绳,让马儿放慢脚步,好避开那些挑着担子匆匆赶路的商贩。
相比于外城的杂乱无章,内城的布局还算合理。但人口密度却远高于外城,经年累月下来,城内的街巷同样狭窄逼仄。
然而内城想要改造的难度太大,不仅聚居着大量的达官显贵,还遍布着朝廷的衙署、仓房,牵一发而动全身。
因此内城只在各处要道进行小范围的改建扩修。
李奕领着亲兵们一路向北,路过开封府衙一带的官署区,然后在岔路口东行、沿大路去皇城。
殿前司的衙署在大内西南边,距离政事堂和枢密院的官署不远,毗邻着皇帝寝居临朝的崇元殿。
等李奕到了衙署,禁军的一干武将都已等着了。
由于点检侍卫司的韩通太忙,扩建京城、疏通内外河流,等等事务都要他盯着。
所以侍卫司的日常军务也由李奕一并管着。
当然了,所谓点检更像是监督,并无资格调兵遣将。皇帝在离开东京之前,枢密院已经把各部的任务给安排好了。
大伙儿只需要按着章程办事,不出什么差错就行。
而到场的都是各部主将,最低一级也是军都指挥使……至于更低的指挥使及以下将校,则还没资格来参加早会。
虽然皇帝带走了一大半中高级将领,但留在东京的军都指挥使以上武将,也足有好几十人。
衙署的官房容不下这么多人,李奕就让大伙儿都站在衙署的院子里。
他先是让署吏记录到场的将领名字,然后站在廊下对着众人说了一通话……这便是禁军的日常点卯,有点像是后世学校里的点名。
武将们办事比较干脆,没多少形式过场。点卯过后,诸将依次向李奕拜别,接着各自回军队驻地清点人员、安排事务。
军队的日常运转也都是靠这样一层层的传达下去。
李奕想起了以前还是小校的时候,便就是待在军营等着上头发话。
但现在处境不同了,他成了站在上面发号施令的人。这些禁军的中高级将领们,都要乖乖地听他耳提面命。
李奕在官房内坐了一会儿,翻了翻最近新入籍的士卒名册,这才不慌不忙地前往宣徽院衙署。
前线的战事告一段落,向训作为东京留守,肩上的压力也为之一松,倒是清闲了许多。
李奕到了宣徽院衙署,一进官房的门,就见到向训坐在窗边的矮榻上,手里捧着一卷文书,正读得入迷。
“向兄好雅性。”
听到李奕的声音,向训这才注意到他来了,当即放下书卷,招呼道:“一时得闲,读些兵书打发时间。”
“哦,是何等兵书,竟让向兄这般痴读入神?”李奕顿时面露好奇,快步走到矮塌前坐下。
他平日里也会搜集一些兵法书册,通过结合战场上的实例去感悟,倒是从其中收获颇多。
所以听到向训提及兵书,他不免有些心痒难耐。
“说是兵书也不算恰当。”向训见李奕这副模样,不由失笑,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
“昨日魏王送到京城的奏书,其中提及许多关于战阵之事上的感悟。并称‘前之谈兵者多杂言阴阳’,魏王欲撰写一本兵书,只述人事军阵,成书后献给官家……”
向训话还未说完,却见李奕就把书卷往怀里揣,他连忙伸手按住:“哎,贤弟你这是干嘛?”
“哎呀,向兄勿虑。”李奕轻咳一声,“魏王久经战阵,于军阵之事定然经验丰富,小弟只是拿回去抄写一份,留待日后细细拜读。这文书明日我便还给向兄。”
向训无奈一笑,手指在案几上轻叩两下:“魏王乃是贤弟的岳丈,想要向魏王习学战阵兵法,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待日后魏王将兵书撰写完成,贤弟大可以直接上门求要。”
“小弟性急,等不了那么久。”
李奕打了个哈哈,随即又开始转移话题,“官家传回诏令,让韩都虞候在城西汴水侧,开辟码头和营建场所,为造战船而提前做准备。而且还要修凿一处水池,连通汴河并引水入内,以做习练水战之用。”
“这下子,韩都虞候身上的担子倒是更重了……”
听到这话,向训了然一笑,倒也不再纠结文书的事了。
他捋了捋胡须:“韩都虞候最擅营建之事。换做你我,就算想要接下差事,替官家分忧,那不也没这个本事?”
他这话里明显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但官房内现在也没旁人在,以他二人之间的亲近程度,私下里开些玩笑也无伤大雅。
李奕附和了一句。但心中却在寻思:留守的四人之中,王朴和韩通这一文一武,都属于脾气很臭的一类人。
但偏偏他二人也不对付,都隐隐看不惯对方……真乃奇哉怪哉?
反倒是他和向训,性子很投机不说,也和王、韩二人相处的还算凑合。
就好比两个刚硬的齿轮中间,加了两坨润滑油,以保证几人间能最大限度的保持协调。
不得不说,世宗柴荣的用人手段,确实有几分门道。
闲谈间,两人不免说到了前线的战事。
向训忍不住叹道:“好不容易拿下的舒、蕲二州,最后却又还给了唐军。打到现在这个局面,寿春城久攻不下,攻略下来的州县,基本大半还了回去。”
李奕道:“好在光州如今被我军握在手中,唐军暂时也没能力主动发起进攻。”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18/128442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