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天子宁有种 > 第157章 史彦超请喝酒

第157章 史彦超请喝酒


正如李奕所预料的那般,也如历史记载的一样,皇帝派去淮南前线阻止撤军的使者,最终还是晚了一步。

    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宰臣李谷率领大军回防正阳浮桥,南唐寿州城被围困的局面因此解除。

    消息传回东京时,正值皇帝召开朝议,商讨淮南的战事,群臣听闻前线变故,顿时一片哗然。

    李奕站在武将的队列里,目光暗自扫视一圈,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他心知皇帝肯定对李谷擅自撤军回防的做法不满,但这一点他并不关心,而且也轮不到他去多嘴,他更在意皇帝接下来的安排。

    御座上的柴荣面色阴沉,手指轻轻在扶手上敲击,半响才冷冷开口:“李谷擅自撤军,致使寿州城之围功亏一篑,诸位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置?”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见宰相范质和王溥都没开口,大伙也都沉默不语。

    李谷毕竟贵为次相,眼下纵然犯了过错,但皇帝并没有直接下诏严惩,反而拿到朝会上讨论,谁能知道皇帝究竟什么心思?

    若是贸然开口,不管是落井下石,还是出声替李谷辩解,都有极大的风险。

    而且参加朝会的文武大臣虽然不少,但大半人都是到场凑个数的,根本没资格对军政大事指手画脚。

    至于剩下少数有资格的人,个个都是人精一般的存在,不是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轻易不会发表什么意见。

    柴荣眉头微皱,刚想张嘴再说什么,却见一位须发半白的小老头儿突然出列。

    正是当初曾在灭佛之事上,指责李奕“造杀孽”的侍御史左承思。

    他一脸肃然道:“陛下,李相此举虽有保全浮桥之意,但未得圣命便擅自撤军,实乃违抗军令,若不严惩,恐日后诸将效仿,军令难行!”

    侍御史在诸御史中的地位最高,眼下后周没有专职的御史台正副长官,即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所以侍御史左承思都已经站出来,当即殿内便有几名御史也跟着纷纷附和。

    御史们本就负责纠察内外官员、肃正纲纪,由他们出面来弹劾宰臣李谷也算职责之内。

    但这时也有其他谨慎的大臣提出异议:“李相乃是宰臣,又兼前军统帅,若贸然问罪,恐动摇军心。不如先召回东京,问明缘由再作定夺。”

    随即大臣们便分作两派,争论是否立马严惩宰相李谷的罪过。

    柴荣微微闭上眼睛,想到了高平之战时,李谷被乱兵所迫,宁愿逃入山谷差点饿死,都没有投降汉军。

    以及自己反攻北汉,对方鞍前马后,在统协驻地兵马、后勤的调运方面,尽心尽力的办事。

    听说李谷当时一天只吃一顿,更是只睡一两个时辰,没日没夜的操劳,整个人都瘦了快二十斤。

    柴荣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去年为自己巩固皇位出过力的人,他都记在心里,而且也都一一提拔重用。

    宰相李谷明显也是有大功的,这事柴荣心里明白,让他对李谷有更大的宽容度。

    柴荣心道:李谷办实事的能力很不错,年轻时也是文武兼备的人才……可惜年纪大了终究失了几分锐气。

    他觉得这事自己也有一定责任,先前派李谷为攻打淮南打头阵,就是看重了对方在后勤和统协人员方面,都有很强的经验和能力。

    再加上柴荣不想轻易放权给武将,这才折中让李谷顺带管着前线兵权。

    但有利就有弊,毕竟不是专职武将出身,打仗方面还是差了一筹。

    然而眼下不是想着惩罚李谷的时候,数十万人马如今还在淮南的战场,牵一发而动全身,当要以稳定军队人心为主,李谷暂时肯定不能轻易召回。

    柴荣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殿内众臣,最终落在王溥身上:“王卿,此事你怎么看?”

    王溥作为宰执重臣,深度参与国政大事,显然明白皇帝的心思,当即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李相撤军之事虽有不妥,但眼下淮南战局未稳,若贸然撤换主帅,恐给唐国可乘之机。不如先令其戴罪立功,待战事稍定后再行论处。”

    柴荣微微颔首,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但眼神中的冷意仍未消散:“既如此,便依王卿所言,暂留李谷之职。再命李重进率军加紧赶往正阳,支援前军御敌。”

    从寿州城下撤军的事已经无可挽回,如今最紧要的就是不要再出纰漏,正所谓进军容易退军难,当务之急就是要保证军队的安危。

    柴荣纵然对李重进有诸多防备,但对于这位表兄打仗的能力,他还是认可的,目前淮南前线战事不明,让李重进赶快去协助也算多个保障。

    反正指挥权还是在李谷手里,李重进只管听命作战就是,其它的事对方也插不上手。

    王溥肃然应诺,却听皇帝又道:“南征非一日之功,唐国也不是蜀国能相提并论的,所以趁着冬季淮河水浅好渡河,朕要亲率大军到淮南前线督战,尽快让战事有个了结,以免拖得太久横生枝节。”

    柴荣的话不像是询问意见,更像是在说:朕即将要御驾亲征,正式通知你们一声,大伙儿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毕竟皇帝亲征肯定要带着大批的文臣武将随行,能有资格参加朝会的大臣里有不少都要跟着。

    对于这件事,倒没人发表什么反对意见,皇帝的性格大伙儿都清楚,当初御驾亲征高平之前,资历名望都很高的宰相冯道出来阻止,差点都把皇帝给惹炸毛。

    现如今柴荣的威望早已超越刚登基那会儿,朝臣们谁敢跳出来触霉头?

    至于宰相范质和王溥,皇帝亲征的事肯定跟他俩提前商量过,他二人更不可能出来阻挠。

    “那事情就这么议定了,内殿起居今日暂免,范卿和王卿稍后到金祥殿见朕。”

    柴荣也不废话,吩咐一声,接着起身便走。

    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可见一斑。

    ……

    朝会结束后,李奕走出大殿,抬头望向阴沉的天色,心中暗叹。

    皇帝要御驾亲征的事已经确定,那说明前几天皇后召见符二娘,所说暂时不会让自己再上战场,应该不会有假。

    至于大符后也要跟着一起出征……不管皇帝到底同没同意,这事李奕觉得自己是绝对干预不了的。

    先前想着私下能不能阻止大符后随军出征,现在想来是自己想多了,就连参与攻伐南唐自己都挨不上边,皇帝的家事自己哪有资格多管?

    原本他以为自己的地位够高,手中的权力也够大了,但真到了关键时候,很多事还是无能为力。

    当然仔细想想,这也在情理之中,哪怕是张永德和李重进二人,都很难左右到朝政大事,自己暂时更没这个资格。

    就在这时,一只大手拍到了李奕肩膀上,转头望去,却是史彦超这厮。

    只见史彦超咧着一张大嘴,粗犷的声音在李奕耳边炸响:“李都使,几个月前你率军出征时,我说等你打胜回来就请你喝酒。正好今天赶上了,等下了值,咱俩去喝个痛快。”

    李奕顿时脸色一黑,若不是现在听史彦超提起,他都已经忘了这一茬。

    “谢过史都使好意,在下……”

    李奕下意识张嘴准备婉拒,谁知史彦超大眼一瞪,哼道:“李都使莫非现在高升了,就开始看不起我老史?若换做旁人还没资格让我请他喝酒呢!”

    李奕忙道:“这……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史彦超这货的脾气他自然了解,除了皇帝之外,没人能让他放在眼里,若是因为喝酒这种小事,把这家伙得罪死了。

    怎么看都觉得有些不太值当……虽然以李奕如今的地位,他已是殿前司马军都指挥使,马军天然要压步军一头,史彦超这个步军都指挥使是不如他。

    但要是跟史彦超的关系闹僵,日后在殿前司内也是一件头疼的事。

    史彦超闻言脸色这才放缓,又跟李奕约好了时间和地点,随即便大摇大摆的离开。

    喝酒的地方在内城的一家酒肆,等到下值之后,李奕如约到了地方,史彦超已经提前一步候着。

    “这一坛是汴梁城内如今卖的最好的酒,据说是什么李家酒铺所出,酒水烈的很,喝起来虽有些辣口,但也十分爽利。”

    史彦超洋洋得意的拎起一个酒坛,李奕顿时心里发怵,但奈何上了贼船,再想下去可就难了。

    不过听到提及李家酒铺,李奕不禁心道:莫非是自己供应李二娘子的那些蒸馏酒所勾兑出来的?

    他伸头望了望清澈的酒液,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心里当即确定了十之八九……玛德,回旋镖以这种方式砸到自己头上了。

    对于自己亲自弄出来的蒸馏酒,李奕自然明白其中“厉害”,纵然是经过勾兑的,想来度数也不会太低。

    李奕只能硬着头皮和史彦超对喝起来,入口后果然度数不低,没喝几碗酒就有些上头了。

    “你怎么喝酒跟个娘们似的?来,继续干!”史彦超秃噜着大舌头道,明显也有了醉意。

    毕竟是蒸馏酒勾兑的,一坛酒少说有个七八斤,史彦超一个人就干了大半,不醉才是怪事呢。

    “我,我不行了……不能再喝了……”又灌了两碗酒之后,李奕已经力不从心。

    自从去年开始,他的酒量见长不少,但跟史彦超这等“酒桶”比,实在还是相形见绌。

    若是这个时代的那些普通发酵酒,李奕喝个一两坛不成问题,但勾兑的蒸馏酒就难为他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18/128446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