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帝国的威胁
推荐阅读:完美:在下石村石安,荒他哥! 不死的我速通灵异游戏 从婴儿开始肝成道君 火影:宇智波不是雷影! 完美世界之唯我永恒 领主争霸:从鲛人开始征服 大司农:我真不想种田的 我,诸天浪子,爱好交友 美漫之全面进化 我以幽冥筑玉京
王伏胜应诺一声,转身出去,不一会,卑路斯和雪娘跟着他走了进来。
李治将两人身份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一年来,卑路斯和雪娘以墨佳轩为据点,内领府又给他们拨了不少资金,让他们与大量的西域人打交道。
一来是谋划吐火罗复国之事,二来是打探大食情况。
卑路斯原本就是波斯王子,对大食知根知底。
如今通过发展西域眼线,对大食国内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
李治道:“卑卿,你和两位大将军说一下,大食目前的状况。”
卑路斯应诺一声,说:“大食国刚打完内战,如今由穆阿维叶继位,他原本就是古莱什部的王子……”
在卑路斯的介绍下,李勣和薛仁贵才慢慢明白了整个大食国的发展史。
大食国建立以前,阿拉伯地区有很多部落存在,类似于中原的战国时期。
唯一的区别是,阿拉伯地区的每一个部落,都是宗教部落,崇拜着不同神明。
因为分散,实力弱小,长期臣服于波斯人建立的萨珊王朝。
后来穆汗穆德通过传播大食教,统一宗教和部落,团结各部,击败了萨珊王朝,建立大食国。
为了传播大食教,大食人积极扩张,领土很快超过了原来的萨珊王朝。
对他们来说,所有异教徒都是敌人,他们的目的是让世界所有国家,都信奉大食教,并入大食国。
李勣听到此处,终于明白李治为何如此防备大食人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和睦相处的邻居,他们眼下没有攻打大唐,只因大唐太强大,又太遥远。
可以预见,等他们强大后,必定不断东扩,将来定会在大唐传播大食教。
若是大唐不许,那就只有战争。
接下来,卑路斯又介绍起大食国的新君主,穆阿维叶。
李勣听完后,眼中精光一闪。
原来穆阿维叶出身于阿拉伯地区某个贵族家庭,名为倭马亚家族,类似大唐的世族。
一开始他非常反对穆汗穆德和大食教,甚至想杀穆汗穆德,后来战败之后,才信奉大食教。
结果几代传承下来,大食国的权力竟然又落到他这个战败者手中。
这小子简直就是一个窃国者!
他掌握权力后,大量扶持家族亲信,表面是大食教徒,其实依然以家族为核心,拓展势力。
他正是凭借家族力量,夺得了大食国的权柄,当上国王后,一系列改革,将大食这个纯宗教国家,变成了类似大唐的帝国!
由此可见,大食国内部必定存在重大隐患,要想对付他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
薛仁贵跟李勣不同。
他是一个职业军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只想单纯的击溃大食军队。
“卑将军,大食国有多少军队,又有多少骑兵,多少甲兵?”他问。
卑路斯道:“他们那里马匹不多,骑兵只有十万不到,不过他们继承了我萨珊王朝的冶炼技术,甲兵有三十多万,战甲坚固,兵器锋利,军械并不弱于大唐。”
薛仁贵问:“军队数量呢?”
卑路斯表情凝重的道:“他们以传教为国策,故而一直都处于战争状态,常备军起码有一百万以上。”
薛仁贵听了后,只点了点头,并没有太多表情。
李治忽然道:“卑卿,大食国周边情况,你也说一下吧。”
卑路斯点点头道:“因大食国四处扩张,与他们接壤的国家很多,但能真正对抗他们的国家,却不多,只有三个。”
“哪三个?”李勣问。
卑路斯道:“一个是大食北部的可萨汗国,他们是游牧民族,骑兵强大,不弱于突厥人。另一个是西北部的拜占庭帝国。”
提到“拜占庭帝国”时,他神情有几分复杂,因为拜占庭帝国一直是萨珊王朝的宿敌。
谁能想到,曾经强大一时的萨珊王朝,没有输给拜占庭帝国,却被手下统治多年的一群阿拉伯人给消灭了。
李勣捻须道:“最后一个,就是我大唐了吧?”
“正是如此。”
这时,一名内侍悄悄来到殿内,朝王伏胜附耳说了什么,王伏胜听到后,露出诧异之色。
这一幕恰好被李治看到了,便问:“伏胜,怎么了。”
王伏胜道:“陛下,大食人又派来使节了。”
自李治主政后,大食人已经派来过两次使节。
第一次只是一次试探性的友好交流,第二次则派出重要人物伊本,想跟大唐共分吐蕃。
这次是第三次。
与前两次不同,这次来的并非使节团,而是大食新国王穆阿维叶所派的一名信使。
他给李治写了一封信。
这封信两个月前就写好了,只因两国距离遥远,直到今天才送来。
从时间来看,当时穆阿维叶应该是刚刚平定内乱,才给李治写了这么一封信。
信的内容还算友好。
他决定在大食都城,大马士革,举办一场盛大的典礼,庆贺自己登基。
在大食国内部,他已经完成了登基典礼,这场典礼是对外的。
他就是想让各国君王都知道,他穆阿维叶如今是大食新的君王!
大食已经两次派人来大唐,对大唐情况颇为了解。
李治目前对大食的了解,都来自卑路斯,此人被大食灭国,观点未必能够客观。
所以李治也正想派人去大食国,探听一下情况,只是关于使节人选,却让他犯了难。
派文官去吧,担心不能彰显大唐威仪,派武将过去,又担心他们惹出事来,大唐武将在对待胡人时,都骄纵的很。
张柬之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不过他身兼两职,非常忙碌,这一去就是大半年,很耽误公务。
正当李治斟酌人选时,兵部来报,安西都护裴行俭上了一份奏疏。
裴行俭这份奏疏,正是向李治介绍大食人这场典礼的情况。
大食人的使节从安西经过时,裴行俭就派人去打探此事,总算及时探听清楚,好让李治知晓。
根据裴行俭的说法,大食人这次的大典名为“启示大典”,几乎将周围所有国家都邀请了。
穆阿维叶写给李治的信虽然友好,那是因为他知道大唐实力强大,故而言辞客气。
然而给其他国家的信,就不那么客气了,几乎都是威胁的话语。
倘若哪一国不去,就将成为大食国剑锋所指。
其实在大食国内战时,中亚各国便都非常紧张,希望大食国两败俱伤,甚至因此分裂。
在此期间,可萨汗国、拜占庭帝国都曾派兵偷袭,只可惜依然被内乱的大食人击败。
如今大食人结束内乱,开始积极扩充军备。
中亚各国无不心惊胆颤,都知道大食人肯定会拿一个国家开刀,担心矛头指向自己。
也只有裴行俭,敢谋划着趁大食人统一之际,攻打吐火罗地区,吸引大食人来救,正面跟他们干上一仗。
当然,裴行俭的计划因为唐军攻打高句丽而搁置。
所以眼下的情况便是,大食人已经解决内患,即将对外动手。
谁都不想成为第一个目标,纷纷派遣使节,前往大马士革,恭贺穆阿维叶继位。
就连拜占庭帝国和可萨汗国也不例外。
穆阿维叶正是看到这种情况,决定举办一个类似大唐的万国朝会,同时也派人来到长安,邀请大唐使节参加。
如此,才能让他在国内的权威达到顶峰。
李治了解这些情况后,心中很快有了主意。
他虽想了解大食国的情况,但也不能被穆阿维叶给利用,给他捧场。
使节可以派,官职一定要低,不能太给大食人面子。
他命人把高有道喊了过来,朝他说道:“高卿,大食人派使节来长安的事,你可听说?”
高有道拱手道:“臣已听说。”
李治道:“那就好,朕希望你出使一趟大食,替朕勘探一下大食人的虚实,路途遥远,往返可能要大半年,你可愿意?”
高有道眼中闪着精光,拱手道:“臣愿代表大唐,出使大食!”
李治道:“很好。穆阿维叶想借大唐的势,朕偏偏不给他借,所以这次的使节队伍,人手不会很多,朕也不会给你太高的官职。”
高有道道:“臣明白。”
李治道:“你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比如希望谁给你当副使,作为补偿,朕都可以满足你。”
高有道想了想,道:“臣想请杜易简当臣的副使,只是又怕东台人手不够。”
“这个容易,朕会调人,代替你们的差事,你们放心出使就行了。朕给你们三天准备时间,这三天你们不用上衙,三天后就出发吧。”
高有道领了旨意,告退离开。
离开正殿后,高有道回到中书省东台。
杜易简和卢照邻当即问起皇帝召见他,所为何事。
高有道却笑而不答。
“先忙正事吧,下衙后再跟你们说。”
他越是如此,越说明皇帝这次召见,定有什么大事。
杜易简急于知道情况,如坐针毡,好不容易挨到下衙鼓声响起,不等出宫门,便急忙询问。
“老高,你现在可以说了吧。”
高有道便将皇帝让他出使大食的事说了。
“哎,上次陛下让你去安西调查,这次又让你出使大食,对你可真是信任。”杜易简一脸羡慕。
卢照邻笑道:“听说不少高官都请旨出使大食,陛下却不让他们去,偏偏让你去。可见你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已超过那些人。”
高有道忙道:“别乱说,陛下之所以派我,另有缘故。”
卢照邻询问是何缘故,他并不回答,笑道:“卢兄,我和杜兄即将远行,这场送行酒,你可要请。”
“那是当然……咦,你说杜兄也要远行?”
杜易简也一脸惊喜的望着高有道,用手指指了指自己。
“高兄,你不会向陛下举荐了我吧?”
高有道笑道:“路途遥远,还可能有危险,你不会怪我吧?”
杜易简喜出望外,手舞足蹈,大笑一声。
“大健儿只怕没有为国效力的机会,怕什么危险?哈哈,我就知道高兄仗义,不会忘记朋友!”
高有道道:“陛下给了我们三天假,你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就要出发了!”
杜易简欣喜道:“知道了!”
很快,时间便来到三日后,西行之路不安全,李治特意传令王及善,给高有道二人派了十几名内领卫保护。
除此之外,只有三辆马车。
其中一辆马车中装着李治送给穆阿维叶的礼物,普普通通的十几罐茶叶,甚至不是贡茶。
李治这是有意冷落穆阿维叶,打击他在国内的声望。
大唐与大食迟早一战,李治这边也解决了辽东之事,做好战争准备,没必要再跟他客气。
就这样,高有道和杜易简从金光门离京,和大食使节一起,踏上了前往大食之路。
此时受到穆阿维叶邀请的各国,也都为出使大食做准备。
虽然他们距离大食国很近,可以出发晚一点,但礼物挑选上,必须慎之又慎。
他们自然不敢像大唐皇帝一样,故意送寒碜礼物,打击穆阿维叶。
倘若礼物没送好,等着他们的就是大食国的百万雄兵,灭国之祸!
故而每一国的君王,都得提前几个月开始准备礼物。
有的小国君王,甚至举办朝会,群臣商议,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为这一份礼物做准备。
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实力便是一切。
当一个充满野心的强权帝国出现时,每一个小国家都将面临生存危机,百姓们也将面临战祸。
只有生活在强大的国家,才能安稳过活。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90484/128417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