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我在印度当老爷 > 第444章 金发

第444章 金发


千禧年是全球变革和时代的转折点,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欧美转向亚洲,东大和印度成为世界新兴经济体。

    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印度进入改革的深化期,信息技术和服务业开始爆发式的增长。

    五年前印度软件业的产值还不足10亿美元,到了今年就飙升至80亿美元,扩张还在继续。

    这一转型不仅带来了外汇收入,还提供了上百万的IT就业岗位。服务业更是一举超过农业和工业,成为印度第一大产业。

    这种转变推动了印度经济从依赖农业和低端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倾斜。

    根据国际专业机构的评估,印度服务业占  GDP比重首次突破  50%,远超农业(22%)和工业(28%)。

    全印度人口的中间年龄是24岁,进入新千年,巨大的人口红利开始凸显。

    如孟买这种大都市,普通工人的薪资已经迈入四千卢比的大关,加班累计后甚至拿到八千卢比的高薪。

    服务业和白领岗位轻松能拿六千卢比,职级稍微高一点就能突破一万卢比。

    IT和工程师的薪水最高,基本都在两万卢比左右。

    这放在七八年前简直不敢想象,难怪现在就连贫民窟的孩子,都想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这是改变他们命运的新途径,且相对公平。

    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自然也相应的提高。

    据说印度现在年薪在30万卢比到100万卢比的人群,已经超过五千万。

    这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利好国内的中高端消费领域。

    苏尔电器的高端家电产品,今年卖的特别好。

    大屏幕彩电、电冰箱、VCD、洗衣机,还有出货量暴增的手机,全都成了白领阶层的宠儿。

    当初阿希什对两百万颗芯片的订单心惊胆战,现在呢,还不到半年就卖个精光。

    苏尔电器光是向东大采购的初代芯片,就高达五百万片,成本被进一步摊薄到6.5美元左右。

    下一代芯片预计在年尾定型,各种参数都做了调整,算是大改。

    考虑到印度的广大市场,以及苏尔电器的旺盛需求,据说华子已经决定成立专门的芯片设计公司。

    罗恩当初提出的全套客制化服务,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自己现在不做手机,但完全可以帮别人设计嘛。

    权当积累经验了,等他们做好准备,必将是东大市场举足轻重的手机制造商。

    罗恩不关心东大的市场,他现在的目光全放在了印度。

    苏尔手机的第一要务,就是尽可能的跑马圈地。在市场份额超过大半时,就可以考虑卖芯片了。

    他不仅想赚普通消费者的钱,还想从其他电子制造商的口袋里掏钱。

    甚至赚多少钱是次要的,重心是通过芯片渠道,控制国内的手机制造行业。

    当然,这个目标现在还有点远。

    罗恩正忙活另外一件事,瓦杰帕伊政府推动的“黄金四边形”公路计划,是一大块香饽饽。

    这项基建工程将连接德里、孟买、金奈、加尔各答四大城市,总里程数超过5800公里。

    按照苏尔基置业的估算,想要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预算至少六千亿卢比,即134亿美元左右。

    蛋糕太大,就连罗恩都忍不住。

    当然他也没奢望全部拿下,这么长的里程数,势必会被分割成无数个小工程。

    其他地方不说,但他势力范围内的,怎么着也要割下一大块吧。

    为此,罗恩已经亲自飞回了新德里。

    北方邦那里的萨蒂亚听到消息后,也屁颠颠的赶来权力中心。

    社会党在那里的日子,越发的不好过了。

    不,准确的说,是除了印人党和进步党外,其他小党派现在都被挤压的厉害。

    苏尔先生的生意几乎把整个北方邦都纳入版图范围之内,人们从生到死都离不开。

    无形中的影响力无时无刻不在渗透,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进步党的怀抱,哪怕只是为了求个心安。

    进入进步党的人多了,脱离社会党和大众社会党的人自然也多了。

    亚达夫依靠庞大的种姓优势还能撑一撑,以达利特为主的大众社会党就惨了。

    玛雅瓦蒂许诺的那些东西,你只要能进苏尔先生旗下的产业,就能轻松实现。

    至于稀缺的公务员,几百上千万人争夺一千个名额,概率太低了。

    于是为了自己的肚子着想,原来支持大众社会党的人,现在纷纷投入了进步党的怀抱。

    萨蒂亚很有危机意识,他准备和苏尔先生谈谈。

    社会党和进步党结盟也罢,或者暗中依附也行,总之要为自己的党派争取点利益。

    否则就连大饼都没得画,又怎么安抚手下那帮人。

    可惜如今要见苏尔先生比以前更难,萨蒂亚跑了几次都被告知预约行程已经排到了两周后。

    他不敢离开,只能干等,顺带着也享受一番大都市的花花世界。

    该说不说,苏尔先生的生意在北方邦全面铺开后,大家多多少少都捞了些好处。

    如今萨蒂亚手里也有一笔不菲的存款,足够他享受后半生。

    要说德里什么最吸引他,那当然是白肤金发的大洋马。

    没哪个印度男人能拒绝这一点,那是发自心底、血液里的诱惑。

    萨蒂亚也好这一口,他结识了这里的掮客,能专门提供这种服务。

    通常仆人巴鲁姆会开车载他到大凯什拉的一个地方,这里是德里上等人居住区。

    巴鲁姆记不住那迷宫般的路线,每次需要拐弯时,那个掮客或者萨蒂亚就会点一下他的脖子。

    就这样他们一路指挥巴鲁姆抵达目的地,那地方大得像座小宫殿,门前有一根根白色大理石柱。

    不过,仅从扔在墙外的垃圾看,就知道里面住着时髦的有钱人。

    掮客开始打电话,而且在打电话的时候一直让车门开着。

    那是苏尔牌手机,金色的机身非常惹暴发户般的印度人喜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神奇的手机就开始大肆在新德里流行起来。

    总之就连巴鲁姆这个仆人都知道手机是干什么的,这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底层人而言,非常神奇。

    五分钟后,掮客用力关上车门。巴鲁姆开始打喷嚏,因为汽车后座上弥漫着一种怪异的香水味。

    “小子,别打喷嚏了,赶紧开车送我们去将普拉区。”

    “对不起,先生。”

    那个掮客是个胖子,他转身对刚刚上车的姑娘说:“请用印地语和我朋友萨蒂亚打个招呼。”

    巴鲁姆朝后视镜瞥了一眼,第一次看到那姑娘。

    哇!胖子前面吹嘘的没错,这确实是个漂亮的白皮肤姑娘。

    她又高又挺,而她身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那一头秀发,金色的头发光滑明亮,就像洗发水广告中所看到的那样!

    “你好吗,萨蒂亚?”她的印地语非常标准,她伸手握住了萨蒂亚的手。

    胖子笑了起来,“瞧,印度也在全球化,不是吗?连她都会说印地语了。”

    他拍了一下她的大腿,“亲爱的,你的印地语大有长进。”

    萨蒂亚身子往后一仰,隔着姑娘问那胖子:“她是毛熊人吗?”

    “萨蒂亚,你别问我,你问她呀。别害羞,她是朋友。”

    “乌可兰,”她的印地语这次带了口音,“我是来印度留学的乌可兰学生。”

    巴鲁姆全程目不转睛,心里暗暗记下:我一定得记住这个地方,乌可兰。将来我一定要去那里!

    “萨蒂亚,”胖子说,“别傻坐着,摸摸她的头发,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别害怕,她是朋友。”

    他又微微笑了笑,“你瞧,不会伤你吧,萨蒂亚?亲爱的,用印地语对萨蒂亚先生说点什么,他还是有一点怕你。”

    “你长得很帅,”她说,“不要怕我。”

    “司机,”胖子探过身,又用他那冰凉的酒杯碰了巴鲁姆一下,“我们快到将普拉区了吧?”

    “是的,先生。”

    “清正寺路上有一家饭店,顶上有一个巨大的X字霓虹灯招牌,把我们送到那里去。”

    不到十分钟,巴鲁姆就把他们送到了那里。这次他肯定不会错过那家饭店,因为它顶上的X字大招牌像黑暗中的明灯一样在闪烁。

    萨蒂亚搂着那个金发女人进去了,他迫不及待。

    他得好好牵着那缰绳,策马奔腾。

    巴鲁姆在车上坐立不安,难受的甚至开始啃咬方向盘。

    他也喜欢大洋马啊,奈何身份的差距让他无能为力,不过那股火焰在心底升腾燃烧,丝毫没有湮灭的趋势。

    酒店外面的围墙上插了许多彩色玻璃,以防盗贼翻墙而入。每当汽车大灯照在上面,那些玻璃片就会发光,围墙就会变成一个五彩斑斓、以玻璃片做脊梁的怪物。

    巴鲁姆喉结不停的耸动,满头大汗,心底各种各样的想法如翻江倒海般搅合在一起。

    突然他目光停留在了后视镜上,他看到了汽车后座上有某种东西。

    巴鲁姆下了车,小心关上车门。接着又打开汽车后门,钻进车内,用手在真皮座位上摸索着。

    他的手从真皮座位的一头到另一头来回摸索了三遍,终于找到了他在寻找的东西。

    他将它举起来对着亮光。

    一根金发!

    它深深的烙印进了巴鲁姆的心海里。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352/128418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