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宋悍臣 > 第168章 解元才是你的目标(一更)

第168章 解元才是你的目标(一更)


为了程序正义执行下去,总归是要费许多心思去搞证据的。

    况且依照宋煊的想法,擒贼先擒王。

    要不然窦家总会派新的杀手来。

    灭门案总会留下许多线索,也会被朝廷追查。

    特别是宋煊与窦家发生了直接冲突,首要怀疑对象就得放在他的身上。

    如今的朝廷可不支持杀人全家,尤其是对于这些官员,能流放就流放。

    顶多放到海南岛去苟延残喘。

    丁谓便是如此。

    曹利用听了宋煊的话,摸着胡须点点头:

    “还是你们读书人心思重啊!”

    曹利用是经历过寇准丁谓,以及后续丁谓王钦若等人的激烈斗争的。

    这些个读书人除了寇准让他钦佩外。

    其余人有才华,可心思都没用在治理国家上。

    曹利用摇摇头。

    如今正是这些读书人掌权。

    他这个在怎么是大宋军权第一人,也会被他们那些读书人狠狠压下一头。

    尤其是他虽然坐稳军队一把手的位置,可下面的几个副手都不是他的人。

    有太后的,有其余宰相的。

    总之便是互相制衡、掣肘。

    绝不允许一个人独掌大权。

    避免有人效仿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事。

    宋太祖就是这么上位的,他还能不懂那批人的心思?

    必须得防一手。

    如今大宋冗官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层层叠罗汉,大家相互扯后腿。

    谁都别想掌控绝对的权力。

    唯有如此,国家政权才能稳固下来。

    至于后面出现问题,那就让后人去解决,相信他们的智慧。

    宋煊坐在台阶上,双手撑着自己:

    “嗨,老曹,怎么说呢?”

    “俺这无父无母的,心思不重点,也活不到今日。”

    “罢了,随你怎么想吧。”

    曹利用对于宋煊喊自己老曹,倒也没觉得冒犯,反倒有些顺耳,故作潇洒的道:

    “正巧我也在你这住几日。”

    “这不好吧?”

    宋煊瞥了曹利用一眼:

    “你这个名震天下的老曹住在俺家里,那些宵小之辈还怎么敢来?”

    “俺还怎么利用他们算计窦家?”

    “哈哈哈。”

    曹利用摸着胡须大笑几声,对于宋煊的吹捧很是受用。

    没法子。

    看一个人顺眼,他吹捧自己,自己很开心。

    可看一个人不顺眼,他再怎么拍马屁,也看不上他。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就是如此的奇妙。

    “有关杀手的消息,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此彻底的?”

    曹利用笑完之后,就话锋一转。

    宋煊当即把窦臭的学生应天府通判顾子墨给提留了出来。

    窦家遥控指挥,但总得有本地接头人。

    这事成不成的,总归是有人给窦家去信。

    否则单凭借杀手一家之言,就把尾款给结了,如何能行?

    “果然,你们读书人心思太深了。”

    曹利用听了宋煊诉说的来龙去脉,还是觉得自己总结的很对。

    “你这间铺子怕是挺赚钱呐,人来人往的。”

    “嘿,倒是挣点钱。”宋煊哈哈一笑:

    “自是比不得老曹那么多俸禄的,哪像俺这读书耗费的钱财挺多,就得想法子自谋生路,否则就得吃土。”

    “不见得吧,依照你小子的性子,在没肉吃之前,就得先把别人碗里的肉抢过来,绝对不会委屈自己个。”

    “嘿,知俺者,老曹也。”

    “哈哈哈。”

    曹利用大笑一阵,并没有把朝廷上的争论与宋煊说一说。

    完全没必要。

    王珪这时候才耍完一套,过来同宋煊打招呼。

    他对于曹利用也只是客气的拱手,并没有询问什么。

    丝毫不知道这就是他将来要在禁军厮混的最高大佬。

    而且王珪也想不到,宋煊一个平平无奇的学子,会跟曹利用扯上关系。

    曹利用只是在这里吃一顿饭,嘱咐宋煊好好学习,便笑呵呵的走了。

    他这次来是监考的,在宋宣这里待着也不合适。

    免得传出什么泄题的事宜。

    这种风声并不少见。

    发解试是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大量平民阶级拥有了入仕的机会。

    权贵子弟,能够在考试之前,凭借家里的关系,获知一定的考试内容,俗称“走后门“,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这已经是最公平的一种考试了。

    ……

    顾夫人从灵台寺出来,长长的叹了口气。

    这几日她等了许久,想要再告诉宋煊有关自己丈夫要谋害他的消息。

    他们二人吵了一架。

    总归是顾子墨对于妻子买宋十二书铺的东西,很是不满。

    夫权压制之下,顾夫人也不再来宋煊的铺子。

    只能期待能够在寺庙里见一见。

    可十二郎没来,顾夫人心里是既失落又焦急。

    一旁的侍女则是安慰着夫人不必如此焦急孕育孩子,心诚则灵,以后多来便是了。

    宋煊依旧是在家中温习功课。

    除了要继续练习西昆体之外,更是通读儒家经典。

    他在老家私塾的虽然早就看了无数遍,但并不跟张方平一样过目不忘,只能多次温习,彻底吃透。

    二者相辅相成,也好在考诗赋的时候用典。

    考试近在眼前,也就是三天后。

    八月十号开考,连考三天。

    至于锁院这事,早就在五天前就做了。

    如今大宋各地的发解试时间并不是完全一定的。

    有的地方远些就在六七月举行,诸如川、广。

    大部分是在八月,还会有在九月举行的。

    以诸州县距离京师远近,由州县自行来决定解试时间的早晚。

    固然体现了宋代发解制度人性化的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弊端:

    “举子奸计,多占临近户籍,至有三数处冒试者,冀于多试之中,必有一得,以致争讼纷然,有司多端禁止,率不能革”。

    由于各地解试时间不同,便出现了制度上的漏洞。

    学子们把握好各地解试的时间差,并加以充分利用,便可以多地取解。

    以期“多试之中,必有一得。”

    北宋时期冒贯取解的现象非常普遍,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

    至于大宋首都开封那更是冒籍贯的高发区。

    发解试一般是三年两考。

    偏偏只有开封府的“解额”每年足有几百人。

    其余州郡大多百人左右。

    上万人争夺百余人名额,与争夺几百人的名额,难度当然不一样。

    北宋开封府的房价高居不下,连宰相都不能轻易购买。

    除了是首都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学区房的缘故。

    当然了,大宋的商人为了赚更多的钱。

    不仅仅是开发出了学区房。

    更是开发出了“学区坟”这种全新销售板块!

    开封籍考生要么拥有开封户口。

    要么拥有开封房产。

    假如你既没有户口也没有房产,还想吃开封府的考试便宜。

    那就查你家谱、查祖坟。

    家谱上没这位考生的名字,祖坟墓碑上的姓名也跟报考档案上,填写的祖上三代姓名对不上,那你就完蛋了。

    故而不少考生为了能够在开封府考试。

    有钱的就买房。

    没钱的就买祖坟。

    或买同姓为宗族,或指丘垄为坟墓,百计营求,以觊一试。

    别人的家谱,不用担心,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己的家谱。

    别人的祖坟,那也所无所谓,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家的祖坟。

    你就可以在开封府参加相对竞争小的考试了。

    大宋不少学子为了更加容易中进士,想出来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毕竟市场就摆在那里了。

    有需求就会有买卖。

    反正经历过五代十国多年的战乱。

    家谱这种事。

    谁又能说的清楚?

    像宋煊那样无所求的,只是带了些应季水果,去看担保人表示感谢。

    若是你想在冒籍上用功,还得必须有小鬼引路,然后你才有机会去给别人送钱。

    否则,你连送钱,都没有门路的。

    这期间官府方面,尤其是以知府晏殊挑头。

    他们对于所有报名的学子都已经做完了辨别。

    尤其是重点关注那些有可能冒籍的考生。

    本来发解试的名额就少。

    若是再来外地钻漏洞的考生,那更难取士了。

    尤其是你保状上不少考生的面貌描述,都挺简单的,

    大宋又没有什么单独的身份证信息,只能用担保这些来保证一些公平。

    参加发解试的五人保状,还是简单些。

    一旦要参加省试,五人当中必须有两人是在职官员,其中考生之间还要相互作保。

    就是防止你作假,后果很严重的。

    应天府的衙门已经张贴出来审核通过的名单。

    供应大家查询自己是否通过审核。

    宋煊倒是无所谓。

    他瞧见自己的名字后,转身离开。

    王珪跟在他身边充当保镖。

    被人刺杀的事,王珪也是知道了。

    他自是表示,正好试试新打造的双锏,还没见过血呢。

    宋煊叮嘱他莫要打死,打残就行,留着他们有些用处。

    到了书院内。

    王洙对于宋煊越发严厉起来。

    尽管努力了近两个月,可他对西昆体的了解,依旧不够好!

    王洙本以为依照宋煊展现出来的诗词天赋。

    对于西昆体这种,应该是手到擒来。

    未曾想他进度如此慢。

    简直是让他不敢相信。

    为此。

    王洙直接把宋煊叫到了办公室。

    “宋煊,你与我说实话,这段时间,到底有没有认真读书?”

    宋煊简直是叫起了冤屈。

    这阵子他真的是一直都在苦读诗书。

    但王洙明显不相信他的说辞:

    “按照你的天赋,这点西昆体的诗词又算得了什么?”

    “难不成你还想着要平时写的差,再考场上写的好那一套吗?”

    对于这类天才,王洙是有过了解的。

    特别是知府晏殊特别交代过了。

    要注意宋煊总是想要搞那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戏码。

    这小子以前过的太压抑了。

    总是想要出头,博得大批人的关注!

    王洙对于宋煊也是十分的关心,明白他自幼家庭的缘故,形成了这种性格。

    这小子从小就缺父母的关爱,想要靠着自己出人头地,然后博得众人的无限关注。

    王洙当然懂这种心理。

    可是他害怕宋煊扮猪吃虎习惯了。

    平白浪费了自己的天赋,真的成猪了。

    宋煊表现出来的诗词天赋,那真不是自己个的,只是接受了后世教育的熏陶,再加上他自己喜欢。

    他又没接受过在考试当中,做诗赋这种应试教育。

    考他数学题,都比考这个简单。

    所以即使宋煊能写出西昆体的诗赋来。

    那也是显得干涩,堆积辞藻,并不流畅。

    别看甲班有好多个“科举状元”的人选,王洙对宋煊是报以极大的期望。

    他的策论、经义、贴经都没有问题。

    唯有诗赋这么一个短板!

    不像其他人,是综合得分较高。

    宋煊是最有可能代表应天书院,三年后能够博取状元的那个人。

    别看王洙嘴上说着王尧臣才是下一届状元的最大竞争者,可他也是为了激励起宋煊的竞争之心。

    就算宋煊平平无奇的考过解试,那又有什么用?

    王洙等人对宋煊的要求是解试第一。

    省试第一。

    殿试也要第一!

    如此好的读书种子,岂能任由他随便发挥出三分。

    随便考上进士就行?

    要考就得考满分。

    否则就是自己这个当老师的失责,埋没了宋煊这个天才!

    要被后人给唾骂。

    要不是你这个当老师的不严格要求他,他岂能如此?

    王洙瞧着宋煊认错态度不错,遂又站起身来:

    “宋十二,不是我这个当老师的故意针对你。”

    “你若是在解试里不能考个第一名,知道你要面对什么吗?”

    宋煊又微微低头看着王洙,面露疑色。

    王洙不得不给宋煊再次施压:

    “我的那些同窗也向我打听你的事,这些年窦臭从普通的翰林学士爬到翰林学士的头头,他的学生又有多少人?”

    “你如今不过是一个学子,无权无势,他们都盯着你呢!”

    “若是你能在发解试里考第一,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再加上窦臭死了,那便会打消一部分人想要帮老师出力报复你的心思。”

    “待到你连中三元,成为天子的门生。”

    “万众瞩目之下,就算窦臭最为忠诚的那些学生,也得好好考虑一二,今后是否要继续与你为敌!”

    王洙拍了拍宋煊的肩膀,叮嘱道:

    “莫要懈怠,此时的解元,才是你宋十二的目标!”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136/128446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