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546章 宴席上的争论,徐达 汤和看视频【求

第546章 宴席上的争论,徐达 汤和看视频【求


刘宽看去,只见朱元璋这一桌人不多。

    除朱元璋、朱标、朱雄英三人外,还有曹国公李文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以及获封忠信伯的驸马梅殷。

    讲实话,对徐达、汤和二人的出现刘宽还是蛮意外的——这是两人头回参与观影宴席。

    历史上,徐达在洪武十八年,便因为背痈病发死了,享年仅五十四岁。

    如今因为得到朱元璋提醒,且大明医疗条件又有明显的提升,所以如今已六十四岁的徐达不仅好好活着,身体也还算健朗。

    不过徐达已经好几年没充任领兵统帅了,目前身上的职务主要有军机大臣、京师陆军将官学校副山长、陆军都督府左都督。

    至于汤和,历史上就比较长寿,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才去世,享年七十岁。

    如今却是已七十一岁高龄了,须发皆白,老态龙钟。且早在三年前,汤和就完全退休,卸下了所有名头,只有信国公的爵位,在家荣养了。

    此时刘宽看去,只见汤和虽老,但气色却不错,兴许还能再活个几年。

    李文忠就相对“年轻”了些,如今五十七岁,除依旧担任海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外,还担任着军机大臣、京师海军将官学校副山长的职位。

    其实目前大明顶级勋贵中,算起来跟老朱一家子关系比较亲近的还有沐英、蓝玉,但目前两人都在外任职,镇守一方——沐英在云南、蓝玉在日岛。

    如果这两人也在京师,刘宽怀疑会不会同样被朱元璋叫来参与这观影宴席。

    刘宽来到桌前,先向朱元璋、朱标、朱雄英分别行礼,又与徐达三人作揖打了招呼,这才落座。

    朱蕙兰、苏采薇和孩子们也被安排到不同的桌子落座——朱蕙兰自是跟公主们坐一桌,苏采薇则跟李文忠等人的夫人一桌,孩子们则跟同辈们按男女分桌而坐。

    待刘宽坐下后,朱元璋便道:“刘宽,咱们这些个老家伙能聚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咱就借着今日这机会,将徐达、汤和也叫了过来,你不介意吧?”

    ‘这是我能介意的吗?’

    刘宽心里如此嘀咕,面上则笑道:“臣当然不介意。”

    汤和翘着银白的胡须笑道:“咱早就听闻每年宫中都会组织一次观影宴,专门看江宁侯播放的视频、电影,今日终于能见识到,便是死也无憾了。”

    朱元璋瞪了眼汤和,“挺高兴的日子,说什么死不死的?咱说了,你今年能看,明年也能看——你老小子能活几年,就能跟着咱看几年!”

    “嘿嘿,那可太好了。”汤和咧嘴,露出了嘴里镶嵌的好几颗金牙,倒是脸因为圆胖红润,皱纹不算太多。

    徐达虽然没说什么,但明显也露出了期待神色。

    视频、电影那种听着就很神奇的东西,谁又不想见识一番呢?

    这时朱标道:“父皇,咱们先吃饭,等吃完了,再一起看,如何?”

    朱元璋点头,“按你的安排来便是。”

    随即,朱标起来讲了几句话,便让宫人们上菜肴。

    老朱出身寒微,如今又上了年纪,喜欢热闹,故而与人同桌而食也没有不言语的习惯。

    他带头跟徐达、汤和、李文忠聊了起来,却还是聊的国家大事。

    “去年老三带着老十三他们几个,算是在西欧的法兰西王国打开了局面。”

    “据老三在电报中讲,西欧那些个国家目前连火器都没有,虽然骑兵、弓手、步兵都有些精锐,但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故而,过去小半年,他们在法兰西参与的战事基本上没输过。”

    “老三的平夷卫,还有老十三他们的‘四王卫’,都搜剿了不少金银财宝,还招募了不少当地农民作为扈从军——目前平夷卫已有三千余人的扈从军,四王卫更是拥有六千多人的扈从军。”

    “这般实力已然颇强了,而那法兰西摄政的勃艮第大公对他们防范之心更甚。因此,老十三已经数次发电报,请求直接灭了法兰西,他好在那里建藩。”

    “对此事,你们怎么看?”

    本来话多的汤和此时只顾着啃一个卤烂了的猪肘子,一言不发。可见他虽然老了,可头脑却没胡涂,知道自己早已退休,不再适合参与议论国事。

    李文忠率先道:“代王的性子还是急了些——据我所知,那法兰西怎么也算西欧数得着的大国,有一千多万人口,国力不下于之前的日国。”

    “朝廷既然定下了以雇佣兵名义进入其国内,先站住脚跟再谋后事,按计划走即可,怎才过小半年就嚷嚷着要灭法兰西?”

    徐达则道:“那平夷卫、四王卫的扈从军加起来有一万人,虽说不少,可相对于法兰西王国却仍少了些,应该继续积蓄力量。”

    “刘宽,你怎么看?”朱元璋直接点刘宽的名。

    刘宽微笑道,“臣的看法自是与魏国公、曹国公相同。”

    这两位都是军事大拿,他一个对军事一知半解的人,自然是听大拿的。

    况且,代王朱桂性子多急躁,他这个老师最清楚不过了,朝廷大计哪儿能按代王想的来?

    朱元璋笑着道:“那勃艮第大公还派使者到晋藩,希望老三能够约束两支雇佣军,乃至将他们调回去,代价则是同意老三之前提的部分两国交好条件。”

    “既然你们都认为法兰西之事还需按计划走,那就让老三假意跟法兰西使者谈着,再拖个一年半载看看。”

    朱标这时道:“父皇说的是,儿子也是这么想的。”

    几个人边吃边聊,过了会儿,朱雄英也起了个话题。

    “去年下半年开始,朝廷由都察院、刑部、锦衣卫派人组建‘特查团’,进入日岛四省查办日国贵族、武士不法之事。”

    “虽然有相当一批日国贵族、大武士都被查到罪名,依法从重惩处,但仍有部分原日国贵族、武士遗存。”

    “因此,今年或许该再让‘特查团’去查办一番,并且力度要加大,办案需从严,如此方能尽快将原日国那些贵族、大武士给清除干净。”

    听此,李文忠道:“日岛既已设省统治,办案总是要依据法律的。若是查办不法之事太过严苛,只怕不仅那些原日国贵族会被查办,一些寻常百姓也会跟着被治罪。”

    “届时只怕会弄得民怨沸腾——日岛本就人心未附,朝廷这么办事,万一激得日岛民众揭竿而起该如何是好?”

    朱雄英见朱元璋、朱标都没有说话的意思,便道:“曹国公难道忘了?咱们要想让日岛成为大明永治之地,本就该进行大规模移民,将绝大部分日岛人都迁徙走才行。”

    “那些被治罪的贵族、武士或许会被处决,但普通民众基本都是被流放。”

    “同样的,若是日岛民众真的揭竿而起,正好给朝廷理由,狠狠镇压一番——杀一批,流放一批,后面再迁徙起来就好办多了。”

    李文忠听得一呆。

    他原以为朱元璋为人就够狠辣的了,可如今看来,朱雄英这个现任太子,未来的大明第三位皇帝,只怕行事更加狠辣。

    而朱雄英这般行事,全无仁者之风,也不知未来会将大明帝国带领向何方,对大明来讲是祸是福。

    虽然性格难改,但李文忠这些年经历了不少事,为人更加成熟,已经不再是洪武十三年那个直接上书顶撞皇帝的他了。

    所以,虽然觉得朱雄英所言不妥,他却也没继续争辩。

    最重要的是,他看朱元璋、朱标都没就此事说什么,便知道这多半是三人内定的事,无法改变了。

    汤和见气氛不妙,当即打岔说了些有趣的小事,这才让饭桌气氛又好起来。

    不过接下来,几人都默契地没再去聊国家大事了。

    一顿饭吃了近一个小时才结束。

    不过这次午宴开得早,还不到11点就开始了,故而,等宴席结束,时间也还不到中午12点。

    饭后,作为皇后的吕氏指挥着宫人收拾了饭桌,又按照往年习惯摆出了一个“家庭影院”。

    朱元璋便乐呵呵地对徐达、汤和道:“落座吧,今日你俩算是这场家宴的长辈,就坐在咱的左右手。”

    徐达、汤和忙拱手道:“臣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咱不是说了吗?今日算家宴,你们都是咱老朱家的亲戚,也是标儿、雄英的长辈,坐前面有何不可?标儿,你可有意见?”

    后一句话自是对朱标说的。

    朱标笑着道:“儿臣也是这般想的,家宴之中,当以备份论,魏国公、信国公就别推辞了——两位眼神不好,若不坐前面,只怕一会儿都看清那平板电脑里播放的是什么。”

    听到后一句话,徐达、汤和才拘谨地随朱元璋在第一排坐下去。

    刘宽此时也看出来了,在这一时空,马皇后去世后,这世上能令朱元璋牵挂的,除了朱标、朱雄英等老朱家的子孙,就是徐达、汤和这样的老兄弟了。

    他觉得这样的朱元璋挺好,至少比历史上有人情味儿得多。

    待众人都坐好后,朱元璋便催促道:“刘宽,别磨叽了,赶紧将准备好的视频调出来放吧。”

    刘宽笑着应了声“是”,先调出了一个歌曲视频合集,触屏播放。

    说起来,徐达、汤和并不是头次看平板播放视频——之前他们用平板看过后世大阅兵的。

    但通过平板电脑欣赏后世歌舞却是头回,当即都瞪大了眼睛,期待地盯着屏幕。(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252/128407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