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推荐阅读:嘲笑我没机甲?可我是机战王啊 财富自由从笑对人生开始 武魂元素周期表,在斗罗手搓黑洞 逼我当魔王是吧! 美漫救世主?我是亚空间邪神! 斗罗:开局教皇,镇压昊天 斗罗之我有一本无名法 超神:开局金角巨兽,拍死刘闯! 游戏王5Ds:超越光芒的决斗者 遮天:从证道第一位大帝开始
他手指轻轻摩挲着鼠标,嘴角慢慢扬起一丝笑意。这种感觉很奇妙——不是第一次火,但这次的爆红,和以往都不一样。
不是靠吵架,不是靠玩梗,不是靠新闻热度,而是靠他真正喜欢的一款游戏,和一段几乎“不可复制”的直播过程。
那是一次极致的“玩家×游戏”的化学反应。
一小时前,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不算长的直播。没打新游,也没蹭热度话题,只是随意和观众聊了一会儿,放了几段他自己剪的《不要玩这个游戏》片段。
播的是他打Boss那一段。
画面中,勇者和暗黑领主在神殿中激战,火球滚滚,像流星坠落。老菊却不躲不闪,而是一锤砸地,让勇者高高跃起,一脚踩在反弹板上,像是踩着程序漏洞起飞,然后——
砰!
火球被他放大后反弹,径直砸中Boss的王座,炸得王冠都飞了出去。
弹幕瞬间爆炸:
【哈哈哈哈老菊又在调戏物理引擎】
【火球:我不是输,是被逻辑封印】
【策划看了都得报警】
【老菊物理外挂流,永远的神】
然后是那一段“爱情结局”。
勇者冲进公主的房间,两人对视三秒,拥抱,背景音乐响起,城堡开始崩塌,光门在废墟中浮现,旁白带着感动的语气说:
“门的出现,是多亏了他们的……爱。”
老菊当时笑到桌子都要掀了:“这什么啊?感情系统还能解锁地形?”
那段视频被剪成了多个版本。
有的是纯剧情剪辑,剪辑师还给勇者和公主配上了“恋爱番”BGM,打上粉红特效,标题是:
【闪电恋爱模拟器】勇者与公主三秒相爱,程序都磕疯了!
有的是鬼畜混剪,将旁白那句“看,用户!出口!”无限循环,配上“爱如潮水”的剪辑,弹幕全是:
【爱情开门,程序哭了】
【我愿称之为:恋爱物理RPG】
【这段比我看的偶像剧都甜】
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剪“勇者×旁白”的CP向视频了。
而他们的互动,原本只是开发者留在系统里的解构性设计——一个游戏系统自我意识觉醒、与玩家对话的奇妙尝试。
但在老菊的直播中,那种“中二”的设计被演绎出了戏剧冲突的张力。他和旁白互怼,他用奇葩操作挑战系统逻辑,而旁白则用“官方语气”不断用讽刺和碎碎念试图拉回正轨,却一次次被现实打脸。
这种“斗智”感、这种“语境对撞”的爽感,才是观众真正上头的地方。
“你看,这游戏还是有东西的。”老菊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
他忽然想起那天直播的结尾,他发完那条夸奖游戏的动态后,有人留言说:
【你是唯一让我想认真看剧情的人】
【从来没觉得一句“你自由了,公主”能让我笑到哭】
【这游戏在你手里有了灵魂】
他当时没回,但现在心里却有点发热。
他知道,自己其实没做什么特别的。只是把一个好游戏,换一种方式讲出来了而已。
但观众感受到了,那就够了。
第二天,一则剪辑视频冲上了热搜。
标题是:
“这游戏不该叫《不要玩这个游戏》,它应该叫《拜托你一定要玩》”
视频开头,是老菊在直播里的一句话:
“这可比那种你砍一刀我砍一刀的RPG好玩啊。”
接着是一连串名场面:反弹火球、放大Boss、勇者贴脸转圈、炸弹开结局、程序化爱情。
最后,是勇者牵着公主的手走入光门,旁白那句“出口的出现,是多亏了他们的……爱”作为收尾。
背景音乐用的是一段钢琴曲,温柔、干净,像是清晨的第一缕光。
评论区直接爆炸:
【我哭了,我真的哭了,这是我见过最有灵魂的独游】
【世界末日里的一场恋爱,太浪漫了】
【老菊是怎么把一个像素游戏玩成巨制的?】
【我现在立刻马上去下游戏】
那天,《不要玩这个游戏》在Steam的单日销量上涨了三百倍,开发者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动态:
“谢谢王老菊,谢谢玩家们。我们只是想做一个真实又荒诞的世界,谢谢你们让它成为了现实。”
老菊看着这条消息,点了个赞,然后随手转发,配上一句:
“别谢我,我只是把它玩出来而已。”
当晚,他又开了直播。
标题换成了:
【不要玩这个游戏】但我们还没玩够
直播间涌入了大量新观众,弹幕如潮水般涌动。
【来了来了,爱情门的那款游戏】
【我已经玩通了,但还想看老菊再玩一遍】
【这次能不能通关后别走,看看有没有隐藏结局】
【听说有个隐藏结局是公主真的认识你!】
老菊一边读弹幕,一边笑着摇头:“你们这是逼我连夜写同人剧本啊?”
他重新打开游戏,界面熟悉得像旧梦重温。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一个“初入世界”的玩家,而是一个引路者。
他知道,屏幕背后有成千上万的人,正等着他再次走进那个荒诞又温柔的像素世界,去重新点燃那扇因为“爱”而打开的门。
而他也愿意,再走一遍。
哪怕只是为了,再次听到那系统旁白,用那种不可思议的温柔语气,说出那句:
——“你看,用户,出口,是因为他们的爱。”
清晨六点,互联网的神经还未彻底苏醒,城市的大部分人还沉浸在梦中,但在某些角落,数据的涟漪已经悄然扩散。
一条微博热搜条目悄然升上榜单第49位:“#老菊火了的那款游戏到底是什么#”。
几个小时后,它爬进了前十。
中午时分,它稳居第二,仅次于某个顶流明星恋情曝光的热搜。
但不同的是,这条热搜下的评论区没有撕逼、没有营销号刷屏,只有一连串带着感情、带着热度、带着“我也想试试”的声音。
——“我刷到勇者和公主拥抱那一幕,真的有点破防。”
——“旁白说‘门的出现是他们的爱’,我直接眼眶湿了。”
——“求游戏名!我现在就想玩!”
于是,《不要玩这个游戏》,这个听起来像是反向营销的冷门独立游戏,被彻底推上了风口浪尖。
而引燃这一切的,是一位名叫王老菊的主播。
王老菊并不算主流意义上的“顶流主播”。
他不靠颜值,不靠话题,更不靠炒作。他的直播间总是带着一种闲散的调调,像是一个老邻居在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讲故事。
但他有一种别人没有的东西。
——他玩游戏,有一种“看见本质”的能力。
别人看到的是角色,他看到的是系统;别人在打怪,他在拆解地图;别人通关,他在问“如果不是这样呢?”
所以当他打开《不要玩这个游戏》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他没有按部就班地走主线,不是被火球打死五次才学会闪避的普通玩家;他第一时间发现了那个“不合逻辑”的放大镜,尝试去放大火球、陶罐、Boss的王冠,甚至是空气中的粒子特效。
他不是在“玩游戏”,他是在“解构游戏”。
他用一锤子把勇者弹飞,用放大镜把剧情推进,用缩小术卡Bug跳Boss战阶段。
甚至连旁白这个系统内置的“引导AI”,都被他“逼疯”,在剧情中开始质疑“玩家是否已经掌握了我不知道的真理”。
这种玩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而当他在城堡崩塌的最后一幕说出那句:“你自由了,公主!”然后看着两人拥抱、光门开启,露出一个难以掩饰的感动笑容时,弹幕沸腾了。
那一刻,不只是游戏被点燃了。
是观众的情绪、是观众对“游戏还能这么玩”的重新认知,被彻底引爆了。
爆火,是从他直播结束后第二天开始的。
最先引爆的是短视频平台。
一段名为《勇者与程序之间的爱情》的鬼畜视频,在抖音播放量破了两百万。
剪辑者将游戏中勇者与公主的拥抱片段无限循环,配上《卡农》的钢琴曲和各种粉红滤镜,最后加上旁白那句经典台词:
“看,用户!出口,是因为他们的……爱。”
弹幕一片刷屏:
【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程序员的浪漫,谁懂啊】
【我现在就去下游戏,我也要谈一场代码级的恋爱】
另一边,B站up主“游戏解构者·解包包”发布了一期长达四十五分钟的深度解析视频——
标题是:《【深度解读】老菊玩《不要玩这个游戏》,到底触发了什么黑科技?》
他逐帧分析王老菊的每一个操作,从火球的碰撞逻辑、BOSS的物理判定,到游戏素材包中未公开的剧情分支,甚至挖出了开发者在代码注释中留下的一句话:
“如果真有玩家能用放大镜卡过这段,那我愿称他为游戏工程师之神。”
视频结尾,他用略带兴奋的语调说:
“这个游戏本来是个实验性质的作品,但被老菊玩出了哲学意味。他不是通关了游戏,他是和程序谈了一场恋爱。”
该视频发布24小时内,播放量破百万,转发十万,B站首页推荐置顶。
与此同时,知乎、豆瓣、小红书也开始出现大量相关话题。
一位独立游戏策划匿名发帖:
“我看完老菊那场直播后,决定推翻我正在做的项目。我意识到,玩家不需要被喂剧情,他们想要的是能参与构建世界的权力。”
另一位心理学研究生则在知乎写道:
“老菊和系统旁白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典型的‘玩家与程序边界模糊化’现象。游戏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一场双向共创。”
而最让人意外的,是二创圈的全面沸腾。
微博画手、LOFTER同人、AO3写手、P站插画师,纷纷下场。
短短三天内,“勇者×旁白”“勇者×公主”“老菊×游戏开发者”的同人文遍地开花。
一位知名画师发布了一幅插画:
画面中,勇者站在崩塌的城堡前,身后是微笑着的公主,而他面前的,是一个正在碎裂的、具象化的“系统面板”,其中伸出一只手,和他缓缓相握。
配文只有一句话:
“你不是玩家,你是我世界的共同创造者。”
点赞破十万,被称为“像素二次元圈的《星际穿越》”。
甚至有音乐人翻唱了那段结局背景钢琴曲,自行谱词,写成一首名为《出口》的抒情歌。
歌词最后一句:
“若我必须崩塌,愿你以爱,抵达。”
而这一切的起点——老菊本人,此刻却坐在电脑前,捧着泡了一半的绿茶,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自己的视频被各种剪辑、同人、分析、鬼畜洗版,忽然觉得有些恍惚。
他不是没火过,但这一次,火得太快,太广,太深。
“有点像……一颗石子砸进了湖里,结果湖底是火山口。”他苦笑。
但他并没有被流量冲昏头脑。
他知道,这不是自己的功劳。
是那款游戏,真的“有魂”。
他点开Steam,看到《不要玩这个游戏》的玩家评论区已经炸了。
好评如潮,几乎全是中文。
“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个解谜游戏,结果玩着玩着哭了。”
“系统旁白真的像是活的,每一个台词都像在回应我。”
“老菊带我进来的,但这个世界,我想自己走一遍。”
他坐在那儿,静静看着这一切,忽然想起那晚直播结束后的一句自言自语。
“我只是,把它玩出来了而已。”
他打开微博,又发了一条动态。
【王老菊】
最近看到很多人因为这款游戏开始创作、开始思考、开始动手去“玩”它。
游戏是虚拟的,但你们是真的。
感谢大家让一个像素世界,变成了一个有温度的宇宙。
#不要玩这个游戏#但你们真的玩得太好了
发完,他靠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初升的阳光,忽然有些感动。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直播。
这是一个世界,从虚拟走向真实的过程。
而他,只是那个按下“开始游戏”的人。
凌晨三点,王老菊的直播间早已关掉,屏幕上的最后一帧画面停留在勇者与公主拥抱的那一刻,像电影的终幕,也像梦境的出口。
但网络世界的夜从不沉寂。相反,某种比现实更真实的浪潮,正在悄然形成。
短视频平台的推荐算法像嗅到了猎物的野兽,一条条名为“《不要玩这个游戏》神级操作合集”“王老菊火球卡罐子名场面”的视频,被推送至无数人面前,出现在他们刷着刷着就点开的界面中。
第一条火的视频,不到一分钟。
标题是:
《他用罐子卡住了火球,然后……Boss死了?》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06/128394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