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大唐,我妻武则天 > 第493章 宝林谢瑶环

第493章 宝林谢瑶环


弘化公主看到慕容忠后,脸色才稍微缓和了几分,朝他招了招手,让他过去。

    “忠儿,这些日子以来,你吃苦了。”弘化公主伸手抚摸着他的脸颊。

    慕容忠蹲在母亲膝下,侧头看了慕容忠烈一眼,见他脸色苍白,神情尴尬,正要开口询问,忽听母亲冷冷道:“慕容抚呢?”

    慕容忠烈忙道:“公主要见他的话,我立刻派人召他觐见。”

    弘化公主冷冷道:“这种奸佞小人,见了只会污我眼睛,直接杀了便是。”

    慕容忠烈露出迟疑之色。

    弘化公主瞟了他一眼,冷笑道:“怎么,你还舍不得了?”

    慕容忠烈叹了口气,朝一名侍卫吩咐道:“传我命令,将慕容抚立刻处死。”

    那侍卫领命去了。

    “公主,这下你总可以满意了吧?”慕容忠烈低声道。

    弘化公主哼了一声,道:“满意什么?当初让忠儿劝你别和唐军作战,你却把忠儿关起来,如今打了败仗,你又让我去长安求情。慕容忠烈,你自己说说,你做的这叫什么事?”

    慕容忠听到此话,忙问:“母亲,已经打完了吗?”

    弘化公主瞥了丈夫一眼,冷冷道:“让你父亲跟你说吧。”

    慕容忠烈被妻子一顿抢白,心中极为恼怒,却也不敢发作,只好将怒火发泄在二儿子慕容智身上。

    “你这呆鸡,还跪着做什么,还不跟你兄长解释清楚!”

    慕容智再无那天的志得意满,垂头丧气的将情况说了。

    就在五天前,吐谷浑集结二十万大军,袭击白兰羌。

    结果没过两天,唐军果然过来增援,甚至都并未带着东女羌和党项羌。

    虽说如此,吐谷浑主将慕容抚也不敢大意,率领大军,在白兰山脚,摆开阵势,准备跟唐军大战一场。

    一万唐军,对阵二十万吐谷浑大军。

    本以为是一场激烈战斗,却不想战斗还未开始,吐谷浑军阵就自行混乱。

    原来,慕容忠烈是个军事白痴,又让没有丝毫作战经验的慕容抚领兵,

    慕容抚心想对付大唐这种强敌,兵越多越好,就将吞并的各部羌人,全部集结在山脚,摆开阵势,对抗唐军,想凭人数取胜。

    这次作战之前,他并未告诉各部羌人,要跟唐人作战,况且他也不能肯定唐军是否真会来援。

    这就犯下一个致命错误。

    这些年来,羌人对唐人畏惧,早已根深蒂固。

    吐谷浑本部人马,瞧见唐军后都会犯怵,更何况那些归附的各部落吐谷浑人,根本没有跟唐军作战的勇气。

    故而一见唐军,吐谷浑本阵大乱。

    韩伯玉自然不会放过这种机会,一次冲锋,就将吐谷浑大军打得惨败。

    唐军追击之下,不断有羌人投降,最终竟有大半人马,都归降了唐军。

    剩下的吐谷浑军队也四散而逃。

    如此结果,也终于让慕容忠烈从美梦中惊醒,只好来找弘化公主,希望她前往长安,替自己求情。

    慕容忠听完后,也有些懵,他知道吐谷浑会输,却也没想到败得如此轻易。

    弘化公主气也出过了,见儿子也放出来了,慕容忠烈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终究让她不忍心,说:“大王,我去长安可以,不过您的王位,我是保不住了。”

    慕容忠烈也知道跟唐军动了手,性质已经不同,苦笑道:“我也没那个奢望,只希望保住一条性命就行了。”

    弘化公主道:“那您跟我一起入京请罪吧,这里的事,就让忠儿打理。”

    慕容忠烈忙道:“好,我这就传令,让忠儿重新担任世子。”

    慕容忠却道:“父亲,孩儿不要世子之位,等这次的事情一了,孩儿就陪母亲去长安长住。”

    慕容忠烈见弘化公主没有反对,叹了口气,道:“也好,随你们吧,反正吐谷浑也保不住了,到时候我陪你们住在长安。”

    商议妥当后,次日一大清早,慕容忠烈和弘化公主便朝长安而去。

    临行前交代慕容忠,倘若唐军打到吐谷浑,就直接投降,不必反抗。

    从吐谷浑前往长安,走的是河西那条路,比松州前往长安的蜀道要近的多,不用绕路。

    夫妻俩日夜急行,只用了五天,在四月初就抵达了长安。

    此时松州之战的捷报都还未传回长安,东女女王入京也才不到一个月。

    三月中旬,李宾就见过了武皇后,将东女情况跟武媚娘说了。

    武媚娘问的仔细,确认东女州确实承担不起高额赋税后,同意向皇帝提及此事,让李宾就等消息。

    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月。

    只因大唐与大食的谈判还在进行。

    此事比羌族之事重要多了,李治的心思都在上面。

    武媚娘见此,便没有向李治提及羌族之事。

    弘化公主入京后,还是去找杨夫人的关系,想向武媚娘求情。

    杨夫人便派武如意入宫,将情况告诉武媚娘。

    武媚娘听说又是羌族之事,便决定一并解决,立刻出了宫,去面见弘化公主。

    另一边,太极宫之内,鸿胪寺也传来消息,与大食人的谈判,差不多谈妥了。

    其实三月初,穆阿维叶便派人传消息给伊本,可以同意大唐的条件下将吐火罗一分为二。

    对大食来说,只要有一个跟大唐缓冲的地区就行,这个地区小一些也无妨。

    只不过,关于如何分割吐火罗,两国使节为了本国利益,寸土必争,故而谈判进行了六轮,依然在激烈争论之中。

    主要争论的原因,还是因为阿缓城的特殊地理位置。

    阿缓城恰好位于吐谷浑中心地带,若是按照大食人的要求,从中间对半分,阿缓城就变成了边境城。

    将来西吐谷浑若是突袭东吐谷浑,很可能一口气就占据都城,这自然不行。

    可按照大唐的切割方法,东吐谷浑占据三分之二,西吐谷浑占据三分之一,大食人又不同意。

    这太不公平了。

    最终,经过最后一轮谈判,东、西吐谷浑的划分比例,定为六比四,大唐多占一部分。

    大唐多的一部分都在北边,对大食构不成威胁。其他地方则是以中轴线划分,阿缓城依然位于边境线。

    这已经是大食最大的让步,鸿胪寺官员也尽力了,李治也没有再强求。

    昨天晚上,他便传旨上官仪,让他代表大唐,跟伊本签订停战合约。

    至于阿缓城的问题,只能让西西斯将都城东迁了。

    今天上午,两国协议签订后,上官仪入宫将此事向李治汇报。

    这也代表大唐与大食人的战争,终于结束。

    李治当即又下一道旨意,召薛仁贵、裴行俭大军返回安西。

    这道旨意下达后,李治也算彻底松了一口长气。

    这十年来,他先后解决吐蕃、高句丽、大食这三个最大的问题,百年之内,大唐都不会再有隐患。

    他以后也可以稍微躺平,享受几年帝王的快活日子了。

    想到此处,李治伸了个长长的懒腰,迈步离开甘露殿,穿行在后宫御花园之中,只觉浑身说不出的轻松。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此时正值中春,后宫花园中,牡丹、芍药、紫藤、碧桃等名贵花卉,争奇斗艳,极尽妍态,

    李治正行走在一片桃园时,忽见几名美貌宫人手提竹篮,采摘花朵,环佩叮当,欢声笑语,好似采蟠桃的七仙女。

    李治走上前去,问道:“好端端的桃花,你们摘了作甚?”

    几女瞧见他后,都是一惊,赶忙过来见礼。

    一名穿着粉红色宫裙的宫人低声道:“回大家,奴婢等是奉何尚宫之命,采摘桃叶,给皇后殿下晚上沐浴所用。”

    李治见她身材高挑,细柳扶风,声音软糯动听,便让她抬起头来。

    那宫人慢慢抬起头来,只见其眉如远山,目若秋波,满脸羞红,娇艳动人。

    李治暗赞一声,笑问:“你是立政殿的宫人?朕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那宫人两手捏在一起,含羞带怯的道:“妾身本是洛阳宫守值宫人,今年才被何尚宫从洛阳宫调来长安,在立政殿西殿当值。”

    李治见她娇态,心中涌起一股情欲,伸出两指,抬起她下巴,见她用春水般的目光凝望着自己,上前一步,吻了上去,另一只手也捏住她不堪一握的细腰。

    王伏胜很少见李治宠幸宫人,见此情景,不敢怠慢,命人在地上铺上红毯,又在四周拉起帷幔,这才上前提醒了李治一句。

    李治见床帐已铺好了,将那宫人抱入帷幔内,两人在红毯上滚作一团。

    王伏胜命其他人全部退远,自己则站在一旁把风。

    一个多时辰后,李治才从帐内走出。

    王伏胜赶忙上前,伺候他穿衣,又试探着询问李治,给那宫人封哪个级别的位份。

    被皇帝第一次宠幸的女子,通常能封三个妃位,由低至高,分别是采女、御女和宝林。

    当然,如果皇帝特别满意,也可以特封为才人或美人。

    李治看了帐内自行穿衣的宫人一眼,问:“你叫什么名字?”

    那宫人低声道:“奴婢谢瑶环。”

    李治愣了一下,隐隐觉得这名字有些熟悉,却一时也想不起来,便道:“那就封宝林吧。”

    谢瑶环欣喜道:“奴婢多谢陛下。”

    李治穿好衣服后,拉上谢瑶环,朝立政殿而行。

    谢瑶环是武媚娘身边的宫人,李治宠幸她,正常来说武媚娘不会有想法,不过还是打一声招呼为好。

    谢瑶环此时还沉浸在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喜悦之中,仿佛飘在云端,直到过了立正门,才猛然想起一事。

    “陛下,皇后殿下今日出宫了,不在殿内。”她急忙说。

    李治问:“她去哪了?”

    谢瑶环道:“殿下去了武府。”

    李治点点头,问:“可说了归时?”

    “妾身不知,不过陛下可以问一下何尚宫。”谢瑶环已经悄然改了自称。

    李治并未去问何尚宫,因为他刚进入立政殿寝殿,太平公主便从侧殿奔了进来,投入李治怀里。

    李治便直接问女儿了。

    从太平公主口中,李治得知武媚娘留下交代,晚膳前会回来,便在殿内陪太平公主下棋。

    结果武媚娘还未回来,兵部却传来急报,正是韩伯玉送来的捷报。

    李治看完后,微微一笑,朝王伏胜吩咐道:“让兵部拟旨,嘉奖韩伯玉。”

    王伏胜应诺一声,退出大殿。

    一局棋下完,武媚娘才终于回来了。

    李治让太平公主出去玩一会,这才将临幸谢瑶环的事,跟武媚娘说了。

    武媚娘听完后,看了谢瑶环一眼,道:“你倒是好福气,这几年来,被陛下宠幸的宫人,你可是头一个。”

    谢瑶环跪在地上,轻轻道:“若非皇后殿下派人将妾身调到长安,妾身也没机会侍奉陛下。”

    武媚娘见她应答得体,点了点头,道:“起来吧。”朝李治问:“陛下准备封她什么位份?”

    李治道:“宝林如何?”

    武媚娘道:“倒也合规矩。就让她待在妾身的立政殿吧,妾身平日也能多个人说话。”

    李治笑道:“那自然极好。”

    武媚娘挥了挥手,命谢瑶环退下,朝李治笑道:“陛下,妾身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

    李治道:“什么好消息?”

    武媚娘道:“松州打了一场胜仗,韩伯玉率领一万唐军,击败了吐谷浑近二十万大军。”

    李治诧异道:“媚娘,你从何处得到这个消息?”

    武媚娘见他表情,便知他已知此事,微微一笑,道:“妾身是听弘化公主所说。”

    “弘化公主?她来京了?”

    “是的,慕容忠烈也来了,他们是来负荆请罪的。”

    李治“嘿”了一声,道:“他们来的倒挺快。皇后以为,该怎么处置他们?”

    武媚娘想了想,道:“妾身以为可趁此良机,将西羌四十多个羁糜州,全部改为正州,州刺史由朝廷派遣,至于慕容忠烈,看公主份上,饶他一命,也免得吐谷浑人闹事。”

    李治原本的目的,就是想裁撤这些羁糜州,怎么处置慕容忠烈,倒是其次,既然武媚娘求情,便挥了挥手。

    “好,就依皇后之意。”

    武媚娘又与李治讨论其西羌诸州的赋税标准。

    最近她已很少干涉朝政,李治见她对此事如此关切,不由奇怪,询问其原因。

    武媚娘这才将半个月前见过李宾就的事说了。

    “妾身派人查过,西羌诸州生产之能,确不如我唐人州县,若是赋税太高,可能会逼反他们。”

    李治道:“那你觉得收多少合适?”

    “可与昆藏都护府的赋税标准一致。”

    李治听完后,却陷入了沉思。

    大唐百姓勤奋种地,结果朝廷却要多向他们征税,吐蕃人、羌人并入大唐后,却只用缴少许税收,这对自己人未免不公平。

    可若是按照大唐正州标准收税,这些羌人又确实承受不起,只有造反一条路可走。

    李治联想到后世税制,心中一动,便有了主意。

    “好,就让他们与昆藏都护府标准一致。”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484/128413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