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洪武驾崩!燕藩国势【求追订】
推荐阅读:榷香令 遮天:从圣崖金乌开始 文化入侵修仙界,仙子直播卷三界 谢邀,穿越一人之下,刚进聊天群 大唐傀儡医 快穿,这恋爱脑我不当了 一蓑风雪向小园 火影:让你当鸣人,你成黄毛了? 这个影帝有点东西 我在印度当老爷
刘宽反复按了按,甚至按了下另一个不相关的按钮,可屏幕依旧漆黑。
这时,一旁盯着他的朱元璋也发现了不对,问:“怎么了?不会手机也坏了吧?”
刘宽紧皱着眉头,“可能真坏了。”
闻言,朱元璋的白眉也裹成一团。
刘宽又尝试了其他一些办法,比如说拍打手机等,可无论怎样都不能让手机屏幕重新亮起来。
朱元璋道:“平板电脑没带?”
刘宽无奈解释,“平板如今很卡,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坏掉,所以臣便没带。”
朱元璋道,“你这电脑、手机、平板三样后世工具,反倒是平日里用的最多的平板坚持到了最后。由此可见,这后世科技用品就跟人一样,得多动、多用,寿命才更长久呀。”
刘宽没说话。
若论用的最少,却是手机用的最少,但笔记本电脑是买的最早的,平板则买的最晚,他觉得这才是笔记本、手机和平板坏掉的原因。
说到底,使用时再怎么小心,也敌不过某些零件寿命到了。
刘宽放弃了尝试,将手机装进了一个盒子里,又放进一个包中。
这时他抬头打量着周围的薄雾,正想说些什么,便见薄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了。
朱元璋叹了口气,“咱上次来大桥上遇到怪雾,结果笔记本电脑坏了;这次来大桥上遇到怪雾,手机也坏了。莫非老天爷故意针对咱?”
刘宽虽然心里也难受,但闻言还是安慰道:“太上陛下想多了,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或许吧。”
怪雾既然已经出现了,刘宽、朱元璋自是不必再在桥上等下去的,于是带着随从人员离开。
回的时候,刘宽与老朱同乘一辆马车。
他见老朱之前在桥上打气的精气神衰落下去,便道:“其实就算以后平板也坏掉,这怪雾只要继续出现,便依旧有可利用之处。”
朱元璋一听果然来了精神,问:“哦?怎么利用?”
刘宽道:“可以建立相关研究所,尝试对怪雾进行各种研究。比如无线电收发方面的——若是许多年以后,大明也有了网络,还可以尝试进行网络方面的研究。”
朱元璋听了并未高兴,而是沉默了会儿,道:“倘若真与后世联系上,只怕福祸难测呀。”
刘宽看出了朱元璋的担忧,便道:“这只是臣的一个想法,即便真的进行相关研究,也不知能否得到成果。就算能,估计也得几百年后去了。”
朱元璋听了一笑,“几百年?按你说,这大桥也只有不到二十年的寿命了,怪雾每次出现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估计几十年后就不会再出现了。”
“或许吧。”
刘宽用朱元璋之前说过的一句话,结束了这场谈话。
···
···
这次上大桥遭遇怪雾后,等到了冬季,朱元璋的身体便愈发不行了,一天里大半时间都要卧病在床。
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到了永乐五年(1410年)。
虽然有大明最顶尖的医疗团队日日看护,可朱元璋在卧病一年后,终究还是病逝了,享年八十三岁。
朱元璋去世后,朱雄英举办超规格国丧,下旨要求全国百姓为之哀悼四十九日,他则为朱元璋守孝三个月。
不过朱雄英毕竟是大明皇帝,所以只是减少处理政务及个人休息时间,每日在朱元璋灵堂前守孝两三个小时,并在此期间斋戒。
而在朱元璋去世的次日,朱雄英便让人给海外诸藩王发去电报,要求诸蕃尽量来大明京师,祭奠朱元璋。
毕竟如今海外诸蕃,绝大多数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也就朱允炆一个是孙子辈。朱元璋驾崩,他们理应回来祭奠···
燕国都城,燕京(加尔各答)。
说起来,朱棣到印度建藩后,最初定都后世孟买的达卡。但十几年前为了方便控制国土,这才迁都后世的加尔各答,依旧将其改名燕京。
而达卡则改名燕港。
几乎是完全仿照京师皇宫建造的小一号建筑中,有一座勤政殿,为燕王朱棣日常处理政务所在。
此时,朱棣坐在一把四爪盘龙金交椅上,看着手中的电报久久无语。
如今的朱棣年已五十一,因为经常在外领兵征战,他看着倒还健壮、精气神也不错,但已经有了少许灰白头发,显出了老态。
在离他桌案不远处的斜下方西侧,已有一张几乎同等大小的书案,后面放着一把太师椅,却是坐着一个略微显胖的男子。
这微胖男子上唇留着短须,三十几岁的样子,脸要比朱棣圆了不少。
这人自然就是如今的燕藩世子,也可称为燕国王子,朱高炽,今年只不过三十三岁,只因多年处理政务,这才略微显老。
瞧见朱棣神色不对,朱高炽便问:“父王,可是大明那边出了什么变故?”
朱棣叹道:“你皇爷爷驾崩了。”
“啊?”朱高炽一惊地站了起来,问:“前些日子去电报问,不还说皇爷爷应该能撑过这个冬天吗?”
朱棣道,“既然说的是应该能,那自然也有撑不过的可能。”
朱高炽记忆里的朱元璋面容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在大本堂上学时几次与朱元璋的重要交谈却都还记得,此时也不禁心中悲伤,一时沉默了下来。
稍顷,他才问:“朝廷那边可是要让父王回京师祭奠?”
朱棣道:“便是雄英不下这份电旨,我也是要回京师一趟的——你就不必了,留下来监国吧。”
朱高炽道:“那对德里苏丹国的战事可要暂停下来?”
朱棣道,“停下来做什么?诸多布置咱们都已经做好了,正要趁着冬季天气凉爽发动战事。以咱们燕国如今的实力,即便我不在,对德里苏丹国的战事也不会出大问题。”
“况且,我此行去京师会带一个电报组,可以随时与燕京这边联络。若你在军政事务上真有什么难以决断的,电报与我联系便是。”
朱高炽点头,“儿臣明白了。”
朱棣是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大明第一个出海建藩的藩王,距今已过去二十五年。
早二十年,因为受二十年之约限制,朱棣将国土扩充到一个极限后,便钻朱元璋所定藩国条例的漏洞,以附属城邦来继续扩大地盘。
但没过几年,朱元璋就派人过来将他训斥了一番,朱棣这才收敛了,开始致力于民政、工商、科技、教育等内政。
五年前,二十年之约过去,但恰逢朱标去世、朱雄英即位。
朱棣对这个大侄子是有几分了解的,担心扩土太积极,会成为朱雄英压制的头号目标,所以硬是忍了几年,暗中做好了各种准备,这才准备再次展开扩土战争。
其实如今燕藩的实际统治区域已经很不小了。
从后世的印度大陆地图上看,后世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恰尔肯德邦、比哈尔邦、奥利萨邦、切蒂斯格尔邦,以及北边的尼泊尔东南小部份、梅加拉亚邦、阿萨姆邦、特里普拉邦,皆为燕国领土。
算国土面积的话,已经是方圆千里的“大国”了,占据了印度次大陆总面积五分之一左右。
至于德里苏丹国,则是在燕藩与帖木儿帝国的东西夹击、屡次掠夺下,比原历史上衰弱得更狠。
德里苏丹国全盛时期,直接掌控和间接掌控(地方邦国附属)的面积包括印度次大陆大半个北方与大半个南方。
可如今,德里苏丹国的附属邦国几乎尽数脱离不说,直接掌控的国土也只剩下后世的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旁遮普邦、北方邦及中央邦部分地区,以及巴基斯坦东部的小部分地区。
虽然看着领土还算大,但国力衰落下,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贵族都有独立之势,王廷真正掌控的军队很少,战斗力也很一般。
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是休养生息十好几年的燕藩对手?
又怎么会被朱棣放在眼里?
当然,朱棣此番扩土战争的胃口也很大。
他计划吞下如今德里苏丹国直接控制的绝大部分领土,乃至继续向西扩张,争夺帖木儿帝国控制的部分领土。(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252/128397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