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366章 劲敌入场,我要打三个

第366章 劲敌入场,我要打三个


随着陈默开始行动。

    大型沙盘室内,空气极度压抑。

    周围围观的老头子,还有那帮中培学员,一点距离自觉性都没有,全围到跟前。

    观看沙盘制作。

    一个营长来操作这些,真可谓是罕见了。

    而陈默这边压力同样不小,大屏幕上明确的写着军事作业内容,要求进行沙盘制作,推演战争走势。

    地形涉及很广,要求陆军统一会考地形。

    他没有亲自动手制作过沙盘,只是看过别人制作过程,看过成型之后的模样。

    照葫芦画瓢还是在这么多人的监督下,陈默额头渐渐渗出汗珠。

    其实制作沙盘在实操中,还是次要。

    考核中又不要求还原度,也没给具体地图模拟,不用对照现实中的地形。

    会做就做的好看些,不会做就做的粗糙一些。

    只要比例尺用对,根据战情条件布置,材料别用错地方,那就问题不大。

    实操真正难的是,考生需要按照战情条件,在制作沙盘的同时,还要针对自己的单位,进行兵力,火力,后勤,通讯,救援,医疗,空地炮火等等,布置一系列复杂的战役方案。

    只是一个方案还不行。

    既然是对抗,那就要至少再预备出一套到两套战斗备用打击预案,提交给裁判。

    说简单点。

    就是在制作地形的过程中,不仅要合理安排116个小旗子所处的位置,让所有单位能够形成完整的战斗力之外,还要制定额外的作战计划。

    确保对手在进攻时,己方可以有备选方案临时救场。

    战役对抗,考验的就算是军官对战役方案实际的设计能力,以及具体组织实施能力。

    陈默一手拿着小铲子,一手拿着比例尺,脑海中努力的回想着,印象中,相对清晰的沙盘形状。

    他暂时没有创新的能力,只有模仿以前看过并且还有印象的沙盘,尽可能的复刻下来。

    把考核的战情条件加入进去。

    旁边这帮老头观看的时候,还能面无表情,他们的注意力,只在陈默制作安插旗子的过程。

    至于美观与否,不重要,不违规即可。

    可一群中培干部,表情却极为精彩。

    他们是既希望陈默能够顺利完成实操,无论如何也要在老一辈面前,替他们这帮人露露脸。

    又纠结着不想让这狗秀才再出风头。

    毕竟,一个人能力太强的话,就会显得剩下的人很呆。

    人比人,气死人啊。

    当然,现场更多的干部,关注重点没在陈默能不能完成,而是考虑他为什么会制作沙盘。

    要知道。

    基层干部到中培,这个进步跨度并不大,多熬几年有经验就行。

    但从中培阶段到高级干部,那需要掌握的东西,可就太恐怖了。

    很多干部卡在中校,一直晋升不上去,最终转业。

    其中没有位置是占一部分原因,但还有一部分是,很多营长根本接替不了团长及以上的工作。

    尤其是在九十年代,部队干部学历,能力,见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

    从纸上谈兵到动手操作,看似只是一步的距离,实则难度是跨越式飙升。

    其他干部需要用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走完这段历程。

    并且还需要天赋。

    可这个蓝军营的营长,入伍到现在也不过才一年多吧?

    他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这家伙记性这么逆天,一年多的时间。

    不光带出了蓝军营,并且还死记硬背的记住了《陆军战役学》,《陆军指挥教材》,《野战军通讯组织实施》,《野战军指挥方案特点》,《兵种协同运用》等等战役方面的书籍?

    因为战役学没有其他捷径可走,除了自身经验之外。

    剩下的,就只能把数十本教材背下来,融会贯通,才能有资格站到纸上谈兵的舞台。

    而背下来的难度有多高,就这么说吧。

    一本普普通通的《组织通讯实施》,仅仅代表着军官职业熟悉流程的书籍,就有二十万字。

    之所以现场参加中培的干部,能这么确定,那是因为他们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

    一名军官,在指挥位上呆一年或者两年,如果连通讯流程,权限,频道划分,备用频道,通讯器材转换频率,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清。

    他们也没资格站在陆指学院,被选出来参加中培。

    而懂得这些,也仅仅只能当看客。

    想站到陈默所站的那个位置,单单知道通讯没用。

    还要懂得在指定地形条件下,把上面有关战役学的内容全部熟读,还得能让一个集团军真正在沙盘上动起来。

    并且形成高效,紧密,还有指挥权限畅通,还要保障有力的进攻,防御,形成真正没有漏洞的机械化群战斗体系。

    这就非常难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陈默建造沙盘的速度非常慢,如果说他战役理论得分能到八十,那么建设沙盘速度能得八分就算不错了。

    但令人奇怪的是,周围一帮人格外有耐心。

    这时候已经过了十二点,整个陆指学院都被寂静的夜色笼罩。

    陈默脑袋一阵阵眩晕,额头的汗水不断滴落。

    警勤大队长周凯威,特意跑到战役楼备品室,给他拿了条毛巾搭在肩膀上。

    便于擦汗。

    实在是部署这些东西太耗费精力,搭建沙盘跟小孩子玩沙子不同。

    搭建过程中,陈默必须要根据116个旗子所代表的部队,以及自己随机选的两个地形,合理的搭出经纬度高线,一切都要严格符合集团军驻军原理,符合战情条件。

    比如,后勤运输线在哪一条,如何隐蔽,并且合理的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运输到前线。

    空军指挥部的位置,和炮兵的位置比例是多少。

    如果沙盘对比现实时间是1:10,也就是现实过去一分钟,沙盘模拟战情过去十分钟的话。

    各单位之间救援距离多远,才能及时回防。

    这些问题没有参谋人员出谋划策,必须由一个人来完成。

    过程中没有参照物。

    制作错误或者不合理,旁边那些老头都会出声提醒,但不会帮忙纠正。

    想成为一个授课教员,哪怕是临时的,也没有人敢大意。

    这一关,没有人能帮陈默扛过去,想要担起更重的担子。

    首先得拿出相应的实力。

    沙盘不会做很正常,陆指的几个老头子早就料到了,事实上,陈默的表现也符合他们的猜想。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头到尾,从制作到指挥一场成规模的战役,只要能扛下来,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时间一点点过去。

    大概一个小时多点,也就是3月22日凌晨十二点半时。

    27军的外援终于到了。

    三名大校,一路有说有笑的迈进推演室,中培学员中有27军的干部,看到这三人进来,急忙让开道路。

    说来也巧,被请来外援的这三人,陈默还都认识。

    其中一位,正是当初北国利剑A军演,唯一一个被划分到蓝军的摩步235旅的旅长李杰。

    另外两个,陈默同样打过交道,但没见过面。

    一个是被家禽包围的摩步80旅旅长金富贵,另一个则是被陈默拿一个摩步营,换掉东线红军机步旅的旅长杨路南。

    27军自1998年9月,率先响应精简装甲部队政策后,全军已经没有师级单位。

    当年27军下辖最牛的四大主战师,如今改番号的改番号,调武警的调武警。

    留下的只有摩步235旅,和摩步80旅。

    陆指老校长命人打电话借人,27军肯定不会糊弄了事,特意把这两个最能打的人,给安排过来。

    李杰的能力自然不用多说,当初他一个人就能布置出蓝军所有部署,并且通过了王松合,唐浩东,魏晋安三人一致认同。

    妥妥的一员悍将。

    至于机步旅,纯属是因为驻地距离近,被军区通知捎带着过来。

    三人走进推演室,李杰扫了眼沙盘的位置,发现陈默正撅着屁股,满头大汗的搭建沙盘。

    周围一帮陆指的老头子在盯着。

    李杰不仅暗自咂舌。

    这狗秀才还真是能折腾啊,怎么大半夜,还把陆指这帮平时都见不着人的老头子给惊动了?

    他疑惑归疑惑,但还是第一时间走向李亚钟,准备给老校长打个招呼。

    谁成想。

    还没等他走到跟前。

    李亚钟径直抬手,制止了三人出声,随即指了指大屏幕上布置的战情提示,又用眼神示意了下巨型沙盘。

    这三人都是副师级干部,跟中培的那帮人不同,什么场面没见过?

    只是看老校长的动作,他们就明白了此次过来的任务。

    至于沙盘推演那肯定是不在话下,读懂老校长的意思后。

    李杰,金富贵,杨路南三人点点头,路过陈默跟前时,还奇怪的瞅了他一眼。

    陈默本人,只有李杰见过,并且两人搭档了一段时间。

    剩下两个旅长并未见过本人,可没见过,不代表不会猜。

    年轻,军衔少校,大半夜出现在陆指战役系大楼,还惊动一帮战役学较为权威的老头子围观。

    综合种种情况。

    除了塞外那个蓝军营,目前全军也挑不出第二个人,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注意到两人询问的目光。

    李杰微微点头,相当于承认了陈默的身份。

    得知这个年轻人,就是去年拿大公鸡,羊群祸害自己的蓝军营营长,金旅长当即从沙盘上挑出红色的旗子。

    站到距离陈默最近的地方,开始布置沙盘。

    李杰选择黑色,杨路南选择青色。

    如果说陈默之前一个多小时,都是极为手生,是一点点拿着尺子量,一点点搭建的话。

    那么这三人的速度,可就极为夸张了。

    仅仅过去十几分钟。

    三人的沙盘已经成型一半,手中的旗子也是越来越少,显然是常年接触这种活,从他们手中搭建出来的沙盘,就算没有一千,也得有六百。

    他们的双眼就是尺子,比例尺只有在特殊地形时才会用,普通地形只是用小铲子拍出来就行。

    劲敌入场,双方差距这么明显,看得不少中培干部,暂时放下成见。

    开始替陈默捏了一把汗。

    如果说四人是同步开始,那么陈默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就会被三人任何一个,以最快速度轰杀。

    连合纵连横的策略都不需要,一个人足以收拾这个新手。

    因为沙盘推演谁先完成沙盘,并且部署完兵力,提交备用作战思路后,就能率先动手。

    不用管对手是否搭建完毕。

    这点是对照实际战场,敌人同样也不会问我们是否准备妥当。

    可众人正担忧呢,却无意间发现,陈默的动作变快了。

    没错,就是变快了。

    原本他那搭建速度就跟龟爬差不多,但现在明显收尾的动作不断加速。

    一旁的蓝色小旗子,被他一个个插到相应的位置。

    陈默动作确实快了。

    其实这真得感谢金富贵旅长,他印象中制作沙盘毕竟是前世的事了,很多流程都变得很模糊。

    需要不断的回忆,不断的想其中的一些细节。

    事实证明,收效甚微!

    可自从金旅长来了,并且还在他侧位距离几米的地方忙活。

    搭建沙盘无非就那点事,陈默本来有些东西想不起来,可斜眼看了眼金旅长搭建的动作,只看了半分钟。

    很多细节就自然而然回忆起来。

    速度能不快嘛!

    他不认识金富贵,跟对方也只是理论上的熟人,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好人啊!!!

    陈默搭建完沙盘,将卫星,固定雷达,侦察雷达,空中单位,防空单位等等几个非固定火力,插到沙盘上。

    随即,抓起毛巾擦了下汗水,转身强忍住浑身酸麻大声道:“报告,蓝军已经布置完毕,我请求开放侦察可视范围。”

    这个开放可侦察范围,是沙盘推演时,需要被裁判开放的权限,但也仅仅是开战之初需要。

    后续打的焦灼时,就需要根据自身主力突进情况,从裁判那获取敌军情报。

    现场负责的裁判听到申请,他扭头看向校长。

    这时候其余三人还没搭好呢,不过也快了,影响并不大。

    李亚钟对着裁判点点头,示意可以放开侦察。

    如果严格按照推演作战流程,沙盘搭建完成后,裁判是需要给出基础部署分,后续还要给出战役方案分和战役指挥分。

    最终综合所有分数,看看综合能力。

    但陈默这种情况,基础部署分就别想了,能不是负数就算烧高香了。

    看到校长同意。

    裁判点点头,走到陈默跟前:“请上报你的作战方案,我给你开放可侦察范围。”

    “方案?”

    陈默伸手抹了下脸上的汗水,刚刚的疲惫早就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兴奋。

    那仨货可还没搭建完成呢,要什么方案?

    “报告,我的方案就是对红方,黑方,青方,出动三线同时闪击。”

    “我要打三个,请求开放侦察范围。”

    这话一出。

    整个推演室陪着熬夜的干部,一个个目瞪口呆。

    什么打三个?

    特么的,难怪都说塞外魔鬼营没有人,全是狗。

    敢情就这么迫不及待?

    沙盘推演啊,其他三方都是集团军级火力,谁敢一打三?

    别人还没说合连横呢,你倒是开始叫嚣了。

    别说其他人无言。

    就连老校长听到他要一打三,脸色也是瞬间黑了下来。

    这小子.还真是一言难尽啊。

    看人家没搭建完,就使劲的占便宜,真不怕人家反击?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02/128425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