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共享教学,这老头有病吧?
等陈默忙完实测军事建模的大题,并且将试卷全部检查一遍,确定没问题后,已经晚上十点多。
他直起身,伸了下懒腰,目光注意到四周时,才发觉整个微机室内,第四批进来的五十多名学员。
如今连他在内,不足五人,诺大的教室,只有几台屏幕在亮着。
对应的学员,还在苦苦挣扎。
“淘汰率这么恐怖?”
陈默怔了怔神,不待他有其他动作。
一直在微机室坐着,监督考核的陆指干部,迈步走到跟前。
对方扫了眼屏幕上的试卷,目光中带着隐隐的惊叹。
考官倒是没瞅清具体写的什么,只看着密密麻麻的字都足够震撼了。
不过,对方面上却没什么表示,只是平静道:“这位同志,答完点提交之后请离开。”
“不要在这多逗留。”
“是!”
陈默快速收起桌上的考试牌,军官证塞进口袋,在屏幕上点击提交后,起身大步走出微机室。
至于还在答题的几人,他也帮不上忙,考核这种事,只能自求多福吧。
三月下旬。
石城的晚上可没有塞外那么寒冷,道路旁四季常青且苍劲挺拔的大松树根下,一颗颗绿油油新生的小草,已然散发出全新的生命力,正在茁壮成长。
嗅着清爽的气味,沿着寂静的道路。
陈默按照白天印象中的路线,来到宿舍楼下。
晚上十点多,陆指已经熄灯。
路过宿管值班的位置,陈默照例止步,转体,立正,敬礼。
昨天没搭理他的宿管老头,今个却罕见的拿起桌上电灯,照着灯头拍了两下,有亮光后,对准陈默晃了晃。
“考完了?”
“是啊,考完了。”
“成绩咋样,满意不满意?”
“还行,应该能过关。”
“还行你杵这干什么?也不瞅瞅几点了,还打扰我休息?”
陈默:。。。。。。
妈的,这老头的脾气怎么都这么怪,刚才是谁先搭理谁的啊?
陈默脸色发黑的腹诽了几句,转身上楼。
这看门的老头是谁他也不认识,但既然知道入学考核的事,估摸着退休前在学院的职位不会低。
来到二楼时。
202的宿舍门开着,大勇没走,这家伙搬个马扎坐在门口,看着楼道里几个参加中培的干部聚堆闲聊。
瞧见陈默上来。
其中一名中校笑呵呵的打招呼:“陈营长结束了?考的怎么样?”
“一般般,运气好的话应该能给个及格分。”
陈默笑着回应,从口袋掏出烟给楼道里的几人让了让,他趁着发烟的功夫,扫了眼二楼其中几间宿舍,都没有亮灯。
“二楼这些房间没安排人住?”
“安排了,成绩出来被学院清退了。”最先打招呼的干部微微摇头。
“这么快?”
“成绩什么时候出来的?”
“你是最后一批现在肯定出不来,我们是第一批,第二批,下午的时候就公布了。”
经过闲聊,得知这名中校来自65军炮兵第10旅,是远程炮营营长,名叫杜庆龙。
而在二楼这边聚堆的几个,基本都是65军的干部,有第一装甲师直属坦克营营长闫亚辉,摩托化193步兵师直属炮营营长黄少领。
这几人打眼一看就是科班出身的干部,年龄小,不像志愿兵老炮子转的那种营长,光看脸都差不多三四十岁。
实际年龄不用问,不会太年轻。
“陈营你应该不用担心。”杜庆龙龇牙拍了拍陈默的肩膀:“这次中培整个陆指等了你十天,就算交白卷估计都能留下。”
“我们几个不行啊,党艳杰,王硕他们第三批出来的成绩的人,刚刚离开,我们就是送完人之后才聚这聊会。”
杜庆龙的话外音很明显,那就是他们聚在这的几人,已经是确定通过第一项考核的人。
可通过第一项顶个屁用啊。
今天还只是理论知识,明天第二项开始,那就是沙盘推演,要动手实操。
想想其中的难度,陈默自己都忍不住一阵脑瓜子疼。
“我可没什么特殊的。”陈默摆了摆手:“不过这次考核确实太超纲,中培让诠释大纵深理论还能理解,但解释集团军指挥自动形式,还有最后军事战役建模就过于离谱了。”
“这些东西,放在毕业考核估计都够分量,哪怕放到高级培训,估计也能带有一些含金量。”
陈默吐槽着,他是真觉得理论考核过于超纲,若非他担任蓝军营营长前期,看过很多陆院战役战术学论文和相关资料。
加上自身理解,以及前世了解的一些资料,这场考核根本过不了关。
哪怕现在考完。
他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能够过关,学术问题,各执一词,就看阅卷的人怎么评判了。
可陈默的吐槽,却让杜庆龙,闫亚辉,黄少领几人愣住了。
隔了好一会。
闫营长才瞪着眼开口道:“等等,等等,陈营长,你考懵了吧?”
“什么集团军指挥自动形式?什么战役建模?你瞎吹呢吧?”
“没有瞎吹啊。”
陈默自己考过的题还需要吹?
他也瞪着眼看向三人:“你们没有类似的题目?”
“没有。”三人非常肯定的摇摇头。
“那你们考的什么?”陈默有些懵,就算试卷是计算机随机生成,题目会有不同,但出题的总该是同一批人,换汤不换药吧?
陆指的人不可能那么闲,给每个人都安排一套单独的试卷,根本没必要费那么大的精力。
“我们也是战役理论,但大多都是判断型,比如战役概论组成,定义,本质要素,战役特征,分类,胜负决定要素,判定各项标准。”
杜庆龙如数家珍似的,将他的考核题目,简单的阐述一遍。
“我的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填空战役定义跟理解,判断战役指挥能力设定标准,适应新战法之类。”
闫亚辉摊了摊手,满脸疑惑的盯着陈默。
“那你们最后一道大题是什么?”
陈默已经隐隐的察觉到不对了。
“哪有什么最后一道大题,基本都是判定题,只不过题目很多,套题更多,会或者不会,通过简单答题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杜庆龙微微摇头:“就这些题目,很多考核的人都被刷下来,至于你说的那些,更不可能出现。”
“陈营,你知不知道这次中培,其实很多干部连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都办不到?除了写检查通用的那些套词他们蛮熟练,大多提干的干部写不出完整的理论。”
“更别说在计算机上写理论了,能看懂那些战役理论就算是不错了,很多东西我也看得晕晕乎乎。”
“学院既然招收这些干部,就会考虑干部的实际情况。”
“你说的那些,忒离谱。”
特么的,明白了。
全特么明白了!!
陈默额头冒出几根黑线,难怪整个考场就他自己在那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其他人动不动就看自己的位置。
连监考干部都跑过去好几趟。
当时他还觉得挺自信,仿佛考神附体,成为全场中心。
那家伙,键盘越拍越有劲,敢情人家都是选择题,填空题?
就特么自己的试卷,是真正的战役理论标准卷?
陆指确实不会给每一个人,量身打造一套入学考核试卷。
但给他一个人量身打造一套,应该是可以的,难度并不高。
我.套你个猴子啊!!
陈默欲哭无泪。
难怪自己迟到十天学院都愿意等,就算有入学考核,其他人也不影响考核进度才对。
等自己来了,补考不就得了?
敢情整这么半天,连卷子都不是一套。
并且事情肯定没这么简单,其他人是否提前考核,跟他是否补考或者是不是共用一套试题模板,没有必然的关联。
“陈营?”
看陈默咬牙切齿站在那不吭声,几人刚刚还怀疑是这小子吹牛。
但现在,他们有些信了。
毕竟,吹牛就吹牛呗,当兵的有几个不吹牛的。
但也不至于吹完之后,在这整什么表情管理啊。
“哦,没事,你们聊,我去休息一会。”
陈默笑了笑,没再搭理过道里的几人,径直走进宿舍坐在床铺上。
他确实累了,在礼堂等一天,那感觉比训练一天都累。
后来答卷数个小时,浑身就跟缺氧似的,脑袋晕晕沉沉。
本来还能支撑,可听到自己的试卷跟别人不是一套,陈默就猜到,这次中培可能学院会另有安排。
否则,都没必要单独给他加难度,闲得了?
瞧见营长坐下休息。
旁边大勇拿出打饭的铝制饭盒,放在桌子上:“营长,先整点垫垫吧。”
“下午我在楼下看到不少人被警勤的人送出学院,还担心你过不去考核。”
“觉得还可以就行,你今晚好好休息,二楼宿舍空了好几个,我搬对门住。”
“对了,连长还有小满他们那边,我都打电话报过平安了,他们说让你好好考,咱们铁甲团出去的人,不比谁差劲,肯定能过关。”
“行,我没啥事,放心歇着吧。”
陈默点点头,蓝军营的问题他现在不操心,哪怕战训还没结束,有程东和满学习在这,也出不了什么问题。
他现在考虑的是,陆指宁愿等十天也得等自己过来,还单独出一份试卷。
究竟图什么呢?
是总政有安排?毕竟审查时那位姓周的首长已经提过,此次组织中培,确实是他们总政的安排,连徐参谋长都没权利过问。
这话说的有点大。
但实际上,若真是总政安排,徐鸿的手还真伸不进去。
至于这帮老头子背后是怎么编排自己,陈默暂时也想不明白。
门外。
杜庆龙,闫亚辉,黄少领几人也失去了闲聊的兴致。
一来,他们过了第一项考核,明天还有第二项呢,现在可不是放松的时候。
乾坤未定,还需要继续努力。
二来。
这特么狗秀才的考核试题,跟其他人接触的试题,难度不止高出一个层次。
要是说背后没有猫腻,那肯定不现实啊。
大家都是同一批学员。
突然有一个人受到特殊关照,甚至后续可能还有特殊照顾,这种感觉,对于其他学员而言,那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聊天,还聊个蛋啊。
必须回去缓缓才行。
。。。。。。。。。。。。
随着战役理论考核第四批陆续结束。
陆指战役系大楼二楼多媒体会议室内,老校长李亚钟大半夜也没休息,正监督着几个战役学方面的干部批阅考卷。
年前对于新世纪征兵,guofang部和junwei联合会议,特意更改征兵要求,对于农村户籍依旧放宽政策,学历要求不会很高。
但对于城市户口,已然提高要求,包括高校征兵,国防生试点政策一一推行。
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已经陆陆续续展开。
如今,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看似进行的如火如荼,但这仅仅是表面而已。
随着高新装备,比如无人机,多功能雷达陆续进入基层,新的难题出现了。
并且这个难题,还是被铁甲团蓝军营,硬生生给打出来的短板。
那就是各单位,对于机械化认知,可谓是根深蒂固。
阶段改革向信息化推进速度非常慢,并且阻力也很大。
说白了,就是高新装备可以进入基层,但基层操控或者说维护的技术人员却少得可怜。
很多单位只是会使用,可也仅限会使用,至于如何作用到战争中,说的不好听点,大多单位都摸不到头脑。
也就是信息化设备,跟机械化装备的契合,无法做到像蓝军营那么通畅。
就拿61师举例。
作为第二个信息化实验单位,春雷行动中。
对方的无人机,雷达,甚至电子战大队,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单位从干部到官兵,对于新事物的排斥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这里说的排斥,不是说不愿意接纳。
有新装备,那基层单位比谁都高兴。
问题是当得知无人机,雷达这种设备动辄上百万,几百万时,很多单位在集训时,主战装备能离辅战设备上百米远。
问就是太贵了,贵到不愿意有人操控,当祖宗一样供着。
贵到愿意学习,并且能够学会的战士寥寥无几。
61师的情况,是大多数单位普遍存在。
有好东西握到手里不会用,不会维护,不会修。
而干部对于新式装备了解不足,推行力度有限,整体导致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几乎处在停滞状态。
总部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
也开会讨论过几次。
但现实的问题,不是开开会,提提要求就能有效解决。
干部认知不足,能力跟不上,改革推行速度慢,唯一的办法就是放弃大面积改革,选择个别单位进行重点推行。
后续以点带面,辐射更多单位。
可选择部分单位究竟选择谁,又成了现实的难题。
不是所有单位都有蓝军营那种体量,老兵和干部都一样多。
不缺精兵悍将。
但其他单位呢?目前七大军区都没敢再复制一个蓝军营出来,更别提以蓝军营的标准去以点带面了。
最终,办法被想出来。
中培。
集合整个京都军区有能力,有潜力的营,团级,相对年轻的干部,参与中级干部培训。
但光培训还不行,得能够接受新体系,对战役学,宏观方面有自己的理解才行。
培养出这些人,毕业后,这帮人所在的单位会重点推行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
整体需要改革的单位减少,干部觉悟跟得上,相应的技侦,雷达操控技术员培养也能跟上速度。
这些人在推行中,若是成绩不错,就可以尽快晋升,以点带面,扩到更大的单位去实施。
如此一来,第三阶段改革,后续三年之内必然能看到一些效果。
当然,只是看到一些效果,想全面改革完成,至少得到国防生大批量进入基层才行。
不要觉得这个时间久。
机械化第一阶段改革,进行了近六年,从全军还没开始大面积接触机械化时,就是先从个别单位入手。
当初,按照计划是陆续覆盖其他单位,其实到目前为止,第一阶段改革的理想状态,还没完成呢。
机械化装备,也没覆盖全部一线单位。
但当时受制于经济原因,不得不一边摸着毛熊,一边开启第二阶段改革。
毕竟,时间以及国际形势,不允许野战军停下脚步。
而第二阶段改革差不多有四年,要不是因为去年,蓝军营在西北军演中,横空出世。
凭借一个营的编制,压住半个师,第三阶段改革方向,也没这么容易确定。
而第三阶段全面推行,不管上面承不承认,实际问题在这摆着,他们还得效仿第一阶段。
让一部分单位先进入信息化,开启第四阶段,剩下的只能慢慢来。
计划有了,方向有了。
剩下的,就是筛选此次中培的成员,先从京都军区做实验。
陈默的作用,其实说让他来中培也对,但一开始徐参谋长说至少还有半年,按照当时说这句话的形式来看,那没毛病。
但总部敲定的速度太快了,就显得这次通知格外仓促。
陈默的作用是过来中培,同样也是把蓝军营的带兵思路以及各种理念,带给更多的学员。
与其说是入学考核,不如说是在挑选有能力,并且善于学习,愿意接受新事物干部。
甭管是军校科班出身,还是志愿兵老炮子提干,在部队呆这么久,平时学一点相关的战役理论知识并不难。
愿意学,并且懂,那就是此次中培需要留下的人。
如果考核不行。
说得好听点是淘汰,说得难听点,就是被时代的洪流给卷入深渊。
因为这次中培过后,未来两三年,军校生,国防生大批量涌入部队。
新时代来临,这些淘汰的人,必然要离开部队。
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得为后来者挪坑。
至于陈默的试卷属于单独打造,那没毛病,上面都打算把一个大军区有能力的干部,全部交到他手上。
还不能代表组织考验考验你?
陈默的试卷不光题跟别人不一样,他的卷子连分数都没有,大多数题都是综合题目,上面就是想看看这小子能答到哪个阶段。
是否有能力,承担此次共享式教学。
换句话说,那就是没指望他能真的答完。
老校长大半夜带着人盯着阅卷,就是因为中培背后有人等着消息。
这次中级培训,说是总政组织的没错,说是总参组织的也没毛病。
反正就是要拿京都军区,来做这一次的实验。
至于请假的事,徐鸿一开始还真没觉得李亚钟这老头子这么倔,共享式教学又不是担任主教员。
把其他学员先筛选一遍,按照徐鸿的想法,差不多得十几天,毕竟好几百人呢。
谁成想。
这老头不光倔,他还很拼,晚上十一点了都不去睡。
一直在多媒体会议室内盯着,亲自上场阅卷。
李亚钟带着老花镜,一张张的看,试卷属于系统自动排列生成,没办法对照固定答案。
并且这么严谨的事,也不敢放松,审核严肃程度不亚于高考。
李老头足足看了几个小时,抬头看向旁边墙上挂的钟表,他眉头紧锁着叹了口气。
好半晌才扭头问道:“第三批淘汰的都通知下去了吧?”
“是,校长,都通知过了。”
其中一名干部起身回应。
“嗯,坐下吧,看下交卷记录,查查姓陈那小子答完没。”
询问过后,李老头压根不认为陈默能这么快交卷。
那些题是他联合陆院的张津南副院长,罗耀武战役学主任,以及陆指数名战役学教授,综合出的题目。
这些题有专门的人员审核,评估。
他们推算出,所有题目加起来能让陈默完成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过了及格线。
那就说明这小子,去年看那么多毕业论文,还有陆院战役战术课题,算是没白看。
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都不差,他们搞学术的人,自然有属于自己的评审标准。
李老头端起水杯,抿了口热茶,悠哉悠哉的等着回应。
按照他的估算,陈默这时候应该没交卷,题他看过,就算学术没有固定答案,也必然够这小子吃个苦头。
可等着等着。
多媒体会议室大屏幕上,带着陈默学号,军官号,姓名的答卷突然被投影上去。
刚才回应的干部起身道:“校长,陈营长的试卷在二十分钟前已经交卷了。”
“哦?”
“这么急躁?”
李老头扶了下老花镜,抬头看向大屏幕,当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答题,他愣了一下。
随即,连拖带拽的带上椅子,坐到大屏幕跟前,细细观看。
起初李亚钟表情还能平静,毕竟试卷上题多,谁知道这小子究竟答了多少。
可看着看着,老校长只觉得头皮一阵发麻,“噌”地一声从椅子上起身。
他没全部看完,只看了自己出的题,以及后面军事建模的大题。
确保这小子不是瞎编乱造博眼球,李亚钟彻底坐不住了。
对方完成度不是百分之六十,而是百分百。
但坐不住,也得继续看。
李亚钟将试卷翻来覆去看,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
他才长出一口气。
答题率百分之百。
大局观合格。
洞察力优秀。
战争策划能力优秀。
分数能给到80分左右。
别以为这个分数低,学术理论没有固定答案,能被军事战役学老教授判断八十分,已经很厉害了。
就李老头自己带的学生,让他自己打分,也不会有一个能上七十分。
当然,陈默的隐形加分项是他还年轻,只看过陆院历届学员毕业论文,和优秀学员课题而已。
中培都没参加,就能答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可以,很超纲了。
“快!”
“把这份试卷传真一份到陆院。”
“还有,现在立刻去把陈小子给揪起来,收拾沙盘作战室。”
“我要看他实操,去!”
“现在就看。”
“是。”
搞学术的人若是较起真的话,他才不管你白天黑夜呢。
往往因为一个问题,争论一天一夜的场面都不少见。
得到命令的陆指干部,根本不敢耽搁,当即打电话给警勤大队长周凯威。
要求周队,尽快把陈默给揪到战役楼。
周队闻言,他也是懵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特么的,这陈营长昨天晚上十点多才过来。
怎么今天晚上就被校长惦记上了?
这兔崽子,不会又干什么人神共愤的事了吧?
可疑惑归疑惑。
周凯威没敢墨迹,当即从值班室出发,前往陈默所在的宿舍楼。
而陈默这边,累了一天,他脑袋刚挨着枕头,闭眼休息还没十分钟呢。
宿舍门就被“哐哐哐”敲响。
等他开门,得知是李老头要让自己过去,据说还是上实操,直接开始沙盘考核。
陈默整个人愣在原地。
特么的,这老头有病吧。
哪有大半夜抓人上实操的,就算有第二项考核,也不至于半夜去啊。
他连觉都没补呢,沙盘实操可比理论考核更费脑。
这老头真特么有毒!
。。。。。。。。。。
。。。。。。。。。。
ps:狡辩下更新问题。
首先说声抱歉,不是我不爆更,实在是前面战训有章节被封了,有些能放出来,有些放不出来,354到现在都放不出。
不得已只能快点结束战训,很多东西还没交代就跨入新剧情,思路出现混乱,实在抱歉各位大佬。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02/128425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