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368章 推演落幕,培训规则

第368章 推演落幕,培训规则


推演进入大后期,三位搭对台的旅长,都被打的焦头烂额。

    整个过程,不是他们不想反抗。

    而是起步比蓝方晚了一些,仓促之下,闪击战摧毁了红方的空军,雷达,卫星,同时又摧毁了黑方多处基地。

    陈默所代表的蓝方,基地几乎成了一个空壳子,里面的部队倾巢而出。

    而红方,没有空军,没有雷达和卫星,基本被判了死刑。

    地面部队没有雷达,自然挡不住蓝方空军,短时间内被大范围摧毁。

    主力十不存一。

    金旅长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插下的116枚红旗,最终被拔掉近90枚。

    他咬着牙停止了挣扎。

    当然,停止挣扎不代表投降。

    他只是不再发令,不再调兵,比投降好听点,等着裁判根据战损比判定即可。

    而李杰代表的黑方,也没强到哪去。

    他布兵没结束之前,就被蓝方地面主力,以小规模形式入侵,肆意破坏。

    多处基地受损,主力协同不通,后勤运输都快被切成鳝鱼段,整体飘摇。

    形式处在自顾不暇,颓势尽显的阶段。

    至于杨路南所代表的青方,其实是三人中主力最完整的一方。

    蓝方空军都被调到红方地盘搞闪击,陆地火力调到黑方。

    针对青方,陈默除了一开始安排出去的3师之外。

    只剩军直属单位还能调动。

    蓝方同时闪击三军,最终陷入无兵可调,无将可用的僵局,本就难免。

    在场大多数人都能猜到这个结局。

    主要是太明显了。

    闪击战固然有用,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说是无敌。

    可四方主力编制都一样,不管安排哪种战术,一打三都必然会出现兵不够用的尴尬境地。

    起初。

    陆指的一帮老头子,曾在背后讨论。

    这场推演,最终会止步到蓝方兵力不足,四方有两方主力名存实亡的局势下。

    可谁都没想到。

    陈默在没有足够主力可以调动,可以去打击青军的情况下。

    居然下令安排军直属坦克营,装甲营,配合三师主力,针对青军展开大规模战役。

    而后从黑方阵地调两个机步营的人,穿过沼泽地,去斩首青军指挥部。

    斩首指挥部其实不算什么奇招,顶多算险招。

    但有一点要知道。

    沙盘推演,很多指挥官都会把自己的指挥所,架构在地形极为复杂,或者是重火力较集中,再么就是极端地形的附近。

    反正推演又不是现实演习,谁也不会傻了吧唧的把自己指挥所,放到大平原战场上,给人当靶子。

    肯定是哪里隐蔽,不容易被斩首,就往哪里放。

    所以,沙盘推演,向来没什么人会动斩首的念头。

    哪怕现实演习,你见过哪个达到战役级单位的师长,正打仗呢,会突然下令把对面的指挥部先给轰了?

    就没这么干的。

    至于原因,一来,是无论推演,还是演习,最终目的都是锻炼能力,前者锻炼指挥官的能力,后者锻炼单位的整体执行力。

    二来,推演不下令斩首指挥部,是这种命令太残酷了,无论任何场合,指挥官都不会毫无顾忌的下达这种指令。

    刚才也说了。

    推演搭建地形时,搭建的人往往会把指挥部放在易守难攻,或者环境极为恶劣的地形附近。

    杨路南自然不例外,他在搭建青军地形时,将指挥部放在沼泽后方。

    好家伙。

    陈默安排两个机步营穿过沼泽,斩首背靠沼泽设立的青方指挥部。

    无论青方有没有防备,裁判都会判定两个机步营至少有60%的人,得战损在穿越沼泽的途中。

    就算带上工兵,战损也得定到50%。

    这种命令,透露着无尽的残酷。

    正面战场,战损几百,几千,几万,没人会说什么。

    因为这是战争。

    但谁要是下令主动送数百人去战损,就为斩首一个指挥部,哪怕只是推演,可又有几人敢下这个命令?

    慈不掌兵是没错。

    可那也不是这么打仗的理由啊。

    现实过去一个半小时,沙盘推演战局相当于进行到18小时。

    红方彻底退出战场,金旅长受了几十分钟的折磨后,总算解脱。

    五分钟后,黑方退出战场,李杰对于这个结果谈不上接受,也谈不上不接受,反正向来好脾气的他,骂了声“操”,然后青着脸拖过一把椅子坐下休息。

    又过五分钟。

    青方被强行判定失败,推演落幕。

    杨路南看着自己的指挥所被斩首,他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可最终摇摇头,一个字也没蹦出来。

    还说什么呢?

    斩首战术虽说是某些场合的忌讳,但并未明确禁止。

    再说了,哪怕他的青方没有被斩首,也坚持不了多久。

    蓝军留在南部的空军,以及留在东北部的地面主力,伴随着红方,黑方战败,主力早晚会汇聚到自己地盘上。

    他指挥部被斩,很多通讯,指令,都会受到裁判限制,那还打个蛋啊。

    空有一个集团军的主力,可时间节奏却被蓝方给控死,只能被动窝囊的迎战。

    刚部署完一处,就被打掉一处,裁判拔旗拔的人心惊胆战。

    那可都代表着战损啊。

    然而,节奏一失,就只能被动进行添油战术,焉有不败之理?

    别问为什么不尝试合作,沙盘推演是四方主力的战斗,没有绝对的中立,哪怕计划合纵连横,也得有时间有规划的进行吧?

    蓝方闪击战的大军,都开到老窝了,除了仓促应对,既无法展开联合的最起码需求,也无法突破蓝军的封锁。

    三方根本做不到同步。

    打成这样,甭管原因,至少三人证明了姓陈的年轻人,确实是个战役学方面的奇才。

    指挥一百多个单位,跟三百多个单位,分成三路打,中途竟然没有出现计算失误的情况。

    实属难得。

    随着青方被判定战败。

    整个推演室先是沉寂片刻,而后,掌声从中培的人群开始扩散。

    这大半夜的。

    陆指战役楼内,上百人鼓掌,动静可不是一般的大,连带着陆指几名战役学老头,都象征性的拍了几下。

    平时谁若是想得到这帮人认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陈默听到掌声,他自然是有心想谦虚一下,可实在谦虚不动了。

    白天战役学理论考核,就几乎耗光了精力,晚上没来得及休息,被李老头安排人从宿舍揪过来。

    四方沙盘推演。

    先不说闪击战过程,单单前面一个多小时搭建沙盘,都够他受了,作战过程更是一直在咬牙坚持。

    如今结束,整个人再也撑不住,被裁判搀扶着坐到椅子上,都没等掌声结束,就迷迷糊糊的靠着椅背睡着。

    这一觉,连陈默自己也不知道睡了多久。

    总之再睁眼时,是被陆院战术战役学主任罗耀武叫醒。

    “首长好!”

    陈默睁眼瞧见熟人,急忙起身敬礼。

    直到这时候,他才发现诺大的沙盘推演室,几乎没剩几人了。

    除了校务的干部,也就警勤队的周凯威还在不远处坐着休息。

    “首长,这.”陈默惊讶的指了指周围,他印象中,这屋里全是人啊。

    可人呢?

    “你都不知道你自己睡了多久?”

    罗耀武笑着指向附近墙上的挂钟,已经将近四点。

    印象中,自己是临近两点才结束推演,也就是说,他在椅子上保持一个姿势,歪了起码一个小时。

    “估计是太累了吧。”意识到自己睡了,不,应该是昏了这么久,陈默也有些难为情的挠挠头。

    如果只是睡着,不会睡这么沉,一个多小时没一点知觉,那就是用脑过度直接昏了。

    “无妨。”

    罗耀武从旁边拖过一把椅子,坐到跟前,又给陈默递了根烟。

    他当然知道陈默刚才是昏倒,包括当时推演室很多人都知道。

    但没办法,这就是成为指挥官的必经之路。

    不光特种兵需要接受类似“骷髅营”的测试,指挥官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战员,有资格站到战场上,去指挥上万人的部队作战。

    其中需要接受的考验,可不是骷髅营这种对肉体折磨的考验所能比拟。

    毕竟,特种部队一次任务失败才有多大的损失?

    而指挥员一旦失误,又是多大的损失?

    国家不可能不重视,军事学院也会专程设置类似课题,比如连续几天几夜的推演,昏着昏着自己就能扛住了。

    不算什么稀奇事。

    所以罗耀武也不需要去专程安慰,他手指夹着烟,打量了几眼许久不见的年轻人,笑道:“你小子,每次都能给人带来惊喜。”

    “沙盘推演一打三,对手还是27军王牌单位的李旅长和金旅长,你真够可以的啊。”

    “嘿嘿,我也是侥幸。”

    陈默咧嘴一笑,他自己也知道这次能赢,属实是各种条件交融的结果。

    但凡四人同时起步,恐怕他都没有插旗的机会,三名旅长就已经把主力开到家门口。

    “侥幸也好,能力也罢。”

    罗耀武摇摇头:“这次中培,学院看的又不是公不公平,看得是你战役实操的水平,很显然,你过关了。”

    “对了。”

    老罗说完,他表情突然变得严肃:“以后再有机会进行推演,类似今天你突袭杨路南指挥部的方案,尽可能不用。”

    “明白嘛?”

    突袭杨路南指挥部?

    陈默闻言,他抬头想了想才勉强有些印象,不是他记性差,实在是这会状态不行,大脑正处于一片混乱。

    等他终于想起战局详情,突袭青军细节时。

    罗耀武似乎是看出他比较疲惫,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你该去休息了,明天什么时候睡醒,什么时候过来找一下李校长,他有任务给你。”

    “我刚才对你说的事,要切记。”

    “虽说战术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赢就是好战术,但你想过没有,突袭青军指挥部,你安排两个机步营涉过沼泽地。”

    “这哪怕放在现实中,也得有一个营的兵力会折损在半途。”

    “这种战术你还年轻,没人会挑你的刺,但若是经常用,用的多了,等你有一天进入高级培训班需要评分的时候。”

    “你这善于用牺牲堆出来的胜利,会成为你未来评分最大的阻力,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都不会喜欢一个“白起”,来接过重担。”

    “这么说,明白了嘛?”

    罗耀武尽可能的压低声线,他担心陈默年龄小,故意解释的更明了一些。

    这不是夸张。

    在部队里,100个干部,最终能晋升到正营级,恐怕得淘汰70个。

    剩下的30人,也只有六七个能晋升正团。

    到了大校,能顺利晋升的恐怕连一个都没有,就算有,也只剩可怜的一个,顶多两个。

    但好在部队基数大,干部多。

    高级培训班每年都能有不少人加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时,数十上百人抢那一个空缺。

    就会知道评选标准究竟有多苛刻了。

    任何一个疏漏,都有可能会跟临门一跃失之交臂,根据陈默的表现以及贡献,罗耀武倒是不担心他跃不过去。

    但就算十拿九稳的事,也不能出现任何影响评分的因素出现。

    想一下就知道。

    一个擅长拿己方战损换胜利的指挥员,上面的人会怎么想?

    陈默以前从未想过类似的问题,听到罗主任提醒,他才郑重的点点头:“我明白了。”

    “嗯,去休息吧。”

    交代完之后,罗耀武才离开。

    本来他留在这里,就是为提醒这个事。

    陈默不管怎么说,当初实验组建信息化营,都是跟着自己一路忙活。

    也只有做出一些成绩,军事学院放权,部队接手,罗耀武才返回陆院。

    他作为曾经老七师的参谋长,跟陈默属于同一个单位出身,该帮或者能帮的事情,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送罗主任来到楼下。

    看着陆院的车走远,陈默深呼一口气,若非刚才罗主任特意提醒,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哪怕前世,也没有听过有谁提起类似说法。

    不过想想也是。

    以前的他,顶多也就混到少校,还是一个机关干部,谁没事跟他讲野战高级培训的残酷竞争规则?

    那不纯纯脑子有坑嘛。

    送完罗主任,陈默喊上警勤的周队送自己回宿舍楼。

    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至于老校长要安排什么任务,那就睡醒再说。

    这会,他是实在没有精力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02/128425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