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南洋1931,从猪仔到巨枭 > 第207章 连锁反应,欧亚联动,完全乱了套了

第207章 连锁反应,欧亚联动,完全乱了套了


日军会进攻缅甸的这个事儿,郑毅肯定是不意外的,历史上他们也是这么打的,只是规模没有这么大而已,这个战略其实猜也是能猜得到的。

    可是巴列维去打沙特,这就真让他有些惊诧了。

    这证明他这支小蝴蝶煽动的翅膀,有些太大了啊。

    这个时候的伊朗巴列维,还是老巴列维,类似于是伊朗版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直接喜提国王大礼包。

    此人与英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太好,世界大战之后更是果断提出要赶走英国人的一切势力,并且果断亲德,成为了德国在中东地区的代理人。

    客观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欧战的部分,正义与邪恶哪有那么明显啊,以伊朗为例,难道巴列维的抗英不是反殖民反压迫的正义民族解放战争么?

    德国人确实是帮助他们,乃至整个中东是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枷锁的啊。

    只不过历史上,在巴列维展现出了极端亲德的政治意向,也切实是得到了德国援助之后,伊朗很快就被英俄联手瓜分,把巴列维赶下了台,却扶持了他的儿子小巴列维上台。

    这个小巴列维一看,英国和俄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德国确实是整不过他们,于是果断的抱了美国的大粗腿,

    主动邀请了美国的天兵下场,最终搞得极其复杂,美、英、德、俄,四大列强全都凑齐了伺候他一个人。

    然而此一方世界的时空却是到底与历史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首先就是加瓦尔油田,被郑毅给找出来了。

    这是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大油田。

    如今,加瓦尔油田的石油储量其实是已经被探得七七八八了的,不夸张的说,就这一个油田的产油量,几乎都赶上整个欧洲了。

    德国人对此非常重视。

    最关键的是沙特这个国家,太弱了。

    弱到他在全世界都显得特别的没有存在感。

    不过是个传统的中东部落联盟而已。

    甚至这个加瓦尔油田跟他们沙特人就没啥关系,那是美国人的油田,沙特人甚至压根就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

    而另一个由郑毅所煽动的蝴蝶翅膀是:英国的海军力量,远比历史上要弱。

    历史上,英国人的威慑舰队是没有成功派出来的,被突然爆发的二战给弄了个措手不及,最后只派了两艘军舰去新加坡。

    而这个时空因为有郑毅在,时间上,有了一点微小的出入,英国是派出了他的威慑舰队的。

    而且是派出去了,却又没带回去。

    少了这些军舰,英国封锁地中海的能力大幅度的减弱,让德国在北非和中东的势力更大。

    说白了,德国对外投射的能力确实是弱,但是奈何英国人也真是不得民心啊。

    德国人在中东,其实有些类似于日本人在荷属东印度,什么正义啊,邪恶啊,站在人家的立场上,这世上就没有比你们英国人和俄国人更坏的人了。

    德国人或许也坏,但他至少没有表现出来,至少在中东人眼里他还是很好的。

    而且实话实说,同为轴心国,德国人至少比日本人要做人太多太多了。

    爪哇人为了打荷兰人,都能对日本人赢粮而景从,更何况中东人对德国人呢?

    人家德国人甚至都不寻求殖民伊朗,也不是要巴列维做傀儡,而是:你给我石油,我给你武器,让你干英国人。

    这不就是人家的救世主么?

    英法荷的失败,归根结底还是旧的殖民体系的失败,英国人在伊朗,面对了荷兰人在荷属东印度差不多的问题。

    德国人只要稍微出点武器就好了,自然会有伊朗人跟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

    再者加瓦尔油田的那个位置,对苏俄来说也没那么敏感。

    伊朗,对于苏俄来说,它的石油其实并没有很重要,但他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再加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再加上一点点历史原因,所以人家历史上才出兵伊朗的。

    可现在人家伊朗的目标是加瓦尔油田了,是沙特了。

    沙特这个目标么,地理位置上对于苏俄来说就没那么有威胁了啊。

    战场换了啊。

    全伊朗已经探明出来的所有石油储量加一块也没有这加瓦尔油田大啊。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正因为这个加瓦尔油田有些太大了,沙特对于德国来说的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过他们正在入侵的苏俄部分了。

    再者第三,就是美国的态度,因为郑毅的存在其实也是有所变化的。

    因为历史上美国在亚太是惨败收场,麦大帅跑路,八万美菲联军被俘。

    所以美国反而在亚太这边就不是特别急了,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欧洲,乃至北非战场上进行双线作战。

    而这一时空,麦大帅没走啊。

    整个太平洋战场现在正在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上。

    欧洲那边的事情当然不是说就不管了,但是相比之下那就远远没有亚太这边对美国来说重要了啊。

    我们的战士正在巴丹半岛顽强的抵抗,我们最重要的盟友南盟,正即将面临着对日的决战。

    那我为什么还要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兵分两路,插手去管已经糜烂了的欧洲呢?

    万一,因为插手欧洲事务,导致麦大帅和美菲联军在巴丹半岛战败。

    谁能负得起这个责?

    对于美国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对手终究还是日本。

    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导致如今的中东和北非战场无比的糜烂,而苏德之间,反而倒是烈度下降了许多。

    郑毅甚至已经不太敢去推演,那边的战场最终会发生什么了。

    总感觉会和自己印象中的欧洲战场会有很大的差别。

    而这对他来说……他一时竟也判断不出这到底是坏事还是好事。

    短期来看肯定是坏事。

    英国人的压力过大,尤其是在缺乏海上力量的话,很大概率上,会调走锡兰舰队。

    如果锡兰舰队被调走,那么仰光失去了海上的防护力量,处境一定会更糟糕。

    况且德日互为盟友,一旦英国调走锡兰舰队,而德国又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的话,那么搞不好德国在占领了中东之后,也许,可能,会给日本人输送石油?

    而且要知道,槟城本身只是炼油,是并不产油的,如果中东真的落在德国手里,那恐怕反而是郑毅没有石油可用了。

    郑毅的炼油厂一直以来都是炼的荷属东印度和中东地区的石油。

    如果,英国人调走锡兰舰队的话,说不定日军也会转移战略目标和重心,选择向西吞并印度,从而和德国连成一片?

    那这样的话自己这边的压力一定会倍增。

    当然,长期来看的话这对郑毅来说又无疑是一件好事。

    光是削弱英国本身对郑毅长期来说就是利大于弊了,而且真要是发生那种情况的话,短期内锡兰海军可以被英国人调走,美国人的舰队也可以进驻印度洋。

    印度是个大坑,老实说郑毅个人一直以为,日军要是真的能一头扎进印度这个泥潭里,长远来看,这战场恐怕比澳大利亚更坑,而仰光和槟城在战略位置上来看,对同盟军来说无疑会变得更加重要得多。

    美国人已经支援他一支强大的空军了,日本人要是真打印度的话,十之八九,他能从美国那再薅出一支海军出来。

    当然前提是他能守得住。而且战场往中东,印度,南洋这条线转移的话,苏俄无疑相当于是腾出手了。

    如果苏俄向东进军呢?

    要知道同样是因为郑毅的关系,苏日之间的矛盾,可不只是历史上那个小打小闹的诺门坎,而是将战场遍布了整个东戈壁省。

    这他妈全乱套个屁的了啊。

    一系列可能因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让郑毅头皮都有点要炸了,而且最关键的是,郑毅发现自己作为穿越者,最为倚仗的先知优势,在这一刻几乎是大变了样子,几乎变得没有了。

    没有了先知的能力,他甚至连中东变局对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不能确定。

    完全乱套了啊。

    “这样,给李孝式发个电报,让他辛苦一下,代我去伊朗一趟,问一问巴列维国王对战争的看法,以及对槟城的看法,如果我支持他驱逐英国的话,他又是否愿意和我进行合作?”

    “另外,我需要他再去一趟沙特,战场在他们家打,我不信他们会没有反应,

    阿卜杜拉只是缺乏见识和国际视野,但据我所知,此人心机深沉且狡诈,这才是一只真正的沙漠之狐,小看这个土老帽的人一定会为此而付出代价。”

    “至于咱们这边……不管怎么说,先挺过这一轮决战再说吧,莉莉,你这个秘书权且再当两天,明日,陪我去一趟亚罗士打。”

    “备战吧。”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458/1284417.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